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HKiTalk的會員「marioso」及「兜子」便因此上報。 往康城列車2025 車站閣樓(U1層)分為南(B出口)、北(A出口)兩部份,是站內大部份商店的所在,設有多條扶手電梯通往月台,兩者之間設有面向貿業路的露台及行人通道,配合多組行人天橋,貫通周遭新都城中心商場各期及叠翠軒。 車站大堂與月台同層相連,月台邊緣已是出入閘機,乘客下車後不用上落樓層即可出閘,甚至可經C出口同層離站。 在2016年5月一次服務,港鐵派出在市區各處待命的Enviro200 Dart,並從大西北調派多輛港鐵巴士支援,又租用冠忠客車行走。 當日,港鐵共派出11輛港鐵巴士及租用了16輛公共巴士同業聯會(POOA)的巴士行走。 曾發生多次事故,並派出接駁巴士行走此路綫的服務範圍,可是該些服務以TKL3綫名義行走,並沒有使用此編號。
而油塘站至東區海底隧道一段匯集了將軍澳綫和觀塘綫的乘客,所以流量是全綫最大的。 往康城列車 往康城列車2025 此外,由2012年8月27日起,星期一至五早上約8時30分,港鐵安排一班由列車將軍澳站起接載乘客往北角站,以舒緩將軍澳站月台擠逼情況。 由2012年11月12日起,增加一班由康城站往北角站列車,於7時12分開出。 惟2020年1月23日起將上述班次均併入常規班次當中。 客務中心位於大堂的中央,方便乘客作出查詢及處理票務問題事宜。 此站的客務中心在通車初期由港鐵負責安排站務主任在客務中心當值。
往康城列車: 使用情況
寶琳站主要出入口設於貿業路,有五條行人天橋連接港鐵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可以直接由港鐵站去到新都城和叠翠軒入口。 往康城列車2025 其他橫過寶豐路的天橋和行人路可以去到達寶琳邨及英明苑。 還有值得留意的一點,寶琳站雖然鄰近寶林邨,但其「琳」字與「林」字不同,但根據寶琳路的歷史,前地鐵公司因此將車站名稱改回「寶琳」的正寫,而並非使用「寶林」的官方標準。
- 而在車站工地外圍板上的模擬圖片,中文站名為「澳南站」,英文站名則是「Tseung Kwan O South Station」(意譯為將軍澳南站)。
- 而隨著日出康城的大型商場「The LOHAS 康城」、各個期數的大型住宅項目以及周邊住宅、區內國際學校等社區設施亦陸續落成啟用,使用車站的人流已經逐漸增加。
- 到1988年2月,地鐵與港府正式商討時,方案微調至1993年動工及1997年通車,預計通車時將軍澳人口超過20萬,會有足夠乘客量,設5個車站,包括油塘、填海區、將軍澳工業區、坑口及將軍澳市中心。
- 東鐵綫延伸至金鐘站之後,相關路段及車站人流才稍為回落。
- 因此,將軍澳綫新界段在繁忙時間的流量主要集中單一方向。
- 還有值得留意的一點,寶琳站雖然鄰近寶林邨,但其「琳」字與「林」字不同,但根據寶琳路的歷史,前地鐵公司因此將車站名稱改回「寶琳」的正寫,而並非使用「寶林」的官方標準。
路綫當年設計為最密每3分30秒一班往寶琳或康城(採用「1+1」模式),將軍澳站至北角站聯合班次為1分45秒。 列車以調景嶺為終點站將軍澳綫上行設有兩個終點站,分別為寶琳站與康城站。 香港行政會議於1998年10月20日批准前地鐵公司興建將軍澳支綫,並於1999年4月24日於坑口站工地(東港城前面)正式動工興建。 動工禮期間,地鐵亦舉行將軍澳嘉年華,以慶祝支綫正式動工。 本綫是繼荃灣綫(1982年通車)、東涌綫及機場快綫(皆於1998年通車)之後,與更改走綫的觀塘綫並列為第四條及第五條連接新界區的原地鐵路綫;也是2007年兩鐵合併前,地鐵最後一條落成的主要路綫。
往康城列車: 首頁 時刻表、路線圖 & 車站地圖
「幻想電視」男主播兼記者Jonathan,抱怨要在將軍澳站等候十多分鐘,才有駛往康城站的列車。 而「旭日電視」之前身MM2HKNews亦推出通車特別節目,當中採訪首班開出列車之記者兼攝影為於當日接受無綫電視訪問之aaron。 康城站面積達35,000平方米,採用密封式設計,並以淡紫色為主色,而車站上蓋會發展港鐵公司有史以來最大嘅上蓋物業發展項目──日出康城,一個比杏花邨站嘅杏花邨發展項目重要大超過一倍嘅綜合住宅發展項目。 雖然康城站系屬於地面車站,但係為避免對日出康城居民造成滋擾,成個車站用混凝土圍封。 列車入站前會經過幾十米嘅一小段露天軌道,系全個西貢區一段露天路軌,明顯本站系喺地面水平,呢段路可以由附近嘅馬路見到。 另外,喺距離地面近啲嘅一段路,港鐵亦用鐵絲網圍起,喺有關路段附近嘅單車徑豎立路牌提醒。
- 不過,隨着鄰近調景嶺站及將軍澳站的大型屋苑紛紛入伙,以及油塘站附近的公共屋邨重建完成,將軍澳綫的客量大幅攀升。
- 列車由車站開往將軍澳站方向時,會有一段露天路段才進入隧道,但該段露天路段只有數十米左右,並且可從康城路的地面看見,同時亦是將軍澳綫以及整個西貢區的唯一一段露天路軌,情況類同藍田站後備行車隧道。
- )是港鐵營運的鐵路綫之一,連接位於香港島東區的北角站與新界西貢區將軍澳新市鎮的寶琳站及康城站,屬於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由於路綫大部份車站位於將軍澳新市鎮,因而得名。
- 地鐵亦因為機鐵工程上馬,決定押後將軍澳支綫的動工時間。
此舉令寶琳站建造成本減少港幣2億元,而重新設計寶琳站的隊伍更因而贏得地鐵公司「主席嘉許大獎」。 客務中心設於車站大堂中央位置,自啟用至今一直由外判商安排客户服務主任當値。 往康城列車 在設計上,客務中心與出入閘機用作分隔車站大堂非付費區及月台。
往康城列車: 車站歷史
全屋苑有12座,平均樓高約50層,合共提供4,542個單位。 地鐵公司參與了第三期(即將軍澳豪庭)的發展,其他發展商有新鴻基地產、恆基兆業、華懋集團及南豐發展。 2009年7月26日,康城站通車,當時來往康城的列車主力以英國製都成嘉慕列車行走,甚少使用韓國製Rotem列車行走。 往康城列車 在2013年5月至2015年期間有中國製列車行走將軍澳綫。 但2017年起,來往康城站的列車非繁則主力以韓國製Rotem列車行走,甚少使用英國製都城嘉慕列車行走。
往康城列車: 將軍澳站項目:將軍澳中心、天晉、君傲灣
月台並不設落客專用月台及調頭隧道,列車到站後會在該月台同一時間進行上落客及調頭,乘客可按指示於1號月台或2號月台乘搭將軍澳線往北角或調景嶺方向的列車。 往康城列車 往康城列車2025 現時所有列車主要停靠2號月台,1號月台為後備月台,於緊急時才會使用。 由於車站只是為日出康城發展項目而設,因此車站比其他車站的月台闊度為窄,月台的闊度只能容納一條單向扶手電梯。 鰂魚涌站同北角站之路段改動之後亦成為將軍澳線同港島綫嘅轉線站。 搭觀塘綫嘅乘客前往香港島需要係油塘站轉將軍澳綫列車,再喺鰂魚涌站或北角站轉港島綫。 所以通車初期,由於好多乘客都重未習慣繁瑣嘅轉車過程、以及將軍澳綫嘅列車班次太疏,一度引起混亂。
往康城列車: 列車噪音
故障列車現時停在銅鑼灣站 2 號月台,港鐵人員正在處理,預計需要一段時間進行修復工作。 不過,根據香港討論區於2008年7月刊登車站內部裝修照片,此站將以康城為站名。 2008年10月18日港鐵正式將此站命名為康城,並於2009年7月26日啟用,而車站承建商為前田建設工業株式會社。 康城站設有一組島式月台,兩個月台並已裝設月台幕門,而車站並不設落客專用月台及調頭隧道,列車到站後會在月台同一時間進行上落客及調頭,而鑑於每日往返康城站的列車班次不頻密關係,故列車無論在任何時段亦只使用一個月台上落客。
往康城列車: 服務時間
小童八達通特惠車費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而特惠單程票或二維碼車費則只適用於3-11歲的小童及65歲或以上長者。 城巴新巴多條路線因人手短缺,由3月4日起而作出相應班次調整措施,其中2、5B、 5X、18P、18X、90、96及797等路線將暫停服務。 往康城列車 不過,根據另一個北港島綫嘅方案(「交匯」),將軍澳綫可以延伸去添馬站同東涌綫交匯,可以唔影響而家港島綫嘅運作。 2019年9月1日:坑口站附近有數十名示威者聚集,示威者早前曾在站內破壞閘口等設施。 往康城列車2025 有多架警車到場,大批配備頭盔及盾牌的警員到場,他們在港鐵站附近截查市民並抽查身份證。
往康城列車: 月台暨大堂
原來嘅北角站同鰂魚涌站改屬將軍澳綫,列車喺離開鰂魚涌站同東區海底隧道路段之後,唔再前往藍田站,改行一段新嘅鐵路路段前往新嘅油塘站。 現時連接東區海底隧道至藍田站嘅路段用作車務調動時之用。 將軍澳綫嘅路段唔係全部都係新起嘅,鰂魚涌站同東區海底隧道原屬觀塘綫喺東區海底隧道路段延伸,正式通車使用已超過10年。 往康城列車2025 喺將軍澳綫計劃發展時,為紓緩鰂魚涌站轉綫通道嘅擠塞情況同未來嘅將軍澳綫乘客量需求增加,地鐵公司決定喺現時嘅北角站月台南面起多兩個月台,並將觀塘綫由鰂魚涌站暫時延長至北角站,直至將軍澳綫工程完成後一併列入將軍澳綫。 受2019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影響,各項防疫及抗疫措施令市民減少出行,乘客量大幅減少,因此自2020年1月23日起削減非繁忙時間3+1制度中1班往返寶琳站的班次至今並使到將軍澳綫全日均採用2+1制度。 港鐵曾在2020年2月29日至10月18日期間,安排星期六早上所有由北角站開出列車以寶琳站為終點站,而康城站開出列車則以調景嶺站為終點站。
往康城列車: 乘客於車廂內開香檳惹爭議
行人可在大堂乘搭扶手電梯前往閣樓;若使用客用升降機,須先離開車站範圍,沿站外之貿業路行人路前往。 位於貿業路與新都城二期之間的寶琳站,車站大堂及月台位處地面,月台屬港鐵罕有單側式月台設計;正因如此,此站至將軍澳站一段的最高列車容限為每兩分半鐘一班車,使坑口開往此站的列車,須待此站列車開出後才可駛過去。 乘客透過使用「行程指南」,直接點選起點和目的地車站後,即時顯示多項港鐵重要旅程資訊,包括車費、建議路綫、預計乘車時間、轉綫站、轉綫指示及月台編號、起點站服務時間、頭班車及尾班車資料等便會即時顯示。 本站有3層,車站出口、大堂同商店位於U4層,並設有平台。 而月台位於U1同埋U2層,畀乘客由觀塘綫同將軍澳互相轉車。
往康城列車: 將軍澳綫3+1
惟港鐵事後並沒有在車務安排上讓步,而此站在使用初期,使用率的確亦不高。 此站啟用時暫設2個出口,其中A出口連接當時的康城站公共運輸交匯處(初代露天車站,現已停用),另一個C出口則上蓋物業──日出康城的住宅平台,並未有B出口之設。 直至2020年10月31日,B出口方吿啟用,出口外設扶手電梯及升降機直接連接「The LOHAS 康城」商場以及當日投入運作的新公共運輸交匯處;因新商場提供全天候連接日出康城大部份住宅期數的通道,故B出口現已成為最繁忙的出口。 而每逢清明節同重陽節,九巴特別路線14S服務期間,都會出現大批拜山人士由本站去聖安當女書院對開嘅巴士站搭該線上去將軍澳華人永遠墳場。 到時警方可能會喺本站A出口實施人流管制,以分流大批拜山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