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是說,無論父母在日間逗留在子女的家多久,只要不是長期在那裏過夜休息,便不可算是與子女同住。 報稅供養父母2025 免稅額應由A申領供養子女免稅額,還是由大仔B申領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報稅供養父母 不過,香港稅務學會會長崔慶昭指出,這個案實際要看父親的人工高不高。 近年本港發生數宗納稅人因虛假陳述以申請父母/祖父母免稅額而被判入獄案件。 例如某納稅人訛稱其祖母與她連續全年同住而申請供養祖父母額外免稅額。
閣下如欲就任何法律事項取得更詳盡的資料或支援服務,須諮詢閣下的律師。 留意,父母如以曾支付子女生活和教育費用為由申索單親免稅額,是不會受理的,父母亦不會因照顧和監護第二名或其他子女的起居生活而得到更多的單親免稅額。 不可以,因在申索子女免稅額時,只可由配偶其中一方申索所有子女的免稅額(即夫妻不可將子女名額分配作報稅用)。
報稅供養父母: 子女免稅額可以夫婦平分嗎?
薪俸及個人入息課稅的寬減上限以每個個人計算,如果已婚人士與配偶是合併評稅,寬減上限是二人合共10,000元。 2019/20課稅年度的報稅截止日子臨近,除要計算年度入息及扣稅額外,不少人亦煩惱於申請免稅額的事情,例如是夫妻合併稅、子女免稅額、供養父母免稅額等。 報稅供養父母 不少人對如何界定「父母是否同住」或「離婚後申請單親免稅額」等抱有疑問,本文會按稅務局網頁提供的資料,整合8大報稅時常見狀況的解說,方便大家參考。
- 甚至有納稅人申請已去世的父親的免稅額,結果被判入獄4星期,緩刑18個月及罰款。
- 如你的父母在1968年1月至3月份出生,他們在2022/23課税年度便年滿55歲,你便可申索及享有供養父母免税額。
- 詳情請參閱「上傳利得税報税表所需表格及佐證文件數據檔案」。
- 暫繳稅是納稅人預繳下個課稅年度的稅款,稅務局會根據納稅人在上個課稅年度的收入作評估計算,然後在本個課稅年度評稅時,納稅人便需要繳交扣除了上個課稅年度所繳交的暫繳稅餘額及下一個課稅年度的估算暫繳稅。
- 如受養人年齡為55至59歲,免稅額2萬元;60歲或以上為4萬元。
- 一般來說,如受養人長期居住於外地,縱有回港,亦只會作短暫停留,即使持有香港永久居民身分證,税務局不會視他們為通常居住於香港。
- 報稅是每個打工仔都要處理的事情,在填寫報稅表的過程中,「年度入息」與「扣稅額」兩項算是較易處理的事情,就是在申索「免稅額」一項,卻令不少人傷腦筋,也不清楚自己是否合符資格申請相關的免稅額。
納稅人無需就基本免稅額提出申請,每個納稅人的基本免稅額為HK$$132,000。 稅例又規定受供養的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必須通常居住於香港。 因此若果父母或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已移居內地,即使他們仍然持有香港身份證,納稅人是不可以申請其免稅額。
報稅供養父母: 申報靠「問心」 最好保留單據
離婚後,如雙方同意,納稅人或其前配偶可以分別獲得部分子女免稅額。 報稅供養父母2025 如雙方未能達成協議,稅務局就會按父母支付照顧子女金額比例分配子女免稅額。 不過,這不代表個人入息課稅一定比物業稅更划算,因為個人入息課稅根據累進稅稅階計算,其最高邊際稅率比一般標準稅率高,這要視乎業主的收入多寡而定。 只要填報稅表,稅務局會自動計算哪一項較划算,這算是一個貼心方便的服務。 不用,在提交報稅表時無須同時提交證明文件,但納稅人應該保留有關開支的所有收據和紀錄6年(由有關課稅年度完結起計),以供稅務局需要查核時之用。 如果收入未有超過可享有的免稅額,市民便不用繳交薪俸稅,亦不需要索取報稅表;但如果於該課度年度收到稅務局所發出的報稅表,仍需要在限期內完成報稅。
- 若你的配偶在2022/23課税年度沒有在香港收取任何應課薪俸税的入息和沒有就該年度選擇自行以個人入息課税方式評税,你可申索扣除已婚人士免税額,不用選擇合併評税。
-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税額。
- 如果你的兒子修讀的是全日制課程,他亦即是接受全日制教育,你可申領他的子女免税額。
- 如配偶日後獲發香港身分證,你應於1個月內以書面方式通知税務局有關的身分證號碼。
- 此外,税務局亦會向其他政府部門,包括入境處、社會福利署、房屋署等索取有關資料,以核實納税人提供的資料是否正確。
報稅繳稅是不可避免的事,倒不如趁早認識各種免稅額類型及計算方法,看看怎樣申索最多的免稅額。 如你就你或你配偶的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扣除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則你不得在同一課税年度就同一名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獲給予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 如你符合指定條件,便可享有基本免税額或申請其他免税額。 本文介紹有關各類免税額的資料,以及這些免税額如何減少你的税款。
報稅供養父母: 免稅額項目一覽
假如你在有關年度已婚並已獲給予已婚人士免税額則不能同時享有基本免税額。 由於他的婚姻未有註冊,你配偶的繼父不符合税務條例中父母的定義。 除非他們是在 1971 年 10 月 7 日婚姻法修改前依中國傳統習俗成婚,這樣才符合申索供養父母免税額的條件。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報稅供養父母2025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報稅供養父母: 免稅額是什麼?香港又有什麼免稅額項目?
經調查後,發現被告的祖母多年來居於美國,結果被判入獄兩個月,緩刑兩年。 報稅供養父母2025 甚至有納稅人申請已去世的父親的免稅額,結果被判入獄4星期,緩刑18個月及罰款。 報稅供養父母2025 自2023年4月1日起,所有補充表格及其他表格必須以電子方式提交。
報稅供養父母: 4. 供養兄弟姊妹免稅額
不可以,擁有超過一名子女的夫婦並不能各自申報一名子女、或平分子女的免稅額,必須由其中一人申請所有子女的免稅額。 假如是因為沒有回覆稅局有關收入或支出的提問,你最好就盡快回覆返,同時提供證明。 如果你發現原來是自己忘記或遲交報稅表,必須在提出反對的同時,立即交回報稅表並附上證明文件,否則反對無效。
報稅供養父母: 父母免稅額同住定義是什麼?
但如囷你的父母只是間中短暫逗留內地或海外,他們仍在香港居住,以香港作為他們日常生活的地方,並以香港社會一般成員身分在這裏生活,他們是通常居住於香港,你可以就他們申索供養父母免税額。 假如申請人符合稅務局規定條件,便可獲每名父/母 $25,000 – $100,000 的稅務扣除,對納稅人已言可減免不少稅務負擔。 其他除了父母免稅額,稅務局亦有供養祖父母免稅額 (Dependent Grandparent Allowance),申索條件與父母免稅額大致相同,可文與大家進一步分享扣除金額和條件。
報稅供養父母: 免税額
父母亦不會因照顧和監護第二名或其他子女的起居生活而得到更多的單親免税額。 如果父母均以他/她在該課税年度曾獨力或主力撫養同一子女而申索單親免税額,則該課税年度的單親免税額可能要按父母各自獨力或主力撫養該名子女的起居生活的期間來分攤。 法例規定在納税人與配偶分居或離婚的那一個年度內,納税人不能享有「單親免税額」。 舉例說,納税人在2022年8月離婚,他/她在2022/23年便不會得到「單親免税額」,要到2023/24課税年度的評税才能提出申索「單親免税額」。 因此,你應首先向你父母查詢,憑他們所持有的資料及記憶,確定他們的出生月份。
報稅供養父母: 子女在學就一定有免稅額?
收到納稅人的書面反對後,稅局一般會在12-18個工作天內回覆。 在回覆中,稅局會告知納稅人:有多少稅款因反對而可暫時不須繳交。 此外,信中亦會告知納稅人,在扣除暫時不用繳納的稅款後,他應付的稅款餘額。
報稅供養父母: 免稅額2023|供養父母、子女及個人免稅額如何報稅慳最多?
若申索人沒有提供上述供養該名子女的資料,税務局局長將不會考慮該免税額的申索及會撤銷之前已給予的免税額。 報稅供養父母 普遍而言,香港受薪打工仔均須繳納薪俸稅,在稅務體系中,免稅額通常分為基本免稅額和個別免稅額兩種。 基本免稅額是所有納稅人都可以享受的免稅額,而個別免稅額則是根據納稅人的個人情況而定,例如子女數目、供養親屬等因素,香港政府亦會提供各種免稅額及稅項扣減,減輕大家的稅款負擔。 今個課税年度,納稅人已自動享有$132,000的基本免税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最新 年度財政預算案稅務措施,提及將會寬減2021/22課稅年度100%利得稅、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每宗上限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