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打擊市民透過「短炒」居屋牟利,房委會早於2018年出售52折新居屋時,已引入較嚴謹的轉售限制,準業主置業首兩年,只能把單位按房委會提名,原價賣給白居二買家;直至買樓滿5年才可補地價並在自由市場出售單位。 根據現行房屋條例附表,從1998年推出的租置計劃第一期起,經房委會出售或重售的租置計劃單位,均有轉讓限制。 居屋符合轉讓年期限制後,可向房委會申請評估地價,業主收到評估補價通知書後繳付補價,然後就可於自由市場放售。 若業主想以較理想的價錢出售居屋,一般會於樓市下跌時補地價,等待樓市回升,再將居屋以較高價格放售,賺取最多差價。
市民不滿新居屋單位面積、設計、設施2014年發售的新居屋,在2017年交樓後,有市民批評新居屋設計、建築用料、單位面積、單位內設施等方面,標準都比舊居屋要差,卻無阻2018年居屋的認購情況。 簽完正式買賣合約的 2 – 3 個月內,便是簽訂「轉讓契據」(轉讓契),即成交的大日子,當中預留了時間,讓買賣雙方處理補價、按揭所需進行的剩餘程序。 如單位要補地價(即業主選擇於公開市場放售),便須由現業主向房委會寄回「評估補價申請書」(瀏覽表格)、樓契副本和申請費用 $6 ,230,房署確認收到申請後,會派員上單位進行估價,約一個月後會發出「評估補價通知書」。 這部分的程序與一般私樓放盤 / 搵私樓無異,業主可選擇自行網上放盤,亦可委託代理放盤;同樣地,準買家可自行上網搵樓,也可走入代理舖詢問盤源。 委託代理放盤搵樓,促成交易後,買賣雙方均須繳付樓價 1% 為代理佣金。 本網站提供之內容僅為資訊性質用途,並沒有意圖或刻意為閣下提供任何財務意見。
居屋放售: 物業維修費隨時令你大失預算
有關申請被取消後,已繳交的申請費用不會獲得退還,亦不能轉讓。 2011年 曾特首宣佈復建居屋2011年,時任特首曾蔭權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稱考慮到樓價不斷上升,普羅大眾特別是入息超出公屋上限,又未足以購買私樓的市民有「上車」之難,因此正式宣佈復建居屋。 總括來說,所有居屋單位的平均溢價約101.8%;至於綠置居單位,參考景泰苑及麗翠苑,合共41伙轉售的資料,所有單位平均溢價約為106.3%。 截至今年9月,參考居屋屋苑包括:宏富苑、青俊苑、尚翠苑、美盈苑、美柏苑、嘉順苑、屏欣苑、彩興苑、銀河苑、啟朗苑及凱樂苑,分析共167伙。 其中天水圍屏欣苑2016年平均單位定價204萬元,11個已轉售單位平均成交價達428萬元,平均帳面賺224萬元,百分比達109.4%,冠絕以上新居屋及綠置居屋苑。
由於單位未補地價,因此這類居屋的售價較已補地價的居屋單位較低。 居屋放售2025 當新買家將來在公開巿場出售該居屋單位,需要承擔補地價的責任。 此外,原業主出售居屋後,便不可再參與政府的置業優惠計劃。 業主可申請將單位售予房委會,或在無須繳付補價的情況下,在居屋第二市場按業主自行議定的價格出售單位予房委會提名的人。 網上申請只適用於持有已啟動數碼簽署功能的「智方便+」帳戶或有效的個人數碼證書的申請人及相關人士使用(包括申請「可供出售證明書」的業主/業主代理人)。
居屋放售: 【買樓教學】買樓Full Pay難過登天 按揭5大重點你要知
至於經由房委會從個別買方購回然後再重售的單位,首次轉讓契據日期亦是按相同基礎計算,而非由該單位重售予現時業主的轉讓契據日期起計。 居屋放售2025 若單位是房委會從發展商購回的私人機構參建居屋單位再轉售予個別買方的,首次轉讓契據日期則是指房委會首次將單位售予該類人士的轉讓契據日期。 在房委會現行規定下,2018年首次推售的居屋單位在首次售出日期起計第3至第5年內,業主可申請將單位售予房委會,或在無須繳付補價的情況下,在居屋第二市場按業主自行議定的價格出售單位予白居二或綠表買家。
然而,市場上仍不時有未補價的居屋「暗盤」出租,為防止濫用公共資源,如發現違例的居屋租賃,業主與租客同屬觸犯《房屋條例》。 如申請者在指定時間前往居屋銷售小組,但在有單位可供選購的情況下未有揀選任何單位,會被視作放棄選購單位,而該申請者不會在同一申請類別下獲得另一次選樓機會,已繳交的費用不會獲得退還。 申請者只可選擇上述其中一種途徑遞交申請,如在網上已成功遞交申請,申請者及/或名列申請表上的家庭成員毋須再郵寄或親身遞交申請表之文本,反之亦然,否則將當作重複申請,房委會將取消所有相關申請。
居屋放售: 資助房屋|夾心階層住屋計劃(夾屋)懶人包物業資料、轉售、補價程序、加按+轉按須知
若單位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仍處於五年轉讓限制期內,業主必須在房委會接納其補價申請後(即業主提出申請將單位回售予房委會並在房委會拒絕該回售申請後),方可訂立其單位的買賣協議(包括臨時協議)。 單位將根據房委會評估單位在回售申請提出時的市值,扣除從房委會購買單位時享有的原來折扣轉讓予房委會白居二或綠表買家。 業主須就申請出售單位和評估單位售價繳付行政費用,但房委會亦有權接受或拒絕接受轉讓申請。 居屋單位的轉讓限制期是從房委會首次將單位售予業主的轉讓契據簽署日期起計。 經由房委會從個別買方購回然後再重售的單位,首次轉讓契據日期亦是按相同基礎計算,而非由該單位重售予現時業主的轉讓契據日期起計。 買方簽妥買賣協議後,可前往名列於居屋銷售小組公布名單內的銀行或財務機構,以房委會指定的特惠條件申請按揭貸款。
- 等待收樓及入伙前後還需要繳付其他費用,包括印花稅、土地註冊處文件註冊費、契據文件核證副本費用、管理費和管理費按金、清理裝修廢料費用(如有)、裝修保證按金(如有)及特別基金(如有)等,故需預留足夠流動現金。
- 居屋分為由政府興建,以及私人發展商經「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競投後興建,後者在設計、命名、售後管理等等各方面,都與前者不同。
- 居者有其屋,簡稱居屋,香港的資助出售公共房屋之一,由房委會興建,售價低於市價,是不少置業者的上車之選,申請買居屋的買家,入息上有一定限制,如使用綠表抽居屋,按揭成數可高達95%,令買家可以節省不少首期。
- 特首林鄭月娥2018年推出6招新房策時,其中1招就將資助出售房屋的轉售限制「加辣」。
- 截至今年9月,參考居屋屋苑包括:宏富苑、青俊苑、尚翠苑、美盈苑、美柏苑、嘉順苑、屏欣苑、彩興苑、銀河苑、啟朗苑及凱樂苑,分析共167伙。
- 單位將根據房委會不時訂立的程序和規定,按房屋署署長評定的售價(即由房屋署署長評估單位在回售申請提出時的市值,扣除從房委會購買單位時享有的原來折扣)轉讓予房委會的提名人。
- 不過新居屋炒風,近年蔓延至未補價市場;其中一個原因是未補價二手居屋需求大增,房委會近年批出更多「白居二」配額,去年就有4,500個。
租置計劃單位 (包括經由房委會再次重售的單位) 的轉讓限制期,是從單位第一次由房委會售予購樓人士的轉讓契據日期起計 (而非由個別屋邨的首次發售日期起計) 五年後屆滿。 至於重售單位的轉讓限制期也是從該單位的第一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而非由現時業主購入該單位時的轉讓契據日期起計算。 居屋單位的轉讓限制期是從房委會 / 發展商 (適用於私人機構參建居屋計劃單位) 首次將單位售予業主的轉讓契據(下稱「首次轉讓契據」)簽署日期起計。
居屋放售: 啟翔苑/錦駿苑 裝修85折
業主須向房屋委員會 (房委會) 繳付補價,以解除單位的轉讓限制,才可把單位在公開市場出租、出售或轉讓。 業主可隨時選擇向房委會繳付補價後把單位在公開市場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轉讓;或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第三年起,把單位在居屋第二市場轉售予合資格人士,而無須向房委會繳付補價。 按2018年新修訂的居屋/綠置居轉售限制,雖然收緊至業主只可於首次轉讓日期後十年才補價於公開市場轉售單位,但仍然可以於持貨3年後,轉售予合資格白居二或綠表買家。 居屋放售2025 公屋聯會副主席藍偉良建議,政府應再收緊轉售限制,可考慮將現時持貨首2年內不能以高於原價轉售的限制,延長至5年,減低業主短期內出售單位的圖利情況。 居屋放售 由於由首次轉讓契據日期起計的五年轉讓限制期已屆滿,故業主可向房委會繳付補價後把單位在公開市場出售、出租或以其他方式轉讓;或把單位在居屋第二市場轉售予合資格人士,而無須向房委會繳付補價。
居屋放售: 裝修後除甲醛及深層清潔
今期申請綠白表比例維持40:60,並設有2,700個「家有長者」及900個單身人士申請名額,申請費維持在270元。 選購是次銷售計劃單位人士,在簽署買賣協議後,若最終被證實不符合申請資格,他們已簽署的買賣協議會被撤銷。 首先,記得不要失約,若申請者不依約前往居屋銷售小組選樓,即會喪失選樓資格,其選樓次序會由較後者補上,已繳交的費用不會獲得退還。
居屋放售: 裝修圖則研究所:呂字廳自成一格 間隔分明又愛又恨
而公屋聯會建議居屋禁售期再加辣,買家5年內禁止於未補價市場轉售新居屋。 居屋放售2025 2003年起,居屋消失、公屋單位供不應求,造成多項住屋、經濟問題,如公屋輪候時間大幅延長、私樓樓價及租金急升、劏房的出現等等。 期間多次有立法會議員,以及市民大眾要求政府重新推出居屋,卻多番遭到拒絕。 2003年孫明揚稱「為穩定樓市」停建、停售居屋直至2002年,居屋已推出至24期,期間居屋分佈全港主要市鎮區域。 當時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聲稱為了穩定樓市,推出一系列新的房屋政策,統稱為「孫九招」,當中,包括停止興建、售賣居屋。
居屋放售: 買賣未補地價居屋
如申請者要更改選樓時間(只可延後,不可提前),必須預先以書面向房委會居屋銷售小組申請。 居屋放售 在獲得批准後,方可作出更改,其選樓次序亦會因為更改選樓日期而相應延後。 房委會及房屋署並不保證申請者在更改選樓日期後,其所屬申請類別仍有配額/單位可供選購。
居屋放售: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新居屋買家還有一項優勢,就是可以使用高成數按揭槓桿入市之餘亦不需要繳交保費。 由於已有政府擔保,銀行不需申請人向按揭保險公司購買保險,亦可承做高成數按揭。 再以將軍澳雍明苑455萬元單位作例子,白表申請人可最高成做九成按揭,如以私樓計算,455萬物業承做九成按揭及供款25年的話保費率為4.72%,即保費為19.3萬,新居屋買家則可避免這項支出。
居屋放售: 作者簡介
亦因如此,二手居屋一般會於簽臨約前便請好律師,不同於私樓,最遲可等到簽正式買賣合約才上律師樓。 對居屋業主而言,以未補地價的形式賣居屋,多數是因為單位尚未屆滿轉讓年期限制,不可於公開市場出售,但又想提早「散貨離場」,賣走單位以套現資金,只好在「居屋第二市場」售予合資格人士。 然而,居屋業主亦要遵從轉讓限制,限期長短視乎首次出售居屋年份。 另外,居屋第二市場亦與公開市場有別,若售予公開市場買家,需要先補地價。 業主須繳付的補價,是根據屆時該單位並無轉讓限制的市值,按照該單位首次轉讓契據中所訂明的最初市值與原來買價(註)的差額計算。
居屋放售: CoCoMall 裝修百貨平台優惠
新居屋2018從10月3日起,接受第二輪申請,攪珠將於11月舉行。 回顧1978年開始居屋發售後至2003年停售之間的歷史,居屋作為公屋與私樓之間的折衷選擇,一直受市民歡迎。 政府從2003年停止居屋計劃,8年後重新發展居屋,即使新居屋質素與當年相去甚遠,備受批評,卻仍屢屢出現超額認購數十倍的情況。 對於無法負擔昂貴私人物業的港人而言,居屋仍是助其「上車」置業的良方。 經綠置居出售的單位,均有轉讓限制,詳情如限制期是根據(a)房屋條例 (第283章) 附表所載的條款、契諾和條件及其任何修訂條文,或(b)轉讓契據的條款和政府租契所載的條款、契諾及條件規定。 業主須在限制期過後,並向房委會繳付補價,才可解除單位的轉讓限制,把單位在公開市場出租、出售或轉讓。
居屋放售: 建築期付款買家 按揭注意事項
買賣居屋流程,比一般私樓買賣更繁複,當中涉及提名信,甚至補價程序。 雖然未補價居屋樓價平一截,但盤源選擇會比私樓少,如對置業有較多要求,不妨上千居搜尋各區心水靚盤。 值得留意,可供予綠白表人士購買的二手居屋放盤量有限,市區居屋盤可謂極搶手,買家又只得 12 個月的時限揀樓,還價宜快狠準,不宜拖泥帶水。 物色心水二手居屋單位,可到千居的居屋專頁,比較不同放盤的樓齡、面積、售價和呎價,亦可留意二手居屋成交紀錄,一看該屋苑的樓價走勢。 如同一般買樓收租情況,若有按揭在身,放租前應先取得銀行同意,銀行或會因此收緊居屋按揭成數和壓力測試要求,業主有可能要補回差額。 居屋是以市價折扣優惠售予合資格人士,把單位租出去,又似乎違背了協助上車的原意。
居屋放售: X Wallet 裝修貸款優惠
居屋一戶難求,但總有業主願意出售,放盤前便需要申請「可供出售證明書」。 等待收樓及入伙前後還需要繳付其他費用,包括印花稅、土地註冊處文件註冊費、契據文件核證副本費用、管理費和管理費按金、清理裝修廢料費用(如有)、裝修保證按金(如有)及特別基金(如有)等,故需預留足夠流動現金。 居屋放售2025 如果需要辦理按揭,還有土地註冊處登記按揭契據的註冊費和按揭貸款的法律手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