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你計劃遠足旅行,請在此瀏覽香港各遠足徑、郊遊徑、家樂徑等路線。 有很多公園可以讓你帶寵物前往,例如山頂公園、西貢寶琳休憩處以及九龍仔公園。 各區寵物公園設有狗糞收集箱、狗廁所和洗手設備等方便養狗人士的設施。 園內的山、水、林木及木製建築均依照唐代規模而建,造就一座展現豐富中國傳統文化的靜態休憩場所。 九龍塘歌和老街公園面積雖小,但其「城中流意」主題設計卻極具魅力。 別具創意的傢具及標誌設計,還有形態別緻的座椅設施,令公園成為遊人必到之處。
地質公園遊客中心座落於西貢蕉坑獅子會自然教育中心內,於2009年12月正式啟用,中心面積約160平方米,用於介紹香港的地質環境,並提高市民保護地質環境的意識及地球科學的興趣。 此外,位於西貢北潭涌的西貢郊野公園遊客中心內亦有展區介紹西貢地質園區的地理特徵。 「濕地世界」內細分為三部份(北地苔原、熱帶沼澤、香港濕地),介紹不同地域的濕地生態。 濕地向來與人類息息相關,人類文化便介紹濕地與人類發展的關係。
香港公園標誌: 瀏覽 9,239 項 自然郊野公園 免版稅插圖及向量圖形,或開展全新搜尋,發掘更多精彩的圖片及向量圖形。
訪客在館內可飽覽長鬣蜥、地氈蟒、豹紋龜等各種奇珍異獸,是爬行類動物愛好者不容錯過的景點。 海岸公園為各野生動植物提供棲身之所,好讓牠們免受都市發展威脅。 香港公園標誌2025 海下灣海岸公園為紅樹林、魚類和珊瑚群落提供了居所;沙洲及龍鼓洲海岸公園,既擁有豐富的漁業資源,也是著名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 指令標誌又稱「限制標誌」,包括所有表示規定、禁令或限制的標誌。
- 濕地公園位於天水圍,佔地面積61公頃,設有訪客中心及濕地保護區。
- 2002年1月4日,中西區區議會將區議會文件、活動照片、區內學校刊物及區議員親撰文章等放入時間囊,在香港公園埋下。
- 「X」擁有人馬斯克(Elon Musk)上周末發布影片,顯示全新發光X標誌已豎立在總部頂樓,發出明亮光芒。
- 政府在發展天水圍新市鎮的同時,打算用這片土地來重新改造發展時失去的有生態價值的土地。
- 2009年6月下旬開始,遊客可在公園室內地方,包括票務處、中庭、觀景廊、大家樂餐廳及濕地探索中心使用「香港政府WiFi通」免費無線上網服務。
佔地61公頃,包括60公頃的戶外保護區及10,000平方米(110,000平方呎)的室內展館。 政府在發展天水圍新市鎮的同時,打算用這片土地來重新改造發展時失去的有生態價值的土地。 但由於當局未能騰出土地來安置遷出後的兵房,一度令兵房的遷出遙遙無期[6]。 由於設立地質公園的目的是教育,提高普羅大眾對於地質的認知,中心都設於比較容易到達的地點。
香港公園標誌: 歷史
運用不同的光信號,例如結合光致發光和光散射信號編碼,更可以增強代碼的複雜性和安全性。 團隊利用化學氣相沉積(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方法,利用硅作基底,鋪上鑽石微粒形成標籤,這些粒子表現出不同的形狀、大小和分佈,從而形成在物理上不可能被複製的功能。 在與親友共享戶外活動的樂趣前,你可在此查閱詳盡的本港天氣資料,包括分區天氣訊息、天氣預報和警告、紫外線指數、天文及潮汐資料等。 本港郊野公園闢設十五條指定的越野單車徑,讓你一嘗越野單車活動的樂趣。
團隊又利用鑽石微粒含有硅空位(SiV)色心的獨特特性來進行防偽編碼。 硅空位是鑽石晶格中的一種發光色心,有獨特的光學和光譜特性,當受到綠光激發,會發出明亮近紅外光的光致發光(photoluminescence PL),可作爲識別信號。 這嶄新的光學代碼生成方法,具有多模式、動態和高容量的特性。
香港公園標誌: 郊野公園、遠足路徑及營地
此外,東平洲海岸公園擁有健康、豐富及珍貴的沿岸生態系統,包括石珊瑚、珊瑚伴生魚類、海洋無脊椎動物及海藻。 在約1萬2000年前的上一次冰河時期結束之前,海平面上升使印洲塘一帶原是山嶺河谷的陸地被海水淹沒,最後形成灣灣相連,眾島環抱的內海環境。 印洲塘風景秀麗,景色如詩如畫,有「小桂林」和「小西湖」之稱。 香港公園標誌2025 印洲塘一帶的岩石主要是較年輕的晚白堊紀紅色沉積岩及較古老的侏羅紀凝灰岩。
- 香港濕地公園的發展更可將該生態緩解區提昇成一個集自然護理、教育及旅遊用途於一身的世界級景點。
- 香港特區政府在2014年起已研究在九龍公園進行地下空間發展[50],並認為公園地底有條件發展一個全天候的地下行人網絡,接通尖沙嘴站與尖東海旁、西九文化區及高鐵西九龍站等[51]。
- 同一時間,漁農自然護理署與國家地理頻道合作於該臺以英語畫面、粵語旁白(香港有線電視50台及早前33台)播放其由保育主任介紹濕地公園的片段。
- 公園提供的泊車位數量有限,天氣良好的週末及假期經常車位爆滿,市民應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公園或把車輛停泊在鄰近公眾停車場。
- 橋咀洲位於西貢市中心東南約2公里,遊客可從西貢碼頭乘坐街渡前往,船程約十五分鐘。
該 法 例 規 定 設 立 一 個 郊 野 公 園 及 海 岸 公 園 委 員 會 , 向 漁 農 自 然 護 理 署 署 長 提 供 有 關 管 理 郊 野 公 園 和 特 別 地 區 等 事 務 的 意 見 。 香 港 現 有 24 個 郊 野 公 園 和 22 個 特 別 地 區 。 闢 設 郊 野 公 園 的 目 的 , 是 為 了 保 護 大 自 然 , 以 及 向 市 民 提 供 郊 野 的 康 樂 和 戶 外 教 育 設 施 。 至 於 闢 設 特 別 地 區 , 主 要 目 的 是 為 了 保 護 自 然 生 態 。 九龍公園曾經一度成為香港博物館(今香港歷史博物館)的臨時館址,該館所處的建築物原為於1910年落成之威菲路軍營S61和S62號營房,軍營停用後,市政局於1972年開始將其改建[21]。
香港公園標誌: 香港公園列表
除此之外,中西區區議會亦將新的物品放入時間囊,再埋入地下[3]。 2002年1月4日,中西區區議會將區議會文件、活動照片、區內學校刊物及區議員親撰文章等放入時間囊,在香港公園埋下。 由鑽石微粒構成的防僞系統,容易用簡單的光學方法被檢測和驗證。 研究人員利用智能手機,結合共聚焦螢光顯微鏡的讀取裝置,便可讀取每個防偽標籤獨一無二的光學代碼。 更重要的是,鑽石材料具有各種出色的特性,包括卓越的化學惰性、優異的機械強度和高溫穩定性。 新型鑽石標籤在不利條件下,如高溫、機械磨損、化學腐蝕和紫外線照射下仍然保持堅固和穩定,標籤的光學代碼保持完好無損。
香港公園標誌: 香港濕地公園
樓宇檢驗部透露,官方人員曾在周末曾兩度嘗試進入X總部頂樓檢查新標誌被拒。
香港公園標誌: 香港濕地公園義工計劃
在1979年,香港政府決定將域多利兵房的下半部用作商業用途及興建政府樓宇,其他部份發展為公園,獲得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資助部分興建費用,交由王董建築師事務所設計[2]。 公園於1991年5月23日由香港總督衛奕信爵士主持揭幕儀式。 香港公園標誌2025 在2002年,公園成立了一個名為「香港濕地公園義工計劃」的義工組織,目的是加強市民對保護濕地的意識,計劃分為兩部份,分別為濕地保育工作和濕地導覽工作。
香港公園標誌: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地質公園
此外,公園近小型足球場觀眾席種有一棵細葉榕,是全香港最大、樹幹最粗的榕樹,高15米,樹冠闊20米,樹幹直徑4米,樹齡超過200年,在1997年被選為「香港樹王之王」,亦是康文署古樹名木之一[46]。 九龍公園於1989年重建時令到部分樹根部受到創傷,加上重建後,榕樹周邊鋪上地磚,妨礙空氣和水份滲透入泥土中,影響了樹木根部的呼吸和發展,亦令榕樹受到真菌的感染[47]。 於2007年8月13日下午1時15分,在連續遭受颱風吹襲和大雨沖擊後,其中三分一的樹幹向旁邊的足球場看台塌下[48]。 康文署事後以鋼纜鞏固其餘尚未倒塌的樹幹,雖然有樹木專家指樹王狀態有改善,但在2015年仍被列作18棵擬將移除古樹之一[46]。 在19世紀30年代,有西方人發現維多利亞港是個理想的船隻停泊處。 香港公園標誌2025 當時,九龍公園的所在地是個面對海港的軍事戰略重地,並興建了一個炮台[1]。
香港公園標誌: 遊客中心、地質教育中心及博物館
2005年10月1日起生效的《香港濕地公園(特別地區)令》使香港濕地公園成為香港最新的特別地區。 此命令授權郊野公園及海岸公園管理局總監(即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管理香港濕地公園,使之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管理。 2009年6月下旬開始,遊客可在公園室內地方,包括票務處、中庭、觀景廊、大家樂餐廳及濕地探索中心使用「香港政府WiFi通」免費無線上網服務。 2009年2月1日,世界濕地日2009年香港區慶祝活動於香港濕地公園舉行。
香港公園標誌: 政府將兵房改建成公園
防偽標籤是防止盜版偽造行爲的第一度防線,雖然目前已有不少高科技防僞方法,例如應用熱致變色油墨、全息圖(Hologram)、無線射頻識別等的防偽標籤,但由於它們多數都是使用可複製的確定模式製造,其編碼資訊容易受到具專業知識的第三方攻擊和盜取。 有居民批評,新X標誌對鄰里形成危險,而且是「一齣笑話」。 有律師指出,鄰居有權反對標誌豎立,直言馬斯克的舉動過於衝動。 三藩市樓宇檢驗部發言人周一(7月31日)表示,在樓宇檢驗員現場監督下,「X」發光標誌已拆下。
香港公園標誌: 九龍公園
九龍公園的前身是威菲路軍營,軍營土地於1968年移交予市政局發展為文娛康樂用途,並於1970年開闢原來地址為公園。 公園曾在1987年4月由前英皇御准香港賽馬會耗資達3億港元的資助下進行重新興建工程,新增了室內游泳池、運動場和兒童歷奇樂園等設施,工程在1989年2月1日完成。 而公園內的軍營營房則被改建成博物館,並在2009年12月18日被評為一級歷史建築。 香港濕地公園位於天水圍北部,其所處的土地原本擬用作生態緩解區,以彌補因天水圍新市鎮的都市發展而失去的濕地。 在1998年,前漁農署(現更名為漁農自然護理署)及前香港旅遊協會(現更名為香港旅遊發展局)展開了一項有關把該生態緩解區擴展成為一個濕地生態旅遊景點的可行性研究,名為「國際濕地公園及訪客中心」。
郊 野 公 園 : 郊 野 公 園 和 特 別 地 區 共 佔 地 443 平 方 公 里 。 郊 野 公 園 遍 布 全 港 各 處 , 範 圍 包 括 風 景 怡 人 香港公園標誌 的 山 嶺 、 叢 林 、 水 塘 和 海 濱 地 帶 。 郊 野 公 園 深 受 各 階 層 人 士 歡 迎 , 不 少 人 認 為 , 城 市 生 活 繁 囂 , 暢 遊 郊 野 公 園 是 最 有 益 身 心 的 康 樂 活 動 。 在 2014 年 , 前 往 郊 野 公 園 的 遊 人 約 有 1120 萬 人 次 , 進 行 的 香港公園標誌 活 動 主 要 包 括 漫 步 、 健 身 、 遠 足 、 燒 烤 , 以 至 家 庭 旅 行 及 露 營 等 。 九龍公園(英語:Kowloon Park)位於香港九龍尖沙咀柯士甸道22號,佔地13.3公頃,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管理,是九龍區第三大的公園(僅次於摩士公園[註 1]及荔枝角公園)。
香港公園標誌: 地質教育中心
環境保護署每小時公布的空氣質素健康指數告知市民在本港由空氣污染引發的短期健康風險,以便市民能採取預防措施,保障健康。 你可在此認識空氣質素健康指數怎樣運作,以及得知由空氣污染引發的短期健康風險的資料和訊息。 你可在此網頁按地區或其他要求(如房間數目),查閱香港度假屋資料(地址及電話等)。 此網頁主要介紹香港多條各具特色的行山徑,帶領你進入青山綠水的世界,遠離煩囂的鬧市。 你也可從「行山樂」介紹的路徑中選擇適合自己和家人的路線,體驗遠足的樂趣。 花園採用傳統中式風格設計,佔地3000平方米,設有多個標準花園設施及70家雀鳥小店,內有各種珍禽雀鳥及相關器具可供選購。
2009年10月17日,「世界濕地日2010」香港區啟動禮於公園舉行,隨即進行「鳥類與濕地」攜手繪出健力士世界紀錄™ 活動。 超過二千名來自不同團體和元朗區中小學的學生於公園攜手合作繪畫出一幅長達一千米,以「鳥類與濕地」為主題的畫卷,此活動已打破健力士世界紀錄。 2007年1月1日,隨著《吸煙(公眾衛生)條例》實施,全港多個室內外地點,包括香港濕地公園正式落實全面禁煙,任何人不得在此範圍內吸煙或攜帶燃着的香煙、雪茄或煙斗,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港幣5,000元。 由於開幕以來遊客胡亂廢棄的導覽圖數目太多,故於該日開始,遊客如有需要,可於紀念品店以港幣5元購買導覽圖。
香港公園標誌: 歷史及文化古跡
九龍寨城公園的所在地,曾為前清戍衛營寨及英殖民駐兵要塞。 公園設有三個康樂設施,包括兒童遊樂場、由公園內的原有炮台改建而成的兒童歷奇樂園[34]和面積約800平方米、由竹編圍牆組成的迷宮花園[35],全部設施都是在公園重建時增添的[36]。 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部主管祝效忠今日(3日)表示,日前在西貢牛尾洲對開海面死亡的布氏鯨,解剖工作初步已經完成。 教 育 及 遊 客 服 務 : 漁 護 署 不 斷 提 供 及 更 新 各 類 設 施 , 以 助 遊 人 欣 賞 和 認 識 郊 區 環 境 。 城 門 標 本 林 則 共 種 植 了 約 300 種 樹 木 。 如訪客中心以清水模建造,以減少油漆的使用,中心的上蓋和外牆分別種以草坡及爬牆植物(異葉爬牆虎),目的是可以隔熱,從而減低使用空調所用的電能。
香港公園標誌: 設施
至1861年,英軍佔領九龍半島,隨即把該處改建成軍營,並命名為「威菲路軍營」[2]。 2015年7月,中國香港世界地質公園將會面臨首次4年一度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於同年9月揭曉是否達標,繼續維持其世界地質公園之資格[10]。 資料顯示,西貢海域7月中發現鯨魚蹤跡,有團體猜測是布氏鯨,一時吸引不少市民關注,出海追鯨成為熱潮,惟之後鯨魚背部發現有傷痕。
香港公園標誌: 香港漫畫星光大道
香港特區政府在2014年起已研究在九龍公園進行地下空間發展[50],並認為公園地底有條件發展一個全天候的地下行人網絡,接通尖沙嘴站與尖東海旁、西九文化區及高鐵西九龍站等[51]。 香港公園標誌2025 政府建議興建最多4層的地下空間,並指出公園涉及3個可具發展地下空間潛力的區域,分別位於現時廣場、九龍公園游泳池至兒童遊樂場一帶;迷宮、湖心亭至鳥湖一帶的核心位置,以及貼近九龍公園徑的瑰麗花園和回歸十年紀念園一帶[52]。 在2019年的方案中,政府建議在九龍公園建造一個多用途的地下空間,內設全天候和無障礙的地下行人網絡,亦提供多元設施,例如社區空間、零售、餐飲和泊車設施等,以回應地區的迫切需求,並優化地下空間的使用[53]。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期望把地下街項目打造成香港品牌推廣區,並相信若地下街規劃得宜,既能為香港經濟帶來正面影響,也能帶動香港品牌的發展[54]。
香港公園標誌: 濕地保護區
在這裡可以近距離觀賞猩猩、長臂猿、狐猴、狨猴、蟒蛇、水龜及陸龜等動物。 香港擁有眾多饒富特色的公園,讓你盡情暢遊、寓教育於娛樂。 以下我們將為你介紹各式各樣的特色公園,以及這些公園裏面的精彩活動。
港 島 徑 ( 全 長 50 公 里 ) 跨 越 港 島 五 個 郊 野 公 園 。 衛 奕 信 徑 ( 全 長 78 公 里 ) 由 港 島 南 部 的 赤 柱 伸 延 至 新 界 北 部 的 南 涌 。 康 樂 設 施 : 郊 野 公 園 康 樂 地 點 的 設 施 包 括 桌 椅 、 燒 烤 爐 、 廢 物 箱 、 兒 童 遊 戲 設 備 、 涼 亭 、 營 地 和 廁 所 等 。 上 述 設 施 均 經 精 心 設 計 , 與 大 自 然 環 境 互 相 配 合 。
香港公園標誌: 設施及場地列表
由於海岸長期受到猛烈的風浪衝擊,在海岸作用下形成獨特的外觀,沿岸遍佈懸崖峭壁及許多海蝕穴、海蝕拱。 沙塘口山東南沿岸的陡崖是全港最高的海崖,高度達140米。 火石洲高45米的杬挽角洞、橫洲高30米的橫洲角洞、沙塘口山高24米的沙塘口洞及吊鐘洲的吊鐘拱門,合稱香港四大海蝕拱。 由於甕缸群島位於核心保護區內,加上風浪較大及地勢險要,因此只適合在風平浪靜的夏季,乘船在近岸遊覽。
香港公園標誌: 239 個 自然郊野公園 插畫檔及美工圖案
成立香港地質公園的計劃,初期由民間組織如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3][4]等等推動。 直至2008年,香港行政長官曾蔭權接納建議,宣佈考慮設立地質公園,以發展香港的特殊地貌及岩石群,成為可供觀賞的自然景點[5]。 遠 足 香港公園標誌2025 活 動 日 趨 普 遍 , 郊 野 公 園 的 四 條 長 途 遠 足 徑 更 深 受 遠 足 人 士 歡 迎 。 麥 理 浩 徑 ( 全 長 100 公 里 ) 跨 越 新 界 , 由 東 面 的 西 貢 伸 延 至 , 西 面 的 屯 門 。 鳳 凰 徑 ( 全 長 70 公 里 ) 是 位 於 大 嶼 山 的 環 迴 遠 足 徑 。
香港公園標誌: 香港交通標誌
「人類文化」展覽廊宣示濕地對人類的重要性,並以印象化的方式帶出四大主題:文化傳統、生活必需、休閒生活和心靈啟迪。 「濕地挑戰」則以互動遊戲引領訪客探索人類活動對全球濕地的威脅。 除此之外,訪客中心內亦設有介紹濕地的角色和功能的「濕地知多少」,以及可讓訪客欣賞和觀察戶外淡水沼澤的「觀景廊」。 「觀景廊」設有遙距攝影機能把遠處沼澤景物呈現眼前[11]。 香港濕地公園(英語:Hong Kong Wetland Park)位於香港新界天水圍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