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姊妹區的具體範圍為七姊妹道一帶,電照街以東,英皇道及渣華道交界以西之區域,七姊妹區之東就是鰂魚涌區。 港鐵將鰂魚涌站設於鰂魚涌西面,而七姊妹地區鄰近鰂魚涌站,很多香港人把七姊妹誤當成鰂魚涌。. 屯門游泳池(英語:Tuen Mun Swimming Pool),為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海皇路的一座公眾游泳池,為屯門區3個公眾游泳池之一,現今是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連同屯門游泳池壁球場於1986年7月1日啟用。. 屯門站(Tuen Mun Station)是港鐵西鐵綫新界端終點站,位於香港新界屯門區杯渡路及屯門河交界,2003年12月20日啟用。
- 單位一般設有一至兩個的花槽,而部份單位花槽外建有混凝土裝飾板而上面更設有圓形的洞,這成了寶麗苑之一大建築特色。
- 截至2023年12月,香港共有258個公共屋邨,單位總計超過85萬個。
- 熟食檔(冬菇亭)亦在2016年3月24日正式翻新,於2017年1月完成重開。
- 將軍澳本來為陆上人煙稀少,以水上人为主的小渔村,但現已發展為香港新市鎮之一。.
- 屏山與厦村、十八鄉、八鄉、錦田和新田合稱「元朗六鄉」。.
- 勘探工程已於2012年9月展開,2015年下半年動工建造,預計2018年第3季入伙。
虎地(Fu 公屋列表 Tei,舊稱Bowring)是香港地方,位於新界屯門區桃園圍以南、屯門河以東、青田路以北,香港政府於1970年代宣佈將屯門/青山發展為新市鎮後,虎地成為其部份,訂為屯門新市鎮第52區,位處屯門新市鎮東北端,鄰近藍地。. 雅寧苑(Nga Ning 公屋列表2025 Court)是香港的一個出租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離島區長洲,是香港最南面的公共屋邨,於2002年入伙。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新界青衣島西面,由高耀物業管理公司管理,於2001年開始入伙。 葵涌道(英文:Kwai 公屋列表2025 Chung Road),是香港葵青區及深水埗區的一條主要道路,荔景站以南路段為5號幹線的一部份,位於新界葵涌,連接荔枝角大橋及青山公路荃灣段。
公屋列表: 香港特色公屋(1)觀塘牛頭角下邨
除荃灣西站、柯士甸站和尖東站完全建於地底之外,所有車站均建於地面或高架橋之上。 政策上,西鐵綫把三個新市鎮(元朗、天水圍及屯門)串連起來並連接到市區,縮短往來時間之餘,也可加速該些地區的發展。 連同1990年代以後發展的馬鞍山鐵路(今馬鞍山綫)、地鐵(2007年與九鐵公司合併為港鐵)東涌綫及將軍澳綫,所有新市鎮都擁有可連接市區的鐵路系統,促進地區之間的交流。
房協亦於2015年推出位於北角的「雋悅」項目,以「終身租住」或「短期租約」的形式,為有更高期望及具經濟能力的長者提供一站式的住屋及護理服務。 公屋列表 此外,房協於2019年10月推出「長者業主樓換樓先導計劃」,讓年滿六十歲並擁有房協的資助出售單位業權滿十年的業主,在未補價的情況下出售其原有單位,再在房委會或房協的第二市場購買一個面積較小的單位。 公屋列表 慈正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慈雲山。
公屋列表: 公共屋邨食水含鉛超標事件
透過推行清拆計劃及妥善安置居民,近年寮屋人口和寮屋數目均逐步減少。 自2002年12月起,受清拆寮屋行動影響的家庭的安置資格已獲放寬。 公屋列表 寮屋居民只要緊接在公布寮屋清拆行動日@前,已在1982年登記的住宅寮屋居住滿兩年,並符合申請租住公屋的資格,會被視作具備公屋申請已獲得登記兩年。 如果預計他們可在12個月內到達編配階段,房屋署會提前處理有關個案。 為維持住宅物業市場健康發展,政府繼續採取雙管齊下的方式,一方面採取「供應主導」策略,以期長遠持續增加房屋土地供應;另一方面推出需求管理措施,包括額外印花稅、買家印花稅及新住宅印花稅,以打擊短期炒賣活動、遏抑外來需求和減少投資需求。
長洲(Cheung Chau)是香港的一個島嶼,因狀似啞鈴而有啞鈴島(Dumbbell Island)的別稱,位於大嶼山東南方,屬於連島沙洲,北望喜靈洲,其西南方有石鼓洲,距離香港島西南方約10公里。 長洲行政上被劃入香港十八區中的離島區,島上人口約4萬,是離島區中人煙最稠密的島嶼。 長洲對內沒有陸上公共交通,基本發展尚算完善,除了有警署、消防局及醫院等基本設備外,島上也有學校、公共屋邨和綜合大樓等基礎建設。
公屋列表: 大埔太和路
為配合周遭環境,馬坑邨以和諧鄉村型設計,房屋署當時稱這樣的設計是和諧式的變奏,所以它是唯一一條擁有和諧鄉村式型的市區公共屋邨,其餘的鄉村式設計公屋都位於離島區,它也是現時南區黃赤石分區唯一一條公共屋邨。 龍欣苑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在馬坑邨發展計劃第一期內,共有兩座第一代和諧鄉村型設計樓宇,設計與馬坑邨無異,每個標準層有16個單位,在1993年落成。 龍德苑是居者有其屋屋苑,原是馬坑邨發展計劃第二期下的出租公屋,共有4座第二代和諧鄉村型設計樓宇,共有四座樓宇,在2000年落成。
值得一提,油塘一段鯉魚門道不能直接通往屬2號幹線的一段鯉魚門道,兩段被藍田迴旋處分隔。 超道(Ko Chiu Road)為香港一條位於油塘的街道,始於鯉魚門道,終於茶果嶺道。 2017年,為配合港鐵油塘高超道通風樓物業發展項目,道路將進行改善工程。 2018年,港鐵宣佈該路段的通風樓物業以招標形式興建社局、購物和休憩設施。. 調景嶺(Tiu Keng Leng , 公屋列表 又稱:Rennie’s Mill)位於香港新界西貢區將軍澳,原是寮屋區域,經1990年代填海發展後現時為將軍澳新市鎮的其中一部份。 調景嶺位於將軍澳市中心的西南部,五桂山的東南面和照鏡環山的東北面之間的低地。.
公屋列表: 黃大仙
香港房屋委員會的主要工作是策劃、興建及管理香港的出租公共房屋,亦負責興建出售房屋(居者有其屋計劃)。 房屋署為房委會的執行機關,並為運輸及房屋局提供支援,處理有關房屋的政策和事務。 房委會現任主席由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兼任,其餘決策成員由行政長官委任。 房委會單位現時容納超過200萬人,目前有 179 個公共屋邨、逾 76 萬個租住單位。 截止2011年3月底,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初步現金和投資結餘達逾696.87億港元,而截至2011年底則擁有330.13億港元存款。. 現時西鐵綫,從與東鐵綫交匯的紅磡站起,途經油尖旺區、深水埗區、新界西葵青區(美孚站至荃灣西站所途經的青荃隧道及下葵涌隧道)、荃灣區及大欖隧道前往同為新界西的元朗區及屯門區,全長35.7公里,共有12個車站,當中有8個轉車站,連同九龍南綫,總造價為547億元。
公屋列表: 深水埗區街道
耀安邨是昔日馬鞍山礦場經篩選的鐵砂付運到日本的碼頭舊址。 錦禧苑(Kam 公屋列表2025 Hay Court)是香港房屋委員會的居屋屋苑之一,位於新界沙田區的馬鞍山,與耀安邨隔鄰,屬居屋第九期丙,乃馬鞍山區第二個居者有其屋計劃屋苑。. 雍盛苑(Yung Shing Court)是香港兼作公共屋邨及居者有其屋的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有利集團施工,位於新界北區粉嶺南暉明路,鄰近昌盛苑及華明邨,屋苑於1997年7月開始興建,2000年1月入伙。 雍薈閣為透過可租可買計劃下所出售之居者有其屋屋苑,於2000年落成,首次推出時售價為258,300-1,015,800港元。. 良景邨(Leung King Estate)是香港的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屯門新市鎮西北部,於1985年開始興建,1988年入伙。 房署委聘嘉怡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為租戶服務辦事處,負責處理仍未出售公屋單位的租務及室內維修事宜;而已出售單位成立的業主立案法團,則聘請港深聯合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管理。
公屋列表: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雖然業權及管理屬於私人房屋,但由於其本意是為低收入人士提供居所,一些團體將之視為公共房屋,對其居民申請其他公共房屋資助有限制。. 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觀塘區,毗鄰黃大仙區及西貢區,鄰近九龍最高的山峰飛鵝山(602米)。 順利邨在1978年至1980年期間竣工,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順利邨前身稱為七號墳場,多年前曾經是一個徙置區,而徙置事務署曾在1972年規劃該墳場作廉租屋用途,稱為順利新區,打算興建17座4至20層高的徙置大廈;後來計劃被擱置,數年後出現了另一設計的順利邨。
公屋列表: 簡約公屋|改裝5校舍建600伙簡約公屋 市區或擴展市區盤增至1.6萬伙
新發邨(San Fat 公屋列表 Estate)是屯門區的公共屋邨,也是屯門區內首個公共屋邨,現已拆卸。 原址位於港鐵屯門站旁的私人屋苑瓏門,鄰近屯門市中心、新墟及屯門公園。. 《星島日報》是由華僑富商胡文虎於1938年在香港創辦的中文報章,同年還出版《星島晚報》及《星島晨報》,於日治時期期間《星島日報》改為《香島日報》,1945年8月底,日方投降後再度變回《星島日報》,另外在美國、加拿大、英國及澳洲等地均設有分部。
公屋列表: 沙田乙明邨外觀
原是居者有其屋屋苑,位於石頭街,原址為第20座徙置大廈,共有兩座樓宇,屬於大窩口邨重建第六期項目,後來因為政府決定停售居屋,於2004年改為紀律部隊宿舍。. 從前大圍只限於對大圍村(Tai Wai Village)及附近數條街的稱呼;現在已包括更廣的地區,獅子山隧道公路以西的獅子山和針山之間的整個–都統稱為大圍。 現時大圍主要為住宅區,發展相當完善,區內有多個屋苑商場,為住戶提供日常生活所需。 大圍村位於大圍站附近城門河邊,在積福街及積富街交界處,是沙田區歷史最悠久及規模最大的圍村,始建於明朝萬曆二年(1574年)。 公屋列表2025 此拱門亦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拱門上寫著「積存圍」(Chik Chuen Wai)三字,兩旁有副對聯,寫著「積善必降祥,心願萬家同積善」及「存仁必獲報,遠其百姓共存亡」,圍底的侯王宮更是沙田區香火鼎盛的廟宇之一。 公屋列表2025 1980年代初開始的新市鎮規劃(美林邨於1981年落成)將大圍的發展集中於谷地兩邊。
公屋列表: 香港特色公屋(3)深水埗海達邨
例子2 – 油麗邨 第七期的項目編號為「KL77/7」,代表是九龍第77個房委會項目,的第七期,現為信麗樓。
公屋列表: 現時公屋分布
沙田坳邨(Shatin Pass Estate)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一個公共屋邨,位於九龍黃大仙區慈雲山獅子亭「慈沙古道」九龍區入口,故命名為沙田坳。 公屋列表2025 舊沙田坳邨於1967年10月開始啟用,只有兩座大廈,並已於2002年拆卸,重建為兩幢41層大廈,2011年2月入伙。 沙田坳邨由房屋署總建築師(2)設計,也是全港最後一條採用非標準型大廈配非標準單位設計(此邨以後興建的公屋及居屋皆是採用構件式單位設計)的公共屋邨。. 水邊圍邨(英語:Shui Pin 公屋列表 Wai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元朗新市鎮西北部,鄰近朗庭園及鳳池村,於1981年4月正式入伙,第一期由房屋署總建築師Mr.Y.F.Ng 負責設計,第二期疊水樓則由何顯毅建築師事務所設計;全邨均由由雅居物業管理有限公司管理。 元朗邨於2001年被拆卸後,本邨成為整個元朗區最舊的公共屋邨。
1999年,胡文虎女兒胡仙把《星島日報》及星島集團股權賣給私募基金Lazard 公屋列表 Asia。 有「煙草大王」之稱的何英傑長孫何柱國於2001年透過泛華集團控股,向該基金購入星島集團。 星島日報母公司星島新聞集團有限公司(Sing Tao News Corporation Limited)於香港交易所上市(港交所:1105),行業分類為服務業-傳媒印刷。 前身是泛華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是一間以出版與傳媒為業務的企業。 集團的主要業務包括媒體出版與服務,出版多份報章及雜誌,,主席及大股東是何柱國。. 渣華道是香港東區的一條著名道路,位於北角英皇道之北,由西至東連接炮台山及鰂魚涌,於西端與電氣道連接,並連接東區走廊直達九龍東、筲箕灣、柴灣和小西灣,長約1,700米。.
公屋列表: 黃大仙區
本條目列出所有香港公共房屋(包括香港公共屋邨、資助出售屋苑[a]、臨時房屋區、中轉房屋、過渡性房屋、簡約公屋以及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展的工業用途樓宇)的紀錄之最。 呢個表包括由喺上面所提及嘅三間組織轄下嘅公共屋邨,包括已經落成、起緊、重起緊、等緊起或者建議緊,同埋拆咗同改做其他用途嘅公共屋邨。 公屋列表2025 呢個表會列出公共屋邨嘅名、相、地址、屋邨類別、入伙年份、拆卸日期同而家嘅土地用途(淨係得拆咗嘅公共屋邨有)、房屋座數、單位數目、單位面積、住戶數目同埋認可人口,而除咗屬於平民屋宇嘅大坑西新邨、起緊、規劃緊同拆咗嘅公共屋邨之外,所有資料都係以房委會同房協官方網站嘅資料為準。 康和一型、新十字型及部份和諧一型大廈原本是為居屋計劃而設計,但有部份項目(尤其是居屋第二十三期乙)因政府決定停售居屋而改為公共屋邨出租。
影片引來網民熱議,不少人驚訝香港公屋租金便宜,面積也相當實用。 9項不當行為扣分的分數將會增加,包括亂拋垃圾;胡亂棄置垃圾;任由攜帶的動物及禽畜隨處排洩糞便,弄污公眾地方;棄置雜物阻塞走廊或樓梯通道及造成噪音滋擾,均由5分增至7分。 至於由7分增至15分的行為,包括在垃圾收集站、樓宇範圍內或其他公眾地方胡亂傾倒或棄置裝修廢料;損壞雨水/污水管,引致滲水往下層單位;損毀或盜竊房委會財物,以及把出租單位作非法用途。 另外, 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或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適用範圍。
現時九龍城以住宅樓宇為主,由於相當鄰近前啟德機場,故該區樓宇一直設有相常嚴格的高度限制,儼如鄉郊,直至機場在1998年7月6日搬遷後,逐漸有高樓大廈落成。. 三聖邨(英語:Sam Shing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屯門新市鎮東南部三聖墟,於1980年入伙,由香港房屋委員會管理。. 小赤沙(Siu Chik Sha)是香港新界清水灣半島西部的地方,北面為百勝角,南面為大赤沙,鄰近將軍澳工業邨。 由於近年小赤沙設有港鐵康城站,所以又被俗稱為康城(LOHAS Park)。 該區主要有港鐵康城站及將軍澳車廠,還包括日出康城鐵路上蓋發展計劃。 未來將建有1個大型商場、1個小型商場、文娛康樂設施、綠化及休憩區、長約400米的海濱走廊、3間學校、幼兒院、社區會堂、鐵路車站及公共運輸交匯處等。
公屋列表: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
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有意將唯一出租屋邨大坑西邨分3期重建,頭兩期然會攞嚟做租住房屋,第三期就會作為住宅出售,以抵銷興建廉租屋嘅虧蝕[346]。 重建後將有5,000個單位[347],較重建前嘅1,600伙大幅增加,頭兩期重建會畀所有居民原邨重置,第三期就撥作青年自置居所,預計每個單位面積約300平方呎,售價大概100幾萬港元[348]。 公屋列表2025 房委會研究顯示,22個高齡屋邨結構良好,喺2013年嘅邨齡介乎34至61年,但係到2043年就會去到64至91年樓齡,保養費會好高,若果拆咗起過,可重新規劃,以符合當時標準,但受制於原區安置居民用地或單位缺乏,暫時只有華富邨同美東邨確定重建。 有團體認為,當局應率先重建地積比率較低、人口較少嘅公屋。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委員會主席黃遠輝指出,華富邨重建計劃率先確定,係由於附近5幅地可提供遷置,而其餘20條屋邨重建機會均等,但唔代表喺可見將來就可以落實重建,主要取決於喺邊度揾到遷置居民嘅資源[343]。 2009年,房屋委員會試行以環境保護物料──礦渣微粉,局部代替水泥作為樓宇外牆,比起前者可以減低9成的碳排放量、節省成本及減少牆身裂紋的情況。
公屋列表: 香港公屋8人住一間房裝修設計建議方案 (有教學片)
美田路(英語:Mei Tin Road)是香港的一條行車馬路,位於新界沙田大圍,從沙田區大圍車公廟路開始,至壹號雲頂止。 而在早期,此路僅達美槐樓對出位置,並設有迴旋處,並有一小路連接山上博雅山莊殘存園林,後來因壹號雲頂發展而改道及延長。. 祥華邨(Cheung Wah Estate)是香港的一個公共屋邨,於1984年入伙,位於新界北區粉嶺的中部、東鐵綫路軌的東面,其後於1998年在租者置其屋計劃(第六期甲)把單位出售給所屬租戶,現已成立業主立案法團。.
公屋列表: 香港特色公屋(9)薄扶林華富邨
而深水埗西填海區深旺道一帶亦陸續發展高密度的住宅區,區內亦有零星的重建項目,改變外界對深水埗集中着傳統唐樓的印象。. 梨木樹邨(Lei Muk Shue Estate)是香港公共屋邨,位於新界西荃灣東南的梨木樹,遠離荃灣市中心,共有19座樓宇,總人口約30,700人,按人口及單位計算,是目前荃灣區最大公共屋邨,也是荃灣新市鎮第二大公共屋邨。 梨木樹邨現時分為梨木樹(一)邨、梨木樹(二)邨及梨木樹邨,除了屬於(二)邨的第1至6座、榕樹樓及柏樹樓由房屋署直接管理外,其餘均由創毅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物業管理。. 耀安邨(Yiu On Estate)位於香港新界沙田區馬鞍山的東部,項目編號為ST14,但已列入擴展市區配屋區內,由房屋署總建築師擔任設計建築師,王董建築師事務所擔任細部項目建築師,乃馬鞍山第二個入伙的公共屋邨,於1988年入伙。 與毗連的居屋錦禧苑由時任香港房屋委員會建築小組委員會主席,王董建築師事務所主席何承天於1990年11月29日主持揭幕。
現時竹園村落規模大大縮減,並演變為竹園聯合村(Chuk Yuen United Village)。 竹園之名源於當地原來的竹園鄉,多稱竹園村,因村落所在地原有一大片竹林而得名,爲「九龍十三鄉」之一,範圍包括從現今天馬苑、竹園北邨到黃大仙下邨以及鳳凰新村一帶的大片範圍,不過與衙前圍有明確圍村結構不同,竹園鄉的村屋分佈比較鬆散,故一般認爲其歷史和建築價值較衙前圍低。 根據當地歷史記載,竹園村西面原有一條河,由北面山脈流往竹園,再經蒲崗注入九龍灣,但至1960年時,竹園村附近明顯的河溪僅有東面發源於鑽石山的鳳凰溪。 大致上,兩本族譜所提出的說法是:林氏早於宋代便來到九龍一帶定居,最早居住地可能是西貢北佛堂或九龍一處名爲彭蒲圍(已不可考具體位置)的地方,後再遷移到竹園村和蒲崗村一帶開枝散葉,期間肯定經歷過清初遷界與復界史。 在黃大仙祠建廟之初,當地仍以「竹園」爲名,直到政府在竹園鄉南部興建黃大仙上邨及黃大仙下邨後,「黃大仙」才逐漸取代「竹園」成爲該區主要地名。 現時竹園村仍有約數十間房屋存在,稱爲竹園聯合村,位於沙田坳道及龍翔道交界處、黃大仙站(沙田坳道)巴士總站旁。
和諧1,2及3型均在此邨使用過,其中秀康及秀樂樓更是全港唯一兩座相連和諧二型設計大廈,此邨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公共屋邨之一。 公屋列表 而秀茂坪商場獲得2003年香港工程師學會卓越結構嘉許獎。. 啟德邨(Kai 公屋列表 Tak Estate)位於香港九龍黃大仙大成街與彩虹道交界,原址為香港啟德機場在1958年停止使用的跑道,是香港房屋協會一個已拆卸的公共屋邨。 啟德邨只有兩座大廈,第一座的「啟明樓」於1960年7月興建,其後因為於招租單位時大受清貧家庭歡迎,因此於翌年的11月於啟明樓西面興建了相同類型的大廈,即「德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