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校長提醒,有關個人檔案主要為講述孩子的學習經歷,當中包括講述親子活動,而有關檔案只可於四頁紙以內,不能多於該頁數。 「家長可以不用放太多相片,他們可以整圖表,講述小朋友曾參與的活動等。」陳校長說,若家長提供多於四頁紙的額外資料,學校會以公平為原則,也不能計分。 普遍小學面試班及幼稚園面試班都以輕鬆方法,深入淺出地讓學生掌握面試技巧,重點培訓小朋友對日常生活環境的認知及分析,並加強自理及獨立處事能力。 其中豐富的課程有助提高孩子學習興趣,培養頭腦靈活。
– 約1000人可進入第二輪面試,會面只見小朋友,面試時會分成2至3人一組,小朋友要讀中、英文圖書,老師亦會因應圖書內容而提出問題。 主要由校董、校長及主任與小朋友傾談,會與日常生活相關問題,如博物館、日常見到的事物等,又或是數港鐵站名、巴士路線等,絕對不會問世界有幾多個洲等複雜問題,最後會面見家長。 大學收生時會同時參考申請者的學生學習概覽,了解申請人的背景,並會視情況取錄個別學生。 另外,若有申請者成績分數完全一樣,大學也會參考學生學習概覽,以決定應該錄取哪一位申請人。 在JUPAS公布派位之前,各大院校會在文憑試放榜前有條件取錄(Conditional Offer)部份學生。
小學面試: 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 HKBUAS Wong Kam Fai Secondary & Primary School
簡介:學校透過基督教全人教育,培育學生擁有基督化品格,確立合乎聖經的價值觀和健康的生活模式。 此外,學校更致力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語言環境及全方位的學習課程,以啟迪學生兩文三語、多元智能及高階思維,使他們成為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的世界公民。 簡介:私立天主教女校;本校秉承天主教傳統,重視學生的個人特性,致力全面發展學生潛能,培育學生成為追求卓越及滿有愛心、希望、喜樂及感恩的女性領袖;注重學生的品德及全人發展教育,並提供機會讓學生發展領導才能;小學與中學緊密聯繫。 中、小學生有共同活動;學校每年安排小四及小五學生到英國參加暑期學習計劃。 好多小學生嘅派位結果已經塵埃落定,輪到下年2022/23升小一嘅小朋友同家長準備「迎戰」啦。 不同直資、私立小學陸續接受報名,HeSheKids同大家整合左正在或者即將接受報名嘅學校同面試資訊。
請小朋友順序看數幅圖畫,看看在哪一幅圖畫時猜中圖中物件。 沒有固定答案,只要小朋友有想像力能解釋便可。
小學面試: 學校收生要求
面試形式︰小組及個人形式(首輪),面見入選學生及其家長(次輪,內容圍繞親子關係、家庭支援與學校理念方面)。 小一面試技巧: -只有一輪的採訪。 訪談將由三名老師進行,每組有6至7個孩子,為時40分鐘。 –老師將通過遊戲觀察兒童與兒童之間的關係,與兒童聊天並閱讀書籍。
- 此外,若進行視像面試的話,過程中家長應盡量不要干預,應完全開放空間讓小朋友與評估者,包括面談的教師對話。
- 小朋友面試說話時如果口齒不清,不但令人難以明白其所說,更會影響第一印象,如果家長發覺小朋友有發音問題,首先要找出哪個音發得不準再對症下藥,建議諮詢言語治療師以找出問題及改善方法。
- 不過,家長要求的話,校方亦會考慮給予候補面試機會,但名額不會太多。
- 老師亦會請小朋友按指示完成任務,如看書、畫畫。
- 面試日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首輪),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次輪) 面試形式︰小組及個人形式(首輪),面見入選學生及其家長(次輪,內容圍繞親子關係、家庭支援與學校理念方面)。
- 這一輪面試,主要是校長或副校長直接與父母見面,並與之前兩次面試中面試小朋友的表現作整合評分。
頭髮方面,男孩子宜梳理整齊,女孩子若是長頭髮的話,最好將頭髮束起,千萬不要披頭散髮。 主要測試小朋友是否禮讓、在當中怎樣爭取到自己的表達機會、夠不夠進取、回應時候反應的快慢都可以從小組面試中觀察到。 陳總校長說,若學生具好奇心、喜愛學習、充滿活力,已是非常配合該校,而同時學校會創造不同的平台,激發小朋友潛能。
小學面試: 王錦輝小學面試必看!王錦輝校長分享小一面試題目 學生要有這特質
試做 K2 程度的題目,內容有串字及看圖認中文字。 考辨別顏色,要求小朋友將指定顏色嘅魚,從圖中圈出來。 雙位數加法,例如 40 + 64. 連加法,例如 7 + 4 + 15.
- 面試班 現時主要是針對 升中面試班 / 小學面試班 及 幼稚園面試班 而設立,各種班現時都深受歡迎,有家長認為如想小朋友考到心儀學校,必須要看齊各 面試班推介,再加以作出培訓,務求一舉考入心儀的學校。
- 簡介:是一所天主教香港教區屬下的全日制私立男女小學;學校秉承天主教學校的教育使命,以「全人教育」作為辦學宗旨,本著「堅毅力行」的校訓,引領學生追求知識、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及發展學生多元潛能,從而對社會作出貢獻。
- 在畫畫時需要使用自備的顏色筆,完成創作之後於圖畫紙上寫上姓名,老師會收走。
- 想提升小朋友成功面試直資小學的機會,除了要了解面試的方式及內容外,還需要掌握面試技巧。
- 否則,申請人仍然可以透過JUPAS報讀其他學位。
- 完成後,他們應該安靜地呆在桌子上。
- 將對兒童進行小組和個人面試,以考核其閱讀基本的英語詞彙,例如顏色。
文憑試放榜前後,各大院校都會按課程需要,邀請有意入讀的申請人進行面試、筆試或能力測試。 由於疫情關係,近年有部分院校改為網上面試。 小學面試 由於不同院校的安排都會有所不同,所以申請人應該留意各院校的最新安排及網頁公布。 想提升小朋友成功面試直資小學的機會,除了要了解面試的方式及內容外,還需要掌握面試技巧。 和富慈善基金會李宗德小學校長鄒秉恩會分享面試直資小學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及要點,家長及小朋友可多加留意。 在第三輪面試時,要注意小朋友在等候家長及進行面試的過程中,能否安靜自律、會否主動拿取圖書閱讀、當家長告訴小朋友要自我介紹後,他們的表現如何等,因為這些行為可以觀察到小朋友很多有關生活習慣、禮貌的細節。
小學面試: 幼稚園面試班 和 面試班小學 課程內容有甚麼?
因此,家長平日就要擴闊小朋友的視野,一同建立閱報習慣,也應該讓小朋友多跟其他同學/同齡的小朋友相處。 最後,好多家長以為小朋友做得好就「萬事足」,但事實上有很多小學不只會要求小朋友面試,更會在第二輪面試要求面見家長,或家長與小朋友同時出席面試。 學校藉此從家長口中了解,到底孩子的日常生活是怎樣,家長如何管教子女等。 尤其是一些着重校風的學校,他們會非常看重小朋友的家庭背景和管教方法,或會傾向收一些「乖巧」的小朋友。 正因為此,家長在面試時應該一來要事先準備如何回答有關問題,二來就是如何表現出對學校尊重和配合。 播道只設一輪小一面試,所有申請者均獲面試機會。
小學面試: 4 香港培正小學
父母和孩子將在同一時間見面。 將會進行中英文對話,詢問孩子們的學校生活和喜歡的事物,例如他們平日喜歡閱讀哪些書籍。 -此外,還會詢問父母為什麼選擇這所學校,親子關係等。
小學面試: 平台上有哪些區域的 面試班 ?
進入這階段,已屬最後關頭,平均四人爭一個學額。 在這面試中,老師會向家長了解大家的教學理念,了解家長會否成為教育小朋友的重要伙伴,從而了解與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否配合。 陳總校長說,第二輪面試為實體面試,學校會從6100多名申請者影片及個人檔案中揀選約一半人、即2500人至3000人左右加進入第二輪面試,今年預計在九月下旬進行。 而學校會花四、五日、派出約100名中學部及小學部的老師參與,面試時間約為四十五分鐘。 圖片來源
小學面試: 家長注意事項
在等待面試時間可以玩玩具,小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玩具的類型,例如木偶,汽車和槍支。 學校很着重取錄德才兼備的學生,學校會透過小朋友的幼稚園成績來了解他們,但這些都是基本要求,並非最主要決定學生能否成功入讀的因素。 小學面試 若小朋友在才氣方面並不卓越,但整體上很服從指令、很有禮貌,學校亦會考慮取錄。 面試時,若能掌握以下要點,有助提升成功機會。
小學面試: 2 生活化思考,切忌僵化回答
校方從面試中甄選出合適的考生參加第二輪面試。 主要觀察小朋友是否有禮、合群、不怕陌生、語文能力和自理能力,校長李仕浣表示「主動和自理能力好的孩子,較適合在培正就讀。」 小學面試 而小朋友參加較多課外活動不會獲額外加分。 交表日期︰截至8月2日暫未有資料 面試貼士︰ 首輪面試 約8至10人一組,小朋友先畫圖畫,再用Gigo砌自己想砌的物件,解釋構思,最後聽老師說故事,由小朋友再覆述一次。 次輪面試 約350人可進入第二輪面試,不用接見家長,小朋友單獨在校長室跟校長面見,問題以圍繞日常生活為主,如平日喜歡做什麼等,還會請小朋友玩砌圖及看圖認讀等。 面試日期︰改至2020年12月18至20日 面試形式︰ -小組遊戲及個人面談 -約20個考生一組,每組玩的內容也有不同,面試時間約1小時,等候期間可玩玩具,玩具類型如有布偶、車、槍,考生按喜好選擇。 面試貼士︰ 1 玩畫畫 有的組別聽指令畫畫,如畫昆蟲,要畫有7節的毛毛蟲、9隻腳的蟲。
小學面試: 第三輪面試:親子面試 家長需分享教育理念
請小朋友即場唱一首普通話 / 英文 / 廣東話兒歌。 朗讀中文書和英文書各一本。 小學面試 用普通話簡單介紹自己。
小學面試: 媽媽首選的幼兒英語教材Oxford Path 再度在8月荷花BB展推出優惠
鄒校長指,該校是英文小學,若想知道小朋友的語文基礎水平,面試時會問小朋友很淺易的英文問題,使他們大概明白問題的意思後回答提問。 此外,鄒校長認為懂得聆聽亦是一種考驗,只要小朋友能夠掌握所問的內容什麼,已算不錯。 如果學校沒有特定要求,面試時小朋友可以用廣東話作答。 談到個人面試的內容,當然每間小學都不盡相同,但大多貼近日常生活,學術方面程度亦參考幼稚K2所教授的課程,以考驗小朋友是否真的掌握到知識。 小學面試2025 第一次面試多數是個人面試,讓小朋友表達自己,提問他們與普通常識相關的問題、讓他們用不同的語言表達自己,還會考驗小朋友能否聽得明白別人所說的話等,以了解學生整體不同能力的表現。
小學面試: 小組面試常見活動:
有組別是自由畫畫,沒有指令。 2 玩遊戲︰砌LEGO;跟老師踢球;玩保齡球(每人一次),滾保齡球撞跌10個瓶,如撞跌保齡球瓶,考生需要自行拾起。 3 看圖答問題 4 日常生活問題︰會問考生姓名等個人資料,問跟家人日常生活。 面試日期︰2020年8月15日、16日、22日或23日(首輪),2021年2月(第二階段) 面試貼士︰ 第一輪 小朋友將分小組和個人面試,認讀基本英文生字,如顏色等,也需聆聽老師的題目,考小朋友的記憶。
簡介:是一所基督教學校;秉承聖公會辦學的理念以基督教的核心價值培育下一代。 小學面試2025 課程設計、演繹及實踐皆建基於基督信仰,故此基督教價值觀乃整個課程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以期實踐基督教全人教育的理想。 因此,學生均需要參加學校的所有課程及學習活動。 簡介:是一所天主教香港教區屬下的全日制私立男女小學;學校秉承天主教學校的教育使命,以「全人教育」作為辦學宗旨,本著「堅毅力行」的校訓,引領學生追求知識、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及發展學生多元潛能,從而對社會作出貢獻。 師生能藉教與學及校園生活,認識福音及感受天父的慈愛。
學生學習概覽可以展示申請人於就讀高中時,學術以外的成就及其曾經參與的活動。 包括由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城市大學、浸會大學、嶺南大學和教育大學8所教資會資助大學,所提供的教資會資助全日制學士學位課程,以及教育大學提供的教資會資助全日制高級文憑課程。 要注意的是,只要申請人的文憑試覆核成績已經滿足一切有關課程的入學要求,而且成績處於該課程評核結果名單的正式遴選取錄線之上,就不會因為覆核成績而被影響錄取資格。 換言之,只要申請人覆核之後的成績高於正式遴選結果中的最後一人的成績,都會被該課程取錄。
面試日期︰8月下旬至9月下旬(首輪),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次輪) 小學面試 面試形式︰小組及個人形式(首輪),面見入選學生及其家長(次輪,內容圍繞親子關係、家庭支援與學校理念方面)。 面試貼士︰ 全部申請人均可參與首輪面試,當中600人入選次輪面試。 首輪面試 第一部分平均8人一組,課室內擺放了玩具、LEGO、積木等,讓小朋友自由揀選,也有集體遊戲,老師主要從旁觀察小朋友的肌肉協調能力、應對表現、互動情況等。 老師亦會請小朋友按指示完成任務,如看書、畫畫。
小一面試技巧: 第一輪面試,一組大約6-8人將根據年齡分組。 小學面試2025 同一個月份出生的人將被歸為同一組。 在面試中,將要求兒童畫畫,使用IPAD用中英文做句子以及玩小組遊戲。
–老師將參考幼兒園的K2報告,孩子們將被帶到校長的房間與校長見面,持續8至10分鐘。 香港的小學主要分為4個類別,官立、津貼、直資、私立。 「官立學校」由政府開辦,「私立學校」是自資營辦;而「津貼學校」和「直資學校」則在不同程度上獲得政府資助。 直資和私立都可以自行揀選收生額,想入讀這兩類型的學校,小朋友必須自行向學校遞交小一入學報名表,及後通過學校的面試和評估,才能入讀該校的小一。 現今小學面試取錄通知多在網上公布,家長亦已習慣瀏覽學校網頁以掌握相關資料。 家長可在適當日期檢查相關資料,包括第一至三輸面試時間,什麼時候需要提交如表格影片等資料,以及是否被取錄等通知,不要錯失面試或入讀機會。
– 老師會逐一叫名,向個別考生發問問題,問題以廣東話或英語發問,圍繞故事內容,中間有配字遊戲,全部提問只是以口頭發問,不需紙筆作答。 – 沒有關於數學運算等的問題。 – 面試過程及等候期間,不會提供任何玩具給學生玩耍。 小一面試技巧: 第一回合 –面試大約需要2個小時。
展示一幅風景畫,請小朋友指出各事物的位置及名稱,例如問太陽左邊是甚麼? 請小朋友即場畫一幅圖畫,並寫上題目與自己的名字,然後圍繞該圖畫發問。 在一幅圖畫中找出錯處。
小學面試: 面試班 / 面試班小學 / 幼稚園面試班 / 小一面試班推介 / 面試班推介 / 小一面試班邊間好 / 升中面試班 / 小學面試班 / 幼稚園面試班邊間好 / 小一面試班
第一輪面試學生面試分為10人一組,分為三個部分包括中文模擬課、英語模擬課、及講故事問問題。 然後3至4個小組將一起完成指定任務,主要是考核小朋友聽指令及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其中,有600至700人參加了第二輪初一面試,分別會見了校長、副校長和主任。 除了了解孩子的生活習慣外,面試還會考核學生包括中文、英文及數學知識,特別側重於孩子的中文和英文能力,行為、日常活動及學習習慣。 當中600至700人進入次輪小一面試,個別與校長、副校長及主任會面,除了解小朋友的生活習慣,還包括中英數知識性問題,着重小朋友的中英語能力、行為表現、平日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