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為增加綠化面積,設有全港首個垃圾房天台花園、綠化行車道、10支太陽能路燈、垂直綠化等各樣設施集於一身,是屋邨的一大特色。 清河邨第一期除了包括清頌樓、清譽樓、清顯樓,亦包括邨內的一個小型商場 – 清河商場,同樣先後由德信建築及有利集團承建。 2015年4月30日,顯徑站平頂,成為屯馬綫以及沙中綫工程項目下首個平頂的車站,隨即正式展開軌道鋪設工程、機電工程及其他後期裝修工程[4]。 迄至2019年4月,顯徑站土木工程、機電工程、屋宇設備及消防裝置的法定檢測已告完成。
- 出入口設於地面大堂,並設有上落客區方便乘客進出,以及運送機械及貨物到商舖,及維修物料至大圍車廠越位軌道。
- 已拆卸的長沙灣工廠大廈空地獲納入元州邨第5期,原址有兩幢40層及33層的非標準設計大廈、1幢27層單向大廈、長者護理設施及小型花園,已於2012年中陸續入伙,所興建的樓宇用以安置因蘇屋邨清拆重建計劃而受影響的居民。
- 顯德及顯揚樓曾經於1991年獲選為「出售公屋計劃」的出售樓宇,但最後計劃遭到腰斬,到2001年才連同邨內其他樓宇於租者置其屋計劃拆售。
- 東頭邨的前身是東頭村木屋區,位於九龍寨城、衙前圍村和賈炳達道之間。
- 顯徑商場位於大圍車公廟路69號,分為A、B兩翼,樓面面積95,699呎。
- 下列公共屋邨標準型大廈樓宇樣本平面圖只供參考,並不代表所有公屋樓宇類型。
但是,在最後的興建方案中,則取消建造顯徑站,只會在此處預留較長越位軌道作以便日後擴展之用。 現時商戶以小店為主,包括惠康超級市場、中國銀行、髮廊、錶行、眼鏡店、雜貨店、麵包店、文具店、理髮店、牙科醫生等。 食肆包括福盈酒家、開業多年的隆亨花園餐廳及龍亨美而廉快餐店。 2016年商場進行大規模翻新工程,隆亨花園餐廳於2016年5月27日暫時停業,原班人馬其後在榮心樓地舖重開,原址租予大快活。 經過與惠康超級市場進行舖位對調工程後,第三代福盈酒家於2017年5月16日隆重開幕。 到2019年4月,開業36年的龍亨美而廉快餐店結業。
顯徑邨平面圖: 車站興建
元州邨第2期原址本規劃為居屋,並擬興建4座新和諧一型第四款居屋大廈(建於2層高停車場平台上),而第4期為小型單位公屋大廈,均預計於2004年竣工[6]。 但因停建居屋的關係,令到地盤曾空置一段時間,隨後改為興建公屋單位,而第4期設計亦有所簡化。 顯徑邨平面圖 第2期及第4期重建計劃由房屋署總屋宇裝備工程師伍達群[7]負責相關屋宇裝備工程,已於2008年8月完成,所興建的樓宇用以安置因蘇屋邨清拆重建計劃而受影響的居民。
2009年1月13日,政府表示將會在沙田至中環綫加設顯徑站。 而為了興建車站,港鐵需要遷移顯田遊樂場部分休憩設施、沙田植物檢疫站及漁農自然護理署新界南動物管理中心等。 顯徑站樓高2層,樓面面積約為9,200平方米,是沙中綫項目中唯一的架空車站。 車站大堂位於地面,而月台設於大堂之上,而與車站相連的獅子山鐵路隧道亦設有通風設施。 為了配合相連遊樂場的景觀,車站設計並採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環再造的木屑及塑膠廢料製成的「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牆遮陽板,垂直與車站頂部綠化。 東頭邨重建前為徙置屋邨,並擁有全港首批舊長型大廈(第二型徙置大廈)(第1-21座)及兩幢舊長型大廈(第四型徙置大廈)(第22及23座;當中第22座是全港首幢舊長型大廈(第四型徙置大廈))。
顯徑邨平面圖: 英語站名
九鐵在沙田至中環綫原來方案中指出,暫時不會興建顯徑站,並於沙中綫上預留位置,留待日後建站。 沙田區居民組織公民力量在2008年2月8日表示,顯徑站可以紓緩大圍站繁重壓力,建議分階段興建沙中綫,首先興建大圍至鑽石山一段,當中包括顯徑站。 同時將連接兩座公屋的鄰翼留空地下部份空間,形成約6米高、闊7米樓層的空間,增加空氣對流及日照,更特別採用拾級而下的設計[22]。 東匯邨重建前為東頭邨第22及23座,屬舊長型大廈(第四型徙置大廈),分別在2013及2002年清拆,並分別屬東頭邨重建第八及九期計劃。 顯徑邨平面圖2025 由於當時東頭(一)邨已列入重建計劃,而東頭(二)邨則已列入租者置其屋計劃,故此為方便管理,遂把新建的東頭邨重建第八、九期分拆出來,還設置獨立的屋邨辦事處,並易名為東匯邨。
- 清河商場為一座單層商場,面積約2,400平方米,於2008年4月啟用。
- 此外,清河邨早年亦曾設有一座可容納210部私家車、28部輕型貨車及29部電單車的停車場,但目前已劃入清濤苑範圍內。
- 租戶包括7-11便利店、文具店、禮品店、五金店、髮廊、家居工場和酒家及中藥行。
- 但是,由於獻主會溥仁小學原來的後梯與22座共用,校舍需進行改建及加建工程才能符合消防要求,故此樓宇實際上延至2014年才開始清拆工程。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龍蟠苑,星河明居,鳳德邨,宏景花園,悅庭軒。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9,490,年齡中位數為 45.9歲。 顯德及顯揚樓曾經於1991年獲選為「出售公屋計劃」的出售樓宇,但最後計劃遭到腰斬,到2001年才連同邨內其他樓宇於租者置其屋計劃拆售。 而在1999年,政府決定在鄰近顯徑邨的一幅用地,加建一座單幢式公屋,其後於2000年5月列入可租可買計劃[3]。 然而,由於該計劃的失敗,該未命名屋苑旋即於兩個月後轉回作公屋之用[8],並命名為顯耀邨;因應轉回出租公屋,屋邨設計亦有所簡化。 顯徑邨亦是26座問題公屋中位於葵青區受影響屋邨居民的指定安置屋邨(另外兩個分別是青衣長康邨及長安邨)[7],並接收少數興田邨單位不足以收容的藍田邨12-13座居民。
顯徑邨平面圖: 樓宇
2014年,餘下的第22座徙置大廈拆卸,「東頭(一)邨」僅餘的大廈消失,現時只剩下「東頭(二)邨」[3],而原先的第22座及23座重建後分別成為「東匯邨第一期」以及「東匯邨第二期」。 顯耀邨因為地方不敷應用,難以容納其它設施,居民只靠顯徑邨設施(例如社區會堂、遊樂設施等)活動,購物亦要前往顯徑商場。 此區域在1961年至1963年,曾經為香港中文大學建校的擬定選址[4][5],佔地約96公頃(當中顯徑邨一期為當時擬議的大學本部,而二及三期為新亞書院擬議校址),但最後改為在馬料水現址設校。 此邨在早期曾經初步命名為「顯田邨」,至1981年才在原定命名中加入「徑口村」此村落名字之元素,成為今天的顯徑邨[6]。 另外,由車站啟用當日(2020年2月14日)至2022年1月1日期間,於顯徑站使用八達通出入閘的乘客每程亦可享港幣1元(成人)或0.5元(包括小童、長者、殘疾人士及學生)的車費扣減[15][16]。
顯徑邨平面圖: 沙田區
本邨有8座住宅大廈,本來預算於2003年3月-2004年1月期間入伙。 但是,因為居屋第23期乙取消及孫九招導致大量未售居屋改作公屋,以及有承建商資不抵債而導致清河邨工程兩度延誤(當中地基工程要到2002年才竣工,及後到2003年9月才批出上蓋工程合約),最終本邨第三期於2006年才入伙。 餘下的樓宇在2008年6月時大部份都已落成,2008年12月13日全面入伙(較原定2004年全面入伙延遲四年),最多可容納21,000人居住。
顯徑邨平面圖: 香港樓宇目錄
2017年3月,房屋署計畫將邨內的露天停車場用地改建公屋,將擬興建一座約39層公屋,可提供776個單位,並設有商場及停車場。 顯徑邨平面圖 搬遷停車位之加建及改建工程最快於2018年年初動工,預於2019年年初完成,而興建公屋計畫將最快2019年年初動工,預計於2023年落成[9]。 顯徑邨平面圖 顯徑邨平面圖 該大廈將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及興業建築師有限公司設計。 及後,按照房委會就此項目發出的招標公告中,可見設施清單中出現「互助委員會辦事處/業主立案法團辦事處」[10],意味清河邨第四期已獲列入綠表置居計劃備選樓宇名單。 顯徑邨(英語:Hin Keng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徑口車公廟路69號,共有八幢住宅樓宇,是少數有齊Y2、Y3及Y4型大廈建築設計的公共屋邨,此邨於1986年開始入伙,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
顯徑邨平面圖: 車站位置
因為顯徑邨一帶有足夠的人口及社區設施,而且額外興建顯徑站的成本不高。 居民早在興建階段已一直爭取興建行人天橋連接車站與其相對的設施。 而時任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曾在2013年向時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反映,但政府認為車公廟路的人流不多,不需要增設行人天橋[17]。 在2015年7月7日,沙田區議會亦通過興建連接顯徑商場接駁顯徑站行人天橋的動議[18][19]。
顯徑邨平面圖: 大廈資料:顯徑邨顯富樓(8座)
2009年3月的住戶及人口為6,200戶及18,500人;到2016年12月底[2],邨內住戶及人口增至7,100戶及19,900人[2]。 平台花園設於慧心樓、賞心樓及善心樓之間,與三棟樓宇的二樓連接。 邨內合共有3座停車場,分別位於隆亨商場底層、學心樓與善心樓及賞心樓與慧心樓之間的位置。
顯徑邨平面圖: 清河邨
當時顯徑邨一帶的人口只有3萬多人,低於設立車站所需的5萬人。 顯徑邨平面圖2025 在原先的計劃,顯徑站不會在沙田至中環綫興建時設立,而是會作出預留,以供日後建站。 然而沙田區的居民組織公民力量在2008年2月8日表示,顯徑站可以緩解大圍站轉車站的壓力,建議分階段興建沙中綫,並先行興建大圍至鑽石山一段,當中包括顯徑站[6]。 新型政府廉租屋的單位擁有獨立的廚廁設備,比同期的徙置區先進。 車站將設有2個月台,採用側式月台方式排列,並裝設月台幕門,乃各採用自然通風的露天車站月台中唯一裝設月台幕門。
顯徑邨平面圖: 車站象徵
本站大堂的「智能客務中心」外圍貼紙上印有地鐵公司退休建築師區傑棠書寫的站名書法大字,是首批非屬於原地鐵系統而印有書法字的車站,但月台上並沒有印上書法字。 東頭邨位於黃大仙區的東頭(H08)和東美(H09)選區。 然而,不少人認為東頭邨屬於九龍城區(甚至連東頭邨的居民在填寫自己的地址時,經常會寫成「九龍城東頭邨」),相信是因為東頭邨鄰近九龍寨城公園。 其實,東頭邨與九龍寨城公園相隔了一條東正道,這條路正是黃大仙區與九龍城區的分界線。 雖然東頭邨獲劃分為黃大仙區,但由於地理位置來説東頭邨受啟德河(啟德明渠)及摩士公園所分隔,其實東頭邨與九龍城的距離比黃大仙還要近。
顯徑邨平面圖: 中學:沙田區
此計劃包括四座40層高的新和諧一型大廈,共提供3196個單位、一座20層高小型單位大廈連基座安老院,共337個單位[8]。 隆亨邨(英語:Lung Hang Estate,前名「田心邨」[1])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沙田區田心,於1983年落成,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毗鄰新翠邨、景田苑、田心村和顯徑邨。 顯徑邨以北徑口的一塊小空地後來興建了另一個公共屋邨顯耀邨(英語:Hin 顯徑邨平面圖2025 Yiu Estate),為單幢住宅樓宇,原為可租可買計劃未命名屋苑[3] ,於2005年入伙,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現由香港房屋委員會負責屋邨管理。 清河邨連同沙田愉翠苑是「香港建築環境評估計劃」下,獲選為評審試點的公營房屋項目[7],負責設計本邨一及二期的房屋署總建築師何樂素芬表示,清河邨是設有最多綠化項目的屋邨,當中包括首次在垃圾房屋頂栽種植物[8]。
此外,目前隨着房委會第二次凍結租置計劃屋邨空置單位的出租,裕東樓及耀東樓是全港唯一兩座不作出租的單座工字型大廈。 以粗體字標註的樓宇設有「劏房」,以安置慈樂上邨、黃大仙下邨、慈愛邨、慈正邨及秀茂坪下邨的1-2人住戶。 房委會將與教育局及校方成立聯絡小組,確保在工程進行期間,學校環境安全及減少工程對學校造成的滋擾[20]。 但是,由於獻主會溥仁小學原來的後梯與22座共用,校舍需進行改建及加建工程才能符合消防要求,故此樓宇實際上延至2014年才開始清拆工程。 而東匯邨第二期於2019年中定名爲匯智樓,已於2019年中平頂並於2020年5月落成、同年7月23日起開始入伙[5] ,總共提供1033個單位[6]。
顯徑邨平面圖: 沙田花園城2房 以460萬元獲上車客承接
顯徑邨 顯沛樓 (1座) 於過去3年共有11宗成交。 沙田區的大圍@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8,126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183,378人。 另外,區內主要屋苑包括 名城,金獅花園,柏傲莊,顯徑邨,豐盛苑。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22,580,年齡中位數為 44.7歲。 顯徑商場位於大圍車公廟路69號,分為A、B兩翼,樓面面積95,699呎。
已拆卸的長沙灣工廠大廈空地獲納入元州邨第5期,原址有兩幢40層及33層的非標準設計大廈、1幢27層單向大廈、長者護理設施及小型花園,已於2012年中陸續入伙,所興建的樓宇用以安置因蘇屋邨清拆重建計劃而受影響的居民。 現在,元州邨第2期與第5期之間的永隆街已拆去,納入邨內道路及屋邨範圍,並興建有蓋通道連接長沙灣站C1出口,另新設升降機連接長沙灣站A3出口及直達元州邨第5期,已於2012年4月26日投入服務,仍存在的工廠大廈間的永隆街及福榮街將會保留[10][11]。 顯徑邨平面圖 隆亨邨內設有商場,命名為隆亨商場(前稱隆亨中心),與屋邨同於1983年落成,樓高兩層。 商場與新翠邨的新翠商場設計相似,中庭設有園林,上面為透明拱頂作採光用。 不過多年來園林保養欠佳,最後植物被移除,只剩下一片泥土。 商場因「私有化」而被分拆出售移交領展房地產信託基金管理;2007年時領展將園林夷平。
顯徑邨平面圖: 香港大廈搜尋
商場地下有7-11便利店、一粥麵、牙醫、華潤堂、體育用品店、匯豐銀行櫃員機及;一樓則有惠康超級市場、大家樂、文具店、中醫、髮型屋、鞋店、眼鏡店、沖印店等;商場門外設有郵箱。 顯徑邨平面圖 於2010年5月,房屋署在隆亨邨試驗八達通門禁系統計劃,結果於2013年8月期間全屋苑已經裝設八達通門禁系統,計劃完滿完成。 已故前首爾市長朴元淳曾經在2012年6月11日,參觀東匯邨第一期,由時任房屋署署長栢志高陪同視察屋邨設施[4]。
香港房屋委員會其後於2000年把顯徑邨納入租者置其屋計劃(第3期),允許租戶購買所租住的單位,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截至2020年中,此邨的93%單位經已出售,是按住宅單位計出售比率最高的租置屋邨。 此屋邨的第三期以及第一、二期,分別由房屋署總建築師(1)C. W. Ko及房屋署總建築師(2)何樂素芬[5]設計,現由創毅物業服務顧問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此邨的發展工程早於1996年已經立項,當時擬建公屋屋邨(包括3幢和諧一型及1幢服務設施大樓)及居屋屋苑(包括11座康和一型第一款大廈)各一個[6]。 但是,後來項目經過兩次改動:先改為公、居屋屋苑集於一身、採用新和諧一型的屋苑(類似將軍澳健明邨;當中,字母座號的樓宇原先為居屋設計),及後更改為公屋發展。 房委會租住房屋小組於2000年9月通過把本邨命名為清河邨,取其「清澈河流」之意;亦與其毗鄰客家原居民雞嶺村之張氏宗祠堂聯「清河世澤,金鑑家聲」互襯。
顯徑邨平面圖: 車站票務
1959年,政府清拆東頭村以興建徙置大廈,1960年正式動工,1961年落成[14][15]。 由1994年香港區議會選舉開始,顯徑邨獲劃分成2個區議會選區,分別為徑口及顯嘉選區。 徑口選區範圍包括顯耀邨及顯徑邨Y2型樓宇與上徑口村、下徑口村、顯田村、瑞峰花園及聚龍居,由2011年起該區區議員為吳錦雄,而之前的區議員為韋國洪。 至於顯嘉選區範圍包括顯徑邨其餘4座樓宇及嘉田苑,由2007年起該區區議員為林松茵,而之前的區議員為莫偉雄。
商場共有16間店舖,面積由10平方米至850平方米不等。 截至2009年10月為止,已有日本城家居用品店、OK便利店、大昌食品市場、萬寧、西醫及牙醫診所、富園茶餐廳、髮廊、洗衣店、餅店、富金酒樓、源泰文具公司及百佳超級市場進駐。 在商場旁邊為清河邨公共運輸交匯處,設有小巴站、巴士站及的士站,而清河邨公共運輸交匯處於2008年12月7日啟用。 商場也設有銀行櫃員機,現在暫時擺放在清譽樓附翼地下及OK便利店內[13]。 元州邨第1期及第3期重建計劃於1998至1999年完成,包括3座40層高的和諧一型大廈、兩座4層長者住屋大廈、停車場及興華街足球場。
為了配合相連遊樂場的景觀,車站設計會採用大自然概念,包括首次以循環再造的木屑和塑膠廢料製成的「再用塑料木材」建造木色外牆遮陽板,垂直與車站頂綠化。 東頭邨第九期重建工程原址為東頭邨第23座,由房屋署高級建築師岑苑樺為首及其團隊聯合設計[21]。 地基工程於2008年1月開始,2009年2月竣工,並於2012年完成上蓋工程。 房署總結構工程師陳少德指,重建後將有兩座公屋落成,兩座高度由有兩幢101至112米高的公屋樓宇,匯仁樓高35至38層,匯心樓則高29至34層[22],單位面積由14.03至39.66 m2(151.0至426.9 sq ft)[22]。 顯徑邨平面圖 顯徑站(英語:Hin Keng Station)是一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徑口顯徑邨,屬於港鐵屯馬綫的鐵路車站,車站於2020年2月14日啟用。
顯徑邨平面圖: 車站佈置
東頭邨(英語:Tung Tau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曾經分為「東頭(一)邨」及「東頭(二)邨」,位於新蒲崗和九龍城之間,屬黃大仙區。 屋邨重建後,原「東頭(一)邨」已易名為東匯邨(英語:Tung Wui Estate)。 顯徑邨 顯沛樓 (1座) 共有34層,提供808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