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身份證(英語:Hong Kong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2025 Identity Card)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身份證明檔案,由入境事務處簽發,為香港居民的主要身份證明檔案。 每張香港身份證均有持證人的姓名及出生日期等個人資料,並把持證人的黑白相片印在證上。 身份證號碼由英文字母及數字組成,坊間有傳首個英文字母是代表出生年份,不過這個說法其實未能反映全部真相,因身份證上的英文字母原是沒有特定意思,只是按照順序使用。
- 編號將會成為持證人日後的身份證號碼。
- 這是一種十分耐用可靠的物料,它對物理、化學和溫度等變化及環境的影響的抵禦力十分強。
- 換證中心最後換證申請及領證日期為2023年3月3日,並於3月4日起全面關閉[13]。
- 領取簽證身份書時,獲授權人士亦須出示其身份證明文件及其他領證通知書上列明的證明文件,以供核實。
- 1983年3月,人民入境事务处推出第一代电脑身份证,比较旧证加强防伪措施,再套上刻有入境处字样的塑胶硬膜,并且透过电脑系统令出入境程序简化。
- 熟悉身份證的人士指,身份證上的號碼並沒有特別的意思,只是隨機派發給每名居民,就像派籌一樣,輪到你用那一組號碼就是那一組,並非入境處刻意編排。
新一代智能身份證轉用聚碳酸不碎膠(Polycarbonate),會更加堅硬同耐用,而且有更好嘅印刷效果。 由Z字头身份证号码开始,其身份证号码亦是教育局的学生编号,有别于之前另设一组八位数字作为教育局学生编号。 晶片容量由現時最大為36KB,增加至80KB,所以可以儲存更高解像度嘅相片同指模,讀取資料數據會更快。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身份證號碼和符號
2018年10月,入境事务处宣布全港市民由2018年12月27日起,分批更换新一代智能身份证。 行政长官、行政会议成员、立法会议员、主要官员、入境事务队成员、警务人员及劳工督察率先换证。 其后安排全香港居民按照其出生年份分阶段换领新一代身份证,各个出生年份的换证日期均有时间表。 1985至1986年出生的普通市民为第一批换领者,1968、1969年出生的市民则紧随其后。 由于智能身份证的防伪特征从来未有被破解过,而换证则需要全民参与,又涉及在全香港寻觅地点作为换证中心,入境事务处会审视换证的必要性,相信换证计划最快要待2018年第二季才会进行[8]。 随著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及实施,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恢复行使香港主权,人民入境事务处由1987年6月1日起推出没有殖民地徽号的第二代电脑身份证,方便在香港主权移交后继续使用。
- 如本處認為有需要,同意這項申請的父/母或合法監護人仍有可能須親身領取簽證身份書。
- 如申請人親身到該駐內地辦事處遞交申請,他/她可親身或書面授權一名年滿十八歲的人士(授權書)到該駐內地辦事處領取簽證身份書。
- 由于智能身份证的防伪特征从来未有被破解过,而换证则需要全民参与,又涉及在全香港寻觅地点作为换证中心,入境事务处会审视换证的必要性,相信换证计划最快要待2018年第二季才会进行[8]。
- 每個身份證號碼都是由英文字母 、6 個數字加上一個括號數字組成,而開首的英文字母原來代表不同含義。
- 两代身份证上均盖有签发印章,以绿色代表居留在香港不足7年的居民,黑色代表永久居民。
- 並不是所有英文字母都會用到的,容易混淆的字母如O及N則被棄用了,最後一個剩餘字母M已於2011年開始使用,預計7年內傳統身份證號碼的組合就會用完,屆時可能會採用雙英文字頭身份證號碼。
1973年11月,香港政府发出第三代身份证,身份证上原有的指模取消,而且不再以颜色区分性别。 两代身份证上均盖有签发印章,以绿色代表居留在香港不足7年的居民,黑色代表永久居民。 此外,對於如登記身份證會損害其健康或他人健康的人士需要申請《豁免登記證明書》,作為香港身份證的替代檔案。 並不是所有英文字母都會用到的,容易混淆的字母如O及N則被棄用了,最後一個剩餘字母M已於2011年開始使用,預計7年內傳統身份證號碼的組合就會用完,屆時可能會採用雙英文字頭身份證號碼。 而「3粒星」旁邊的英文字母,能反映一個人的居港權及背景,例如「A」代表有香港居留權,「C」代表其居留會受到限制,「R」代表有入境權;而「Z」、「X」、「W」、「O」就分別代表持證人在香港、內地、澳門或海外出生。 入境處回復TOPick查詢時指,因為身份證號碼已經廣泛地被政府機關、公營及私人機構,以至整個社會接受為辨認個人身份的方法,因此身份證號碼不宜隨便更改,就算有市民離世,其身份證號碼亦不會回收再分配予他人使用。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香港身份证
申請獲批准後,新簽證身份書將寄回該駐內地辦事處的入境事務組代為簽發。 本人根據《公開資料守則》,希望能獲得處方有關香港身份證號碼的英文字頭所持有的最新資料,包括各英文字頭所代表的意思和發出時間。 而由1980年起,新签发的香港出生证明书(俗称出世纸),采用了与身份证相同的号码格式 ,将来领取的身份证号码会与采用与出世纸相同的号码。 换言之,1980年后出生的婴儿在取得出世纸时已知自己的身份证号码。
是次換證計劃並不將2001年至2004年出生,及2008至2011年出生的人士納入換證計劃的對象內,因為他們在換證計劃實行當中將會年滿18歲或11歲,並在人事登記辦事處而非換證中心辦理之下獲發新一代身份證。 1960年6月1日起,香港政府發出第二代身份證,身份證上包括持證人的指模及頭像,資料以打字機填上,並且經過層壓處理。 1973年11月,香港政府發出第三代身份證,身份證上原有的指模取消,而且不再以顏色區分性別。 兩代身份證上均蓋有簽發印章,以綠色代表居留在香港不足7年的居民,黑色代表永久居民。 根據香港法例,只要在港(工作、讀書等)逗留超過180天並年滿11歲或以上就必需申請香港居民身份證,但是也并不代表持有香港身份證在港連續居留七年或以上就擁有居港權。 而「M」字母用完後,政府開始引入「N」字母,其後據知將引入雙字母的身份證號碼。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香港身份证上的数字和字母是什么意思?
《香港法例》第177章《人事登记条例》规定,凡年满11岁的香港居民,必须于年满11岁后或抵港30天内登记领取身份证。 每张香港身份证均有持证人的姓名及出生日期等个人资料,并把持证人的黑白照片印在证上。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在姓名一栏下面,亦印有中文电码[1],以方便政府或机构作输入姓名之用。 香港永久性居民擁有的身份證,正面會寫着「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出生日期的下方有一個「A」字。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如申請人親身到該駐內地辦事處遞交申請,他/她可親身或書面授權一名年滿十八歲的人士(授權書)到該駐內地辦事處領取簽證身份書。 如申請人並非親身遞交申請,他/她必須親身到該駐內地辦事處領取簽證身份書。 如申請是透過駐內地辦事處遞交,簽證身份書將以雙掛號空郵或特快遞送方式寄往有關駐內地辦事處。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申請手續
有關費用須以港元或美元開出的劃線支票或銀行匯票繳付,註明支付「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若該劃線支票或銀行匯票不是指明由香港的銀行付款或以美元開出,則須另繳付銀行手續費用。 如有其他原因而需要更換有效的簽證身份書,申請人只可郵寄換領簽證身份書的申請至旅行證件及國籍(申請)組,並須親身到旅行證件(簽發)組領證。 如你在外遊時遺失香港簽證身份書,應向當地警方報告,並索取一份警察報告副本。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智能身份证
2008年7月13日,入境事務處宣佈第二代電腦身份證於2008年11月30日起全部失效。 惟因為身在外地而無法換證的香港居民,舊有的香港身份證仍然有效,惟有關人士回來香港後30日內必須前往入境事務處轄下的人事登記處更換身份證[6]。 若大家陸續看到有雙英文字母的身份證亦不需感到出奇,因由2011年8月1日起,入境處開始簽發「M」字頭的身份證予新登記領取身份證的人士,而「M」已是所有字母內最後一個,所以入境處亦曾表示考慮使用其他字母或雙英文字母字頭的身份證號碼。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香港身份證
領取簽證身份書時,獲授權人士須出示其身份證明文件及同意此項申請的父/母或合法監護人的有效身份證明文件正本(例如﹕香港身份證、護照或回港證等)及其他證明文件的正本,以供核實。 如本處認為有需要,同意此項申請的父/母或合法監護人仍有可能須親身領取簽證身份書。 如申請是直接郵寄到入境事務處,申請人/由同意這項申請的父/母或合法監護人陪同的該兒童須親身到所選定的香港領證辦事處或駐內地辦事處領取簽證身份書,並出示證明文件的正本,以供核實。 入境事務處收到16歲以下兒童的簽證身份書申請後,將以書面通知同意這項申請的父/母或合法監護人(即在申請書上簽署的一方)領取該簽證身份書的日期和辦事處。 該兒童必須在同意這項申請的父/母或合法監護人的陪同下,帶備證明文件的正本以供核實方可領取簽證身份書。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身份证号码和符号
根据过往入境处回覆,「M」字头字母已是所有字母中最后一个,将来或需考虑使用其他字母,或双英文字母字头的身份证号码,例如原本预留给外佣及外劳的W字头身份证号码,在2009年用尽后,已改用WX双英文字头。 如申請換領簽證身份書,同意這項申請的父/母或合法監護人/獲授權代表須於領取新簽證身份書時出示舊簽證身份書,以便註銷。 如屬親身遞交的申請,申請人可以易辦事、八達通、轉數快、現金或劃線支票(支票抬頭請註明「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支付有關申請費用。 註:如以郵遞或投遞方式遞交申請,則須遞交上述表格的正本及所有文件的副本。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有關香港身份證號碼的特殊英文字頭所代表的意思和發出時間
换证中心最后换证申请及领证日期为2023年3月3日,并于3月4日起全面关闭[13]。 此次换证计划容许换领者连同两名65岁或以上的亲友一起陪同换证,之后更扩展到可连同两名身心障碍的人士一起换证。 入境处也首度推出外展形式换证服务,并到访全港的安老及残疾人士院舍,为居住在这些地方的年长者或身心障碍人士安排换证。 1983年3月,人民入境事务处推出第一代电脑身份证,比较旧证加强防伪措施,再套上刻有入境处字样的塑胶硬膜,并且透过电脑系统令出入境程序简化。 最後,有聞單字母的身分證名額即將用完,未來將會開始採用雙字母頭的格式,還望告知雙字母的將會採用的格式及其所代表的意思。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香港身份證6個小知識 你知道多少?
的內容經已備悉,本處稍後會給你一個詳盡回覆。 「M字頭」於2011年8月1日起入境處開始簽發,多為2000年起在香港以外出生。 不少新登記領取身份證的人士,包括每年單程證來港人士或留港定居海外專才,都有用到「M字頭」身份證。 直到有關字頭號碼用盡,2011年8月1日起入境處開始簽發「M」字頭的身份證,新登記領取身份證的人士(包括每年單程證來港人士或留港定居海外專才),都有用到「M字頭」身份證。 坊間有傳言,指身份證上的號碼都有特定的意思,如隱藏了出生年月日,是第幾個人使用某個姓名等。
文字頭「L」及「T」的身份證號碼曾被本處使用,但已分別於2003年6月23日及1997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年7月1日停用。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香港首張身份證在1949年發出,自當時起,身份證號碼都沿用「1+6+1」編制,即代表1個英文字母+6個數字+1個括弧數字或英文字母。 70年代之前,身份證號碼上的英文字頭是以身份證簽發地區而劃定的,持卡人如果在港島區獲發身份證,身份證號碼字首會是A、D和H,在九龍區簽發的是B、E和G,在新界區簽發的則是C,而外籍人士的身份證號碼就以X開首。 於70年代,政府將所有新簽發身份證的開首英文字母改為K和P,直到1980年代起統一身分證號碼與出世紙編號,號碼即跳到Z字頭,再逆向使用剩餘的英文字母,例如在88年中後期到98年中後期在港出生的人就會用上Y。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A至Z意思 有兩個字母極罕有
領取新簽證身份書時須出示上述文件的正本及該兒童原有的簽證身份書(如適用)。 16歲或以上的申請人可親身前往任何一間入境事務處分區辦事處[旅行證件及國籍(申請)組除外]遞交申請。 此外,申請人亦可以在辦公時間內,前往任何一間入境事務處分區辦事處或旅行證件及國籍(申請)組,將申請放入該處所設的投遞箱內。 香港身份证(英语:Hong Kong Identity Card)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入境事务处签发,为香港居民的主要身份证明文件。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申請前
據知身份證上的6位數號碼沒有特別意思,只是電腦隨機分發給每名居民,並非入境處刻意編排。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2025 而在身份證號開頭的英文字母,原本也沒有特定意思,只是按照順序使用。 香港身份證英文字母代表2025 輸入勞工、外來家庭傭工、領館人員以及中央人民政府旅行證件持有人儘管持有有效沒有居留權的香港身份證,但不代表可視為通常居於香港而核實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
持單程通行證及年滿11歲但16歲以下的新到港兒童須在父/母或合法監護人陪同下,於首次登記香港身份證當天,在人事登記處-九龍辦事處一併遞交簽證身份書的申請。 如申請人原有的簽證身份書已遺失、損毀、無法使用,或須要同時申請延長逗留期限,則必須親身前往任何一間入境事務處分區辦事處[旅行證件及國籍(申請)組除外]遞交申請。 香港特別行政區電子簽證身份書採用電腦可讀形式印製,有助持證人前往已設有電腦閱讀證件設備的出入境管制站的國家時,加快出入境程序。 電子簽證身份書內置符合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標準的非接觸式晶片,儲存簽證身份書持有人的個人資料及相片。
年满11岁或以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若持有香港身份证和已办理内地和澳门快捷通关,可以凭借该证在施行两地一检的珠澳口岸仅使用香港身份证出境珠海。 不同于其他非永久性居民,在使用公立医院服务时出示有“R”标记的香港身份证无需查验香港居民身份有效性。 实务上持《因公往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通行证》和香港工作进入许可赴港中资企业和机构常驻工作超过180天的人士通常都会持有香港身份证,惟以该证逗留香港期间并不视为在香港通常居住,而无法申请核实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此外,对于如登记身份证会损害其健康或他人健康的人士需要申请《豁免登记证明书》,作为香港身份证的替代文件。 领事、领事馆职员、欧共体办事处主任及欧共体办事处人员子女可以申请领事团身份证。 是次换证计划并不将2001年至2004年出生,及2008至2011年出生的人士纳入换证计划的对象内,因为他们在换证计划实行当中将会年满18岁或11岁,并在人事登记办事处而非换证中心办理之下获发新一代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