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位實用面積2,079平方呎,採四房間隔,成交呎價18,942元。 資料顯示,上述單位為碧瑤灣19座高層A室,在11月中以1,780萬元易手,新買家為陳肇始(CHAN SIU CHEE SOPHIA),名字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相同。 上述單位實用面積906平方呎,兩房間隔,享有開揚海景,成交呎價19,647元。 不過,根據中原地產數據,碧瑤灣平均二手成交呎價持續回落,上月跌至16,225元,而今年2月,一個位於25座、高層A室976呎單位,成交價只是1740萬元,呎價為17,828元。
- 至於單位原業主2014年購入價為1,325萬元,是次易手帳面升值455萬元。
- 市場消息指,單位早前以月租約50萬元租出,實呎租約117元,回報率約1.3厘。
- 1997 年後,特區政府開始拆售下碧瑤的 120 個單位,才成為現今碧瑤灣的一部分。
- 值得留意,陳肇始申報在本港及外國持有多個物業,是次買入碧瑤灣單位需要支付高達樓價15%的辣招稅,涉及267萬元。
- 碧瑤灣屋苑內設施除充足車位外,亦提供兒童遊樂場、網球場、有救生員當值的泳池,以及花園平台。
- Building Bread創辦人Kevin Matthews曾比喻,不將部分退休儲蓄用作投資,就像將食物放進微波爐或者焗爐,但沒按開關一樣。
- 因此,業主應於無罰息期銀行,用低估價進行甩名,盡慳印花稅。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陳肇始買樓: 理財方法7:盡早決定買樓或租樓
惟她需付樓價15%雙倍印花稅,涉約267萬元,總成本為2047萬元,呎價高達2.25萬元。 原業主2014年以1325萬購入,帳面獲利455萬,物業升值34%。 根據申報資料顯示,陳肇始於本港及外地持有多個物業,故是次入市須支付樓價15%雙倍印花稅,涉約267萬元。 而行政會議秘書處亦已於本月14日按陳通知登記個人利益,新增是次購入港島南區物業及車位,供自住之用。 事實上,碧瑤灣一直為高官名人鍾愛的老牌豪宅屋苑,如曾任職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食物及衞生局前副局長的梁卓偉,在今年3月份以首置名義斥資3,938萬元買入碧瑤灣43座低層戶連一個車位。
- 因此要待收入回復穩定後應重新注資,以追回落後進度。
- 據悉,有關單位實用面積4264方呎4房設計,資策等去年底曾低調放售,現以約4.5億元售出,實呎約10.5萬元,今次葉美卿「買殼」入市,料慳樓價30%辣稅涉約1.35億元。
- 市場消息透露,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以1,780萬元購入薄扶林碧瑤灣。
- 在1977年加入瑪麗醫院任學護,3年後成為註冊護士。
- 原業主2014年以1325萬購入,帳面獲利455萬,物業升值34%。
- 她是林鄭月娥內閣中唯一的女性問責局長,[10]亦是歷來首個由護士而非醫生出身的人擔任食物及衞生局局長。
惟甩名後物業將重新上鎖3年,期內賣樓須繳付SSD稅,3年鎖期是以臨約日期計算。 假設丈夫甩名給太太,即使太太本身已有物業,由於是近親轉讓,甩名的印花稅仍是用舊稅表計算,而非15%。 換言之,假若借款人已到60歲,最長還款年期便只有10至15年,因此打算置業者,應考慮清楚,若最後選擇買樓的話則於可行情況下越早申請按揭,那麼還款年期亦可以更長,為自己作最佳打算。 陳肇始在1964年畢業於跑馬地冬青道寶血女子中學附屬幼稚園(即寶血幼稚園)[5],曾就讀聖保祿中學,擁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教育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碩士以及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早年在香港及倫敦接受普通科及兒科護理培訓,並從事此方面的臨床工作。
陳肇始買樓: 理財方法5:使用部分金錢買醫療保險
一旦向律師樓申請物業甩名,便已「開了file」,即使取消,都要支付部份律師費。 相反,如先到銀行辦理按揭,萬一按揭不批,或批出條款、成數不理想,可隨時取消甩名,免去額外支出。 蒙面法列明「因先前已存在的醫學或健康理由」而在集結或遊行中使用蒙面物仍屬免責辯護範圍內。 律師黃國桐認為,即使蒙面法生效,在目前衞生情況和健康風險下,在公眾場合有預防疾病需要,警方亦不可以此法例拘捕蒙面示威者。 除了上述物業外,陳肇始料持有上環雍翠臺一單位,2015年以668萬元購入,市值千萬元。
缺點是由於未完成甩名,如再置業雖可免去15%印花稅,但未必能申請高成數按揭,但仍可申請舊按揭成數。 市場上大部份銀行均設兩年罰息期,但仍有部分不設罰息期,於兩年內轉走只須歸還現金回贈。 因此,業主應於無罰息期銀行,用低估價進行甩名,盡慳印花稅。 如銀行評估該物業價值700萬元,並以此為「甩名」交易價,以物業價值一半計算,印花稅便升至78,750元,但按揭貸款額上限亦升至420萬元。 陳肇始買樓2025 甩名印花稅須於簽署臨約後一個月內,由律師樓支付。 若一個月內銀行未能批出按揭,雙方只要重簽另一張臨約便成。
陳肇始買樓: 理財方法3:定期檢視退休投資組合
資料顯示,陳是次需付樓價15%雙倍印花稅涉約267萬元;而原業主2014年以1325萬元購入,帳面賺455萬元或34%。 據報,陳肇始申報在本港及外國持有多個物業,本次購入單位需要支付樓價 15% 的辣招稅,約 267 萬元。 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碧瑤灣19座高層A室兩房戶連車位,在11月中以1,780萬元出售,成交呎價為19,647元,新買家為陳肇始(CHAN SIU CHEE SOPHIA),名字與食物及衞生局局長相同。 據報,陳肇始申報在本港及外國持有多個物業,本次購入單位需要支付樓價15%的辣招稅,約267萬元。 原業主2014年以1325萬購入,持貨約7年,帳面獲利455萬,物業升值34%。 市場消息指,食物及衛生局局長陳肇始斥資 1780萬元,購入樓齡47年的薄扶林碧瑤灣19座高層A室單位,實用面積906方呎,兩房戶連車位,實用呎價為19,647元。
陳肇始買樓: 政府工作
若業主擁有100%業權,並短時間內轉名給家人(譬如少於3年),而期內物業有相當升幅,稅局或會徵收利得稅。 如僅是甩名,例如將一半業權賣給另一家人,稅局一般不會徵收稅款,因為「業權歸邊」非為圖利,但大前提要有實質金錢交易。 如是2轉1甩名,每份都是50%業權,印花稅以樓價一半計算,稅率可參考上述稅表。 如果是3轉1,每人業權是1/3,印花稅便以樓價的2/3計算。
陳肇始買樓: 成交價料約4.5億 料節省1.35億辣稅
她在1995年加入香港大學護理學系任講師從事學術研究,其後她專注教學、科研及行政管理的工作,出任護理學教授和系主任,至2004年出任香港大學醫學院助理院長。 陳教授的研究得到國際認可,她不但獲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公共衞生學院頒授院士(榮譽)資格,也是香港首位獲頒美國護理學院院士榮銜的護士。 陳教授的教學工作備受稱譽,她曾於2005年獲香港大學頒發學院教學獎章,並於2009年榮獲傑出教學獎,這是該校為表彰教學成就而頒授的其中一個最高榮譽。
陳肇始買樓: 物業未過額外印花稅(SSD)鎖期,甩名予近親須否繳付SSD稅?
本港二手樓價持續回落,吸引多位高官名人入市,據市場消息,食物及衛生局長陳肇始斥1780萬元購入薄扶林碧瑤灣一單位,是次入市需要繳付高達15%的辣招稅。 市場消息透露,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以1,780萬元購入薄扶林碧瑤灣。 碧瑤灣(Baguio Villa)地址是域多利道 550 號,位於港島薄扶林道與域多利道間之豪華住宅區,發展商是新世界,入伙時間為 1975 至 1979 年。
陳肇始買樓: 物業印花稅
在1977年加入瑪麗醫院任學護,3年後成為註冊護士。 新屋五房連花園,預留位置給父母探孫旅行,又或者方便我工作。 屋外對正單車徑,閒時外甥可在附近踩車,屋苑附近有大馬場,當然不是為賭馬,但感覺就有點似落戶跑馬地馬場旁邊,純粹情意結。 本地疫情失控,交通亦因員工染疫呈癱瘓跡象,超市變「空城」有貨無人上。
陳肇始買樓: 物業「一變二」簡易操作
食物及衞生局前副局長的梁卓偉在3月斥3,938萬元買入碧瑤灣43座低層戶連一個車位。 首先,業主於按保申請表上,需要聲明現時自住的物業是否自置。 申請按揭需要如實申報,否則會負上虛假聲明的法律責任。 於雙方簽署臨約甩名後,法律上已回復首置身份,即使未完成實際轉名手續,亦可簽臨約買入第二間物業,而不需要支付15%印花稅。
陳肇始買樓: 物業甩名後買入第二間物業,其後轉名予配偶再買另一物業,無限輪迴避稅是否可行?
本文將詳盡分享新例下甩名的操作,以及各種按揭財技及注意事項。 此外,「幫港出聲」召集人周融,則在今年4月初斥資1,750萬元購入碧瑤灣一個高層單位。 該單位實用面積976平方呎,兩房間隔,成交呎價17,930元。 另須留意,假設是聯名甩名,田土廳的代價(consideration)需要注為完整樓價,不要注樓價的一半,否則銀行或當作送契。 陳肇始買樓2025 陳肇始買樓 由於買賣合約中已寫明是甩名,就算田土廳的代價是注入完整樓價,印花稅都會是以樓價一半去計。 其實以上都是律師樓代辦,但筆者見過有律師樓曾「擺烏龍」,把樓價一半的數值注入田土廳consideration內。
陳肇始買樓: 高官買樓|陳肇始1780萬買碧瑤灣海景兩房 啃15%辣稅
去年12月以來,香港樓市弱勢未除,根據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由12月至今已跌3%。 陳肇始買樓 根據差估署數據,1月份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跌1.14%,指數已連跌四個月,並創去年3月後的新低,按年計則仍升1.83%。 其中C類(753至1,076平方呎)單位指數於1月按月跌1.16%。
如未完成物業甩名手續,便購買第二間物業,最多只可批8成按揭,不會批9成按揭(樓價1000萬元或以下新例可做9成)。 即使已完成甩名手續,田土廳已更新,但環聯未更新,亦只可以做8成按。 可以,但按保公司或會質疑,第二間物業是否用作自住用途。
而投資平台AltoIRA首席營收總監Tara Fung亦曾建議,每一個人於30歲之時需要擁有相等於自己年收入的儲蓄,35歲時的儲蓄應為年收入的2倍,而直到40歲便應相當於擁有年收入3倍的儲蓄。 香港由於發生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多區曾多次發生示威,警方亦曾經多次於民居附近或公共居屋村樓下施放催淚彈。 2019年11月初,陳肇始表示不清楚香港警察使用的催淚彈成分[13],而警方不斷強調催淚彈安全[14]。 陳肇始買樓 後來她出席電台節目時改口指出催淚彈為有毒氣體,市民應在吸入催淚氣體後小心處理,例如初生媽媽在吸入該氣體或接觸被該氣體接觸的物件後,徹底清潔皮膚和身體,才餵哺母乳。
另外,若舊有物業已申請按保,於新買物業再度申請將會被拒。 完成甩名後,最快3個月後可以轉按到新銀行,用高估價盡套。 儘管3個月便轉走須歸還現金回贈給舊銀行,但新銀行亦有現金回贈,因此總共只須付數千元律師費。 若甩名予近親,即使物業未過SSD鎖期,亦毋須支付SSD稅。
陳肇始買樓: 政府工作
山頂道8號前身為欣怡居,由百利大發展,共設34個分層戶及一座洋房,資策及豐泰地產於2015年以18.25億元購入19個分層戶、一幢洋房及一籃子車位,翻新後於去年起拆售部分單位。 事實上,葉美卿自2015年起多次購入新世界旗下單位,今年亦以近1.25億元購入黃竹坑港島南岸揚海6伙。 數碼港是香港初創科技企業的集中地,同時亦是現代化的商用寫字樓,内有戲院、酒樓、超級市場及各式零售店舖,住戶毋須到港島市區,即可以滿足日常生活所需,非常便利。 若要乘搭公共交通工具,碧瑤灣即有巴士和小巴路線,可以前往香港仔、銅鑼灣、北角以至九龍。 碧瑤灣鄰近設有海邊公園,是大人小孩及狗隻都適合休憩的好地方。
相反,如丈夫先將聯名物業甩名給太太,須以600萬的一半價值計算印花稅,稅項為100元。 其後丈夫恢復首置身份,買入第二間500萬元物業,印花稅為11.25萬元。 舉例:假設夫婦已擁有價值600萬元的聯名物業,再購買第二間500萬元的物業,將需要支付15%印花稅,即75萬元。 不少夫婦會聯名置業,但當有一定經濟實力時,就可以將物業業權轉至其中一方,好讓另一方回復首置身份再置業,減少稅項支出。 最新財政預算案剛宣佈寬減印花稅,其中600萬物業轉名印花稅大幅減少達99.8%,相信有更多業主會進行甩名手續。
陳肇始買樓: 理財方法5:使用部分金錢買醫療保險
另據她申報,她在英國倫敦持有一個物業,和妹妹共同持有英國另一物業。 此外,曾任職食物及衞生局前副局長兼香港大學醫學院院長梁卓偉,去年斥約3,938萬元,購入薄扶林碧瑤灣43座低層單位,成交呎價18,942元。 陳肇始買樓2025 陳肇始買樓 據悉,有關單位實用面積4264方呎4房設計,資策等去年底曾低調放售,現以約4.5億元售出,實呎約10.5萬元,今次葉美卿「買殼」入市,料慳樓價30%辣稅涉約1.35億元。
部份銀行容許以估價行估價為基礎,再調低10至20%作為轉名價。 若轉讓價比市價低兩成或以上,稅局追收稅款機會便很大。 另外,如定價太低,銀行按揭貸款額亦會下降,套現的資金未必足夠支付第二層樓的首期。 部份銀行承做甩名按揭,毋須雙方提供臨約,業主可於獲批按揭後,自行到律師樓再做轉名合約。
陳肇始買樓: 高官買樓|陳肇始1780萬買碧瑤灣海景兩房 啃15%辣稅
疫情肆虐,陳氏持有單位亦遭銀行削估值,估價只有1610萬元,較買入價跌9.6%。 值得留意,陳肇始申報在本港及外國持有多個物業,是次買入碧瑤灣單位需要支付高達樓價15%的辣招稅,涉及267萬元。 至於單位原業主2014年購入價為1,325萬元,是次易手帳面升值455萬元。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新近斥資1,780萬元,買入薄扶林碧瑤灣一個兩房單位。 由於陳肇始在港已持有其他住宅物業,是次入市需要繳付高達15%的辣招稅。
陳肇始買樓: 理財方法1:按年齡達到退休儲蓄目標
投資要儘早部署,並提早設定投資目標,例如儲備接下來的大約20年退休金等,繼而再按計劃投放多少至投資方面,同一時間要謹慎評估個人風險承受度,總不要去投資一些風險極高的組合,畢竟人愈大,所能承受的風險愈低。 這情況據了解特別於新常態下容易出現,好大機會因在未有充足資金時,從退休儲蓄中提取資金,不過這種方式會減慢退休儲蓄。 因此要待收入回復穩定後應重新注資,以追回落後進度。 踏入30歲,無論是家庭,還是事業,責任越來越重,視為人生下半場揭開序幕,最大的轉變相信是心態上變得更成熟,同時亦為自己未來的退休生活作打算。 雖然距離退休年齡仍有20年至30年,甚至更長,但不及早準備可能會令自己後悔莫及。
碧瑤灣是本港老牌豪宅屋苑之一,共有 21 幢住宅、33 座、1535 個單位,單位面積由 1020 至 2680 平方呎不等,目前屋苑放盤呎價介乎 15,061 至 27,331 元之間。 作為得香港高官寵愛的樓盤,碧瑤灣多年來都有價有市。 2021 年 3 月食物及衞生局前副局長梁卓偉斥 3,938 萬元買入碧瑤灣 43 座低層戶連一個車位。 碧瑤灣樓盤的高官名人名單上,還有多位前香港警務處處長:李君夏、許淇安、曾蔭培及李明逵,奠定了碧瑤灣高官樓盤的地位。
不能,若以「送贈方式」甩名,即使以零元交易,稅局仍有機會以市價追討印花稅,另銀行不能承做按揭,未來售樓亦困難。 即使近親買賣未必有實際金錢過手,但甩名仍需要以買賣形式進行。 相反,因甩名被視為一樁新買賣,重做按揭則可採用新成數,但最多8成,不能做9成。 舉例假設聯名物業價值650萬元,「甩名」交易只需以樓價的一半(即325萬元)計算印花稅,稅項為73,125元;而650萬元物業可借六成按揭即390萬元。 大部份銀行使用多於一間估價行,申請人可查閱各個估價後,選擇最低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