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M有雙層巴士服務,可以承載更多遊人,而且提供分段收費。 爛頭營22間石屋中有19間是住宅,另外一間是飯堂(大本營)和其附設的小屋,一個是給當時守營人、苦力等人住的宿舍,另外更建了泳池(天池)、儲水池等公共設施。 這些是散佈大東山路旁的石屋俗稱為「爛頭營」,源自該營地的英文名稱Lantau Mountain Camp。 營地建於1922年,最初為傳教士避暑度假屋,當年原選址於大帽山,惟木製棚舍遭強風吹倒。 傳教士遂改用石頭於大東山築成石屋,惟隨傳教士離開日漸荒廢。
- 二戰後(1945年),爛頭營開始恢復興建築,共建43間渡假平房,設有厨房,管理人員宿舍,餐廳等設備。
- 大家要先有心理準備,你去大東山是做運動,會出汗的。
- 上山途中會見到一些支路,大多是遊人去打卡拍照行出來的小路,但只要跟住最闊的大路走,便不會迷路。
- 其中有隊員成功搭起棚舍,並在那裡享受了一個短暫的夏天。
早一個站或遲一個站都相隔甚遠,是步行難以達到的距離,所以一定要在伯公坳站下車。 如果擔心不懂下車,可以在上車時跟司機說一聲「伯公坳有落」。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爛頭營 其實所謂的爛頭營是一間小石屋,有傳聞說是當年英國傳教士興建的避暑小物,但如今已成為一個打卡景點。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神秘石屋的身世之謎
上大東山看芒草,難度及辛苦程度,絕對比去大棠看紅葉高得多。 要登上大東山的山友,請帶備足夠的水和乾糧,或者在東涌上巴士出發前購買,全因四小時的路程中並不會有任何補給點,以免體力不支或缺水。 也請各位在飲食過後帶走自己的垃圾,以免破壞大東山的美景和環境。 登上大東山頂途中其實會經過一個「石陣」,其中一塊名為「跳板石」,同樣是「排隊打卡點」! 大東山爛頭營2025 但攀上石塊拍照時,記得注意安全,以免發生危險。 但質素有極大差距,重量、手感、耐用度各有不同。
除飽覽沿路優美的景致和野生植物外,還可親身感受足下漫山遍野芒草的溫柔。 大東山多年前已是行山熱點,至陳奕迅的EP《Taste the Atmosphere》封面照一出,自此「陳奕迅山」人氣維持多年至今。 芒草的數量、密度、範圍都是全港前列,因此不少人特意到大東山看日出或日落。 秋冬乾燥,芒草易燃,星星之火,足以燒毀整個山頭。 大東山爛頭營2025 人為的山火不但破壞大自然,還危及所有行山人士的生命。 請勿在山上生火煮食、吸煙及玩煙花,這些行為都非常危險。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 (伯公坳 – 南山)
漁護署近年沿鳳凰徑加建觀景台,也是俯瞰南大嶼美景的絕佳位置! 記者在10月28日上山看,認為芒草尚未到最金黃的日子,相信到11月中賞芒會更佳。 大東山長久以來以芒草及「爛頭營」聞名,故成為行山勝地,但常有行山人士不聽勸告,攀上歷史悠久的爛頭營屋頂「打卡」留念。 網上流傳照片可見,近日其中一間爛頭營的業主裝了鐵閘,並拉起鐵線圍封,以防有人闖入。 《香港01》記者今午上山了解,該爛頭營內未見有人,外面以鐵纜與鐵閘圍封約15米乘15米的範圍,並貼有英文告示「No entry please(請不要進入)」。
前往欣賞芒草和拍照時,切勿另闢新路及踐踏芒草。 大東山爛頭營 登遊大東山,一般可由伯公坳逆走鳳凰徑第二段上攀,或由南山經第一段上爬。 長線也可由東涌黃龍坑郊遊徑上攀、由白芒行走小徑繞經蓮花山,甚或經由禾寮墩等地前往。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行山路線📍
大東山風景優美,山上有芒草,有奇石,有石屋,還有天池,而在山上往外看,既可賞鳳凰山,也可觀嶼南海岸,景色美不勝收。 不過,總結而言,大東山並非一座輕鬆上到的山,雖然路程只是8公里,但上落多,而且路況多碎石、大石,需要一定體能,行山人士要量力而為,知難而退。 若應付不到登頂陡峭的小徑,不如就放棄登頂,沿鳳凰行;若果時間不早,嫌落南山路遠,不如就行回頭路,回伯公坳落山。
大東山上,除了遍野芒草以及爛頭營的石屋外,尚有一個荒廢了的泳池,行山界稱之為「天池」。 這次行山路線由伯公坳出發,登上高869米的大東山頂,之後落爛頭營,再沿隱蔽小路到天池探秘,最後逆走鳳凰徑,至南山離開。 伯公坳逆走鳳凰徑2段最容易及交通方便,其他大東山路線包括南山經鳳凰徑2段、東涌黃龍坑郊遊徑、南大嶼郊遊徑青龍脊,各有難度。 大東山爛頭營2025 伯公坳有巴士之助,已為340米左右,相對140米的南山可少登近200米海拔。 大東山爛頭營2025 如果是下午才出發的朋友,上到第一個觀景台可能已是下午2時後,那麼就不宜再上山了,最好就此止步。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行山起點︰伯公坳
那裏是個分岔口,直去是續走鳳凰徑,而左方就有崎嶇小徑登山。 以記者的步速,由伯公坳行到去「大東山一號觀景台」,需要45分鐘。 大東山爛頭營2025 這段路是鳳凰徑,全是上石級,都是由天然石塊所砌成,部分很大級。 對於少運動及行山的朋友,這段上山路幾考心肺及大腿四頭肌。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睇芒草須注意難度 附推介路線、交通、攝影攻略|行山
在嶼南道的路口轉左行,再過對面馬路,就會到巴士站,可以乘坐3M巴士回東涌。 若果打算往梅窩搭船離開的話,則在馬路另一邊的巴士站等車。 大東山爛頭營2025 離開雙東坳,之後的路全是落山,別以為很快就落到,就算全程急步走,也要超過一小時才落到去,而且路上多碎石,下山時記得留意路面,很多意外都在趕落山時發生。 找到路後,走在芒草叢之間,沿路落去,不久便會發現山峽中的天池。 當年外國人興建爛頭營石屋,以作避暑之用,並興建天池,當作泳池,相信這座是香港最高的泳池。
大東山爛頭營: 前往伯公坳
在大東山與二東山之間的一片高地上,分布著以石塊建造的小屋。 這些俗稱爛頭營的石屋群,是由外籍傳教士所興建的度假屋,部分更建有小型儲水箱。 冬天,大東山山上寒風凜冽 ; 秋天則大霧瀰漫。 出發前,記得瀏覽香港天文台網頁,了解更多天氣預報、天氣警告等資訊。
大東山爛頭營: 大東山芒草相關資料:
1924 年,港府批準在大東山建石屋,協會亦著手買地。 二戰時,美軍會在山上接見游擊隊隊員,聽他們報告日軍位置與活動,會整天在山頭之間行來行去,大嶼山當年可以遠觀珠江,是觀察日軍動態好地方。 香港淪陷前夕,英德為交戰國,協會的德裔成員遭港府拘禁;至日軍佔領香港,屬盟國國籍的其他成員則被日軍拘留在戰俘營。 故日治時期,協會停止運作,石屋無人保養維修,漸漸破落。 二戰後(1945年),爛頭營開始恢復興建築,共建43間渡假平房,設有厨房,管理人員宿舍,餐廳等設備。 山頂上建有水霸,用作食水、儲水及儲水池之用,所以每間營舍已安裝有自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