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租客亦應提醒業主,在租約簽訂後,須於一個月內填妥「CR109」表格送呈差估署,差估署收到後會一式兩份寄回業主與租客,雙方才受《租務條例》保障。 無簽睇樓紙2025 萬一業主想連租約出售單位,新買家的律師有機會要求業主出示「CR109」證明,這樣才能保障租客的按金由原業主交到新業主手上。 如讀者有任何法律上的問題,歡迎到筆者Facebook專頁「蘇文傑律師Albert So」留言。
- 地產代理協議普遍訂明如果買方或其配偶、任何代名人、未經披露身分的主事人或代理人在委託期內,與其他代理訂立另一份關於同一物業的地產代理協議並最終達成買賣協議,買方仍須向原有的代理支付佣金。
- 根據《地產代理條例》訂明,地產代理需要求買樓或租樓的準業主/租客在睇樓前簽署睇樓紙。
- 這種方法不一定奏效,假使睇樓前的溝通一直由客戶自己親身親為,到簽睇樓紙時,卻忽爾換上身邊的友人上陣,代理看透破綻,有機會要求客戶自己、甚至同行的所有友人並署。
- 除了睇樓本人外,睇樓客的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子女、配偶和兄弟姊妹亦受此限。
編按:胡國威為資深傳媒人,網上平台《胡.說樓市》共同創辦人,熱愛探討樓市議題;為有線電視地產節目《樓盤傳真》前主播及前副地產採訪; 畢業於中大新聞及傳播學系,其後畢業於倫敦大學主法律學系。 我們今次想集中談談的是簽約後的注意事項,簽正式租約除了要留意當中列明的細節外,包括雙方資料、單位資料、租金、按金退還機制、家電維修責任等,簽約後也別做漏一個重要步驟,就是「打釐印」。 因為個AGENCY 好古惑,佢可能係細公司,無咩盤, 佢都係搵左另一間地產同佢做PARTNER, 而且吾係佢GA 盤,帶我睇樓佢又吾係到, 又遲到, 佢仲揸我價,好無責任感,問左佢2日野都未覆我. Baby Kingdom – 親子王國 香港 討論區› 首頁 › 自由講場› 簽左睇樓紙,想揾另一間地產公司簽買賣合约 … 至於單位間隔也不容忽視,特別是牆壁的類別,雖然開放式設計可加強空間感等,但若果屬結構牆的話,便要考慮能否改動。
無簽睇樓紙: 地產代理協議,俗稱「睇樓紙」,具有法律效力,保障了代理和客戶雙方的合法權益。簽訂睇樓紙亦約束了客戶和代理雙方的義務,簽訂前要考慮清楚。
睇樓後,準買家可以要求中介提供一份最新的該單位的土地註冊處資料,查看有關大廈業權分配、入夥年份、原業主姓名、歷史成交記錄及按揭情況等。 無簽睇樓紙2025 瞭解清楚單位是否已有按揭、抵押、法庭命令、建築命令、租約、訴訟或其他登記為產權負擔的專案。 地產代理協議是具法律效力的文件,如要修改其中的條款(例如取消原先的獨家代理協議),或取消委託,必須得到簽署協議的另一方(即地產代理公司)的同意。 至於可否縮短委託期一事,地產代理協議是具法律效力的文件,如要修改其中的條款(例如委託期),必須得到簽署協議的另一方(即地產代理公司) 無簽睇樓紙2025 的同意。 監管局鼓勵消費者委託地產代理從業員時,與從業員簽署地產代理協議,清楚列明主要的委託條款,例如協議有效期、委託形式、佣金數額等資料,提高交易的透明度,並保障雙方的利益。 此外,二手盤落成經年,檢查單位水電供應開關等是否正常外,還要留意整幢大廈維修情況,皆因全幢物業倘進行大型維修,金額動輒以萬元、甚至十萬元計,故可向管理處等查詢。
值得留意的是,不同代理可能會擁有同一個盤源,若不慎分別與2位代理簽了同一個單位的睇樓紙,而你最終又買或租了該單位,就需要分別向該2位代理支付佣金。 地產代理協議,俗稱「睇樓紙」,具有法律效力,保障了代理和客戶雙方的合法權益。 簽訂睇樓紙亦約束了客戶和代理雙方的義務,簽訂前要考慮清楚。 準買家睇樓時,應選擇不同時間去,盡可能睇兩次以上,分別在晴陰天各睇一次。
無簽睇樓紙: 中原地產 買樓,租屋,放盤,更輕鬆!
這筆錢雖然不小,但相較未來要供樓的利率,後者可能牽涉的銀碼更大,這也可能更值得關注。 本人已查閱貴公司的 私隱政策和 收集個人資料聲明,並同意貴公司使用本人於此所填寫的個人資料作直接促銷。 這種方法不一定奏效,假使睇樓前的溝通一直由客戶自己親身親為,到簽睇樓紙時,卻忽爾換上身邊的友人上陣,代理看透破綻,有機會要求客戶自己、甚至同行的所有友人並署。 除了睇樓本人外,睇樓客的直系親屬,包括父母、子女、配偶和兄弟姊妹亦受此限。
近期有不少巿場人士見樓市下跌,打算趁低買入物業,但作為首次買樓人士,平日又忙於工作,因此沒有太多時間留意樓市,因此問到如果現時入市,有甚麼貼… 如果大家有任何置業問題,歡迎各位到《胡‧說樓市》的官方網站wuchatprop.com.hk,或Facebook專頁、YouTube頻道,以至Yahoo自家製的「胡‧說樓市」一欄跟我們交流。 賣方提供的相片只反映物業的外貌,物業真正的價值還是要親身「睇樓」一一確認。 監管局提醒消費者,委託期是重要的條款,所以不應在委託期屆滿日填上「直至另行通知」等字眼,須清楚以年月日界定委託期的開始與屆滿。 無簽睇樓紙2025 至於參觀示範單位的好處是率先了解單位實際面積、間隔、使用情況會否合心意合用,例如有朋友教授鋼琴,置業時需考慮擺放鋼琴和教導學生的環境,房間需要有闊落的空間等。
無簽睇樓紙: 留意單位用途及有否改建
對代理最有保障的做法,當然是上樓前用 5 – 10 分鐘的時間,雙方坐低詳細讀過協議內容才簽,確保客戶入屋前已了解睇樓的代價,避免睇完樓才有爭執。 一般而言,業主會在以下階段支付佣金:一是於律師樓簽正式買賣合約時;二是成交當日到律師樓簽樓契時。 如果去到成交日,業主仍然想遲交佣金,代理就要加倍小心,加緊追討佣金,以免蒙受損失。 【now.com財經】近日網上熱話,有地產代理在網上出帖,指出最近多了很多移民賣樓的業主「走佣」,當交易成功後,並沒有支付代理佣金,更建議業界尋找相熟律師樓幫忙收佣。
無簽睇樓紙: 樓市動向
根據《地產代理常規(一般責任及香港住宅物業)規例》,不論是租是買,持牌代理帶客睇樓前,必須與有睇樓客戶簽署「地產代理協議」,亦即「睇樓紙」。 雙方簽過睇樓紙後,睇樓客不得事後經由另一代理或直接向業主租買該視察單位,否則須向原代理賠償佣金。 若買家/租客不滿代理表現,但又對一個已跟該代理簽訂睇樓紙的單位情有獨鍾,哪怎辦呢? 有人可能會想到請配偶或家人代為睇樓和簽訂買賣協議 / 租賃合約,以避開支付佣金的法律責任。
無簽睇樓紙: More in 業主Tips:
睇樓紙上除了佣金數額,還有租客或買家視察物業的資料、視察日期、代理關係、雙方責任及睇樓紙有效期等資料。 無簽睇樓紙2025 無簽睇樓紙2025 睇樓紙是一份具法律效力的文件,倘若任何一方未有履行該協議的條款,可以採取法律行動追討,因此準買家或租客要小心細閱內容,那在簽署時,有什麼需要注意呢? 這大致可以分為四部分,當中最重要的是,切勿重覆簽署同一個單位的睇樓紙。
無簽睇樓紙: 協議的有效期及代理的佣金
如果你有置業的打算,你可先查閲自己的信貸評級,為置業作好準備。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假如買家/租客簽了睇樓紙後,卻跟另一地產代理成功租/買同一單位,原代理一般可循法律途徑向客戶追討相關佣金。
無簽睇樓紙: 樓市資訊 | 美聯物業
物業代理帶客戶睇樓時,一般都會提供單位相關的資料資訊,如單位原來的平面圖、單位的樓齡、實用面積等。 準買家可以從原單位平面圖中看到該單位是否有改建過,間隔結構有否改動,有否違反建築物條例、物業是否佔用公用地方等。 如有懷疑可以要求代理協助查詢,代理是有責任告知客戶樓盤單位的相關資料。 若真的涉及改建,那麼準買家在簽署房屋交易合同前,有理由要求業主將單位還原至原本的間隔。
無簽睇樓紙: 留意單位景觀與座向
近期香港疫情又有升溫,使得零售業、餐飲業、航空業等重災行業無法正常開工、收入不穩定。 網上流傳這些行業人士若在此刻申請按揭會有難度,到底是傳言… 「物業資料表格」列明的資料包括物業的業權、有否有效的產權負擔、物業,的樓面面積、落成年份、用途限制等。 近期有新樓熱賣,更有所謂「慈父慈母盤」,即業主藉由父母的金錢支持而成功上車,但向隅客或轉戰二手。 新手想置業,可能在一二手市場要有些不同部署,才能在競爭中覓得心頭好。 睇樓紙的重要性主要關係到佣金支出,而佣金則大約為樓價的1%。
無簽睇樓紙: 有關環聯
想了解更多法律資訊,請參考YouTube「法律迷思」頻道。 【物業買賣】律師職能及注意事項 早前律師樓被律師會接管一事,令置業人士找律師處理物業買賣時更加留神。 無簽睇樓紙2025 物業買賣必須由律師樓進行,不論買家或賣家也必須聘請各自的律師,究竟在過程… 作者簡介:胡國威為資深傳媒人,網上平台《胡.說樓市》共同創辦人,熱愛探討樓市議題;為有線電視地產節目《樓盤傳真》前主播及前副地產採訪; 畢業於中大新聞及傳播學系,其後畢業於倫敦大學主法律學系。
無簽睇樓紙: 協議的有效期及代理的佣金
舉例,假使陳先生與其兄長均正在尋找放租單位,兩人互不知情,陳先生由代理 A 帶睇樓,兄長則由代理 B 帶睇樓,最終陳先生成功租入單位,由於二人為親屬,兄長就要向代理 B 賠佣。
還有一樣最容易中伏的,睇樓紙普遍訂明買方/租客或買方/租客的配偶、任何代名人都是受到睇樓紙所規管的。 即是說,如果你簽署了該單位的睇樓紙,而你的妻子最終購買了該單位,你們是需要向有關代理支付佣金的。 有些買家並不知道有關詳情,就會發生被沒有促成交易,但有睇樓的代理追佣的情況,因此,買家要清楚記得已睇過的單位,重覆的單位就不需要睇多次,以免要承擔法律責任。 法例亦沒有訂明金額或佔成交額之比率,客戶可與代理商議後,在協議中清楚列明該金額或比率及須支付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