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2000年,更開設超人主題餐廳,不過一年後改建為超人冰室,2003年結業後分別變更為北京人家。 到了2005年,為配合四樓安裝新扶手電梯,西翼部份店舖被迫結業。 為配合商場翻新工程,西翼所有店舖於2006年3月結業。
- 第二期位於將軍澳欣景路8號,於2000年4月落成,於2000年6月入伙,共有11座住宅大樓及四層購物商場,提供3,344個單位,總樓面面積2,814,283平方呎,為新都城各期中面積最大的項目。
- 但其後有多名刑事偵緝處警員進入4樓截查9名市民,引起圍觀人士不滿。
- 3樓(L3)在商場西翼在80年代有多間零售店舖,包括歡樂天地、晶晶童裝教育玩具、華豐行參茸藥材、海味韻姿鞋店、美琪服裝及陽光一代等。
- [20]商場東翼在1997年10月前為八佰伴超級市場及美食廣場,八佰伴結業後,於1998年8月改建為Food Parc美食廣場。
- 最後在2007年翻新工程,改建為特色食肆,並且採用開放式設計,食肆外圍安裝活動敞門,方便欣賞室外景色。
到了2005年5月,為配合翻新工程,東翼所有店舖結業,並進行翻新。 南座設有大型花園平台,東西兩翼在80年代時只設置花糟及有蓋行人通道,其餘範圍為開放空間。 到了1990年,為配合帝都酒店落成,發展商將開放空間變更為三個網球場,只供帝都酒店住客享用。 但是由於網球場使用率偏底,發展商在2000年2月將東翼兩個網球場及有蓋行人通道拆卸,興建史諾比開心世界;西翼平台佔地8,000呎的網球場保留至2008年11月,改建為給公眾使用的大型跳飛機場,其餘範圍劃作吸煙區。
新都會廣場二期: 服務簡介
[9]其後8月初的第三輪發售加推單位更收到15331票,超額逾109倍。 [10],最後累沽2,238伙,套現逾137億元。 2019年8月25日,香港市民在葵涌、荃灣地區舉行「反送中」遊行,並與警方發生衝突。 同日晚上,身穿黑衣的抗爭者隊伍經過新城市廣場,受到現場大批市民夾道歡呼,場面震撼[101]。 新城市廣場自2003年起與沙田警區合作,於星期五下午時段派遣多名警察在商場內巡邏,在租戶方面,則定期舉辦講座,讓租戶能夠提高警覺,防止店舖盜竊及扒竊案的發生。 新都會廣場二期 在2003年至2005年期間更推行「安心購物計劃」,成功減少盜竊案的發生[66]。
- 6樓(L6)在商場1984年開業至2004年8月主要為多間大型餐廳[40]。
- 公司特意斥資超過200萬,打造7種不同類型,共18個智能機器人,為住戶提供禮賓、送物件、送餐、搬運、保安及除菌等服務,於本港屬運用最多機器人的屋苑。
- MCP Central 與港鐵寶林站連成一體,樓高四層,面積達100萬方呎,店舖總數逾500間,以「木」為主題(「寰宇旅遊」為前主題),由RDG及RMJM等設計,是將軍澳區內最大的商場。
- 2019年4月,店舖進行租戶重組,東翼百老匯攝影器材縮細,眼鏡88搬遷至同層另一店舖。
- 發展商於2022年命名為NOVO Walk,內設屯門北唯一一個跨境直通巴士車站,並將由永東巴士負責營運。
- 示威者著她返回大灣區,最終女子離開商場[116][125]。
此外,商場內大部份走火通道指示牌更換為新的樣式。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後,英保良宣佈破產,連帶新都會廣場分店結業。 此後就由「豪邁家品商場」接手經營;超市部分就由廣南(KK)超市經營。 2000年底,新都會廣場管理處收回豪邁和廣南(KK)的鋪位,作為其商場翻新工程的一部分,其後上述鋪位由和黃旗下百佳超級市場經營,近年改裝為Taste經營,惟Taste已在2017年結業。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界荃灣眾安街68號千色匯一期21樓2106-2110室
翻新工程由本地著名建築師何周禮和巴馬丹拿集團負責設計,將原有3樓的戶外休憩空間收回作為零售舖,4樓改為佔地4萬方呎的戶外大型露天廣場,設有季節主題花海、歷奇公園及都市農莊等5項嶄新主題設施。 新都會廣場的發展商為新鴻基地產,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有限公司(英语:Wong 新都會廣場二期2025 Tung & Partners)設計,於1993年正式開幕。 2021年底,發展商將第二座7-8樓進行翻新,該部分易名為HomeCircle,並劃分為多間商舖,包括家居品牌和將原本位於3樓的通利琴行遷往8樓。
2013年4月,G2000位置旁新建洗手間,採用裝修豪華優雅的設計。 2013年9月起,4樓馬莎百貨縮細,縮細了的原址開設Accessorize及日本女士服飾snidel。 2016年2月起,利用通道開設Pop-up 新都會廣場二期 store,到2017年9月在通道開設來自美國的精品餅店Lady M。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都會廣場2座附近配套設施
[1]項目屬兆康第54區發展唯一一個私人房屋發展項目,亦為新地旗下唯一一個採用WeSpire Living作為管理公司的項目,更為屯門區有史以來最大型私人發展項目。 項目2A期基座另設約5萬平方呎的基座商場,樓高只設一層,並設有街舖。 發展商於2022年命名為NOVO Walk,內設屯門北唯一一個跨境直通巴士車站,並將由永東巴士負責營運。 項目在2020年開始興建,第1A期落成關鍵日期為2023年6月28日,全部期數預計在2025年中完工。 到晚上約9時,示威者向新城市廣場第三期方向遊行,晚上約9時27分,多輛警車到希爾頓中心對出,而連接希爾頓中心及新城市廣場第三期的行人天橋上有不少市民聚集,有人用雷射筆照射警員。
一九九五年年中,「無限地帶」結業,原址併入百老匯戲院,開多兩個迷你戲院,葵芳百老匯自始有五個迷你戲院。 住宅單位面積介乎573至866方呎,設有兩房兩廳及三房兩廳連主人套房設計,實用率近八成。 每層設有8伙單位,其中半數是兩房,餘下是三房設計。 傍晚6點半,一名懷疑拍攝示威者大頭的中年女子不願意交出手機刪除相片,之後被示威者搶走和毀壞手機。 她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認為自己光明正大,沒有做錯任何事,也沒有拍攝個人大頭。
新都會廣場二期: 設施
1樓(L1)在商場西翼有多間不同類型的食肆,包括意粉屋及英王麵包店等,其餘店舖為鹽業銀行及地產代理。 此外,在80年代至90年代末西翼中庭曾設有多間五金店及九巴顧客服務中心,並且在1999年進行翻新工程。 [20]商場東翼在1997年10月前為八佰伴超級市場及美食廣場,八佰伴結業後,於1998年8月改建為Food Parc美食廣場。 早期食肆包括肯德基、阿拉麵館、大排檔、百人一朱、香辣屋、Delifrance、百佳咖啡餐廳及祖樂比等[21]。 新城市廣場自1998年起出現小販在公共行人通道擺賣問題,使商場須時常驅趕小販。 到了2008年12月開始,商場於近沙田站位置出入口位置大字標明「嚴禁小販擺賣」的警告,並及增加保安人員看守該處。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都城
2008年初,商場6樓Yo Park結業,拆細為多間美容中心及髮廊,命名為「凝美空間」。 一樓的大快活繼續營業,而KFC因租約期滿而不獲續租。 於2008年7月中轉為英王旗下的英王餐廳及雪國拉麵店。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城市中央廣場
東翼在80年代至1994年租戶為八佰伴女裝,童裝及玩具部。 其後3樓北座範圍則分拆為20多間店舖,主要租戶包括全港首間迪士尼專門店、周生生、日式食肆大魚豐作以及多間時裝/化妝品牌。 到了2005年初,迪士尼專門店結業後,再分拆為多間店舖。 最初新城市廣場在1984年建成時,沙田火車站尚未完成擴建,那時沒有人在此開店。 因此新鴻基地產四出尋找各有名氣的日本主流百貨公司到來經營,但都被拒絕,拒絕原因是沙田處於近郊位置,人口偏低 [2]。
新都會廣場二期: 空間名
合併發展後的地盤面積增至約48.2萬平方呎,補地價逾70億。 [3]不過根據樓書,項目仍然有零星土地無法進行收購。 示範單位設於環球貿易廣場16樓,而售樓處則設於19樓。 商場在2014年起進行翻新,翻新前設三個休憩園林「熱帶雨林」、「赤熱風情」及「雪嶺樂園」主題區域,為顧客帶來不同寰宇風情,錦鯉魚池現時已夷為平地及在原址加裝兩條富士達製扶手電梯,翻新工程後商場統一以白色為主色。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都廣場
不過因經濟環境欠佳,「新樓天地」已在2000年下半年關閉,原址到了2002年才拆細為多間傢俬店。 新都會廣場二期 根據政府與新鴻基地產於1982年所訂立的契約,新城市廣場地契列明商場不能有地庫及設有停車場。 新都會廣場二期 當時新鴻基地產主席郭得勝就親身約見時任新界政務司的鍾逸傑商討,經第三次會面後便同意設立停車場建議。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界元朗青山公路41-47號(元朗段)誠信商業大廈地下及1樓
為配合地政總署要求,水上樂園於2010年底改建為綠化平台,部份範圍於2011年9月開放。 翻新工程雖帶動消費及吸引旅客,但隨著旅客增加,加上大量小型商戶結業,令廣場人流不斷增加。 服務對象由落成初期的香港人轉為內地旅客,引起港人極度不滿,最終導致中港矛盾。 2015年11月,進駐了20年的馬莎百貨因不獲續租而結束營業[32],其中食品部在同年於3樓東翼通道開設臨時店,租約為期1年。 女裝部則分拆出專門店,於2016年5月重置在3樓西翼。 而旁邊的Accessorize及snidel亦相繼搬遷至3樓、4樓其他地方,與馬莎百貨原址再次打通,並租予Apple Store,於新界開設首間專門店,於2016年6月30日開業。
新都會廣場二期: 新都會廣場一座
2011年5月,四樓大家樂、美心MX、屈臣氏及大眾書局陸續結業。 而前屈臣氏及大眾書局原址就開設佔地9,800呎的H&M,於9月15日開業。 商場西翼與東翼中央於1998年起設置顧客服務中心,為遊人提供多項服務。
新都會廣場二期: 商場
第二期建有達30萬平方呎的平台花園,附有小橋流水及庭院設計,亦包括兩個戶外網球場、兒童遊樂場。 新都會廣場二期 第一期位於運亨路1號,於1996年12月落成入伙,共有6座住宅大樓,提供2,048個單位,附設有會所及商場,總樓面面積1,350,463平方呎。 屋苑已實施建築物水安全計劃並獲水務署頒發「大廈優質供水認可計劃-食水(管理系統)」金證書[3]。
新都會廣場二期: 香港大廈搜尋
[26]2樓西翼新寧藥房、美心快餐及東東雲吞麵位置在2005年6月起翻新,原址結業後在同年10月末開設13間旅行社,因此命名為旅遊街。 旅遊街對面於2006年3月起翻新,工程於同年6月至7月完成。 新都會廣場二期2025 翻新後開設多間店舖,包括商務印書館、突破書廊、買物王、petline、Eikowada、Trendyland、生活館、亮視點及Godiva(已遷往一樓前龍島美食店位置,原址於2013年10月中改為資生堂)。
可惜因不明理因,音樂噴泉正式對外開放日期不斷延遲。 到了2006年3月,7樓花園平台,全面開放,並且於2006年至2007年初稱為Starry Garden。 新都會廣場二期 九樓(L9)為商場北翼的機房、小型空中花園及會議室。
同年,百佳超級市場因配合翻新工程而縮細,一部份劃作為時裝店,90年代後期為運動家及Suzuya。 1996年,大家樂亦縮細,一部份劃作為KFC,到了2004年才結業,後來變為One One Pasta西餐廳,一年後結業。 商場東翼原本為八佰伴,中庭中央更設立一個7呎高時鐘,八佰伴結業後,於1998年8月設有香港最好電器、大眾書局及當時全港最大惠康超級市場。 經多次店舖重組後,於2005年3月進行翻新工程,工程於同年9月落成。 Ty’super、LeSportsac、Haagen-Dazs雪糕店(已結業,2012年中改為JOYCE BEAUTY)、多間美容店和渣打銀行。 因配合商場北翼為沙田市中心巴士總站的上層空間,因此2樓的樓底較其他樓層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