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近日外賣門市已經停售單位三文魚壽司,顧客需改買3件裝三文魚壽司餐盒,價錢12元,即平均每件4元,加價逾三成。 三文魚雜爭鮮 觀乎2017年出版的《病原生物與免疫學(臨床案例版)》,已發現的線蟲一共有二萬多種,常見寄生人體並能導致嚴重疾病的一共有十餘種。 三文魚雜爭鮮 雖然調查中發現的線蟲並非活體,也未知道是否屬高危品種,但涉事的食肆是大型連鎖店,理應有相對嚴謹的品質監管,如今竟在其出售的刺身發現寄生蟲,情實堪憂。 三文魚雜爭鮮 圖片上面顯示一家名為「伍貳叁餐飲店」的商家在某外賣平台上售賣的餐點價格異常高昂,照片中還出現了一位身穿黃色短袖,上身印有外賣平台名稱的女子,下身著性感服裝,負責送餐上門。
這些「異常的餐點價格和深夜營業時間」讓一些網友懷疑該店是否提供非法服務。 記者向店員查問,店員指日前已經停售3元一件三文魚壽司,著顧客轉購3件裝或10件裝三文魚壽司餐盒,每盒分別12元及36元,即是平均每件4元及3.6元。 2012年10月13日,有網友曾在網頁「開飯喇」,發布「鱒三文魚」的照片,該貨品有大型日式料理連鎖店「爭鮮」的商標。 該產品的有效食用限期為2012年10月8日,而《2012年商品說明 (不良營商手法) (修訂) 條例》於同年7月17日通過,並於2013年全面執行。 爭鮮顧客可改買售12元3件裝的三文魚壽司餐盒,變相加價至每件4元,加幅約33%。 三文魚雜爭鮮 顧客另可選購36元10件裝的三文魚壽司餐盒,平均每件3.6元。
三文魚雜爭鮮: 挪威三文魚刺身(200g)
食物安全中心早已發出刺身處理建議,然而執行與否,仍是食肆自行決定。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相關部門應規定食肆標示產品的來源地、處理方式,並禁止出售高風險刺身。 此外,食肆將虹鱒標示為「銀三文魚」明顯是誤導,而且已非首例,相關部門理應防止同類事故再度發生。 就此,海關必須作詳細調查,如屬違規,則必須將涉事者繩之於法。 食安指引猶如一紙空文,誠非理想;一些食肆魚目混珠,出售淡水魚刺身,更無異於欺騙消費者。
- 可是近日外賣門市已經停售單位三文魚壽司,顧客需改買3件裝三文魚壽司餐盒,價錢12元,即平均每件4元,加價逾三成。
- 為保障消費者權益,相關部門應規定食肆標示產品的來源地、處理方式,並禁止出售高風險刺身。
- 其他網友也分享「省錢妙招」,有人留言「握壽司的魚片拿下來變生魚片,一盤兩個壽司飯分成四份,薑片泡醬油後放在剛剛的壽司飯上,就有四個薑片壽司加兩塊生魚片」、「也可以2個生魚片、2個薑片壽司、1杯的茶泡飯」。
- 現時的食安規例卻讓市民暴露於極大風險當中,絕不理想,政府理應盡早修改規定,防止「刺身事故」一再重演。
- 食物安全中心早已發出刺身處理建議,然而執行與否,仍是食肆自行決定。
該消息公佈後也隨即激起大陸網民反嚮,香港的社交媒體亦引起網民熱議。 爭鮮的三文魚壽司價值$3,去年已有網民「翻舊帳」揭發7年前(2012年8月至12月)推出一個$24的「鱒三文魚餐盒」,並列明使用淡水魚紅鱒,網民質疑用「鱒三文魚」是誤導食客。 本報曾於去年致電爭鮮查詢,對方指開業以來,一直採用挪威三文魚,經衛生檢疫出口,新鮮空運到港。 就今次事件,網民再度質疑是否紅鱒肇禍,亦有街坊質疑是否壽司店冷藏櫃溫度不及格,導致幼蟲滋生。 TOPick記者到銅鑼灣利園山道爭鮮外賣門市視察,發現單件3元的壽司款式,刺身魚類的款式已幾近消失,只餘下熟蝦、玉子、八爪魚、中華沙律、粟米沙律等款式,仍售3元一件;而三文魚壽司已經停售。
三文魚雜爭鮮: 挪威三文魚雜(肉邊皮夾肉)300g
其他網友也分享「省錢妙招」,有人留言「握壽司的魚片拿下來變生魚片,一盤兩個壽司飯分成四份,薑片泡醬油後放在剛剛的壽司飯上,就有四個薑片壽司加兩塊生魚片」、「也可以2個生魚片、2個薑片壽司、1杯的茶泡飯」。 三文魚雜爭鮮2025 三文魚雜爭鮮2025 三文魚雜爭鮮 10月30日至11月1日,有網友在商家評論區發布網傳照片,調侃商家疑似提供色情擦邊服務。
-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去年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淡水魚的鹽份低,跟人體結構相似,其寄生蟲也較易適應人體。
- 就今次事件,網民再度質疑是否紅鱒肇禍,亦有街坊質疑是否壽司店冷藏櫃溫度不及格,導致幼蟲滋生。
- 「迴轉餐台」是第一個認識爭鮮迴轉壽司品牌特徵,創造美食當前顧客與美食零距離,優先以迴台取餐的便利性及送餐速度,擄獲顧客可立即用餐不需等候的服務優勢。
- 物價持續上漲,現在連有窮人恩物之稱的爭鮮也不得不加價,由8月16日起停售$3自選單件三文魚壽司,想吃就只能挑選3件、6件或10件裝三文魚壽司餐盒,分別為$12、$24及$36,即平均每件$4或$3.6,變相加價約3成!
- 30分鐘過後,其他朋友都吃了好幾盤壽司,該名男大生只吃了四盤壽司,且還在繼續吃薑片,拍攝網友直呼「為了省錢來爭鮮,只吃薑片配茶的男人,你最省」。
- 但現時的食肆一般只標示食品的來源地,而未有標示產品養殖方式是否合乎標準,消費者容易被蒙在鼓裏。
受食材及物流成本上升影響,在本港設有多家分店以平價作招徠的爭鮮外賣壽司,停止售賣3元單件三文魚壽司。 爭鮮(香港)發言人稱,因三文魚價格及物流成本持續上漲,為應付成本漲幅,爭鮮(香港)於8月16日起暫停售賣單件三文魚壽司。 三文魚雜爭鮮 公司正密切留意供應鏈動向,務求繼續秉持物超所值的精神回饋給客人。 迴轉壽司店爭鮮附有薑片及茶包,兩者都是可以免費享用的品項,有大學生近日到爭鮮用餐,其中一名學生為了省錢,只好不斷吃薑片及喝茶,網友直呼是「爭鮮拒絕往來戶」。 也有其他網友分享省錢妙招,可將壽司飯分為四份,其中兩份就可變成「薑片壽司」,或是加茶變成茶泡飯。 11月2日,工作人員反饋,經走訪調查核實,該店不存在,店鋪主頁地址有誤,已無法通過上述外賣APP查到。
三文魚雜爭鮮: 刺身 Sashimi
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去年在接受訪問時表示,淡水魚的鹽份低,跟人體結構相似,其寄生蟲也較易適應人體。 進食淡水魚刺身容易感染肝吸蟲等寄生蟲,危險性已為人所共見,如今食肆將鱒魚標示作三文魚出售,企圖蒙混過關,絕對是在玩弄消費者。 爭鮮店內有售標示為「挪威三文魚」的壽司盒$30及其他壽司盒包含三文魚壽司,舖頭內亦張貼告示,表明「一直堅持採用挪威直送三文魚」。 記者致電西環分店查詢,接電話者回應,從網民相片所看的三文魚壽司,內裡是白芝麻非幼蟲。
記者問到店內的雪櫃溫度,職員指一切符合食環署規定,並提供電話可向魚生批發商求證是紅鱒魚或三文魚。 對方透過電郵回覆,指店內的三文魚產品來貨是一致,都來自挪威及根據食環署及食安中心的指引來處理,至於壽司飯問題沒有回應。 另外,食品的來源也影響刺身的衛生質素,食安中心去年在「食物安全焦點」指出,挪威等國家的水產養殖業,已然推行嚴格的寄生蟲防控措施,相關技術也獲得歐盟認可。 三文魚雜爭鮮2025 但現時的食肆一般只標示食品的來源地,而未有標示產品養殖方式是否合乎標準,消費者容易被蒙在鼓裏。 政府對刺身的食安風險並非一無所知,食安中心曾在「食物安全焦點」建議商戶將供生吃的魚類在-20°C或以下冷凍七天;或在–35°C冷凍約20小時,以減低染上寄生蟲的風險。 現時不少日式餐廳出售「直運」、「活魚」刺身,是否經過適當的冷凍處理實在不得而知,衛生狀況堪憂。
三文魚雜爭鮮: 刺身
現時政府也未有規定食肆標明刺身的處理方式,消費者的知情權有限,根本難以作出理性抉擇。 三文魚雜爭鮮 去年青海省人民政府在於8月10日在官方網站「青海要聞」公佈「《生食三文魚》標準」,重新定義三文魚作鮭魚科類統稱,當中包括淡水魚虹鱒。 科學家曾作抽查化驗,驗出虹鱒魚體內有10種以上的寄生蟲,食用虹鱒刺身而感染寄生蟲的機率高。
三文魚雜爭鮮: 相關文章
香港的食安問題繁多,例如去年「01觀點」揭發,有多間未領有刺身牌照的餐廳涉嫌出售泰式生蝦刺身,署方卻未有正視;此外,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曾經指出,蟹以過濾方式進食微生物,帶菌的風險高於魚生,建議應向售賣生蟹商戶設新牌照要求,政府卻漠視專業意見。 平情而論,「三文魚」並非嚴格生物學定義下的物種,虹鱒(學名:Oncorhynchus 三文魚雜爭鮮2025 mykiss)與一般三文魚同屬「鮭科」,一直以來不乏商戶將兩者混為一談;去年,內地的《生食三文魚》標準更加將虹鱒正式歸類為三文魚。 三文魚雜爭鮮2025 縱然如此,生食淡水魚始終存在極大風險,觀乎《食物業規例》(第132X章),為保市民安全,中式魚生(主要為淡水魚)早已在港禁售,既然如此,政府理應擴大禁售範圍至其他高危刺身。 三文魚雜爭鮮2025 三文魚雜爭鮮 挪威三文魚獲權威科學研究及數據認證不含寄生蟲,可安全用作壽司及刺身食品。 三文魚雜爭鮮 並獲歐盟豁免急凍要求,出口時無需經冷凍處理,從產地冰鮮空運到港,以保持三文魚的鲜美及營養。
三文魚雜爭鮮: 挪威三文魚扒1塊 (250g up)
物價持續上漲,現在連有窮人恩物之稱的爭鮮也不得不加價,由8月16日起停售$3自選單件三文魚壽司,想吃就只能挑選3件、6件或10件裝三文魚壽司餐盒,分別為$12、$24及$36,即平均每件$4或$3.6,變相加價約3成! 而且$3刺身類壽司持續減少,只剩下八爪魚、熟蝦、玉子、中華沙律等款式。 現時的食安規例卻讓市民暴露於極大風險當中,絕不理想,政府理應盡早修改規定,防止「刺身事故」一再重演。 「迴轉餐台」是第一個認識爭鮮迴轉壽司品牌特徵,創造美食當前顧客與美食零距離,優先以迴台取餐的便利性及送餐速度,擄獲顧客可立即用餐不需等候的服務優勢。 三文魚雜爭鮮2025 30分鐘過後,其他朋友都吃了好幾盤壽司,該名男大生只吃了四盤壽司,且還在繼續吃薑片,拍攝網友直呼「為了省錢來爭鮮,只吃薑片配茶的男人,你最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