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發後,警方翻看賓館閉露電視,發現前日凌晨3時左右,烏克蘭少年曾與15歲本地少年進入賓館房間,並與巴哈馬籍男子共處數小時,至同日清晨6時許,本地少年先行離去,烏克蘭少年及與巴哈馬籍男子一直無離開房間,直至警方接獲報案。 重案組探員經深入分析及調查後,於昨晚8時許掩至牛頭角彩福邨彩和樓一單位,尋獲該名與案有關的本地少年,並在單位檢獲約720克懷疑可卡因,約值70萬港元。 經初步調查,懷疑該名賓館租客與案中2名少年,曾於前日凌晨在賓館一單位內吸食毒品。 被捕人士中,五名本地男子,以及兩名非華裔男子和兩名非華裔女子涉嫌「販毒」、「藏毒」、「管有第一部毒藥」及「藏有吸食毒品工具」等毒品相關罪行。 行動中,人員共檢獲約4.87克懷疑冰毒、約86克懷疑大麻、約七克懷疑大麻花及少量克懷疑可卡因,市值共約值港幣2.3萬元。 重慶大廈命案2025 涉及毒品的案件分別交由油尖警區反黑組、油尖警區刑事調查隊及尖沙咀分區行動及支援小隊跟進。
- 以前曾被人喻為“龍蛇混雜、九反之地”的重慶大廈經“改造”後,重慶大廈的治安得到明顯改善。
- 重建計劃預備3份發展方案,以保留該舊屋苑建築及文物價值等,構思中包括保存個別座數其中一幢建築原狀,或者以舊建築材料復古複製一幢新建築,方案亦提出於原址建立中央紀念公園等。
- 立案法團表示,重慶大廈的業主原本對大廈公眾地方的環境不聞不問,但在1993年發生的供電房爆炸事件,令整幢大廈停水停電10晝夜,喚醒了不少業主同心協力改善大厦的整體環境。
- 據悉事發後警方翻看閉路電視,烏克蘭少年前晚倒斃前,曾跟被捕的15歲少年前往賓館房間,並跟被捕的56歲巴哈馬籍男子共處一室數小時,至數小時後本地少年先離開,可是烏克蘭少年及與56歲男子卻沒離開房間,之後警方接報。
- 消息指,社工今日早上 10 時 45 分到訪,惟無人應門,於是向保安查詢,保安稱無印象對上一次何時看到事主及死者。
同層有銀髮族陳生陳太、未婚婦Mary姐、性格火爆的張氏父子和一個神秘的吸煙女。 一梯四伙十一個活人,為著一個死人扭盡六壬,天亮前,他們只能求同存異,合作把屍體運出大廈….. 該名阿姨後來被媒體找到受訪時直言,當時賴姓高中生很沉默都沒講話,覺得怪怪的,就算對方給3千萬也不會幫忙,沒想到才時隔2小時竟發生命案。
重慶大廈命案: 工具
對此,賴母委任律師許哲維今天受訪時提出3點回應,同時對網路發起「上街頭」一事表態,與法醫高大成看法一致,會儘可能透過司法程序主張權利,不希望上街頭,同時也對關心此案的台灣人表達感謝。 重慶大廈命案 重慶大廈命案2025 專案小組進一步檢視賴、夏二人手機,發現雙方僅在初識時互相傳了問候貼圖,之後幾乎沒有互動,而且手機也沒有二人的通聯紀錄,就連辦理結婚登記的證人也是路上臨時找來充數,夏男一度還打算以3千元代價拜託大樓清潔阿姨當證人遭拒。 2021年重建後落成的第1及2座為Y字型平面規劃設計,30-31層高,並在6或7樓設置空中花園,全部樓層均設升降機服務,部分升降機更可到達天台,所有住宅單位均設有廚房及浴室。 重慶大廈命案2025 另外,舊A座原本為低薪公務員而建,不過由於採用共用廚房及浴室的設計,結果有大量住戶申請調遷。 1976年重建前的舊A座座為工字型平面規劃設計,9層高,不設升降機服務,中間為共用廚房,走廊前後盡頭為共用洗手間,走廊中部為不設廚房及廁所的住宅單位。 2022年4月底,明華大廈第二期展開重建工作,房協推出「歷史文化傳承計劃」,包括設立「細說明華」專題網頁,記錄邨內居民的故事及集體回憶。
記者再訪去年6月遭同鄉追斬、在重慶大廈內開手機店的印度裔東主,他當時疑因被勒索巨款,拒絕支付後,事隔3日被人追斬,以致大動脈及左手手指尾被斬斷,情況一度危殆。 他指出,遇襲至今近一年,惟重慶大廈的治安並無改善,仍不時發生搶劫及打架案。 西九龍總區一直致力打擊區內罪行,並會繼續與其他政府部門多方面合作,在區內進行相關行動。 重慶大廈命案2025 警方亦同時呼籲僱主切勿聘用非法勞工,並強調任何人士如僱用不可合法受僱的人,即屬違法。 重慶大廈命案2025 2021年4月2日,明華大廈重建第一期落成入伙,提供966個單位。
重慶大廈命案: 重慶大廈命案|14歲烏克蘭少年疑吸毒過量亡 親友赴殮房認屍
重慶站是香港的一個商場,位於重慶大廈之內,不過與所謂「龍蛇混雜」的商場及地庫並不互通。 商場在1樓和2樓,租戶包括大家樂、莎莎國際、萬寧、滿願泰國佛牌等,顧客主要是香港人。 於2004年完成翻新工程,包括裝設了208個閉路電視鏡頭,並且聘請了保安隊伍24小時巡邏。 以前曾被人喻為“龍蛇混雜、九反之地”的重慶大廈經“改造”後,重慶大廈的治安得到明顯改善。 同年5月28日,重慶大廈業主立案法團特別舉行拜神及舞獅儀式,以慶祝第一個改善計劃竣工。
警方回覆《Yahoo 新聞》指,今日(13日)下午近 4 時,一名社工到上址某單位,欲探訪一對姐弟,驚覺單位傳出異味,遂立即通知保安。 尖沙嘴重慶大廈周四(13日)晚上7時半,發生襲擊及刑事毀壞案,三名非華裔男子衝入大廈一樓的食肆,在店內大肆破壞,店內的雪櫃及檯凳被推倒,期間一名46歲非華裔職員被兇徒以錘子及刀襲擊。 警方接報到場後,兇徒經已四散逃去,該名遇襲職員清醒,被送往伊利沙伯醫院治理,案件列作襲擊致造成實際身體傷害及刑事毀壞,暫時未有人被捕。 消防接報到場爆門,發現一名男子倒斃,當場宣告死亡,而另一名女子則仍有脈搏,救護人員將她送律敦治醫院治理。
重慶大廈命案: 重慶大廈命案|14歲死者疑吸毒過量 15歲友人父子及賓館租客被捕
重案組探員經過深入分析及調查後,昨晚約8時,在牛頭角區尋獲涉案15歲本地少年,並在其住所內搜獲超過720克懷疑可卡因,市值約70萬元。 由於在賓館房間同樣搜獲懷疑吸食毒品工具,警方初步相信案件與毒品有關,亦不排除涉案3人曾在房間內一同吸毒,結果14歲少年因吸毒過量死亡,惟確實死因有待驗屍後確定。 重慶大廈命案2025 鍾雅倫相信,案中毒品販賣予西九龍區,仍會追查毒品來源及涉案人士背景。 由於探員在涉事賓館調查及搜證後,檢獲可作吸食毒品工具,故相信案件與吸食毒品有關。 警方不排除案中該名死者因吸食過量毒品致死,但真正死因有待剖屍確定。 警方於前日(17日)早上9時許接獲尖沙咀重廈大廈一間賓館負責人報案,指稱他接到一名56歲租客表示,有一名持香港身份證的14歲烏克蘭少年在其租住房間內昏迷不醒,該少年及後由到場救護員證實當場死亡,案件暫列屍體發現。
重慶大廈命案: 烏克蘭籍少年離奇猝死重慶大廈賓館內 重案組拉一男
1994年,电影导演王家衛看中了此处混乱、复杂、神秘、多元的氛围,以此为主要拍摄地拍摄了《重慶森林》[6][15]。 2007年5月出版的美國《時代》雜誌發表一份名為亞洲之最(The Best of Asia)的評級選舉,重慶大廈被評選為「亞洲最能體現全球一體化的例子」[13],也是最能反映香港多元文化特色的地方。 WK廣場是香港的一個商場,位於重慶大廈地庫,佔地超過40,000平方呎,與重慶大廈的其餘兩個商場並不互通。 WK廣場前身為2009年商場開業的活方商場,開設過蘭芳園的第一間分店,2013年因為商場進行裝修工程而休業,至2014年WK廣場開業後復業。
重慶大廈命案: 重慶大廈
因新建大廈租金較舊廈大幅上升,住戶於首年將享有4成的租金減免,而減免幅度將按年遞減1成, 於第5年才需繳付十足租金水平。 截至2021年5月,本期大廈的三房單位為全港租金最高的甲類公共屋邨單位,每月租金高達港幣6,814元。 明華大廈第一期重建項目,分別設有2座30-31層高Y字型住宅大樓,標準樓層為每層18個出租住宅單位,空中花園分別設於第1座6樓及第2座7樓,單位間格分為1/2人,2/3人,3/4人及4/5人單位。 2010年,香港房屋協會為明華大廈其中7幢樓宇及戶外設施進行大規模的復修及翻新,並且建議以混合發展方式重新興建明華大廈,滲入長者屋的元素[2]。 重建計劃預備3份發展方案,以保留該舊屋苑建築及文物價值等,構思中包括保存個別座數其中一幢建築原狀,或者以舊建築材料復古複製一幢新建築,方案亦提出於原址建立中央紀念公園等。 重慶大廈环境混杂,香港本地媒体的各种报道更使此处给人犯罪集中和黑社会盘踞的印象。
重慶大廈命案: 重慶大廈屢有傷人案件
警方稱,12月17日早上接獲賓館報案稱,14歲少年於重慶大廈16樓一賓館房間陷入昏迷,人員接報到場後證實少年當場死亡。 據悉警方認為事件疑點多,加上少年身上沒表面傷痕,交重案組調查。 今(19日)凌晨約零時左右,西九龍總區刑事總部署理高級警司(行動)鍾雅倫,於案發重慶大廈對開向傳媒交代案情。 鍾表示,上周六(17日)早上9時許,警方接獲重慶大廈一賓館負責人報案,指收到一房間的56歲巴哈馬籍男租客通知,一名14歲少年在房內昏迷不醒,救護員到場證實少年已明顯死亡。 今日(19日)凌晨約零時半,西九龍總區刑事總部署理高級警司(行動)鍾雅倫,於案發重慶大廈對開向傳媒交代案情。
重慶大廈命案: 重慶大廈命案|14歲烏克蘭少年疑吸毒過量猝死 警拘3人
至於56歲巴哈馬籍男子則涉嫌「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及「容許處所作吸食危險药物之用」被捕。 警方18日掩至牛頭角彩福邨一單位調查,於屋內檢獲約720克、約值70萬港元懷疑可卡因,同時起獲電子磅、包裝袋及一批懷疑吸食毒品工具,該名15歲本地少年涉嫌「販運危險藥物」被捕,同屋47歲父親亦涉「販運危險藥物」被捕。 據知有人被捕後向警方報稱,並不知道住所為毒品儲存倉,亦不知道兒子是「毒品倉keeper」。 警方昨日(18日)掩至牛頭角彩福邨一單位調查,於屋內檢獲約720克、約值70萬港元懷疑可卡因,同時起獲電子磅、包裝袋及一批懷疑吸食毒品工具,該名15歲本地少年涉嫌「販運危險藥物」被捕,同屋47歲父親亦涉「販運危險藥物」被捕。 尖沙咀重慶大廈前日(17日)揭發命案,1名14歲烏克蘭籍少年,離奇倒斃於賓館房間內。
重慶大廈命案: 重建前的樓宇
消息指,一對吳姓年老姊弟居於上址單位,長年相依為命,75歲胞姊患有淋巴癌及高血壓,因行動不便,長期卧床及需要坐輪椅,由71歲弟弟獨力照顧,每周皆有社工上門探訪。 惟弟弟上周疑在廁所內跌倒失救致死,胞姊無法報警求救,只能躺臥睡房床上,或已伴屍一周。 胞姊連日來沒有飲食,亦只能床上便溺,後來弟弟遺體及排泄物傳出異味。 至今日(13日)上午10時45分,社工再度上門探訪,惟無人應門,遂向大廈保安員查詢,但保安沒有印象兩姊弟最後露面的日期。 至下午3時許,保安員再巡至單位外,聞到惡臭起疑,遂報警並揭發事件。 救護員到場後,證實男事主已當場死亡,相信已死去多日,而胞姊則因長期沒進食而脫水,清醒由救護車送院治理。
重慶大廈命案: 重慶大廈14歲死者誤交損友 長期曠課年初因吸毒入院
警方其後成功鎖定其身份,並掩至其位於牛頭角彩福邨彩和樓的寓所單位搜查,檢獲約720克、共值70萬港元的懷疑可卡因、電子磅、包裝袋及一批懷疑吸食毒品工具,單位內涉案少年及其父親當場被捕,於今日(19日)凌晨由警員蒙頭帶走。 警方說在過去的星期六早上9時左右,接獲重慶大廈一間賓館的負責人報案,指一名56歲男租客報稱房間內一名14歲少年昏迷不醒,救護人員到場後證實少年已經死亡。 警方翻查閉路電視片段,發現少年在星期六凌晨3時左右,與另一名15歲本地少年,一同進入涉案房間,並在房內與男租客共處幾個小時,本地少年隨後在早上6時後獨自離開,其後死者與男租客一直留在賓館房間內,直至警方接報揭發案件。 重慶大廈命案 昨晚8時許,警方掩至牛頭角彩福邨彩和樓一單位,檢獲約720克懷疑可卡因,約值70萬港元,同時起獲電子磅、包裝袋及一批懷疑吸食毒品工具,本地少年涉嫌「販運危險藥物」被捕,同屋47歲父親亦涉「販運危險藥物」被捕。
重慶大廈命案: 跑馬地七旬翁失救亡 行動不便姊伴屍一周 臥床便溺傳臭味揭慘劇
尖沙咀重慶大廈前日(17日)揭發命案,1名14歲烏克蘭籍少年,離奇倒斃於賓館房間內,疑點重重,西九龍總區重案組遂接手追查。 重慶大廈命案2025 警方交代案情時指,死者與另1名15歲本地少年,上門探望1名56歲巴哈馬籍男子後出事。 警方事後於本地少年的住所及涉案賓館房間,搜獲值約70萬元毒品及吸毒工具,不排除3人曾一同吸毒,結果14歲少年因服毒過量死亡,惟確實死因有待驗屍確定。 重慶大廈命案2025 案件列作「屍體發現」案處理,涉案巴籍漢及本地少年被捕;據悉2人均有案底;本地少年的父親亦涉毒被捕。
該名56歲男子為巴哈馬籍,持有「行街紙」,他涉嫌「對所看管兒童或少年人虐待或忽略」及「容許處所作吸食危險藥物之用」被捕;至於15歲本地少年則涉嫌「販運危險藥物」被捕,正被扣留調查,據悉2人均有案底。 至於該名少年的47歲父親,亦涉「販運危險藥物」被捕,同被黑布蒙頭帶署。 尖沙咀重慶大廈17日發生離奇命案,一名14歲烏克蘭籍少年倒斃賓館房間內,警方經調查後指他與朋友登門探望56歲巴哈馬籍男子後,疑因吸食過量毒品猝死。 消息指,死者Birkun為烏克蘭籍,於本港出生及成長,曾在港島一間小學就讀,生前於觀塘區一間中學讀中二。 由於同為烏克蘭籍的父母早年離異,Birkun如人球般需在兩邊走,令他缺乏家庭溫暖,經常曠課不上學,並結交一班損友流連網吧,年初更因吸毒而需入院。 尖沙咀重慶大廈前日(17日)發生離奇命案,一名14歲烏克蘭籍少年倒斃賓館房間內,警方經調查後指他與朋友登門探望56歲巴哈馬籍男子後,疑因吸食過量毒品猝死。
重慶大廈命案: 仔疑吸毒過量倒斃重慶大廈 賓館租客及1對父子被捕
據悉事發後警方翻看閉路電視,烏克蘭少年前晚倒斃前,曾跟被捕的15歲少年前往賓館房間,並跟被捕的56歲巴哈馬籍男子共處一室數小時,至數小時後本地少年先離開,可是烏克蘭少年及與56歲男子卻沒離開房間,之後警方接報。 雖然理論上為一座住宅大廈,但事實上卻變成了一座混合型大廈,擁有很多廉價賓館、商店、食肆、外匯兌換店及其他服務行業。 大廈內的約4,000個住客中,主要是香港的少數族裔人士,以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亞裔人士、以及來自不同非洲國家的人士最多。 有些人會將這座建築物比喻成「香港少數族裔的九龍城寨」,為當地甚有特色的一個另類國際化地標。 該內地女於小紅書以「香港真的危險」為題發文,形容「第一次我離危險這麼近」。 【Yahoo 新聞報道】跑馬地山光道 2 號萬壽大廈發生命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