三重商工的工科大樓前面有塊大草坪,向來是學生、老師和校友喜歡的校園區塊,在地方居民強烈要求下,將會有75%面積由新北市政府交通局開挖建設共構地下停車場,預計2017年下半年進場施作,周邊將搭起圍籬區隔校園,於2019年4月完工、2019年7月正式啟用。 2004年8月25日艾利颱風通過北部海面,是典型的西北颱,三重是北部地區唯一淹水的地區。 當時石門水庫和翡翠水庫洩洪,台北捷運橘線-新莊線穿越淡水河的擋水牆無法抵擋洪水,造成擋水牆應聲破裂,使大水淹進三重地區。
據《2021年人口普查》,香港現有215,700人居於分間單位,逾15%為15歲以下兒童(34,002人)。 公屋討論區 調查發現劏房戶人均居住面積僅6平方米(64.6平方呎),遠低於全港住戶人均居住面積的18平方米(193.8平方呎);籠屋牀位住戶人均更只有約1.5平方米。 人應該一直向上,希望你朋友未來生活靠自己變得更精彩,不要灰心。 2023新一年開始,不少基層市民都許下願望,盼可以盡快上公屋。 房屋局局長何永賢今日(24日)於社交網站撰文,指早前探望了多名居住不適切居所的基層市民,均表示希望可盡快上公屋或到簡約公屋居住,以改善家庭經濟及居住環境。
公屋討論區: 彩福邨彩和樓 市區觀塘
何更乘機推廣其簡約公屋,認為簡約公屋與一般工程撥款不同,暗示不應用工程造價去判斷簡約公屋的價值。 )總括而言,2022/23年度公屋落成數量相對較低,相信是與新冠疫情有所相關,而2023/24年度公屋落成數量則會回升,亦期望能按預計成功落成,令住屋問題能有所紓緩。 )接下來將 2022公屋落成數量和前一個年度比較,2021/22年度的公共租住房屋落成數量為21,764伙,包括屯門、鑽石山、柴灣等地。 公屋討論區2025 至於房委會預料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為約10,400伙,而2023/24年度則為22,500伙,可見2022/23年度的公屋落成數量相對前後幾個年度比較少。
二重疏洪道於1979年奉行政院核定第1期防洪計劃,於1982年開始實施,並於1984年完成。 第2期防洪計劃從1985年至1987年,為加高堤防高度,使200年洪水頻率降低。 防洪地區包括新莊、五股、三重、蘆洲、泰山等地區及臺北市部分地區。 集賢環保公園:實際地址位於三重區集賢路160號,介於三重區與蘆洲區交界處,是三蘆地區市區範圍內最大的綠地中央公園。 三重鴨鴨公園 (鴨鴨地景藝術公園):位於新北市三重區環河南路299號,三重淡水河畔,中興橋下的河濱公園,是一座以水鴨為主題的鴨鴨公園,不但有水鴨親子圖騰讓市民可以漫步其中外,2016年12月以種植油菜花的方式讓兩隻水鴨變身成可愛的黃色小鴨。
公屋討論區: 回覆樓主:
氣質非凡的林青霞則出自三光國小,她和司馬玉嬌、陳淑芳、井莉,以及台灣第一位女導演陳文敏和後來的王小棣導演等,也都是金陵女中的校友。 而之於屋邨方面,網民就認為水泉澳邨和啟晴邨都是比較多貧窮人士。 不過有網民反駁該兩條邨都是大多數以內地人聚區,說不定這些來香港拎公屋的內地人在中國國內有多層樓一直在收租,又或者是在鄉下有田有地之人士,不能算是窮人。 地區方面,樓主就指葵涌區就是最窮的地區,而有網民就認為觀塘秀茂坪等地區都是比較多貧窮人口。 而網民普遍原因都是認為這些區內沒有私樓和豪宅等,所以集中人口都是比較低收入人士。
- 原以香港第二個核心商業區(CBD 2)為定位的啟德新發展區,近年發展不似預期。
- 如懷孕滿16周,可遞交註冊醫生簽發列明預產日期的證明文件副本。
- 集美街-三重境內的住宅精華地段(集美住宅區),市立三重高中、市立集美國小、玫瑰公園、三重社教館、三重運動中心皆設置於此。
- 帖文引起熱議,並引起當區區議員注意及提供協助,最終於發文5小時後房署便派員上門完成維修。
- 香港現在有十萬個劏房戶,那麼剩下來的7萬劏房戶怎樣處理呢?
- 倘當局改由房屋署增聘人手及外判商負責管理,恐怕預算亦難大減。
網民就解釋,因為他太太是內地人的關係,沒有香港身份證,解釋當局始終要先確定他的孩子會擁有香港居留權,才可以加入輪候及爭取較大單位,若果其妻是擁有香港居留權的女性,懷孕滿16周已可將證明文件提交給房署審核,提醒樓主只能等BB出世拿到香港出世紙才能加名。 房委會於2021年度,僅編配了約2.3萬伙公屋單位,較原先估算的約3.1萬伙少逾8000伙。 消息指,編配量大跌是因為白田邨及海達邨,涉及逾4000個單位未能如期入伙。
公屋討論區: 簡約公屋:先招租,再興建
事實上,近三年,多家發展商在啟德區內以高價投得地皮,區內大量新盤將於今、明年陸續推出,涉逾8,000多伙。 惟政府2020年突然煞停單軌列車方案,加上區內多幅商業地被改劃作住宅,商業樓面驟減,引起發展商不滿。 去年中,9間發展商更罕有合組公司「自救」,重新包裝跑道區項目並命名為「Park Peninsula」。 參考擬建簡約公屋選址之一,位於啟德世運道,靠近太子道東,鄰近有大型商廈AIRSIDE居屋啟欣苑等,距離跑道區的豪宅項目則約有逾半小時路程。 香港公共屋邨短缺是一直面對的最嚴峻問題之一,因而很多市民都非常關注 2021公屋落成進度。 今天 U8HK尋補會為大家詳列出 2021公屋落成數量、 2021公屋落成的分佈地區及與往年公屋落成作比較。
公屋討論區: 市區公屋 •
至2015年開始整地規劃並動工建設,此地段將成為未來的三重新重劃區。 集美街-三重境內的住宅精華地段(集美住宅區),市立三重高中、市立集美國小、玫瑰公園、三重社教館、三重運動中心皆設置於此。 反觀公屋租金低廉,數千元便可入住市區三至四人單位,即使家中有人突然失業,亦不用擔心無錢交租,甚至間中可享受政府給予的免租福利。 當然,針無兩頭利,住戶則未能享受資產增值或供樓間接儲蓄的好處。
公屋討論區: 討論區
從以上的公屋落成數據顯示,大埔第9區的公屋落成數量多達6,800伙,是各地區項目之冠,其次則為東涌第100區的5,200個單位。 空軍三重一村在三重正義南路底河堤邊,占地約1萬3千平方公尺,2006年底拆除前夕列為歷史建築全村保留。 公屋討論區2025 工程修復案2016年上網招標,預計2017年動工修復,2018年完工,眷村修繕完妥後,一方面可作為臺灣特有眷村文化保存傳承的示範場域,另一方面將結合眷村及三重地區傳統工藝、表演藝術等文化發展特色產業,打造為文創發展基地。
公屋討論區: 申請公屋入息超額!港媽計劃生多個「重賽」
三重地區從前因淡水河河口出口最窄處的獅子頭隘口天然屏障鳥踏石,一旦大雨或颱風一來,常會造成三重地區的嚴重水災,但淹水問題在二重疏洪道等水利設施完成後逐漸被改善,居民已經脫離淹水之苦。 新北市三重棒球場:位於三重區疏洪東路一段300號(捷運三重站附近),已於2018年12月16日啟用,是新北市成棒隊的訓練基地,和三級棒球代表隊的集訓場地。 三重國民運動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位於集美街,是擁有游泳池、多功能綜合球場、桌球撞球室、飛輪教室、健身房、韻律教室、武術教室、攀岩場、羽球館、射箭場以及壁球教室等多功能運動中心。 IReading智慧型借還書站:為新北市立圖書館設立,位於機場捷運三重站,只要先在網路預約圖書,再持圖書館借閱證,就可在智慧站取書,現場也精選多本旅遊書供借閱,匆匆出國來不及到館還書,也能在此還書。 其中除前五座橋跨淡水河外,新北大橋與最後兩座跨二重疏洪道,重翠大橋為三重唯一跨大漢溪的橋梁。 蘆洲區境內因為沒有橋樑直接通往臺北市,所以前往臺北市必須經由三重區前往。
公屋討論區: 請香港政府停止「簡約公屋」的官僚遊戲
蘆洲水流公集合攤販:位於三重區永安北路、仁勇街、集勇街與蘆洲區重陽街、重陽二街,因地處三重與蘆洲交界處,加上販售生鮮蔬果、肉品、海鮮及雜貨五金等眾多品項,多年來是三重蘆洲一帶民眾採購物資的好所在。 阿羅哈客運(目前暫停營運)-中華路站(地址:新北市三重區新北大道一段125號):「中華路站」僅為單一下車站點,並非上車&候車站點。 上車&候車站點須至最鄰近三重的「新莊站」(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新北大道二段290號)搭乘。 名稱來源有兩種,其一乃取自中文重陽節的重陽之意、其二是其連結三重與陽明山管理局地區,故稱重陽。 三重區與蘆洲區東西兩側〈和五股區更寮里、興珍里的東半邊的西側〉分別為淡水河與二重疏洪道包圍,形同一塊陸島。 仁義街-早期為農業區,向北過了高速公路涵洞地段,各式工廠與資源回收林立。
公屋討論區: 未來開發
根據樓主的照片所顯示,鄰居的確是安裝在單位外,而且拍攝到公共地方,安裝前必須先得到房署批准。 公屋討論區2025 因此網民都指「公屋只可以裝木門和鐵閘之間,佢裝得咁明顯,當然唔得啦」。 葛樂禮颱風通過北部海面,是著名西北颱,發生於1963年9月11日葛樂禮颱風,造成363人死亡,438人受傷,房屋全倒13950棟,半倒10763棟,中北部嚴重大水災,最為嚴重為大台北地區。 全國電子:三重自強門市、三和門市、三重忠孝門市、重陽門市、重新二門市、三重集美門市:知名3C家電賣場。
公屋討論區: 捷運
第一個平原稱為「頭重埔」(屬新莊區),今稱「頭前」;第二個平原稱為「二重埔」(屬三重區),今略稱「二重」;第三個平原即為「三重埔」,略稱三重。 當然,香港人「磚頭大過天」,如果能夠付出低至十餘萬元首期便成為「綠置居」或新居屋業主,實在是十分吸引,更何況擁有物業後,除了可以把業權留給下一代外,就算老來無依,擁有的居屋單位亦隨時可以成為救命稻草,透過申請安老按揭每月收取年金,應付生活所需。 他又表示,雖然本身有單軌列車由跑道區接駁至啟德站,跑道區居民也要前往港鐵站轉車,但目前單軌列車已經取消,「咁嗰邊點發展,我哋發展商都唔方便嘈。」。
公屋討論區: 公屋討論區
在實際面上表現於汽機車、公車、客運車流量,在三重市區中行駛的公車多達80幾線、客運則將近20線。 主要道路方面,重新路、正義北路與三和路是三重區歷史最久的主要幹道,短短的幹道上,商店百貨林立,連鎖餐廳、服飾店、商務旅館、戲院、銀行和醫療診所密集,車水馬龍。 解決22萬人的劏房問題,不是一個政府部門的責任,就算立法會批淮撥款興建三萬個簡約公屋單位,大家拍手鼓掌,歌頌房屋局的豐功偉績,大讚3萬個公屋單位很好!
公屋討論區: 三重商工興建地下停車場計畫
交通局表示,「預估行駛時間為35分鐘,可大幅縮短蘆洲至內湖科技園區搭乘時間。」另享有與雙北公車及捷運雙向轉乘優惠,並可使用雙北公共運輸定期票搭乘。 公屋討論區 辰光橋:為新北市第五座景觀橋,是專為行人與單車族打造的景觀橋,位於三重大台北都會公園幸福水漾園區(機場捷運三重站旁),已於2018年12月18日正式啟用。 主要道路重新路-貫穿三重市中心全境,是新莊、台北地區來往最重要道路,亦為台一甲線,道路底下有台北捷運新莊線通過。
在這計劃下,合資格的申請人可獲減免一半或四分之一租金,為期兩年。 當租援受助人的家庭收入有所改善,或家庭人數有變動時,須主動通知房委會,以作資格覆核。 她表示,其實喉管已是第二次出現問題,上次只是滴水,去年亦已更換過喉管1次,沒料到最近突然變淋水。 她指出,曾兩度向房屋署反映問題,署方卻只3度派員入屋拍下情況,未有即時處理,而家中長者又不肯讓她找坊間的維修師傅上門。 如入息審查不合格,公屋申請將被凍結半年,半年期滿後,申請人可在隨後一年半內提出上訴,以恢復申請,有望在二次輪候時獲編配單位。
公屋討論區: 回覆樓主:
然而未來10年公營房屋供應將出現「頭輕尾重」情况,首5年(2022/23至2026/27年度)房屋供應仍屬低水平。 公屋討論區2025 公屋討論區 若單計出租公屋及綠置居,預算只有約6.2萬間,年均供應僅1.2萬間(見表);後5年(2027/28至2031/32年度)房屋供應將增加至約22萬間,年均供應約4.4萬間,可見未來10年總公營房屋供應約為28萬個單位,公營房屋供應缺口嚴重。 相隔不足數天,立法會工務小組以34票贊成、0票反對及1票棄權,通過首批簡約公屋項目逾149億元撥款,涉及4幅地皮,包括較受爭議的啟德項目。 啟德居民代對政府處理簡約公屋項目的手法感到「極度失望」,指出計劃在8日前才對外公佈,並指收集逾1.6萬人簽名反對興建。
去屋邨辦事處攞張申請表,申請購買證,同時可以去睇樓,購買證3個月有效,過左未搵到心水樓又可以再申請過,你父母應該無收入吧,甘你做咨詢人,同他們開個聯名戶口,每月你供款就得,也不會影響你自己買樓做按揭。 帖文成功引起當區區議員注意及留言提供協助,直到昨日傍晚6時,樓主更新帖文指出,「感謝大家幫手推post,房署剛約我7點處理!感謝大家!」,並於7時許再更新道「已完成維修」。 居民自嘲道,「我家打卡位,緣份一到聖水來臨」,指出情況已持續了一段時間,「撞正樓上用水要快閃」。 她無奈地說,「我心好亂」、「其實都唔知道點解可以咁,刺激」、「定係去樓上夾時間用廁所」。
公屋討論區: 網民勸先溝通後投訴
同時,劏房戶支持啟德世運道簡約公屋項目,不等於反對政府原定對啟德的整體規劃。 是次簡約公屋項目,實際上只是利用啟德商業區的發展縫隙,更有效使用待發展的土地,暫時借出以紓緩本港房屋問題之用,相信對啟德以至九龍東的發展定位不會構成長遠影響,希望當區居民及持份者能夠諒解。 每每涉及土地規劃和運用的項目,輿論便傾向將解決基層住屋問題及社會發展放於對立面,此舉不但不利理性討論,更造成社會進一步撕裂。 香港正面對土地短缺問題,當中不止欠缺土地建屋、用作商業發展(辦公室樓宇),興建公共設施的土地同樣緊張。 香港持續發展商業是必要的,特別經過漫長疫情後,恢復經濟實為全港市民共同目標及願望。 由於房屋供應滯後,實際建成量或低於預期,要在短期內增加房屋供應,實為迫切和必須。
公屋討論區: 市區公屋 (今日:
港男指太太只有內地身份證,但預計會來港生育,在懷孕16周時申請把寶寶加入做家庭成員,日前竟收到房屋署通知,稱寶寶不能加入輪候,他質疑「是這樣的嗎?」。 網民揶揄樓主說得好像遇到電騙一樣,解釋當局始終要先確定他的孩子會擁有香港居留權,建議他不信可親身到樂富房委會中心查詢。 )在詳述2022公屋落成的相關資料之前,首先可先行了解一下現時公共屋邨的分布,全港公屋分布於4個地區,分別為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及離島(不包括東涌)。 )據房委會提供的列表顯示,2022至2024年的公屋落成地區分佈主要在深水埗區、葵青區及屯門區,其中在市區方面共約7,600伙;在擴展市區方面則有約17,100伙;在新界區方面就有約13,700伙。
香港現在有十萬個劏房戶,那麼剩下來的7萬劏房戶怎樣處理呢? 政府官員說話要經大腦,不應該隨便像電視劇一樣,說出一些口號式標語。 當然,政府官員會說︰「有好過無。」那麼我也會說︰不知道政府官員是「有好過無」還是「無好過有」。 住屋是香港市民共同面對的問題,實在需要社會各界人士互相包容、加強協商、同心合力方能覓得出路。 過往每當政府定出規劃公屋用地之時,總有人表示另有更好發展的土地,結果公屋土地發展時間一再延長,才有今天的以非常辦法及成本,補救多年累積下來的問題。 劏房居民其實亦想自己租樓買樓,可惜拚命工作、掙扎求存,人工遠遠追不上樓價及租金升幅,僅能租下與老鼠木蝨共眠的劏房甚至牀位,絕望地等待無了期的公屋。
公屋討論區: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然而,當局已多次重申簡約公屋屬臨時性質,項目用地的法定規劃用途(即「綜合發展區」及「其他指定用途」)維持不變,只是未到發展階段,故此若不興建簡約公屋,這塊地會空着,等着再曬好幾年太陽。 當局承諾項目在2年興建、5年居住期後,當達到原有規劃發展時間,會交還土地。 問題是大家是否可以善用這空隙的時間和空間,伸手扶一扶在水深火熱的劏房居民一把;况且市區亦需要各階層的工人,不少居民可原區就業,有利勞動市場。 無改規劃用途 公屋討論區 善用土地救劏房戶除單位設計外,簡約公屋項目選址亦是另一大爭議點。 不少公屋輪候冊家庭於市區生活,若簡約公屋能位處市區,便利上班、上學,減省交通費和日常往返時間,必然令項目吸引力大增。
公屋討論區: 市區街道
不過,亦有人認為買樓會令家庭負擔增加、犠牲便宜租金,更可能要承擔未來加息及樓價向下的風險,建議帖主游說家人繼續居於現址。 公屋乃是香港地的政府房屋,其平租加大呎數令到不少人都想入住公屋。 不過在平均月入30K以上的連登仔眼中,公屋就是窮人的標籤。 政府應該鼓勵健康商業模式的「劏房」,大家算一算,十萬個劏房戶,劏房月租中位數為 4,800 元,即是每月5億、每年60億的經濟生態。 數據參差就是因為政府沒有真正認真研究,只是做少量家訪,做公關show,沒有真正落區做調研去看清楚究真實居住環境怎樣,向市民說清楚目前十萬劏房戶的居住問題以及公屋輪候冊24萬申請者的真實情況是怎樣。
龍門路-原為龍門二街,三重通往環河北路和台北的捷徑之一,著名介壽商場,以及全台知名的北港龍門生炒鴨肉羹店,即設置於此。 三重區在以往是著名的戲院與唱片音樂發展繁榮處之一,在1960至1980年代,唱片業的蕈集以及流行音樂的開發,連帶使得鄰近的學校學童獲得耳濡目染的機會。 公屋討論區2025 尤其是幾乎被唱片廠包圍的三重國小,先後孕育了林英美、黃香蓮、江蕙、鳳飛飛、鄧麗君、江淑娜、田路路、夏心、藍心湄等知名影歌星。
公屋討論區: 網民意見兩極「要多謝鄰居」
若果大家真的同情劏房戶,就不應該只有三萬個單位,而應該是從生態處理這個問題。 處理劏房問題有很多方法,例如先鼓勵私人發展在工廠區重建,提供五年中轉屋機會,五年後遷出便可以回復到本來面貌。 現在大家去舊區看看,一幢30多層的樓宇,一年內便可以興建好。 政府今次推出的簡約公屋是用組裝合成建築法的模式,造價之昂貴真的有點令人咋舌。 三重區與台北市只有一河之隔,是新北市進入臺北市的必經通道之一。 又正好位於大臺北地區的偏中心位置,加上三重區四周有九座橋樑,其中六座聯外,又被稱作如九爪章魚般的交通要地。
公屋討論區: 公營出租房屋-其他 (今日:
在2021年,公屋租戶的人均居住面積平均數達145呎,但五年前只得141呎,而十年前亦只得137呎。 「簡約公屋」由建築署負責興建,將提供不同大小單位,室內樓面面積介乎約13至31平方米,包括一至二人入住的細單位、三至四人及四至五人居住的大單位。 單位內設有獨立開放式廚房及廁所,而配備方面,廁所設電熱水爐和抽氣扇,但不包括廚房的抽氣扇及冷氣機等。 公屋加BB名據房署的網頁資料,正輪候公屋的申請人想在申請期間加入家庭成員,要填寫「更改已登記公屋申請的資料(增加家庭成員) 」表格。 據房署資料,如申請加入的家庭成員為配偶,要提交結婚證明文件副本、配偶身份證明文件副本,如配偶居港未滿7年,要附印有首次獲准入境日期的單程證/旅遊證件/護照或相關證明文件副 本。 如懷孕滿16周,可遞交註冊醫生簽發列明預產日期的證明文件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