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度亦都樹立左一個風帆牌扁,紀念香港呢項威水史,並成為左長洲嘅打卡景點。 遊客都可以租借風帆、獨木舟或其他水上滑浪設備,係長洲嘅大海上乘風破浪。 看完石刻便可以沿東灣經觀音灣走至小長城入口,沿路都是大路,指引清晰,不用怕迷路。 走到小長城入口,便會有指示牌和怪石的介紹,其中更會標示全部怪石的位置,有的位置明顯,有的則較為隱蔽,要看是否找齊,便看自己的選擇吧。 長洲本來還有一所開辦於1906年的方便醫院,但已於1988年停用[7][36]。 教育方面除1908年創校的長洲官立中學外,還包括長洲漁會公學(已在2009年停辦)、長洲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已在2022年停辦)和建道神學院等等。
在東灣沿著堤岸走,經過水上活動中心後上山,靠左方沿鋪設整齊的小徑一直走至玉璽石。 走過花坪山莊後,在分岔路左轉,再經過清幽的靜修院抵達南泵灣。 長洲人頭石2025 一直沿山頂道主徑,先後經過新舊屋村及墳場,便會看見左方指示往五行石的路牌。
長洲人頭石: 香港好去處:【親民藝術展Affordable Art Fair一連三日會展舉行 主打香港情懷! 超過90間本地+海外藝廊參與】
先左走山徑觀飛鷹、蜥蜴、猩猩等奇石,及後返回分支朝山上涼亭的方向走。 長洲人頭石 由此可往下走至其餘兩個涼亭至北角咀,順道一覽整個長洲東灣。 現時全港合共有9個石刻被列為法定古蹟,長洲石刻便是其中之一,它於1970年被發現,及後至至1982年被列為法定古蹟至怺。 石刻上有兩組紋飾,每組均由數條曲線環繞着小凹槽構成,構圖相當特別。
- 當地華人人口絕大多數說廣東話,並且來自本地(舊稱寶安縣)、東莞、四邑和惠陽及潮州四大地區。
- 長石是幾乎所有火成岩的主要礦物成分,對於岩石的分類具有重要意義。
- 注意:如打算拍攝夜景,請自備電筒,因部份路段並無街燈。
- 在東灣泳灘轉右直行5分鐘左右,在長洲華威酒店的山坡下可以看到古老石刻。
- 不過在1990年代末及2000年代初,當地的主要出租渡假屋東堤小築發生連串燒炭自殺事件,渡假屋及旅遊業務一度受到打擊。
- 館內設有 2 處餐飲場所和季節性開放的室外游泳池客房設有落地窗、私人衛浴、電視、冰箱和私人保險箱。
- 長洲西南的鯆魚灣和白鰽灣以及南部及東南部一帶海浪較大,亦以滿佈奇石聞名。
長洲是香港人口密度最高的離島,亦是假日遊人的消閒熱點。 東堤小築、風化奇石和張保仔洞等都是長洲的遊覽勝地。 小長城沿路也有不少樹蔭,所以即使在炎熱的夏天下行走也不會覺得特別辛苦。
長洲人頭石: 香港好去處:【長洲鳥居!直上北眺亭俯瞰全長洲 睇日落打卡一流!極輕鬆一小時到達】
而小長城命名的原因,竟然是因為整條路都是使用石頭在建築,欄杆全都是石欄,遠看有點像萬里長城,所以才有這個名字。 長石的基本結構單位是四面體,它由4個氧原子圍繞一個矽原子或鋁原子而構成。 每一個這樣的四面體都和另一個四面體共用一個氧原子,形成一種三維的骨架。 大半徑的鹼或鹼土金屬陽離子位於骨架內大的空隙中,配位數為8(在單斜晶系長石中)或9(在三斜晶系長石中)。
- 日本佔領香港前,曾一度有大量難民湧入長洲,使人口突破一萬[6]。
- 而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日後的第一個星期日,會有數千客人到長洲食一餐海陸豐美食,慶祝新年。
- 1941年至1945年的日治時期,長洲隨香港全境落入日本手中。
- 長洲鄉事委員會原有的部份權力亦轉移至區議會[10]。
- 此外石澳還設有南區沙灘之中最多的39個燒烤爐,因此同時是一大BBQ熱點。
- 教育方面除1908年創校的長洲官立中學外,還包括長洲漁會公學(已在2009年停辦)、長洲佛教慧因法師紀念中學(已在2022年停辦)和建道神學院等等。
港府在1907年設立理民府管轄新界及離島地區,為方便執行及落實地方事務、領導鄉民,以及與理民府建立溝通渠道,長洲島民又設立選舉,每兩年選出四位總理作為居民代表[6][7]。 1919年港府曾在長洲中部立界石15塊,劃出外籍人士專享的高尚住宅區域,但這些界石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已失去法律效力[7]。 1980年代,古物古蹟辦事處等曾派員尋找長洲界石,迄今只尋回其中10塊[9]。 於中環5號碼頭乘搭渡輪到長洲碼頭下船,記得留意船期,船程約半小時至1小時。 在長洲碼頭下船後起步,向東灣泳灘方向行,東灣泳灘是島上面積最大、最受歡迎的沙灘,向來水質良好、配套充足,設有洗手間、淋浴和更衣設施等。 長洲人頭石2025 天時暑熱,全港各大小沙灘都有人滿之患,相對而言,位於南區的中灣和南灣,由於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直達,人流一般沒有那麼密集,尤其是路途更遠的南灣,最適合不喜歡人多擠迫的朋友。
長洲人頭石: 細看長洲奇石:「花瓶石」﹑「玉璽石」﹑「人頭石」
富含鉀或鈉的長石主要用於陶瓷工業、玻璃工業及搪瓷工業;含有銣和銫等稀有元素的長石可作為提取這些元素的礦物原料;色澤美麗的長石可作為裝飾石料和次等寶石。 長洲太平清醮源於長洲一段重要的事件,據聞清代乾隆年間,長洲發生嚴重瘟疫,後來居民得到玄天上帝指引,延僧設壇,超渡亡魂,並捧神像遊行,瘟疫才告平息。 長洲居民自此以後為酬謝神恩,每年農曆四月都會舉辦太平清醮,並在今長洲玉虛宮外建醮慶祝[7][17]。 截至2006年,長洲華人約佔總人口95.58%,其他亞裔人士及外籍人士佔總人口的不足百分之5[28]。 當地華人人口絕大多數說廣東話,並且來自本地(舊稱寶安縣)、東莞、四邑和惠陽及潮州四大地區。 長洲東面有西博寮海峽與南丫島相隔開,而西面和北面亦隔著北長洲海峽,與大嶼山和喜靈洲相對望[18]。
長洲人頭石: 著名居民
位於長洲最南端的南氹灣人煙稀少,可以觀賞到亂石海岸地貌及長洲最南端海域。 北長洲石(英語:Adamasta Rock),是香港的一個島嶼,地區行政上屬於離島區。 位於長洲以北,蝦鬚排以西,大嶼山芝麻灣半島以南,北長洲海峽中央。 巴士:乘坐城巴6、6X、65(只限假日)、66號(只限平日繁忙時間),在舂坎角海灘站下車。
長洲人頭石: 香港好去處:【世外桃源!深井清快塘紫滕花盛開 淡紫花海仙氣十足!喜香農莊免費入場】- 深井清快塘
西灣長年風平浪靜而成為天然避風塘,所以長洲碼頭亦設於西灣;至於東灣則長年因海浪帶來沉積物而形成著名的東灣泳灘[14]。 除東灣泳灘外,長洲其他主要沙灘則座落於西灣、觀音灣、大鬼灣和東灣仔等地,這些沙灘較細小、沙質較遜,位置比東灣偏僻[7]。 長洲西南的鯆魚灣和白鰽灣以及南部及東南部一帶海浪較大,亦以滿佈奇石聞名。 著名奇石有五行石、龍王石、鰻魚石、坦克石、花瓶石和人頭石等,故當地又名長洲趣石林[18]。 長洲是香港著名旅遊景點,有不少觀光名勝,例如張保仔洞、長洲北帝廟和長洲石刻等;而渡輪碼頭沿岸一帶則海鮮食肆林立。 此外長洲每年均會舉辦太平清醮,是長洲最大型的傳統節目,每次均吸引大批人士慕名參觀。
長洲人頭石: 傳統節慶
現時長洲有一個區議會選區,另外還有一席當然議席,由長洲鄉事委員會主席擔任。 明朝期間,長洲已經發展成為漁船集散的地方;至清乾隆時發展成為墟市[7]。 根據考古出土文物及在1970年代於長洲東南部發現的長洲石刻,可推斷至少在三千年以前已有先民到達長洲[3][4]。 與香港其他地方的史前石刻一樣,長洲石刻可能與先民祭祀天氣和祈求風平浪靜有關[5]。
長洲人頭石: 長石
長石晶體多數呈板狀或沿某一結晶軸延伸的板柱狀。 常見的有鈉長石律、曼尼巴律、巴溫諾律、卡斯巴律、肖鈉長石律雙晶。 長石常見乳白色,但常因含有雜質而被染成黃、褐、淺紅、深灰等色,有的還可具有美麗的變彩或暈色。 有兩組完全解理,其夾角90°(單斜晶系)或近於90°(87°)(三斜晶系)。 比重2.56~2.76之間,隨成分中An含量增高而增高,隨Or的增多而減少。
長洲人頭石: 長洲人頭石◈天使之淚
小長城位於長洲觀音灣泳灘後,是一條適合家庭遠足的家樂徑、長洲行山路線,十分簡單易行,不足一小時即可走完全程。 沿途可以觀賞到長洲壯麗的海岸景致,以及一些形態獨特的石頭。 長洲人頭石 小長城長洲行山路線沿路遮蓋不多,行山人士記得定時補充水分。 前往北眺亭的方法也相當簡單,下船後向碼頭左面走,沿北社海傍路直走,經冰廠路、長貴路後,再右轉長北路上山。
長洲人頭石: 路線
據說當時佢嘅船隊有600艘船隻以及5萬人,主要劫掠官船或外國貨船。 Cafe主打西式及日式輕食,包括全日早餐、蒲燒鰻魚飯等,甜品則有網民大讚的自家製窩夫和吉士布甸等。 在「小長城」的石路旁,有一條小路到花瓶石,石內有縫隙可供穿越,入內別有洞天,可看見一顆仿似空降的鑽石夾在兩石之間。 經過製冰廠後,續循岸邊行走,在盡處依照地圖牌的指示右轉,踏著水泥徑上走。
長洲人頭石: 香港好去處:【天線得得B登陸香港!1比1還原3米身高 8大奇幻打卡場景 全場共60隻寶寶! 】
長洲小長城是一條沿著海岸線的海濱長廊,是行山路線「家樂徑」其中一部份,由石路長廊及花崗岩欄杆組成,輕鬆又易行! 沿途可以欣賞整個海岸景觀,還有外形趣怪的岩石群,例如人頭岩、龜甲岩、花瓶岩等,欣賞大自然獨有的風景。 來到「小長城」的盡頭,亦是長洲最東的一點,你會見到「玉璽石」。 「小長城雖短,但都挑戰大家的想像力。為方便遊客尋石,沿路都設有奇石的指示牌,讓你知道奇石就在你附近。這段旅程約2小時,適合一家大小遊覽,回程可經花屏路及長洲山頂道回碼頭。 長洲人頭石 跟著返回最高的涼亭處,在路徑的另一個方向接回水泥徑,再下走少許便見左方的支路,如此一直靠著左方的主要道路便可到達東灣。
一般而言在日間,長洲會有會景巡遊、醒獅、麒麟表演以及飄色巡遊;到午夜時份在玉虛宮外更有聲勢浩大的搶包山活動。 搶包山活動在1978年曾因包山意外倒塌,而被港府禁止,至2005年經官民交涉後,搶包山活動才以競賽形式重新恢復[17][44]。 隨著經濟轉型,自1970年代開始,旅遊業漸漸成為長洲的主要經濟支柱[14]。 傳統上長洲島民以捕魚為生,漁業曾經為當地主要經濟命脈[14][39]。 由於捕漁業興旺,當地造船業及漁業製造業亦曾隨之而興起。
長洲北帝廟(玉虛宮)於1783年落成,係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廟前嘅廣場亦係每年長洲太平清醮(農曆四月八日)嘅舉行地,每年太平清醮期間,都會搭建三個掛滿平安包的包山,上演連場緊張的「搶包山」比賽。 北帝廟歷史悠久,廟前闊大的石梯、廟宇頂部的七色彩龍,予人宏偉莊嚴之感。 遊人仲可以係廟內一睹兩件古物——清朝的金木雕和宋朝的鐵鑄大劍嘅風采。 泳灘旁有一間大型士多,提供沙灘傘及儲物櫃租用服務,想去泳灘暢泳、日光浴的大家,可以將貴重物品寄放置係儲物櫃。 關公忠義亭供奉關聖帝君,其神像由整塊樟木雕刻而成。
長洲人頭石: 香港好去處:【香港室内遊樂場通行證48折!低至$450!Melody主題遊樂場+攀爬樂園+抱石場+Lego中心】
缺乏史料記載,長洲早期歷史今已不可考究[6]。 長洲人頭石 由於地點偏遠,人流相對較少,勝在視野一望無際,大有天涯海角之感。 無論是舂坎角公園,還是鄰近的舂坎角沙灘,都是觀賞日落的好地方,又是一個浪漫拍拖好去處。 夏日炎炎,想到海邊暢泳消暑,應該選哪個沙灘好?
長洲人頭石: 香港山澗足印 GoHikingHK
在小長城登山徑行山沿途,會遇到各種形態獨特的大型奇石,合稱「十六肖石頭」,其中包括外形與海狗相似的花瓶石(海狗石)、玉璽石、叮噹石等等。 途中亦設有觀景台及指示牌介紹石頭的位置、名稱或形態,有的位置明顯,有的則較為隱蔽,大家可以在行山途中發揮想像力「尋寶」! 長洲小長城得名「港版小長城」是因為,整條路線都鋪上整齊石頭,加上在兩旁的花崗岩欄杆,乍看貌似萬里長城!
長洲人頭石: 香港好去處:【全球冠軍風景攝影師鏡頭下的西沙靚景!附行山路線+「探索西沙」巡迴展覽詳情!】
長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口不斷上升,至1980年代後期時達至高峰的四萬人[7],此後人口回落,在1980年代後期跌至大約三萬人[18]。 根據政府於2006年的《中期人口普查》,長洲陸上人口則為24312人,是離島區人口最稠密的島。 港府1982年引入香港區議會後,長洲劃入十八區的離島區。 長洲鄉事委員會原有的部份權力亦轉移至區議會[10]。
長洲人頭石: 人口
海灘有設施:更衣室、淋浴設備、洗手間等等,方便想要在長洲暢泳的旅客。 東灣海灘長而窄,水清沙幼,漫步海灘睇日落最適合。 不過唔講可能唔知,鄰近長洲東灣的東堤小築,早年不斷發生自殺事件,亦常常被傳出鬧鬼事件,雖然大多道聽塗說, 我們在這裡就不詳談了。 長洲有兩個泳灘,一是長洲東灣,一是長洲觀音灣,兩個泳灘相鄰。 而觀音灣,係香港首位奧運金牌得主、滑浪風帆好手李麗珊嘅練習場。
長洲人頭石: 人口
長洲東面有西博寮海峽與南丫島相隔開,而西面和北面亦隔着北長洲海峽,與大嶼山和喜靈洲相對望[18]。 自東灣海灘旁邊的節球場重新髹成藍色呀,這裡便真的成為「藍」球場,加上海景作配襯,相片經過合適的調色,這裡便成為日系打卡的必到景點。 西園位於長洲西南角的西灣附近,園内十一英畝,土地劃分四個主題營區,包括觀星圓拱屋營區、蒙古包、南非營、印第安營、赤日,或者自攜營帳,亦設衆多戸外活動丶自然空間。 入住露營嘅話,可以咩都唔使帶就去,夏天有冷氣唔洗驚熱,而厠所都乾淨企理,係最適合親子旅行嘅長洲住宿。 方法二:長洲碼頭落船後,就前往旁邊的公眾碼頭,搵艇家載你坐艇仔去張保仔洞,大概5分鐘就到,收費大概$5左右。
入夜後,碼頭附近的海鮮店紛紛點亮燈,店員熱情地招攬生意,覓食嘅遊人越黎越多。 坐係露天嘅位置,一邊品嘗新鮮地道嘅海鮮餐,一邊可以欣賞海旁嘅漁村風景。 觀賞完饅頭石及東灣、大嶼山的景色後,沿路回「芝麻坑觀景臺」,繼續向前行,很快你會見到「小長城」的人氣石:花瓶石及叮噹石。 長洲人頭石2025 有很多人以為「叮噹石」與某本漫畫有關,找來找去都找不到。
長洲人頭石: 長石
同治年間長洲商業興旺[8],粵海關於同治九年(1870年)設立關口徵取釐稅[7]。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清廷與英國訂立《展拓香港界址專條》,將長洲在內二百多座離島及新界租予英國99年(到1997年),長洲遂成為英屬香港一部份[7]。 到達小長城的終點——玉璽石後,沿路步行到南氹灣。
1945年香港重光後,港府旋即解散長洲維持會,地方事務則先後由居民協會及華商會所執行[6]。 然而長洲在戰後急速發展,原有的理民府附設機構已不能應付日益繁重的工作。 有見及此理民府早於1955年著令華商會所參與發展地方行政;1961年理民府更將權力移交至新成立的獨立法定組織長洲鄉事委員會,由此退出長洲的地方行政管理事務[10]。 長洲人頭石2025 雖然如此,港府曾在1969年設立專有離島理民府,作為官民溝通渠道[11];時至今日,長洲島民如需要聯絡官員,可前往位於香港島中環的離島民政事務署[12]。 長洲屬香港十八區的離島區,現時估算人口約為兩萬,是離島區人煙最稠密的島嶼。 長洲沒有陸上公共交通,基本發展尚算完善,除警署、消防局及醫院等基本設備外,亦設有學校、公共屋邨和綜合大樓等基礎建設。
雖說沒有公共交通工具直達,前往兩灣卻不難,只要從淺水灣沿南灣道前行,約15至20分鐘先到中灣,再行多10至15分鐘便可抵達南灣。 長洲人頭石 港鐵:港鐵東涌站B出口,巴士總站轉乘3M號巴士至羅屋村站下車,越過大嶼山南路,沿杯澳公立學校旁邊的兩條小路均可通往貝澳沙灘。 渡輪:從中環6號碼頭搭乘渡輪前往梅窩,從梅窩碼頭前的巴士總站轉乘1、2、3M或4號巴士,在羅屋村站下車,越過大嶼山南路,沿杯澳公立學校旁邊的兩條小路均可通往貝澳沙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