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连一直线,与第4胸椎棘突下间平齐处,与膈俞、肩贞成三角形处是穴。 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360百科。 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呢进纸半。 天宗穴作用2025 该穴名意指小肠经气血由此气化上行天部。 本穴物质为臑俞穴传来的冷降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复又气化上行天部,如向天部十水源亲朝见之状,故名。
皮厚,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 天宗穴作用 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 天宗穴作用 天宗穴作用2025 天宗穴作用2025 天宗穴作用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及其深面的冈下肌。
主治局部病证,气喘。 天宗穴作用2025 天宗穴作用2025 操作方法为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1寸。 天宗穴作用 天宗穴作用2025 天宗穴作用2025 天宗穴主要用于胸肺、肩臂疾患等:如胸胁支满、咳嗽、气喘、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肩胛疼痛、落枕、肩周炎、肘外廉后侧痛及颊颔肿等。 天宗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筋膜、斜方肌、冈下肌。 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
天宗为经穴名(Tiānzōng 天宗穴作用 SI11)[1]。 天宗穴作用 天宗穴作用2025 天宗穴作用2025 此穴在天宗骨上,故名天宗。 天宗穴作用 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乳痈,胸胁支满,咳嗽,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落枕,肩周炎,肘外廉后侧痛,颊颔肿,颊颌肿痛,咳逆抱心,肩关节周围炎,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哮喘,肩背软组织损伤等。 天宗穴是手太阳小肠经常用的腧穴之一,位于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有旋肩胛动、静脉肌支;布有肩胛神经。
- 操作方法為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1寸。
- 天宗穴主要用于胸肺、肩臂疾患等:如胸胁支满、咳嗽、气喘、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肩胛疼痛、落枕、肩周炎、肘外廉后侧痛及颊颔肿等。
- 皮厚,由第三、四、五胸神经后支的外侧皮神经重叠分布。
- 皮下组织内布有旋肩胛动。
- 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斜方肌表面的背部深筋膜入该肌,及其深面的冈下肌。
- 主治肩胛疼痛,肘臂外后侧痛,乳痈,胸胁支满,咳嗽,肋间神经痛,乳腺炎,落枕,肩周炎,肘外廉后侧痛,颊颔肿,颊颌肿痛,咳逆抱心,肩关节周围炎,胸胁胀满,咳嗽,气喘,哮喘,肩背软组织损伤等。
前肌由第十一脑神经一副神经支配, 后肌由臂丛的肩胛上神经支配。 天宗穴是手太陽小腸經常用的腧穴之一,位於肩胛區,肩胛岡中點與肩胛骨下角連線上1/3與下2/3交點凹陷中,在岡下窩中央岡下肌中;有旋肩胛動、靜脈肌支;布有肩胛神經。 天宗穴作用2025 主治局部病證,氣喘。 操作方法為直刺或向四周斜刺0.5~1寸。 天宗穴作用2025 前倾坐位或俯卧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的等分线上,当上、中1/3交点处[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