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開心正式通關,社會逐漸復常,希望社會各界繼續支持仁愛堂的慈善工作。 滙豐仁愛堂「仁間有愛」社區支援中心,位於黃大仙區,由2010年起,支援區內弱勢和單親家庭,提供課餘托管服務及食物援助服務。 回應單親家庭需要,發掘他們的才能,推動彼此互助,為他們建立社區網絡和資本。 匯力運動醫學中心(PHS)團隊導師- 現職註冊物理治療師、職業治療師 及 營養師,每位導師都具有豐富的教學及臨床經驗, 透過一系列體驗式的學習及培訓, 仁愛堂 為學員提供專業的醫護知識。 仁愛堂2025 中心重視兒童全面的發展,透過參與小組及活動,學習獨立;為家長提供親職訓練,鼓勵以家庭為單位一同參與社區活動。
- 《善報》與本港五大慈善團體合作,包括東華三院、保良局、九龍樂善堂、仁濟醫院及仁愛堂,介紹不同範疇、最新的長者服務。
- 藉著成立君慧慈善會,搭建一個具有實效的平台,讓一眾有熱心善事,樂於助人的人士,找到一個合適而可信賴的途徑,實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 承本堂的宗旨, 『匡老扶幼、興學育才、助弱保康、關社睦鄰』 在未來的日子繼續為區內長者及有需要之人士努力服務。
- 資本策略於2014年8月以4.27億元擊退26間財團,奪得限量地,樓面呎價達5,307元,媲美啟德市區限量地,比估值上限高近18%。
- 學院保留退款申請的最終決定權,學員不得提出協議。
為了方便長者及上班一族,車上提供中藥配方顆粒(免煎中藥)的配藥服務。 本堂為確保所用中藥的藥效、穩定性及安全度,特別選用醫院管理局指定的免煎中藥供應商,保証藥物內的重金屬、微生物含量及藥物毒理等測試均符合國際GMP製藥標準,讓市民可安心服用。 而屯門仁政街停車場「蚊型地」將可建127伙單位,區內居民及議員質疑地皮面積極細及新墟環境擠迫,無必要用作建屋,再加建住宅會令交通、環境惡化。 資本策略於2014年8月以4.27億元擊退26間財團,奪得限量地,樓面呎價達5,307元,媲美啟德市區限量地,比估值上限高近18%。
仁愛堂: 社區發展服務隊
服務範圍:本中心的中醫師均為本港註冊中醫,主理內科全科、針灸及骨傷(推拿)治療,提供中醫普通科門診服務。 另外,亦設由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的客座導師,及資深醫師主理的專家門診,適切及全面地照顧不同患者的需要。 仁愛堂2025 仁愛堂為香港六大慈善機構之一,自30年代開始建立診所,贈醫施藥,並展開救貧賑災的工作。
街頭小食可說是香港人不可或缺的回憶及文化,當中極具特色的小食店亦多次於香港軒起熱潮及追捧。 此課程是解說如何開設街頭小食店,投資及營運的方法,讓對飲食業發展有興趣的人可以有初步的認識,有助實行創業大計。 社會貧富懸殊問題,加上新冠疫情令全球經濟均大受影響,因而出現經濟不景、開工不足等情況,導致基層人士三餐不繼,故需要食物援助作短期支援。 仁愛堂慈善獎券每張價值港幣10元正,獎品非常豐富,而每張獎券上更設有現金代用券,歡迎各位善長慷慨解囊認購。
仁愛堂: 活動班組
位於中心二樓之悅閱天地為區內愛好閱讀人士提供借還書籍及多媒體資訊服務。 館內設有視聽資源閣及電腦網上資源閣等服務,並提供不同種類的書籍,包括健康醫療、教育、勵志書籍、兒童故事、自我成長及參考書籍等資訊,為區內不同人士提供全面及最新的資訊。 2008年3月,丘忠航自修室獲得丘忠航總理贊助,購置新桌及儲物櫃、重新裝修及添置室內無線上網服務等,為本區學生提供設備完善的溫習地方。 仁愛堂2025 仁愛堂於1997年在銅鑼灣區開辨本中心,為長者提供各類康樂、社交活動及社區服務等,鼓勵他們善用餘暇,透過群體生活及參與過程發揮個人潛能,從而使身心獲得平衡發展,建立積極及愉快的豐盛晚年。 在醫療服務方面,於2015年成立以陳慧玲女士命名的「仁愛陳慧玲綜合醫療中心」、2016年捐贈一部流動中醫醫療車 ,為長者提供優惠及方便的中醫服務。 君慧慈善會 是由陳慧玲及澳門知名人士李碧君共同發起。
2013年起,V city未開幕,新墟附近的舊區小店已出現轉變。 對正商場天橋入口的明偉大樓,近街口的三個相連舖位已丟空。 在屯門新墟經營士多的鄧先生指,業主因應新商場開幕,近期已拒絕舊租戶續租,幸好自己租用的舖位由親人擁有,才免於結業。 而新墟的地面街市一直以價廉物美為名,吸引不少街坊購物。 而附近開業三十多年的彩玉餐廳因「瓏門效應」升值多倍,決定結業收租。 而雅都花園及康麗花園基座均設小商店及小型戲院,為年青人的好去處。
仁愛堂: 仁愛堂 – 香港中文大學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屯門區)
近年榮獲世界傑出華人青年企業家獎、法國北歐大學(Sabi University)榮譽商管博士[來源請求]、美國總統社會服務終身榮譽勳章、英國Academy of Multi-Skills學會特許院士。 陳慧玲在家人鼎力支持下, 積極開拓其個人事業,涉獵範圍從餐飲零售、設計工程、以至公關廣告等都得到順利發展, 在各方媒體報導及普羅大眾中建立起其女強人形象。 同時, 亦勇躍參加各種公益及商會活動, 為幫助社會中有需要人士, 及為促進商界發展, 不遺餘力。 中心每季開辦多元化的兒童、青少年、婦女、成人研習教育課程及英語課程等,除了增進他們持續進修的機會外,還培養小區人士的志趣發展。
仁愛堂: 兒童及家長服務
學員如未能參與報讀課堂,學院可提供1次延期安排,延期必須於開課前3天或之前提出,逾時恕未能處理。 仁愛堂2025 2016年9月12日, 澳門福建婦女聯誼總會謝路生會長、蔡珊珊理事長、王春美常務副會長帶領下,拜訪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並介紹第二屆澳門海峽女企業家協會。 綜合醫療車內配備電動床、電動輪椅升降設施、盥洗盤及車頂簷蓬,使整個療程更全面及快捷,另車上配備發電機及可接駁外置電源,減低污染環境問題。
仁愛堂: Yan Oi Tong 仁愛堂(香港)招聘
抽獎結果將於2022年11月18日刊登於星島日報、英文虎報及仁愛堂網頁。 如有意認購慈善獎券,可按以下連結認購,並根據認購表格所載列的捐款方法完成捐款。 善長亦可新臨仁愛堂服務單位、各區街站及商場攤位購買及與玉桂狗打卡。 YES 專業進修課程於 2011 年成立,致力協助進修人士全方位增值及提升職場競爭力,推進同學在事業的發展。 本部門積極回應社區的服務需要,及以提升社區人士對資訊科技認識的需要和社區人士自學能力及終身學習的精神為目標。 過去,就著社區內弱勢社群街坊的需要,不住提供合適的服務,並致力推動社區參與及社區共融。
仁愛堂: 社會工作幹事II (職位編號: HSKTHP/SWII221137/ 03/02/2023
回饋社會,幫助有需要的人,一直都是君慧慈善會的忠旨。 藉著成立君慧慈善會,搭建一個具有實效的平台,讓一眾有熱心善事,樂於助人的人士,找到一個合適而可信賴的途徑,實行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君慧慈善會定期舉辦各類型籌款活動,資助有需要的慈善機構,例如孤兒院、老人院、婦女庇護中心等的日常和其他緊急援助、獎學金等等。 「仁愛堂盃」自 仁愛堂2025 1999 年起已定為永久盃賽,備受外界關注。 她表示,疫情下仁愛堂一直堅守崗位,為市民提供各項服務。
仁愛堂: 活動訊息
仁愛堂醫療服務科逾50個醫療服務單位及2個慈善基金,超過100個服務點覆蓋港九新界,為市民提供多元醫療服務。 《善報》與本港五大慈善團體合作,包括東華三院、保良局、九龍樂善堂、仁濟醫院及仁愛堂,介紹不同範疇、最新的長者服務。 由仁愛堂及香港賽馬會合辦的馬壇盛事「仁愛堂盃」日前假沙田馬場舉行。 當日賽事安排於第5場舉行,由第四班良駒在1200米草地角逐,參賽馬共14匹。 大會特意以「萬紫千紅喜洋洋」作為本年度「仁愛堂盃」的主題,「紅色」予人喜慶、朝氣勃勃的感覺,象徵仁愛堂積極的力量、全面照顧社會各階層需要、締造和諧香港的理念。 仁愛堂原為屯門青山鄉的宗族善堂,自30年代開始建立中醫診所,贈醫施藥,展開救貧賑災的工作,以「匡老扶幼、興學育才、助弱保康、關社睦鄰」為宗旨,於1977年註冊為非牟利慈善團體。
仁愛堂: 仁愛堂圓玄學院第四綜合醫療車
服務包括:功課輔導、家長親子培育訓練及親子活動等。 此外,中心亦主動向區內南亞裔兒童及家長提供服務,協助他們融入社區。 在香港屯門、元朗、大埔、沙田、荃灣、葵青、將軍澳、銅鑼灣和尖沙咀及西九龍等地方提供教育、醫療及康體等福利服務,總部位於屯門啟民徑18號仁愛堂賽馬會社區及體育中心,現任主席為陳承邦。 仁愛堂2025 2018年4月中,仁愛堂向城規會申請將仁愛廣場興建21層高的醫療服務中心及青年宿舍綜合大樓,包括4層護養院、10層青年宿舍、醫療服務中心及社會福利設施等,並表示整體規劃將可保留約六成空間供公眾使用。 仁愛堂自30年代開始建立中醫診所,贈醫施藥,展開救貧賑災的工作,並於1977年註冊為非牟利慈善團體,以「匡老扶幼、興學育才、助弱保康、關社睦鄰」為宗旨,為市民提供社會福利、醫療、教育、康體、環保及社會企業等服務。 把本堂總部二樓改造為新界西區綜合訓練基地,提供全方位度身訂造職涯規劃服務,包括綜合式就業培訓、職位配對及創業體驗支援服務,整個改建工程預期將於2023年完工,中心預計於 仁愛堂 年度投入服務。
仁愛堂: 服務目標
本堂誠邀各商界友好響應「善心企業」慈善籌款活動,於店鋪擺放仁愛堂捐款箱,為仁愛堂募集善款,讓市民在享受購物樂趣的同時,亦不忘為社會上有需要的人獻上關愛。 親身遞交 請將填妥之申請表格及所需證明文件( 請參考「證明文件清單」)之副本一份親身遞交到屯門啟民徑 18 號仁愛堂賽馬會社區及體育中心 2 樓。 郵遞 請將填妥之申請表格及所需證明文件( 請參考「證明文件清單」)之副本一份郵遞至屯門啟民徑 仁愛堂2025 18 號仁愛堂賽馬會社區及體育中心 2 樓。 仁愛堂(下稱本堂)在獲得房屋局的撥款支持及市區重建局提供技術支援下,於元朗洪水橋興建本堂首個過渡性房屋項目──「仁愛居」。 「仁愛居」由2座四層高住宅大樓(不設升降機)組成,提供410個獨立單位,當中包括1人、2人、3人及無障礙單位,協助基層家庭改善居住環境。
仁愛堂: 香港仁愛堂
參與是項特別診療服務期間,參加計劃的人士必須於每次掛號時出示身份證明文件(正本),並於首次應診掛號時,出示有效的隔離令和填寫及簽署登記表交予診所登記處,方可獲安排免費中醫診療服務。 「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登記表及求診人士須知可按此下載,請填妥及簽署登記表,並於首次應診掛號時交予中醫診所登記處。 屯門新墟主要由 年代興建的唐樓及單幢式洋樓羣組成;外圍有少數在1980年代入伙的新型私人住宅屋苑,包括長實興建的雅都花園及華懋集團發展興建的康利中心和康麗花園等。 加上新墟街市及一帶相關的食店群,成為屯門區內大型墟市之一,亦是屯門除市中心外重要商業區。
為配合社會的發展及需要,於1977年註冊為非牟利慈善團體,積極拓展各項服務計劃,為市民提供社會福利、教育、醫療、康體、環保、培訓及社會企業等服務,服務單位接近170個。 合資格人士可獲接受3次免費內科診療服務(包括每次最多3劑濃縮中藥),信善的及時幫助為仁愛堂中醫服務打入強心針,同時讓更多人包括打工一族及兒童受惠。 仁愛堂自2003年開始, 在屯門及元朗區成立了五支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 至今已為過千位長者及有需要之人士提供定期及週全之社區支援及護理復康照顧服務。 受惠長者及有需要之人士不論在身體及心靈上均獲得良好的進展。
仁愛堂延讀發展中心為社區中心屬下單位,致力為社區人士提供休閒興趣課程及工作坊,讓學員在愉快的學習、交流及分享過程中尋找自我價值及角色,達致「實現自我・自在無憂」的境界,並進而推動個人投身服務社會、達致社區建設之願景。 仁愛堂大型戶外籌款活動「仁愛堂慈善步行日」將於3月25日(星期六)假香港科學園及白石角海濱長廊舉行,並邀得人氣卡通「小襪兔Sockie Rabbit」擔任活動大使,為參加者打氣。 是次活動為「仁愛堂蔡黃玲玲教育基金」籌款,以支援低收入家庭的學生,幫助他們在學業及課外活動的發展。 本堂誠邀市民大眾及友好機構組隊參與這項有益身心的活動,齊齊為慈善出一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