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婦女懷孕後性慾降低,除了因為懷孕期生理上的變化導致疲倦及身體不適、性交產生痛楚外,很多時都是受心理因素所影響。 一些夫婦害怕性交會影響胎兒,心理上自然對性產生抑壓。 加上懷孕期間婦女體型轉變,如肥胖、出現妊娠紋等,認為自己失去吸引力,對性的興趣也降低了。 不過,也有一些懷孕婦女因體內激素變化,陰道充血令敏感度和性反應提昇,反令性慾增加。 而有些男性認為懷孕期身材豐滿的妻子更具吸引力,性趣也因而大增。 根據平時月經規律,若出現月經推遲情況,伴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現象,要考慮懷孕的可能。
有時為了減輕孕媽咪內診不適,也可以使用小一點的鴨嘴,讓她不會這麼害怕和疼痛。 懷孕期間夫婦亦可透過愛撫、口交等方式滿足雙方的性需要。 口交是沒有危險的,但切忌吹氣入陰道,以免危險胎兒性命。 懷孕婦女身心皆面對不少轉變和壓力,容易不適和疲倦,實很需要丈夫的諒解和支持。 妻子亦不可忽略丈夫初為人父的壓力及無助感,亦應正視大家的性需要。 第一次婦科檢查2025 第一次婦科檢查2025 只要夫婦應共同面對性問題,坦誠溝通,多關懷彼此的感受及期望,腹中的小寶寶也不一定成為夫婦親密關係的障礙的。
第一次婦科檢查: 乳房檢查
醫生會輕輕地用採集刷等小道具,輕輕地在子宮出口(子宮頸)或是子宮內膜,取得我們的內膜細胞,再用顯微鏡去做詳細的觀察。 這種檢查方式可以幫助醫生判斷子宮頸癌以及子宮體癌。 另外如果只有單純檢查子宮癌的話,多半也只會取子宮頸的細胞而已。 醫生會將鴨嘴器放入我們的陰道內去確認我們子宮出口附近有沒有息肉、陰道內壁有沒有異常,或是分泌物的狀況。 一般而言,婦產科內診的檢查方式主要有三種,根據狀況也會搭配陰道超音波,以下簡單介紹幾個常見的內診檢查方式。
- 像唐氏綜合征等基因缺陷疾病,可在孕早期進行產前診斷,及早瞭解風險。
- 建議30歲以上的高危險族群,每半年至一年接受檢查卵巢檢查,40歲以上女性朋友,也應每年定期接受檢查,可於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時同時進行。
- 許多婦女不想做婦科檢查的最大原因是害怕疼痛,特別是聽說要用陰道擴張器,許多婦女會抵抗。
- 你可因應自己的身體狀況或生活習慣,定期接受骨質疏鬆檢查。
- 一般來說,最基礎的項目包含「血液檢查」、「尿液檢查」等。
- 坐上內診台後,會先視診(用眼睛看診察)確認有無發炎或硬塊。
- 若是沒有性經驗的處女朋友,其實也可以進行內診,醫師不會使用鴨嘴深入陰道,而是用手指輕輕穿過處女膜即可,並不會有處女膜破裂的疑慮。
吳孟宗醫師提醒,做這項檢查主要的準備是姿勢盡量放輕鬆。 現今陰道超音波的探頭設計很精良,尺寸非常符合人體工學,不會讓孕媽咪感到很不舒服。 過程由超音波技術員或操作醫師,將探頭戴上無菌保險套後,覆上一點凝膠,再輕柔地撥開兩片陰唇把探頭放進去。 劉蕙瑄醫師認為,孕媽咪看診時應盡量穿得寬鬆一點,尤其接近第二孕期時,可用都卜勒聽胎心音,穿著寬鬆進行檢查較方便。
第一次婦科檢查: 健康檢查越貴越好嗎?6大指標挑選「客製化」高CP值健檢項目
篩查方法包括超聲波測量或驗血,有助父母有充足的心理預備,作適合的選擇及決定。 如需到診證明書或病假證明書,可於產前檢查當天申請,若在產檢日後,要求補發,則需為每張證明書繳付$160行政費用。 因為要check血壓,所以預好充足時間到診所,無謂趕住跑去,辛苦孕婦同時亦不易量度到正常血壓。 第一次婦科檢查 正常情況大約係懷孕6-8w,因為珍珠麻咪比較遲先發現懷孕,所以好多checking schedule都好似趕deadline咁。 子宮頸抹片檢查,其頻率為每年進行 1 次,如果連續 2 年檢驗的結果都正常,可改為每 3 年進行 1 次。 如閣下擁有任何健康相關之服務及產品,並有興趣成為健康生活易的服務及產品供應商,歡迎與健康生活易業務發展部聯絡。
- 子宮頸癌是國人女性癌症發生率、死因率第8位,每天平均新增3名子宮頸癌病患,罹患主因是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
- 以整個孕期來看,若以BMI來區分,過輕(BMI<19.8)者可增加14~16公斤;中等(BMI介於19.8~26)者可增加12~13公斤;過重(BMI超過26)者建議增加7~8公斤。
- 以乳癌為例,過去通常大多建議35歲以上者要做第一次的乳房超音波檢查,但現今,考慮到個人的飲食習慣、基因家族史,恐已要下修到30歲甚至更年輕者都建議做檢查才夠完整。
- Blue為香港首間網上人壽保險公司,提供定息儲蓄保險、5年期高息儲蓄保險、人壽保險、意外保險、危疾保險、門診醫療保險、Top Up門診醫療保險等多種產品。
- 乳房超聲波:對身體並沒有任何輻射影響,可以每兩年做一次。
另外,想在就診前清洗私密處也可以,但若連陰道內也清洗的話會影響檢查,請避免。 婦產科除了懷孕、生產及生理期的相關症狀外,膀胱炎、貧血、便祕、腰痛、還有像是更年期障礙這類荷爾蒙失調導致的症狀,例如骨質疏鬆症、頭痛、肩膀僵硬、暈眩、燥熱、手腳冰冷等,各種女性身體的不適都可以看。 可以把婦產科醫師當成女性的家庭醫生,輕鬆地諮詢看看。 前面5項指標可以協助一般人初步判斷適用的健檢,但疾病是否發生,需要從疾病史看併發症、從高危險因子找出其他疾病風險。 舉例來說,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眼睛併發症,因此需要關注眼睛健康;而糖尿病使心腦血管疾病風險上升,也需要關注其他易可能導致的疾病。
第一次婦科檢查: 香港婦檢中心
主要是檢查胎兒重要器官發育狀況,包括:大腦、心臟、肺部、胃、脊椎骨、生殖器官以及四肢等,另外,像是胎兒體重、羊水多寡、胎盤位置也會一併檢查。 以上內容由 Bowtie & JP Health 健康中心 提供。 內容僅供參考,不能取代合資格的醫護人員給予閣下之個人建議。 產前血液檢驗包括血型、Rh因子、血色素及平均紅血球容積、德國麻疹抗體、乙型肝炎抗原、梅毒測試和愛滋病病毒抗體測試。 到24w,黎到「飲糖水」高峰期,聞風喪膽嘅飲糖水其實係用黎check妊娠糖尿,公立醫院係抽樣檢查,高危組別會需要做,例如有家族病史或高齡產婦等等。
第一次婦科檢查: 癌症篩檢,經專業人員協助評估才能更完整
不過準媽媽要留意,母嬰健康院只為在醫院管理局轄下醫院產科部門分娩的孕婦提供產前服務,以及產前檢查是必須預約的! 第一次婦科檢查 大家可以致電或親身前往該醫院或母嬰健康院查詢,詳情請按此。 懷孕週期覆診次數28週前4至6個星期檢查一次,包括到公立或私家覆診。 公立醫院會安排抽血,檢驗血型、血色素、Rh因子、乙型肝炎抗原、德國麻疹抗體、梅毒和愛滋病抗體等。 同時亦會驗小便,判斷孕婦是否有糖尿病或耐糖不佳、分泌胰島素的代謝性疾病、子癇前症、妊娠糖尿病等各項疾病。
第一次婦科檢查: 香港消委會9款五星雞精、滴雞精、熬雞精和素滴雞精+20個孕媽滴雞精食譜
社會中心/林昀萱報導前美職大聯盟球星王建民目前擔任台灣隊投手教練、為3月即將開打的世界棒球經典賽(WBC)備戰中,卻爆出遭台南知名醫美醫師蕭嘉蓉丈夫提告介入婚姻、求償1000萬元。 這幾天全台的天氣都偏涼,不過這一波冷氣團在明天終於要逐漸減弱影響了,白天的高溫都會回升,但是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局部還是有些短暫陣雨,中南部則是提醒要特別留意日夜溫差較大的情況。 第一次婦科檢查2025 吳孟宗醫師表示,超音波探頭設計輕巧精良,在肚子上先塗一層水溶性無毒無菌的凝膠,協助影像判斷更清晰、準確。 劉蕙瑄醫師補充,如果孕媽咪太緊張,骨盆底肌肉太過收縮,探頭反而會很難放進去,或是讓醫師或技術員難找角度,造成孕媽咪更不舒服。 「少女亂經未經告知被內診」、「婦產科找不到麻醉師」提到婦產科,大家既有的刻板印象,大部分都停留在可怕的新聞事件,再加上對於婦產科的不了解以及陌生,自然而然都會感到害怕或是避之唯恐不及。
第一次婦科檢查: 婦科檢查過程及流程
作為雙職媽媽生活工作兩忙,但發現原來離不開文字,再忙都想記下孩子的成長點滴。 自籌備婚禮開始寫Blog,內容由結婚到新婚生活、陀B、湊B、帶B旅行、育兒心得等。 如有大量陰道出血、異常分泌、惡臭、腹部劇痛或發燒,請於辨公時間內,致電有關病房查詢,或往急症室診治。 醫院各項工序都會安排得很緊密,麻醉科醫生可能會提早到達病房,故此希望病人不要在以上時間隨便離開病房。 由於脊椎神經於第一節腰椎間已完結,而擺放喉管位置卻在第 3/4 腰椎關節之間,所以脊椎硬膜外麻醉是極少機會傷害脊椎神經。 至於個別神經線可能在作產時受到短暫擠壓,在產後可能會出現短暫麻痺。
第一次婦科檢查: 服務
例如幾時第一次嚟經、上次經期幾時嚟、一般經期量多量少、嚟經時有無咩唔舒服、有無同乳房或子宮問題嘅家族病史、幾時開始有性行為、用咩避孕/安全方法等。 第一次婦科檢查2025 另外就係乳房檢查,醫生會以觸診方式檢查乳房有無硬塊或其他問題,如果有家族病史、乳房疾病或病變的話,不妨早啲開始檢查 。 第一次婦科檢查2025 定期做女性健康身體檢查係關心自己嘅表現,不過第一次就梗係有啲緊張,唔知要做啲乜、會唔會尷尬、會唔會痛、要唔要事前準備啲乜…… 提供由普通科至專科門診的一站式專業醫療服務,除了醫療諮詢與治療,並提供門診手術、診斷篩檢、健康評估及健康教育等服務。
第一次婦科檢查: 婦科檢查做啲乜,痛唔痛?
此外,同時也能利用超音波檢查看出受孕胚胎的數目,了解準媽媽孕育的是單胞胎、雙胞胎或者三胞胎以上,如果是多胞胎,也可預先做處理。 須知:推薦所有孕婦都做,可篩檢唐氏症、愛德華氏症、巴陶氏症。 準確度約82%~87%,若篩檢出異常,需再進行羊膜穿刺來最終確認。 須知:T代表弓漿蟲、O代表其他、R代表德國麻疹、C代表巨細胞病毒、H代表單純性皰疹病毒,受以上感染時會造成胎兒發育異常甚至死亡。
第一次婦科檢查: 婦產科女醫的產檢備忘錄:懷孕初期篇——第1次公費產檢&10種自費產檢
低輻射肺部電腦掃描並不涉及使用顯影劑,所以不需要作任何特別的檢查前準備。 根據一個本地診所統計的資料顯示,在115個進行全身磁力共振檢查而無症狀的人經斷層掃描後,有30至33%分類為照出腫瘤及疑似腫瘤需要持續跟進個案。 這115人的平均年齡為51歲,當中女性佔71人。
第一次婦科檢查: 第一次內診要注意什麼?婦產科醫師內診疑問全解答
在待產室,產科護士先介紹有關脊椎硬膜外麻醉的資料。 作產期間若孕婦同意接受此項麻醉,麻醉科醫生會向孕婦解釋清楚整個過程及解答有關問題,並與孕婦簽署手術同意書。 在產科方面,本部門每年平均的嬰兒出生數目約為 5, ,000 宗,分娩方式主要為正常陰道產(順產),其次為剖腹產及儀器助產。 乳房超音波:適合年輕女性及乳房組織緻密的乳房,可發現0.5公分以下的乳房腫瘤,優點是無痛、無輻射線曝露。 如確診為妊娠糖尿病,必須盡快進行飲食控制,避免造成巨嬰、畸型、早產或胎死腹中,若仍無法達到滿意的血糖控制,就可能要以胰島素來治療。
這可能由於在懷孕及生產期間肌肉及勒帶負荷過度而造成。 研究證明,使用脊椎硬膜外麻醉不會增加產後背痛的機會。 孕婦會留在病房檢查而家人則代孕婦往入院登記處辦理入院手續。
今次CosmoBody找來放射科專科醫生譚枝慧為大家介紹4個女性必做的身體檢查及須知,假如你從來未試過做身體檢查,想首次驗身卻無從入手,一定要先留意以下資訊。 聲明﹕MoneyHero致力確保網站提供的資訊是最新及最準確。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第一次婦科檢查2025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有少部份病人於手術後,可能出現併發症包括生殖道感染、子宮穿孔及腹部其他器官損傷。 如腹痛或陰道出血增加, 應立刻致電T9或C5病房查詢或往急症室診治。 醫生會把子宮內窺鏡放入陰道內,經過子宮頸,然後進入子宮腔內視察子宮內膜,及確定是否有其他異常的情況。 骨盆腔或陰道超音波:利用都卜勒超音波,可以分辨腫瘤良惡性,評估腫瘤異常血管結構,是醫界公認卵巢癌篩檢的最佳工具。 不過,對甚少進行婦科檢查的人來說,檢查或多或少有些許陌生,甚至可怕。 婦產科專科醫生方秀儀就撰文講解婦科檢查的項目及其用途,並提醒檢查前後的注意事項,希望可以釋除疑慮。
第一次婦科檢查: 懷孕初期產檢重點回顧
以乳癌為例,過去通常大多建議35歲以上者要做第一次的乳房超音波檢查,但現今,考慮到個人的飲食習慣、基因家族史,恐已要下修到30歲甚至更年輕者都建議做檢查才夠完整。 第一次婦科檢查2025 其實,從以上的分析就可看出健檢考慮的面向十分多元。 健康檢查的重點是「客製化」而不是價格,像是從性別來說,女性應加強乳房檢查、婦科超音波等,男性則應加強攝護腺方面檢查。 透過「需求」來選適合自己的健檢,才最符合效益。
第一次婦科檢查: 女性必做5項癌症檢查
狹義的性行為是指性交,即性器官的直接接觸;廣義的性行為可包括任何帶有性意識的親密接觸,如擁抱、接吻、愛撫、口交、肛交等。 病人請依約定時間、地點準時覆診,並可於覆診時查詢報告結果。 手術日預檢之日期星期一早一個星期二或四星期五早一個星期四(如遇上特殊情況或公眾假期,請參考入院紙上之日期)病人在「手術前預備日」到康復大樓七樓(R7A術前服務部) 作手術前預備。 正常情況下,可於下午五時前離開,否則或要作留院觀察。
第一次婦科檢查: 婦科檢查項目有什麼?
懷孕週期產檢內容6至8週孕婦可自行選擇前往私家醫院或診所進行第一次產檢。 產檢內容一般包括量體重、量血壓、驗小便和超聲波檢查等。 這次產檢已可知道預產期、胚囊著牀位置和胚胎數目,接近8週,更可能胎兒照到心跳。 20至22週結構性超聲波檢查會測量胎兒的頭圍、腹圍、大腿骨長度及脊柱,更可以照到寶寶的性別,仔細檢查胎兒結構及內臟器官,一般高危或高齡孕婦優先到政府醫院檢查。 26至28週公立醫院提供免費妊娠糖尿病檢查,高危及有家族糖尿病病史的孕婦優先。 孕婦早上到醫院空腹抽血,前一晚禁食抽血,以判斷有否患上妊娠糖尿。
第一次婦科檢查: 產前病房服務簡介
隨著女性年齡增加,身體的其他狀況會出現問題,及早檢查方法有助預防和改善。 推薦婦女尊尚健康檢查套餐,項目包括:子宮頸癌檢查、子宮頸細胞感染、鈣質檢查、乳房及卵巢腫瘤標記、荷爾蒙檢查、乳房及盆腔超聲波檢查。 查詢婦科檢查費用收費,請聯絡香港仁和體檢中心。 婦女身體檢查計劃透過檢查身體狀況認知全面身體健康情況,檢查項目包括乳房及卵巢腫瘤標記、性健康檢查,適合注癌症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