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於親人臨終時,請牧師或長老到場主持祝禱(禱告),堅定臨終者的信仰,並祈求神的帶領,卸下身心重擔,平靜、安祥地回歸天上,安息在主的懷裡。 基督教認為人死亡後,就會上天堂,回到主的懷抱,雖傷心不捨,卻是喜樂之事。 各地民情不同,北臺灣用刈金、大銀、小銀等呈敬,南臺灣則多以九金、蓮花金、蓮花銀等紙錢獻祭。
- 請別誤會基督徒對於至親逝去怎會這麼冷淡,每個人的悲傷不捨有不同的詮釋方式,不能就此論斷。
- 比起親自辦理喪事,大家出席白事場合的經驗理應較多,但相關知識也未必完全齊備。
- 當家裡準備入新宅、安神位,或裝修、施工、動土時需要拜,但可自行決定,並非一定要拜;一旦拜了就要持續拜到搬家為止。
- 鄉下人辦喪事的紙錢灰燼,要丟入溪水或河水之中,都市人只能裝在垃圾袋裡當做一般垃圾處理。
- 天橋遮穢:家將成員開臉之後即代表所扮演的神祇,不能自凡人胯下穿越,在出巡繞境之時,若遇到天橋,團員會上橋驅趕橋上行人。
- 若想求得開工順利、動土順利,但平時卻沒有在拜地基主,亦可自行至住家管轄的土地公廟處祈拜祈求。
- 基於寒食節的傳統,傳統習俗上擺放的食物多為冷食,由於祭品擺設各習俗地不一,只能說僅供參考,下面所提供的祭品如果跟大家不太一樣也歡迎留言提出來讓小編學學!
或者是棺木擇地安葬,一般晉塔或安葬時,除備祭品祭祀亡者外,也要祭拜土地公。 親友前來拈香祭拜要離開時,彼此不說「再見」(因為這種傷心不幸的事,彼此都不想再發生),而喪家應說「有心」「請保重!」或「您慢走!」來表示。 此時忌諱有人啼哭,若不小心將眼淚滴在亡者身上會使亡者不忍離去,其魂魄將無法升天,滯留喪宅。 但是地基主的信仰由來卻很難有人能說得清,在維基百科上「臺灣地基主信仰」就列出了五種可能的來源,包括亡靈說、原住民祖靈說、地神說、屋神說、武宜君說。
喪家地基主: 習俗百科/百日、對年該做什麼?儀式簡單但心意不減
在網路文化中,八家將被依台語發音改稱為「八嘎囧」、「巴嘎囧」或「8+9」。 初五是五路財神的生日,因此做生意的人大多會選在這天開工、開市,藉著為財神慶生,希望將財神迎進自己的店裡,以祈生意順利、招財進寶。 初五又稱「破五」,代表新年期間的禁忌,過了這日即可破除,破五也是「送窮日」,通常都會打掃整頓家裡,將窮氣與晦氣送走。 初二是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已婚者會在這天回家探親祭祖。 喪家地基主 要是初二無法回娘家,通常會以初三代替,祭祀時可準備鮮花、水果等,祈求闔家平安。
臺灣民間信仰,人轉世之前,都曾向地府商借一定數額的「庫銀」花用,死後必須返還陰間。 且多燒一些,也可供應死者在陰間的存款與賦稅。 示喪:家中安靈者,應於門外張貼字條,父死:書「嚴制」、母死:書「慈制」,」晚輩去世時用「喪中」」(日本習俗書:「忌中」),喪宅春聯與「春」、「福」、「恭喜發財」等吉語則要去撕除。 都市人辦喪事也因為生活做習與鄉下人不同,而有些許差異。 鄉下人晨昏祭祀「捧飯」都必需在日落之前,而都市人有的因為上班的關係,晚上七、八點才捧飯。 鄉下人辦喪事的紙錢灰燼,要丟入溪水或河水之中,都市人只能裝在垃圾袋裡當做一般垃圾處理。
喪家地基主: 牌位供奉
現今遺體保存與處理的方式多元,且以火化為主,棺木多為環保易燃材質,棺蓋都採快速卡扣的設計,已不似古時候用一片片的木板,需要用釘子封住,所以封釘儀式也只是拿個道具比劃一下做個樣子而已。 上述情境看似離譜,卻是時而能見的殯葬風氣亂象。 喪家地基主 由於殯葬從業人員專業素質良莠不齊,現今的民間殯喪習俗,普遍是大家都這麼做所以照著做,至於為何要「封釘」? 多有殯葬業者或禮儀師未能考究,只知要做,卻不知其所以然… 此時身穿孝服的晚輩或跪或站在棺木兩側,喪家會將事先準備好的紅包,包給負責封釘之人,儀式過程中講幾句吉祥話,用以鼓勵祝福後代子孫。
死亡地點如在海外,則向者死亡地點的方向或到海邊舉行遙祭。 做功德:它葬後搭棚設壇,長孫長女拿傘遮蓋桌上魂帛,面向壇坐於壇前面,請道僧誦經做法事,俗稱為「做司」。 喪家地基主 以死者之名施功德,以贖生前的罪孽,而藉佛力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擺祭:將棺木移出屋外,俗稱「移柩」後,舉行「擺祭」。
喪家地基主: 祭拜地基主禁忌
祭拜地基主並非只有一般家庭需要拜,連同有開店面或公司,同樣也要祭拜,能夠替公司和店面帶來更多客源和穩固市場。 如果不祭拜,民間信仰認為地基主就會作祟,家內就會不平安,連帶會影響家族運勢的發展,因此家家戶戶都會在每年有習慣祭拜地基主。 2、每家的地基主公習性有所不同,如果第一次拜時可以用杯爻(或銅板)詢問,供品是否滿意? 家宅平安方有財,在台南比較沒有財神廟,因為當地鄉親相信,土地公就是財神。 家宅若不寧,影響了人的心神氣運,當然便跟財運無緣。 我問了不少命理與民俗學者,得到一個共通答案,就是拜地基主的供桌,竟然是放在家中爐灶或瓦斯爐旁的位置!
喪家地基主: 地基主怎麼拜?一定要知道拜地基主的方向和日子
殯儀多數帶有宗教與傳統色彩,自然有不少禁忌與習俗。 比起親自辦理喪事,大家出席白事場合的經驗理應較多,但相關知識也未必完全齊備。 辦理與出席喪事都是為了對先人表達心意,有人認為世間很多事都只是「信則靈」,但與風土人情一樣,注意殯喪禮儀禁忌亦算是入鄉隨俗,同時向生者亡者表示尊重,所以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些殯儀的禁忌與習俗吧。
喪家地基主: 習俗百科/地基主是何方神聖 每個家庭一定都要拜嗎?
平埔族说:台湾的闽、客移民,渡海来台后,往往取得了平埔族的土地,为了对平埔族的先人表示敬意,都会加以祭祀,则称为地基主。 喪家地基主2025 本網站中所包含的所有內容,包括所有影像、軟體、文字與圖片、按鈕、關鍵字等及本網站上所顯示的標誌、公司標誌與徽章皆屬於靈昭道苑之財產,未經靈昭道苑許可,不得複製與使用。 入木時子孫人影落入棺內為屍所壓,必犯煞致死。 掩土時除了影子不可落入墓穴中外,足跡亦不可掩沒,若留有足印,須先以鋤面抹平,始可加土於其上。 喪家地基主2025 去喪家時身上要帶茉草、榕樹葉或零錢護身符,離開時不可說再見,並在回家的路上將榕樹葉丟掉,不要馬上回家去其他地方走走, 回家後不要立刻進家門要在門口用墨草水清洗一下。 祭土地公之牲禮中必有鴨蛋,祭畢則剝其殼而撒於墳上,表示亡人能「脫殼」再生。
喪家地基主: 地基主民间拜祭地基主
棺材內底部鑿就之小方洞另削一柄自內塞出,名為「龍喉」,打桶者入窆時須將之打除。 孝男及家眷,平時出外做事為方便都不帶孝而將其寄放在靈位香爐側,俗稱「寄孝」。 安靈:返主之後拜懺後設靈桌,上置仿死者紙像、魂帛,兩帝置桌頭嫺(紙製僕婢各一位),魂帛前置香爐、靈燭、油燈等物,桌旁放個幢幡,稱「靈」或「安靈」。
喪家地基主: 推薦閱讀
網友在活動期間上網欣賞影片,還有機會抽到台南安平雅樂軒酒店住宿券。 我是個高中生前不久認識了一個住在大陸青島的網友(而我住在台東我們的相遇也是很與眾不同的是段刻骨銘心的 … 陳文洲,《台灣家將陣頭之研究-以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為例》,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5月。 在臺灣,什家將、八家將操演的重點戲係由范謝將軍(即七爺、八爺)執行捉拿,甘柳將軍執行刑罰,再由四季大神拷問。 什家將、八家將在傳統信仰意義上,具有刑求妖邪的權威,是勇猛威武的陣頭。 喪家地基主2025 白龍庵原址於今台南公園境內,之後日治時代拆除,香火遷至大銃街元和宮保生大帝廟合祀,日後改稱為臺南元和宮白龍庵。
喪家地基主: 過年祭祖外也要拜「地基主」 專家:祭拜方向要搞對
什家將係起源首先於府城全臺白龍庵及全臺西來庵,日治時期前即有家將這類團體活動。 遇陣遮面:家將開臉之後,由於臉譜多為猙獰凶惡之貌,加上陣法、門派傳承不同,相遇時難免因為成員血氣方剛,互爭臉譜美觀,步法優美,爭強鬥勝而口出惡言,甚而鬥毆。 開臉意指正式成陣,開臉著裝完畢之後,家將會吃下祭拜的白飯,象徵主神所賜之食,再由法師畫「鎖口符」供家將食用已具備主神部將的身分。
喪家地基主: 喪禮禁忌
對華人來說,一般以佛、道兩家的喪禮儀式為主。 無論用什麼儀式舉行,我們都必需學習尊重亡者,尊重喪家,尊重宗教。 有個專家另有特別提醒:如果要拜地基主,就要持之以恆,不要拜個兩次、三次嫌煩了就放棄,然後哪天覺得不順了又恢復祭拜,這樣對地基主可是大大不敬喔!
喪家地基主: 端午節拜地基主
台灣的宗教信仰相當多元自由,在喪禮中更是以亡者的宗教信仰為依據辦理,尊重彼此的宗教信仰,因此了解不同的宗教教義與喪禮的儀式,可避免產生尷尬與誤會。 在台灣,入住新家、新居落成、工商行號入駐,都會祭拜地基主,告知先靈,未來將是誰使用這個空間,要做些什麼事,向地基主拜碼頭,請地基主保平安。 逢年過節,喪家不能自己購買或製作粽子、甜粿、月餅、發糕,須透過親友贈送才可以,沒有親友贈送,則在供桌上可以不用準備,只要簡單六菜一飯即可。
喪家地基主: 供品:牲禮(三牲或五牲,可半生熟),粽子(需蒸熟),水果。
不管地點是在大門口或廚房,都要朝屋內拜,案桌不用太高,約在膝蓋位置即可。 拜拜的菜餚以家常菜為主,素食、魚肉、水果皆可。 盛重的話可準備兩人份飯菜、三杯清酒、量杯裝8分滿的米成為香插,1或3柱清香即可。 沒有擲筊雖然可以,但至少要等到香燒超過1/3炷香的時間,才能開始擲筊,問地基主享用完菜餚了沒(擲一次即可,出現一正一反代表已經享用完畢)?
喪家地基主: 更多關於「拜拜」
除喪家準備牲醴等外,出嫁女兒須準備豬頭供祭。 孝家眷、女婿等依序奠酒跪拜,子嗣由親朋等弔祭。 辭生:入殮之前,以飯、鴨蛋、豆腐、青菜等六碗或十二碗,供祭拜死者,稱為「辭生」,以告別死者。 守舖(守靈):舖草席在屍側,坐著或臥躺,日夜守屍稱為「守舖」。 喪者家屬舖草蓆於水床旁,徹夜守護遺體,順便預防死而復活的情況發生時,可以立刻加以急救,而有親友前來弔祭時也才有人招呼回應。 守靈時定時焚燒一些銀紙及檢視腳尾燈,使其通宵光明以克盡孝道。
亦有加入城隍信仰中董李排爺、喜怒哀樂四差等六名神靈者。 自福建省福州地區,信奉顯靈公張元伯主春瘟,宣靈公劉元達主夏瘟,振靈公趙光明主秋瘟,應靈公鍾仕貴主冬瘟,揚靈公史文業主中瘟等五方瘟神,又稱五靈公。 因清代衙門以非正祀,禁絕此類信仰,又改稱為華光大帝等名,與馬天君信仰混合。 臺灣日治時期,因西來庵事件,臺灣總督府查禁西來庵神祇,信眾遂改稱五顯大帝等。 什家將、八家將的起源眾說紛紜,有學者認為乃是仿造清代衙門巡捕審堂體系神格化而來,而傳統城隍信仰中,城隍之下也如古代州、府、縣衙門,設置有司。 一般城隍廟可見設有判官、武判官、陰陽司、監察司、長壽司、獎善司、福德司、罰惡司、增祿司與速報司等職掌,雖然各地城隍廟所奉祀者各略有出入,不過在八家將的組成中略可見其影響,如文判、武判等成員。
不過,如今又有外媒透露,委內瑞拉職籃也有球隊看上了霍華德的魅力,很可能會極力爭取他加盟。 清明節期間掃墓,時間最好選在早上 5~7 點,小編知道這實在是有點逼人,如果真的起不來,也建議在下午 3 點以前完成,因為傍晚太陽下山陽氣慢慢消退,時運不好的人很容易招惹一些拍咪呀纏身。 3、孝服本身並沒有迷信之意與牽涉宗教,僅做為辨別其與亡者關係。 聖經中記載,猶太人哀傷時都會穿上粗麻衣,表示傷痛。 現在多半基督徒會選擇以黑色、白色,比較樸素的衣服取代傳統披麻帶孝。 5、引導未信的遺族及親友:使他們認識真神,領受福音,跟隨、悔改歸主。
答案既然這麼多元,常見某些不同地區民俗專家或文史工作者還為此打筆仗,其實不必要啦,我比較認為看你習慣於哪種方式,就去做吧! 剛才說過了,地基主就在屋內,若你朝著外頭拜,屁股對內,就跟某高人的口頭禪一樣:「拜個屁啊!」如果你不想挨罵,那麼請朝客廳方向拜,桌上供品的擺放也朝客廳方向吧。 看起來有些奇怪,但我問過的專家都是這麼解說,應該不會錯,如有其他不同的習俗或祭拜方式,倒很歡迎提供作為參考。 其次,第二個錯,是不少家戶拜地基主,常跟好兄弟啦、神明啦,混在一起拜,雖然簡單省事,卻完全不對,必須分開,以示敬重,否則恐有反效果! 既然連金爐都不能用同一個,就知道絕對不要怕麻煩,更不可敷衍了事。 喪家地基主2025 地基主一旦拜了,就要好好拜,繼續拜,直到沒有再在這間房子居住為止。
喪家地基主: 地基主竟是陰神!除夕「這樣拜」觸禁忌衰整年 原來都拜錯了
傳統會在除夕23時至初一凌晨1時,準備供品與金紙,在家拜天公,感謝神明庇佑;也有信眾會漏夜排隊,前往廟宇拜拜,等著「搶頭香」,傳言搶到頭香的人會特別受到神明眷顧。 除夕是農曆年最後一天,也是全家團圓的日子,通常會在中午或下午(不可超過17時),開始祭祀地基主及家中祖先。 當香燒到三分之一時,擲兩枚硬幣詢問是否吃飽,若吃飽了即可開始燒金紙。 燒庫銀:家屬圍成一圈,在圈內焚燒紙錢「庫銀」給死者。
有些人會在客廳或大門入口處拜,也是遵守由外向內拜這個原則。 拜拜時間建議在早上 12 點到下午 5 喪家地基主2025 點前,拜拜的菜餚則以家常菜為主,葷素不拘。 對於參加別人的喪事這點倒是沒有特別的民俗禁忌,若真的怕勾起傷心往事或是心有忌諱,可以略表心意,送上弔唁花籃或是轉交奠禮。
又稱小祥,象徵家屬逐漸脫離喪事的哀傷迎向新生活,而這天是往生者逝世滿一周年的日子,依臺灣傳統喪禮,當天會準備酒水飯菜和水果祭拜,並請專業法師、專業道士誦唸金剛經及阿彌陀經為往生者超渡。 根據民間的說法,天公是最崇高的神明,為了表示敬意,身為還在戴孝的喪家應避免把晦氣帶給天公,故過年時會有喪家不拜天公的習俗。 但是家裡的祖先、地基主以及土地公就沒有這樣的忌諱,還是可以在除夕當天照常拜。 習俗上除了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除夕等重要節日要祭拜地基主外,凡是搬新家、移居、安神後的當天下午也一定要拜地基主,營業店面則於拜土地公時順便拜地基主。 地基主一向被視為陰神,所以祭拜應求簡單快速,以免時間久了引來一些不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