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樓市暢旺,業主的叫價會相對進取,買家可以向地產代理查詢看中的單位的地址後,於網上或致電銀行做物業估價,比較業主叫價與估價兩者的差異。 因為,買家向銀行申請貸款時,會按照自身對物業的估價批核貸款,而非樓宇的買賣價價。 按本行經驗,成交價低於銀行估價10%以上,銀行便會對該申請提高警覺,主因是銀行會擔心單位是否未被記錄的事故單位,同時亦會擔心買家是故意用一個低成交價來避稅等。
而經絡按揭作為按揭轉介公司,已經與各大、中小銀行聯繫,買家可以一次過在最短時間貨比三家,結果與直接找銀行一樣。 市況:如果樓市向上,銀行估價通常較為貼市,但有機會業主叫價進取,估價行有機會比成交價相較保守,出現估價不足情況。 如果樓市下行,銀行對物業估價較為保守,但因下跌速度交快、估出價錢呢輕微較高,俗稱突價。 另外,如果單位發現有僭建及維修令於土地查冊看見有機會同時會影響物業的價格。 買家應該透過查冊了解單位的情況,及原則確保單位沒有大型改動。 有讀者可能會好奇,那麼測量師在哪種情況下用哪種方式做物業估價呢?
銀行估價不足: 銀行估價不足: 按揭
成交量:若果近期同一大廈或同一屋苑成交宗數多,估價會跟隨市價;但若果近期同一大廈或同一屋苑未有成交,最近成交可能是一年前,估價會舆市價脫節。 按揭申請前記謹要查冊,及早發現單位違契、僭建等隱藏問題,否則待到銀行進行估價時才發現,便有機會拉低估價。 《香港財經時報》搜羅坊間8條物業估價的疑問,並逐一解答。 參考過本港主要銀行估價網,只要打上屋苑或大廈名稱,然後就填上關於物業的資料,包括座數、層數、單位號碼等基本資料,之後可以查詢物業估值,程序簡單。 銀行估價不足2025 當然,亦可以親自到銀行,向銀行相關部門查詢物業估值事宜。
物業估價的其中一個評估因素,是參考條件相若的物業成交價。 銀行估價不足2025 如果物業並非主流的私人屋苑或洋樓單位,譬如是村屋、豪宅、洋房等,這些物業的成交指標少,銀行估價時會趨向審慎,容易估價不足。 當業主想將物業轉按至另一間銀行,新承造銀行會對物業進行估價,按估值計算貸款額。
銀行估價不足: 銀行估價有局限
當然有不少比較少成交量的物業單位沒有最新成交額用作參考,導致估價行會用附近單位作參考。 然而附近單位成交額上升之際,本身單位有機會隨著上升。 樓市及經濟數據表現佳,銀行的估價一般較為進取,但當市況逆轉,銀行基於風險考慮,估價會較為保守。 2008年金融海嘯百業蕭條,銀行把估價大幅降低,甚至不作估價。 近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環球市場經濟未有起色,銀行在風險考慮下估價亦較為保守,估價普遍低3-5%,但由於樓價抗跌力仍強,跌幅仍然有限。
使用建築期付款的風險是,樓花期可長達 30 個月,期間樓市或有波動,入伙時單位市值出現調整,導致銀行估價不足,可借貸款額因而下跌,買家有機會要臨時吐錢補足樓價。 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表示,若果樓市急升,每宗成交的成交額創新高,但估價師會參考先前成交紀錄,過去成交價低過現在,於是出現估價不足的情況。 銀行估價不足 他解釋,雖然估價師會因應市況調整,但若果市況變化得太快,未必即時有數據參考。
銀行估價不足: 物業質素有問題
有可能是單位類別屬於資助房屋或村屋,又或曾經發生「事故」或鄰近「事故」單位所致,可作進一步查證,例如於網上搜尋凶宅資料。 指數每逢星期一公佈,最新數字大致反映兩星期前簽署買賣合約的物業樓價,相對的滯後幅度較政府數字為短。 大家不時聽到「市價」、「筍盤」名詞,到底如何界定這些名詞?
- 想知道市況走向,可參考政府公佈的經濟指數(如失業率)、恒生指數及屋苑成交紀錄。
- 遇到有關情況,可直接致電銀行查詢,或是詢問地產經紀,由他們作出估價。
- 如果單位質素欠佳,例如樓齡較高,已登記單位僭建情況,銀行的估價會較為保守,所以買入單位前應先進行查冊,了解單位的買家身份及業權,並查核有否根據《建築物條例》規定發出的指令, 查看有關指令是否已經解除。
- 不少新手買家其中一個難題,是當業主開價時,不知有何方法可以還價。
- 關於網站所提供任何內容的評估及核實,以及在任何情況下,在基於該等內容作準而做出任何財務決定之前,閣下務必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
如果估價比成交價高出超過一成,銀行批核按揭時也會產生疑問,理論上業主就算急於套現,亦不會隨便蝕讓單位,銀行會考慮是否涉及隱藏事故或其他爭拗等,買家有需要補充更多資料。 要成功申請按揭,由於每間銀行的批核準則不一,買家可以向多間銀行查詢估價,找出估價合適的銀行,增加批核的機會。 買家亦可以向個別銀行解釋原因,合理情況下銀行也會批出按揭。 銀行的物業估價反映物業的市值,當置業人士向銀行申請按揭,銀行會委託測量師行為該單位進行估價,如果物業出現嚴重估價不足,銀行批出的貸款額有機會比預期低,置業人士需要增加首期資金。 例如買家打算買入一個800萬的物業,想申請六成按揭,即480萬貸款額,但原來銀行估價物業只值700萬,便根據700萬批出六成按揭,即只批出420萬,買家便要額外抬錢60萬才能上會。
銀行估價不足: 按揭查詢
政府放寛按保後,不少人採用高成數按揭置業減低首期支出,不過入息及壓測要求相對提高。 若借款人申請按揭時入息不足以通過銀行審批,則需增加多一個擔… 一般大型屋苑,由於成交量較為活躍,銀行較願意承造長年期按揭,例如美孚新邨雖然樓齡達50年,但銀行仍願意會批出30年期。 一般估價有效期為三個月,但有時候市況波動,物業估價亦會隨之調整。
銀行估價不足: 物業估價須知懶人包 8個常見問題逐一解答 小心唔夠首期撻訂賠錢
2) 本網頁所提供的物業估價資料只供參考,本行並不保證任何資料的準確性、及時性或完整性。 銀行估價不足,業主要臨時準備足夠資金,填補預期貸款額與真實貸款額之間的落差(抬錢),才能借入按揭(上會),成功置業,買樓不成就要放棄訂金(撻訂),令業主大失預算。 當申請按揭時,首先把申請人扺押物業交由估價行估值,之後按照估價計算按揭成數,得出可批出的貸款金額。 如果樓市下跌,估價會偏高;如果樓市上升,估價追不上。 銀行估價不足2025 曹德明建議,準買家參考完銀行估價後,可以再觀察市況,然後尋求地產代理的意見。 銀行估價不足2025 不過,對普羅準買家來說,跟以上官方和代理指數相比,銀行估價會較貼身,真正了解自己心儀單位在當前的市值。
銀行估價不足: 估價不足解決方法
然而,向多間銀行拍門難免消耗不少時間,加上近日肺炎襲港,不少銀行的分行暫停營業,查詢估價難免出現不少阻滯。 按揭專家能夠為大家一次過向多間銀行查詢物業估價,並會提供按揭專業意見,讓準買家輕鬆度過申請按揭的難關。 近日新冠肺炎襲港,銀行界在物業估價方面會較為保守,估價不足的情況頻現,置業人士難免擔心影響按揭審批結果。 比較不同銀行的估價:由於每間銀行的估價標準各有不同,如果一間銀行估價不足,可嘗試找另外幾間銀行進行申請,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銀行。 按揭轉介公司能提供多間銀行估價及申請服務,節省與多間銀行溝通的麻煩。 很多時,我們也會聽到「估價不足」的個案,實情銀行在審批每一宗按揭申請時,除了參考準買家的借貸能力之外,還會委託獨立的估價公司來為物業作「銀行估價」,再決定最終可批出的按揭成數及金額。
銀行估價不足: 按揭計算機
不少新手買家其中一個難題,是當業主開價時,不知有何方法可以還價。 其實免費網上銀行估價是一個很好的還價理據,例如當業主開價900萬,但網上銀行估價查到只是800萬時,買家便可大膽展示有關估價還價,增加議價空間的機會。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銀行估價不足: 按揭年期: 應該揀長? 揀短?
網站所顯示的資訊或與金融機構或服務供應商之網站有所出入。 MoneyHero網站顯示的金融產品及服務資訊僅供參考,並非提供建議。 貸款產品比較頁面顯示的實際年利率及每月還款額是根據閣下所輸入的資料而作出之估算。 考慮申請產品前,我們建議你查閱產品之官方條款及細則。 當以上文件齊備,準買家剩低最擔心的事,莫過於申請按揭時,銀行估價不足。 銀行估價不足2025 一旦銀行估價不足,就有機會批出低於你預期的按揭金額。
銀行估價不足: 有關環聯
上述類型物業附近成交不足,難以形成大量有效成交供估價師進行估值,所以買入這類型物業適宜多問幾間銀行估價,預留多一點首期以便估價不足時支付額外首期。 例如18樓C座估值是600萬,19樓C座可能就是603萬,如此類推。 仔細調查單位:選擇物業時,必須親身前往單位查看質素,地產代理會進行查冊,以了解物業的背景及成交紀錄,初步評估物業能否順利通過估價。
銀行估價不足: 了解物業估價
物業估價不足,銀行要求我們抬錢上會,否則會拒批按揭;但原來一旦物業估足價,銀行也有不承造按揭的風險。 一般大型屋苑,由於成交量較為活躍,銀行較願意承造長年期按揭,例如美孚新邨雖然樓齡達50年,但銀行仍願意會批出30年期。 除了物業估值對借貸人的按揭成數及年期有影響,借款人的年齡及物業樓齡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而言,銀行會以「75年減去物業樓齡或借款人年齡」來計算按揭年期,但都要留意,就算減除後總數超過三十年,按揭年期仍是以三十年期為上限。 順帶一提,有不少銀行會在物業成交後,提供所謂的裝修貸款或私人信貸。
銀行估價不足: 物業估價不足成因
不過,各位不用過於擔心,銀行降低估價並不等於銀行估價不足,因為樓價的跌幅可能多於估價。 假設兩者不配合,這才是一個不健康的情況;若兩者是同步,其實仍然是一個正常的市場調節,所以建議各位要參考一些準確的數據,對比銀行估價與成交價之間是否同步加減。 由於銀行通常會以區內較接近估價日期的類近單位成交價做比較,故成交較活躍的屋苑,可以較容易取得估價指標。
梁沛泓又指,兩間地產代理公司的市場佔有率有很大代表性,代理公司每周從代理搜集數據,會較為貼市,但代理的樓價指數只針對某些屋苑指標。 銀行估價不足2025 銀行估價不足2025 指數是根據全港138個中小型私人屋苑的成交個案,計算加權平均數,而於08至21年以100個屋苑計算;08年前則以50個屋苑計算。 它是基於在中原集團的買賣合約成交價編制,用於反映最新的地產市場價格變動。 如果成交價太低,銀行角度會認為,業主以「折扣價」售予買家、或送予買家的意思,會出現「送贈契」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