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市民遂改在希慎廣場外加入隊伍,也有市民稱新起步地點不方便,所以在希慎廣場外插隊[68][69]。 這一年警方公佈的遊行人數是2003年七一大遊行以來最低,只有9,800人,也是16年以來首次低於10,000人[70][71][72]。 「守護香港反送中」大遊行[18],通稱「6月9日大遊行」或「69大遊行」[19],由簡稱「民陣」的民間人權陣線於2019年6月9日舉辦[20],旨在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反送中」)[21]。 緣起5月3日至24日立法會在立法程序激烈攻防後,政府決定繞過委員會在6月12日逕赴大會二讀[22],反對運動由此在5月底演變成社會運動。 [23]多地同時遊行後,政府宣佈如期在6月12日二讀[24],當天示威者佔領立法會附近街道,當天警察武力過當引起廣泛反彈。
曾經在2003年50萬人大遊行後當晚宣布倒戈的自由黨榮譽主席田北俊呼籲政府撤回修例,否則建制派將會面臨選舉大敗[83],又抨擊行政會議已經失去功效[84]。 公眾遊行 上述大部分遊行人數統計的結果顯示出遊行人數超過2003年七一遊行的46.2萬人[69],僅次於1989年5月28日香港聲援北京學生的遊行[73][74]。 公眾遊行 6月12日,有澳門記者在香港「反送中」示威採訪期間,在緩衝區接受急救處理時被警方用胡椒噴霧對着他的頭部噴發,記者的背部及手部也因而受傷,當時他身上並無毫無任何保護物,但掛有記者證和手握相機。
公眾遊行: 公眾集會通知/公眾遊行通知
政府回應七一遊行稿件一如以往,稱政府一直用心聆聽市民訴求,但指任何不尊重「一國」、無視憲制秩序、嘩眾不實的口號皆不符香港整體利益及發展[78]。 主辦單位指出今年大量市民上街遊行主要因為內地民運人士李旺陽離奇死亡事件,中聯辦被指介入香港事務,以及特首梁振英的僭建問題等因素致令大量市民上街遊行。 在香港七一遊行正式舉行以前,一首改編自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十周年紀念主題曲《始終有你》的惡搞曲《福佳》第二版《煲呔搵工靠你》的開頭及結尾亦寫上「回歸十周年,七一維園見」,呼喚市民參加七一大遊行。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這次遊行有不少爭取其它訴求為主的人士加入,如爭取原工資水平的海外家庭傭工、反對香港大學醫學院冠上贊助10億港元的富商李嘉誠之姓名的教學人員和校友、爭取平等權益的同性戀者、爭取居港權人士以及一些法輪功的修練者等。
- 香港主權移交踏入第19年,遊行繼續由民陣發起,遊行主題為「決戰689」[58][59][60][61]。
- 主辦單位指出今年大量市民上街遊行主要因為內地民運人士李旺陽離奇死亡事件,中聯辦被指介入香港事務,以及特首梁振英的僭建問題等因素致令大量市民上街遊行。
- 遊行期間,警方在銅鑼灣崇光百貨外架起鐵馬封閉斑馬線,以阻止市民中途加入隊伍,警方指中途加入屬「非法集會」。
- 陳太此舉一度引來外間揣測她為參選下一屆特首鋪路,當時陳太對此的回應不置可否,及後至同年九月陳方安生正式宣佈無意參選特首。
其後,包括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在內約一百名自發人士,在中區政府合署繼續集會,故遊行在7月2日凌晨1時仍未結束。 公眾遊行2025 警方在現場增加警力,使到位於政府總部的警察機動部隊人員逾百名,比集會人士多[19]。 公眾遊行2025 1997年7月1日下午,支聯會以「愛國愛港民主大遊行」的名義冒雨遊行,稱要建設民主中國。
公眾遊行: 香港政界
例如,任何人在公眾地方作出相當可能會導致破壞社會安寧的行為,可被判處一年監禁;而參與非法集結的人則可被判處五年監禁。 此外,市民若參與一個未經批准的公眾集會,須面對最高五年監禁的刑罰。 答覆:主席: 香港市民享有集會遊行的自由和權利,並受到《基本法》及《香港人權法案條例》保障。 警方一直根據香港法例,以公平、公正和不偏不倚的態度處理所有公眾集會及示威活動。 公眾集會或遊行人士在自由表達訴求時,應在遵守香港法律和不影響社會秩序的大前提下,和平有序地進行。 根據《公安條例》,任何公眾集會或遊行人數若超出法例規限,即50人以上的公眾集會及30人以上的公眾遊行,必須按照條例的規定,在活動舉行前最少七天向警務處處長(處長)提出通知,並在處長沒有作出禁止或提出反對的情況下方可舉行。
條例草案於1967年10月6日公佈,並於11月15日由立法局通過成為法律。 [4]於1970年就暴動罪作簡單修訂後,暴動罪的刑罰由原本的最高入獄兩年,大增至10年,目的是希望條例能阻嚇當時左派的暴動。 [5]1967年條例除了綜合並修訂各項先前法例,亦規定所有公眾集會須事先向警方申請牌照。
公眾遊行: 遊行過程
事後,港鐵公布當天有超過20個班次因爲不合作運動而受影響[124][125]。 6月12日早上約8時,大量原先於香港島金鐘添馬公園一帶集會的市民,突然衝出夏慤道與龍和道,企圖阻止香港立法會二讀草案。 歐盟發表聲明,聲援香港人民行使自由和平聚集與表達己見的基本權利,呼籲各方都應該克制,避免暴力及情勢進一步升溫。 歐盟表示,贊同香港市民對政府修改逃犯條例的而引發的擔憂,已向香港政府表達立場,這是一個敏感問題,也會對香港及歐盟等外國公民可能產生深遠影響,可能波及企業對香港商業地位的信心。 遊行當日,總統蔡英文即發文對香港情勢表達關切,之後行政院正副院長蘇貞昌、陳其邁亦對遊行人士表達關心,並表示一國兩制不是臺灣人選項,臺灣會守在民主最前線。
- 法律學者陳文敏批評還原法例具殖民地色彩,將一個應該有高度自治的社會推回一個高壓管治的社會,這樣只會打擊港人對前途的信心,對維持社會安定毫無禆益。
- 基於上述情況,當局現時並無打算修改《公安條例》有關警務處處長可反對公眾集會及遊行的部份。
- 由於可能影響在港二十多萬加拿大人,以及香港的營商環境和國際聲譽,加拿大當局對事件非常關注,促請香港政府聆聽香港市民及國際社會的意見,暫緩並多加諮詢有關逃犯條例修訂草案。
- 民間人權陣線先於2019年5月29日與香港警務署約四十名之代表開會商討遊行安排[35]。
- 但是為社交、康樂、文化、學術、教育、宗教或慈善目的、殯殮而進行的聚集或集結則不在此限。
此外警方再被指責刻意報小遊行人數,把人數壓至10萬以下,因為個多月後的反佔中大遊行,在人群明顯較疏落的情況下,警方竟然表示有11萬人參與,比七一大遊行的警方公佈人數更多。 根據香港法例第245章《公安條例》規定,每個公眾集會或遊行中,集會或遊行的組織人或(如他不出席)由他指定代替他行事的人,須在整個集會或遊行進行期間出席。 上述人士均須遵從警務人員向他發出的任何指示,以確保公共秩序及公共安全得以維持。 本網頁所公佈的公眾集會或遊行的內容,並不會影響組織人或由他指定代替他行事的人的法律責任。
公眾遊行: 遊行結束後衝突
我們亦留意到社會上有獨立的學術機構多年來均有點算大型遊行的人數,並就有關的點算方法作詳細解釋。 就本年七月一日的遊行,有學術機構在遊行當天所點算得出的人數為66,927人,與警方估算遊行最高峰期的人數約66,000人十分接近。 為了令估算能包括中途加入或提早離開的遊行人士數目,該學術機構再以當日所點算得出的人數乘以調整參數估計遊行總人數介乎88,000人至98,000人之間。 公眾遊行 由此可見,儘管警方的數字並非學術性的統計,但單就估算人數方面,是與學術機構的數字非常接近。 對有人士指摘警方,刻意發布偏低遊行人數以誤導公眾,是絕對無理和荒謬的指控。 在執行職務時,警方均會以公平、公正及不偏不倚的立場執法,絕無任何政治考慮。
公眾遊行: 主辦團體
在 Kwok Cheuk Kin v Commissioner of Police 一案中,法庭指出,如私人場所禁止除物業所有者及其邀請的人士到訪,一般而言不會被視為「公眾地方」([27])。 在 R v Lam Shing Chow 一案中,被告被控「在公眾地方打鬥」,但由於打鬥所在的私人住宅走廊並不屬於「公眾地方」,因此控罪並不成立。 相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訴梁超明一案,由於公眾人士獲准進入永安集團大廈3字樓香港律師會接待處的位置,因此該處屬於「公眾地方」。 公安條例所規管的公眾遊行 (public procession) 和公眾聚集 (public gathering) 都建基於「公眾地方」(public place) 的概念,指在公眾地方所進行的集會和遊行。 公眾聚集(public gathering)指公眾集會、公眾遊行和在任何公眾地方舉行而與會人數在10人或以上的任何其他集會、聚集或集結。
公眾遊行: 人數點算爭議
儘管如此,上述的條件/修訂條件仍有可能因組織人作出短時間的通知或其他未能預知的因素而不能適時上載。 過往一直發起遊行的組織民間人權陣線(民陣)已於2021年8月解散。 另一過往發起遊行的組織社民連稱,由於組織內部分義工及友人被警方國安處約談,評估形勢後不會發起。 民主黨及民協稱未接獲警方國安處約談,並表示無計劃發起[94][95]。 香港主權移交踏入第15年,遊行主題為「踢走黨官商勾結,捍衛自由爭民主」,寓意行政長官梁振英為首的黨官商利益集團,只會繼續拖延民主進程和維持特權利益輸送。
公眾遊行: 遊行
據民陣最初公佈的遊行資料,遊行原訂於下午2時30分起步[79],後於6月29日的記者會上改為3時正[80],由維多利亞公園中央草坪出發,計劃終點為立法會綜合大樓[81][82]。 同日亦有其他團體分別表達不同訴求,如雷曼苦主大聯盟、捍衛人格尊嚴協會、反泛民大聯盟等,但規模比民陣小得多。 7月1日早上八時升旗禮前,夏愨道一帶的示威者一度衝擊警方防線,警方向示威者施放胡椒噴霧及出動警棍[142],其間亦有示威者近距離被警察瞄準眼睛施放胡椒噴劑[143]。 網民於連登發起眾籌三百萬元[135],計劃G20峰會前於各國多間知名印刷媒體上,刊登頭版廣告反修例,其中包括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等。 公眾遊行2025 是次眾籌在數小時內即獲逾萬人捐款,達成目標,最後更超額籌得共$5,484,299[136][137],並成功於多份海外報章如期刊登[138]。
公眾遊行: 綠營立委選情出師不利! 賴清德組「民主大聯盟」剛開打已有6人退選
警民關係主任亦會按需要在活動舉行期間前赴現場,擔當主辦者和現場指揮官的溝通橋樑。 若社會安寧及公共秩序受到破壞,警方有必要採取果斷行動,恢復社會秩序和安全。 在過去十年(二○○二年至二○一一年),香港每年舉辦的集會遊行數目不斷上升(由二○○二年的2,303宗上升至二○一一年的6,878宗),大部分集會遊行都是和平有序地進行。 但過去數年涉及在參與公眾活動期間作出擾亂秩序或其他違法行為的個案有明顯增加,警方因應情況的影響和嚴重性,需要採取果斷行動處理。
公眾遊行: A. 公眾集會、遊行及聚集
搜查行動約在6時完成,一名女示威者因沒有帶身份證被帶走[61]。 到達遊行終點附近後,有人因不滿夏愨道只開放一條行車線繼續在金鐘附近留下,拒絕前進。 公眾遊行 公眾遊行2025 民陣呼籲在金鐘示威民眾前進,但被拒絕,示威民眾稱民陣不代表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