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不单共同探究知识,更能转化、建构及创造知识。 学校又设立「学生校园管理局」,让学生承担不同的管理职务,培养他们的组织和领导能力。 此外,学校更推行学习反思计划,让学生培养主动的学习态度,建立自学能力。 在学校悉心的栽培下,粉岭救恩书院的学生大都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具备思考分析和解难的能力、热爱学校,并乐于服务。
- 十四间特别室、礼堂、副礼堂、学生活动中心、舞蹈室及两个操场。
- 粉嶺救恩書院本著基督「信、望、愛」的精神,實踐「啟發潛能教育」的理念,從而建立互相關懷、樂觀進取、喜悅和諧的校園文化。
- 全校已铺设光纤网络,所有课室及特别室均设有电脑、投射器、实物投影机及录影机。
- 由於粉嶺救恩書院是資助中學, 中一收生須按照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共分兩個階段收生,分別為「自行分配學位」和「統一派位」。
- 粉岭救恩书院出类拔萃的表现,有赖校长的识见和专业领导。
香港有 360 間資助中學,佔整體約 78%;香港有 394 間男女中學,佔整體約 85%;香港有 153 間基督教中學,佔整體約 33%;了解更多:中學分佈圖表。 梁艳霞:香港上善武术中心创办人,2018年代表香港队出战于保加利亚举行的第三届世界太极拳锦标赛,并取得三面金牌的成绩。 林崇发:国际知名杂志Monocl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的驻港副社长及其电台Monocle 24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嘉宾主持,唯一以中文为母语的编辑成员。 值得一提的是,校舍用地原订兴建一座1995年版第二代中学灵活式校舍,并已于1996年完成拨款。 然而,由于有“钉子户”在收地期间拒绝迁出,导致建校过程受重大阻延。 适逢千禧校舍标准于1998年10月全面实施,政府决定改为兴建新版校舍。
粉岭救恩书院: 中學分區名單
而西营盘旧址现已联同丽新集团重建成救恩学校连上盖单幢住宅“丽恩阁”。 至2000年8月,校舍如期交付,并于9月正式开办,命名为“粉岭救恩书院”,而附设的教会“救恩堂粉岭分堂”则于同年12月成立。 翌年,此校举行开幕典礼,由时任教育署署长张建宗主持。 辦學宗旨:學校相信每個孩子都有尊嚴,都可教導,都可成功。 學校效法基督以「生命影響生命」的精神,為香港培育一群追求卓越、樂於奉獻、勇於承擔的新一代。 1995年,教育署(现教育局)批准开设文、理预科各一班,解决了本校中五毕业生会考后寻找预科的问题。
粉岭救恩书院,位于香港新界粉岭,由基督教香港崇真会救恩堂创立,其创校校长为陈锦伟先生。 该校于2004年及2008年被颁赠国际启发潜能教育大奖,于2005年获选为香港首批专业发展学校之一。 粉岭救恩书院 同年,该校更邀请了前教育统筹局常任秘书长罗范椒芬出席其五周年感恩典礼。
粉岭救恩书院: 學生成就
此校为一座采用早期设计的中学千禧校舍,占地6,500平方米,设有30间课室及各种特别室。 根據2022/23學年資料顯示,粉嶺救恩書院的班級結構是中一5班,中二5班,中三5班,中四5班,中五5班,中六4班,總計全校共開29班。
- 办学宗旨:本著基督仁爱精神,提供全人教育,为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五育及灵育得到均衡发展,从而服侍人群,关心社会,对国家民族作出贡献。
- 师生不单共同探究知识,更能转化、建构及创造知识。
- 各位家长,希望你们继续支持学校,配合学校的教学方针,鼓励子女多阅读益智的书籍,多与他们沟通,分析和分享人生经验,与学校手合作培育你们的子女成为才德兼备的好公民。
- 我们期望,完成六年中学课程的学生,不仅成为有识见、负责任的公民,还有广阔的世界视野,对影响个人、社会、国家或全球的问题,具备批判及反思能力。
- Dr. Costa Chan:现代教育的通识科补习教师。
它的前身是在1946年9月创立的一所中文小学,名为“救恩学校”。 粉岭救恩书院2025 救恩书院在1952年获得香港政府借贷建中学校舍,在高街的中学校舍于1953年10月落成。 1991年,中学搬至大埔富善邨,即是现时的位置,原校舍则重建为小学(及后重办幼稚园)校舍,所以现时的救恩书院(中学)不在香港岛。 在2000年,位于粉岭华明邨的粉岭救恩书院成立,即是现时有两间救恩书院,分别位于大埔和粉岭。
粉岭救恩书院: 学生会
不論是自主學習資源室還是科目資源室,都提供不少學習資訊,幫助學生掌握自學的技巧。 我們開辦多元化的課程,除了一般文理商科目外,更設立體藝選修課程;又參考學生意願決定高中選修課程,讓志趣能力不同的學生都得到培養和發展的機會。 我們的成績報告書亦注重全人發展,不單涵蓋持續性評估及總結性評估,更展示了老師對學生學習態度的評核及度身剪裁的評語,幫助學生對個人所學進行反思、檢討。 在粉嶺救恩書院,我們正努力不懈地創造新的「學與教空間」,建立優良的學習文化。 在學習的環境中,我們期望所有人都感到自己是受歡迎的、受尊重的、被接受的和被欣賞的。
粉岭救恩书院: 優秀校本設計 學生主動.主導.主理 啟發星級學習體驗
啟發潛能教育的實踐有賴全校的參與;啟發潛能教育理念的推廣則由啟發多元潛能教育委員會負責。 啟發多元潛能教育委員會工作範疇包括推動「啟發潛能教育」的政策及措施、為學生提供不同類型的學習機會、統籌國內外教師及學生的交流活動等。 粉岭救恩书院成立不过短短五年,但学校的发展在多方面都已经取得骄人的成果,并深受家长爱戴。 在陈锦伟校长的领导和一群尽心尽力的教师辛劳工作下,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别具特色的「专业发展学校」,并且透过有系统的交流活动,带动区内学校的专业发展。
粉岭救恩书院: 学校文化
骆秉培教授:香港城市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粉岭救恩书院 1968年于救恩书院毕业,1970年代中期远赴英国攻读特殊教育和儿童心理学,1983年在赫尔大学取得博士学位。 该校提供30多项课外活动给学生选择,种类包括体育、学术、兴趣小组、制服队伍及社会服务五类,校方希望借此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嗜好和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 粉岭救恩书院 本校累積多年發展校本評估的經驗,以為新高中的評估機制奠下根基。
粉岭救恩书院: 粉嶺救恩書院 學校地圖
办学宗旨:本著基督仁爱精神,提供全人教育,为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五育及灵育得到均衡发展,从而服侍人群,关心社会,对国家民族作出贡献。 粉岭救恩书院2025 第二期的中学校舍兴建工程在1956年开始施工,至1957年落成,共有课室18间,另外更设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及健身室各一间。 粉岭救恩书院2025 在1989年,救恩书院获分配大埔富善邨的一所灵活式校舍,开始筹备迁校事宜。 到1990年9月新校暂借粉岭华明邨一间校舍开班。 學校佔地,設施包括校舍為千禧設計,並有最新現代化的資訊科技設備,全校皆設有無線電腦網絡,亦引入Smart Board,為教與學提供最新式的互動介面,配合創新教學模式,培養新一代接班人。
粉岭救恩书院: 教學情況
收生詳情請看:學位分配辦法 、自行分配學位 、中學統一派位。 學習和教學策略:學校重視建立學生的自學習慣,鼓勵學生課前備課,課堂展示,課後反思。 學校深信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這樣學生才真正學會學習,熱愛學習。 因此學校自中一起全面推行「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展示自學成果,並設計多元化學習活動,讓學生透過小組協作提升學習效能。 學校更推行「一運動」,讓同學建立「一個目標:考入大學;一個承諾:潔身自愛;一個習慣:天天閱讀」,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學業及人格上成為出眾的尖子。 陈校长和各位老师,你们所付出的心血是不会白费的,家长和社会人士都会欣赏和感谢你们的奉。
粉岭救恩书院: 校舍
为配合知识型经济发展的需要,香港将于二零零九年推行新高中学制,让所有学生均有机会就读三年制的高中课程。 新学制减少一次公开试,一方面纾缓学生的考试压力,让同学们可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具成效的学习,另一方面让全体学生可以获得六年一贯的中学教育。 多一年的高中课程,有助提升学生的语文及数学能力和扩阔他们的知识基础。 我们期望,完成六年中学课程的学生,不仅成为有识见、负责任的公民,还有广阔的世界视野,对影响个人、社会、国家或全球的问题,具备批判及反思能力。 粉岭救恩书院 虽然在座的同学未能从334学制改革中得益,但改革背后的理念和目的,已经在粉岭救恩书院内实践。
粉岭救恩书院: 教學語言
在1946年9月,基督教香港崇真会创办了救恩学校。 1949年,教会有鉴于小学校务发展良好,决定于1950年3月开办中学,并于该年9月开课,救恩书院因此正式成立,当时校址位于香港岛西营盘。 傅尚霖博士担任救恩书院第一任校长,周耀庭先生担任第一任监督。 因为校舍不足的关系,校董会决定为救恩书院兴建新的校舍,并因此进行各项筹款活动。 救恩書院是一所本著基督仁愛精神提供全人教育的學校,以「信、望、愛」為校訓,校風淳樸,一向深受大埔家長的讚賞。 為了讓家長們更深入認識本校之課程,我們將於本年十二月舉辦中一入學資訊日,歡迎家長及學生蒞臨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