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商場平台盛強樓地下亦有一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全名為萬國宣道浸信會盛恩基督教社會服務中心,為區內青少年人提供服務。 七股區公所是臺南市政府在七股區的派出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市政府綜理區政的執行機關,上級業務監督機關為臺南市政府。 在區長及主任秘書之下,設有4課3室等7個內部單位[9]。 中西區的上環@中原樓市片區,區內共12,327個私人住宅單位,涉及人口共24,756人。
[14]台南縣政府對此於3月做出回應,主張七股垃圾掩埋場接有依照公害防治措施設置,對鄰近環境不會造成汙染,待工程完成,將監督七股鄉公所做好汙水處理及垃圾覆土之工作。 1990年代歷經備受爭議的濱南工業區與七股國際機場開發案之後,在台江國家公園的設立之下該開發案完全劃下句點。 2010年12月25日臺南縣市合併升格後改稱七股區。 七股區(臺灣話:Tshit-kóo-khu)位於臺灣臺南市最西端,為台灣本島最西端的行政區,北臨將軍區,東鄰佳里區、西港區,西濱臺灣海峽,南接安南區,境內的十份里尖仔尾(國聖港燈塔附近)係台灣本島最西端所在[註 1]。
高盛臺平面圖: 清拆和重建
有一點要留意,太古城部分頂層單位不設電梯,需要由對落的鳳凰樓行樓梯上,這些頂層單位的定價,有機會比其他高層單位相宜。 太古城建於港鐵太古站上蓋,附近設甲級商廈 ,屬港島東核心商業地段,往來中環金融區亦數站之遙,吸引附近工作的白領入住,租務需求穩定。 縱然所有期數均離港鐵站不遠,但因部分期數建於斜坡之上,故真實路程比想像中遠。 2016 年人口普查中,政府將本港各區主要屋苑住戶收入中位數進行排名,發現太古城家庭每月收入中位數是 $3.4 萬,在 500 多個屋苑之中排名第 33,是名符其實的「中產社區」。 項目由太古地產發展,貴為本地名牌發展商,以發展優質物業聞名,旗下物業出名「則靚料靚」,設計質素甚高, 實用率最高達9成 。 除太古城外, 其他住宅代名作包括雍景臺、畢架山花園、又一村花園、維景灣畔等。
- 原因是當初興建葵盛西邨時,預計於現時第6座及第7座間會興建一座20層的建築物,是為「第7座」,但是後來的「第7座」卻改建了巴士總站及商場。
- 而在商場平台盛強樓地下亦有一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全名為萬國宣道浸信會盛恩基督教社會服務中心,為區內青少年人提供服務。
- 區內家庭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為HK$ 31,000,年齡中位數為 43.8歲。
- 相比之下,太古城是唯一一個缺乏會所的屋苑,嬴就嬴在間隔方正,比起一律採用鑽石廳的康怡花園實用,而且有不少座數能北望海景,康怡分為上、中、下三段,當中大概只有上康怡的景觀,能與望海太古城媲美。
- 另外,屋苑平台提供休憩空間,如兒童遊樂場,網球場等。
- 葵盛西邨設有一個舊式購物中心及街市,惠康超級市場及茶餐廳,但多年前的酒樓也轉作安老中心,由於選擇不多,居民多會到葵芳或荃灣購物。
為葵青區內第二最舊屋邨(不計石籬中轉房屋),僅次於荔景邨。 七股區面積廣大,聚落約呈零散分布,沒有一個較集中、較大的市區。 戰後設有25村,1964年下山村更名為龍山村[10];1978年港東村、港西村合併並更名後港村,頂潭村、台潭村則合併為大潭村,成為23村。 2010年12月25日改制後成為23里,2018年1月29日鄰里整併為18里,城內里併入後港里,大寮里併入大埕里,竹港里併入竹橋里,槺榔里併入義合里,看坪里併入樹林里,並可概分為北、中、南三個區域[11]。
高盛臺平面圖: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重建後的樓宇分別於1993年至1998年間落成,當中最早落成的第一期用於安置較後期清拆樓宇的居民,而延至1998年1月完工的第三期為石籬邨12、16座居民的四條指定安置屋邨之一[6]。 此外,於同年稍後時間完工的其他樓宇,則用於安置啟樂、青欣、青安及葵信臨時房屋區居民。 原因是當初興建葵盛西邨時,預計於現時第6座及第7座間會興建一座20層的建築物,是為「第7座」,但是後來的「第7座」卻改建了巴士總站及商場。
餘下的第12座原擬重建為兩座1987年版本新十字型大廈,並撥作居屋出售。 其後,政府決定將該樓宇於1995年9月改作中轉房屋,以安置受清拆影響而又不符合資格入住公共房屋租住的居民。 2008年7月23日,房屋委員會策劃小組委員會通過,清拆第12座,以解決公屋土地不足和中轉房屋空置問題。 原址曾計劃改為重建一幢有600個單位的新公屋大廈[8][9][10],其後原址改為重建為葵盛社區公園,並因而保留舊廈東面最低兩層的四個單位及東立面,以作公園舞台及後台設施之用。
高盛臺平面圖: 香港巴士大典
而同樣牽涉質量問題的葵盛西邨已經列入房屋署的22條舊屋邨重建計劃的名單內,邨內有八成居民支持重建。 高盛臺平面圖2025 居民指單位內殘舊不堪,天花經常滲水需進行修補,亦曾自費維修鋁窗[11]。 高盛臺平面圖2025 但是,政府於2019年5月宣佈將不擬清拆除美東邨、白田邨、華富邨以外的19條高樓齡屋邨,代表葵盛西邨目前清拆重建無期[12]。
高盛臺平面圖: 高盛臺 2座 Tower 2 High Prosperity Terrace
葵盛西邨是區內尚未重建而且遠離市中心的公共屋邨,邨內的設備略見不足。 重建前的葵盛東邨於1972至1973年間落成,葵盛西邨則於1977年4月落成。 1995年,由於承建盛國樓(重建第三期)的海成建築有限公司資不抵債,導致該工程連同同一公司興建的坪洲金坪邨一併爛尾,事後房屋署需要將工程重新招標,而完工日期亦延至1998年1月。 其後,該承建商更被揭發以往牽涉多宗公屋交樓質素不及格事件,並因其工程表現分數過低,而多次被房署拒絕投標。 葵盛東邨雖然佔地廣闊,但文康設施較為缺乏,則為區內居民和附近學校學生詬病的問題之一。 不過葵盛東邨的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新界會所,則提供了自修室、室內泳池等康樂設備供會員使用。
高盛臺平面圖: 商場
七股區早期為臺江內海的一部分,後來因曾文溪改道,臺江內海逐漸陸化而形成陸地,而有漢人進入開墾。 清領時期,有七人合股在此開墾築寮,於是稱為「七股寮仔」或「七股寮」。 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在此地設置「七股庄」,歸臺南州北門郡管轄。
高盛臺平面圖: 七股區
葵盛西邨設有一個舊式購物中心及街市,惠康超級市場及茶餐廳,但多年前的酒樓也轉作安老中心,由於選擇不多,居民多會到葵芳或荃灣購物。 另近年在8座3樓平台新開設一間7-eleven便利店,但規模比較細小。 但在區議員競選承諾下,成功爭取改建葵盛西購物中心,現已經改建完成,並新設中式酒樓及其他店舖。 粗體表示該樓宇牽涉26座問題公屋醜聞,其混凝土強度未達高層單位20.7MPa或低層單位31MPa的標準(而強度僅為6-9MPa),承建商德榮建築亦因而被房署追討896萬元賠償,是各宗第七型徙置大廈偷工減料案件中,最嚴重的一宗。
高盛臺平面圖: 香港樓宇目錄
另外位於第10座亦有一所庇護工場,為區內身心障礙人士提供就業機會。 而葵盛西邨内尚有由萬國宣道浸信會提供的青少年服務設施。 上下葵盛圍一帶為葵青區中學集中之處,所以葵盛東邨附近的葵盛圍地區,有不少中學和訓練學校,而邨內亦有幼稚園和小學等初等教育設施。 1993年2月,台南市野鳥協會曾經爭對七股垃圾掩埋場工程提出聲明,要求政府停止該項工程。
高盛臺平面圖: 高盛臺 2座的交通站點
其後各座亦順序改稱,亦即是說,如按設計中興建,現在的第10座就是設計中的第11座。 由於第12座至第20座的興建時間比第1至第11座早,所以號碼不變,因此造成了沒有第11座的怪現象。 高盛臺平面圖2025 高盛臺平面圖 海景花園屋苑設有泳池,大廈單邊位望正鰂魚涌公園對出海景,景觀開揚,位置亦算隱蔽,是不少名人和隱形富豪的聚居地。
高盛臺平面圖: 高盛
太古城管理費平,但缺點是無會所,不過屋苑平台提供大量空間走動。 另外,部分座數樓齡逾 高盛臺平面圖 40 年,有部分單位近高速公路,或離港鐵站較,揀選單位時要留意。 同樣近東區走廊的「觀海臺」,因為樓齡新,屋苑有泳池,而且部分單位有機會望到北面海景,較叫價普遍比較高,亦被視作較「翠湖臺」優質的太古城盤。 「安盛臺」近港鐵太古站和鰂魚涌站,享雙站優勢,亦受惠於與天橋相連的大型商業及消閑綜合社區「太古坊」,部分高層單位遠眺北面鰂魚涌公園對出海景,故樓價仍然企穩。 此外,葵盛西邨由大廈落成至今,一直未有為各大廈更名,與以往興建之徙置區和政府廉租屋一樣,都是以編號顯示,且最初開建是由徙置事務處負責設計,故大廈均為俗稱「七型徙廈」(當本邨落成時,徙置區已改稱屋邨,所謂徙廈其實已不復存在)的舊長型大廈。 高盛臺平面圖 相比之下,太古城是唯一一個缺乏會所的屋苑,嬴就嬴在間隔方正,比起一律採用鑽石廳的康怡花園實用,而且有不少座數能北望海景,康怡分為上、中、下三段,當中大概只有上康怡的景觀,能與望海太古城媲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