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2014年立法會文件披露東鐵綫最繁忙路段載客率及客量,若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得出100%飽和的載客率,而乘客量達5.87萬人次[121]。 火車尾班車時間2025 火車尾班車時間 而自2022年5月為配合東鐵綫過海段通車,需要由12卡車廂的列車全面改為9卡車廂的列車行駛後,因列車載客量減少,車廂擠迫的問題更加嚴重,甚至於不設企位的頭等車廂亦出現車廂滿座的情況[122][123]。 民主黨於該年5-6月進行調查顯示,近七成受訪者認為過海段通車後車廂變得更擠迫;有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港鐵應取消頭等車廂。 而民主黨亦建議港鐵加密東鐵綫全日班次、將東鐵綫增至10卡車廂的列車行駛及將早晨折扣優惠擴展至所有港鐵車站[124]。
配合沙田至中環綫工程、東鐵綫更換新列車及為保障候車乘客安全,此站將會加裝1.7米高月台自動閘門,預計2025年完成。 [21]新月台閘門將會由深圳市方大自動化系統有限公司提供,是港鐵首次採用國產月台閘門。 但根據同年發表的《香港運輸政策綠皮書》,政府原意將觀塘綫延伸至炮台山站作為第三條過海鐵路,後來演變為觀塘綫延綫[136]。 隨著香港機場核心計劃落實,政府於翌年決定以機場鐵路作為第三條過海鐵路,九廣鐵路-英段過海的計劃便取消,現由沙田至中環綫過海段取代。
火車尾班車時間: 香港境內客運服務
東鐵綫在停止貨運業務前所提供的主要貨運業務有貨櫃運輸、一般貨運(平板拖卡)及牲口運輸,來往香港與中國大陸,最遠至烏魯木齊。 在上水屠房於2000年1月運作之前,載著牲畜的列車(俗稱「豬車」,因運載的牲畜以豬隻為主)經過車站時留下的氣味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 由於中港鐵路貨運在靈活性、時間及成本上遠不及水路和公路,從2000年代起,中港兩地的貨運量上升時,市場對中港鐵路貨運需求卻急劇下降。
- 然而由於東鐵綫本身歷史悠久,月台無法承受五百公斤閘門帶來的額外重量,故此需要加固月台,如以鋼製強化支架支撐[113]。
- 然而因沙頭角公路建成後客量大跌,支線最後於14年後1928年4月1日停駛。
- 在1999年8月之前,由於屠房設於市區,因此運載牲口的貨卡需前駛經沿線各站。
- 九鐵公司為了清楚劃分現有九廣鐵路及將來西部走廊兩種服務,在同年將「九廣鐵路(英段)」易名為「九廣東鐵」,九龍車站亦改稱「紅磡車站」。
- 隨著香港機場核心計劃落實,政府於翌年決定以機場鐵路作為第三條過海鐵路,九廣鐵路-英段過海的計劃便取消,現由沙田至中環綫過海段取代。
- 旺角東站、沙田站、粉嶺站和上水站的橫式站牌在翻新工程後全部拆除。
- 根據2014年立法會文件披露東鐵綫最繁忙路段載客率及客量,若以每平方米四人站立密度計算,得出100%飽和的載客率,而乘客量達5.87萬人次[121]。
1991年6月18日早上約8時45分,大學站以北(白石角貼近中文大學)路段的電纜嚴重折斷。 一列九廣鐵路-英段北行客運列車剛巧駛經,由於車速甚高,而電纜被列車的集電弓勾著拖行,近1公里長的電纜遭扯脫。 此外,由於東鐵綫大部分路段屬於露天路段,故每逢惡劣遇上天氣如熱帶氣旋影響香港時,東鐵綫路段容易因露天電纜損毁、山泥傾瀉、塌樹等各種原因導致不能提供完整服務。 當惡劣天氣過去時,東鐵綫服務往往因工作人員仍在進行搶修而未能恢復正常,往往出現東鐵綫車廂與沿綫的車站月台及大堂甚至站外逼滿乘客的現象。 自蒸汽火車時代開始,九廣鐵路就分為不同的車廂等級,當時分為一等、二等及三等車廂,後來當時的九廣鐵路局將二等及三等車廂合併為普通等車廂,直到電氣化火車投入服務,這種傳統仍維持,但是就簡化為普通等及頭等。
火車尾班車時間: 車廂等級
同时采用西门子Trackguard Sicas ECC電子聯鎖系統和Clearguard TCM 100音频无绝缘轨道电路代替既有设备,保留信号机等轨旁设备。 新系统调试及新舊系统接合作业原定于2019年内完成,然而受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的影响,部分轨旁通信线遭破坏需要修复,新系统启用的日期被推迟至2020年[1][60][61][62][63]。 而在新系統於2020年9月12日啟用前一日,由於技術問題需時修正,導致新訊號系統第二次延遲啟用。 乘客透過使用「行程指南」,直接點選起點和目的地車站後,即時顯示多項港鐵重要旅程資訊,包括車費、建議路綫、預計乘車時間、轉綫站、轉綫指示及月台編號、起點站服務時間、頭班車及尾班車資料等便會即時顯示。 港鐵在2012年12月14日批出沙中綫37列新列車及訊號系統採購合約。 新列車由Hyundai Rotem Company在南韓設計、製造以及營運測試。
1984年11月25日早上8時50分,一列九廣鐵路-英段客運列車在到達上水站落客後,列車需駛入中線路軌,以便調頭後再駛入該站南行月台。 當列車在駛至分岐口,轉轍器沒有將列車引入中線路軌,列車因而駛入安全側線。 因超速行駛,列車收掣不及,撞上止衝擋,列車第一卡因撞擊斷開兩截,凌空彈起再壓斷一條電纜柱,然後翻側,斷開的後半截車卡壓著橫放了包括車頭的前半截車卡。 當時車上有兩名職員,於車頭的車長及時逃生,僅受輕傷,司機則在列車另一端,未有受傷。 火車尾班車時間 肇事的車卡事後報廢,而E45組餘下完好的233號車卡則在數年後代替在何東樓車廠內撞毀屬於E58組的原272號車卡,而舊有272號車卡亦報銷。
火車尾班車時間: 通車日期
其中原顯示通往「拔萃男書院」的舊A出口於2009年車站改善工程時被永久取消及封閉,其餘三個出口並沒有因此更改出口編號。 火車尾班車時間2025 直至2012年中,A出口重新出現於車站街道圖中[6],10月左右正式名為「政府合署停車場」[7]。 火車尾班車時間2025 此站前身為1910年10月1日開幕的「油蔴地火車站」,1969年易名為「旺角車站」(Mong 火車尾班車時間 Kok Station),並於1980年代初九廣鐵路(英段)電氣化期間原址重建,全新電氣化規格旺角車站在1982年5月4日落成啟用。 目前新界東人口仍然處於增長期(香港政府已啟動古洞北及粉嶺北新市鎮發展計劃,而北區、大埔區與沙田區亦有大量新建公營房屋即將落成),再加上自由行政策開放後大量使用羅湖口岸及落馬洲口岸入境的內地旅客使用東鐵綫往返香港,故東鐵綫的擠迫情況依舊十分嚴重。
- 在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上港鐵概括指出加裝月台閘門的困難包括月台結構的限制、現有信號系統和列車的限制以及月台空隙較闊帶來的安全風險,綜合各個因素後港鐵公司認為同步進行沙中綫計劃及在東鐵綫加裝自動月台閘門的工程是較理想的方案[114]。
- 全新電氣化火車於1981年至1982年間陸續運抵本港,每列通常以6卡車行駛,另外亦有9卡車及12卡車。
- 港鐵公司於2010年6月16日停辦鐵路貨運前,東鐵綫曾經是香港唯一有經營貨運業務的鐵路綫,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啟用前,本綫是香港唯一的城際客運鐵路綫。
- 經過初步調查之後發現,東鐵列車在2003年改用自動列車運轉裝置(TBL 2 ATO,以比利時TBL訊號系統為基礎)後,對列車組件增加達1倍的壓力。
- 後來鐵路局於1947年再度改裝一輛鐵路巴士提供服務,至1961年結束[13]。
- 因應現有12卡列車車齡已高,且性能上亦未能應付過海段之斜坡及頻密之班次,列車亦需更換成全新的韓製9卡列車。
- 東鐵綫自通車以來並未有安裝月台幕門或月台閘門,港鐵曾表示在現有車站加裝月台閘門工程需要配合沙田至中環綫通車與新購置的港鐵東鐵綫現代列車,以及須進行月台加固工程以承托閘門重量。
現時,旺角東站是東鐵綫九龍沿途各站之中,唯一一個非轉車站,而不少市民依然沿用兩鐵合併前的俗稱「旺角火車站」稱呼此站。 火車尾班車時間2025 因應兩鐵合併,旺角車站於2007年12月2日起而更改為「旺角東站」,以免與前地鐵荃灣綫及觀塘綫的旺角站混淆。 事實上,旺角東站與旺角站並非正式轉車站,乘客若在兩站間轉乘,無論使用八達通抑或單程票,均當作兩段車程處理,需繳付再入閘收費。 2021年10月6日,時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及東鐵綫計劃增設白石角站,為改善白石角與科學園一帶公共交通接駁,香港政府將會邀請港鐵進行研究,研究以現時白石角的香港教育大學運動中心用地為基礎,興建東鐵綫白石角站[131]。 在1999年8月之前,由於屠房設於市區,因此運載牲口的貨卡需前駛經沿線各站。
火車尾班車時間: 車站啟用
為協助東鐵綫的乘客更便捷地使用鐵路服務,港鐵公司亦於羅湖站/落馬洲站抵港大堂、大圍站2號月台通道、金鐘站大堂/轉車通道以及上水站C出口增設乘客資訊顯示螢幕,讓乘客得悉東鐵綫未來四班列車的抵站時間以及終點站[註 火車尾班車時間2025 3]。 東鐵綫主要以香港境內客運服務為主,服務範圍包括元朗區、北區、大埔區、沙田區、九龍城區、深水埗區、油尖旺區、灣仔區及中西區。 雖然車費昂貴,而前往落馬洲站則只有採用較迂迴的路線才可繳付較低車費。 但由於两站分别直接連接深圳市罗湖区與福田区两大深圳核心地區,因此仍有不少乘客選擇乘搭東鐵綫跨境前往深圳。 目前東鐵綫北行主要以兩班往羅湖站列車加一班往落馬洲的列車之方式運作。
火車尾班車時間: 月台安全門
翌日早上約8時25分,上游城門水塘溢出的洪水夾集著沙石,將橫跨城門河的11號橋橋墩沖毀,一隊鐵路職工剛巧路過,即時通報上級,將鐵路封閉。 封閉期間,鐵路分為紅磡至大圍、沙田至羅湖兩段,之間乘客需靠巴士接駁,當局在大圍搭建臨時車站;貨運方面,牲口轉往和合石站,蔬菜及雞蛋轉往粉嶺站,其他貨車則分別轉往何東樓車廠或大埔滘站。 當時香港依賴鐵路從中國大陸進口糧食,當局對此極為關注,港督亦有親臨現場視察。 工務局在駐港英軍協助下,在40天內重建11號橋,鐵路服務終於同年10月4日回復正常。 港鐵公司、中國鐵路廣州局集團、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聯合營運往返香港紅磡站至廣州、上海及北京的城際客運列車服務。 通常直通車會全程使用東鐵綫的正線(羅湖-火炭-紅磡),並在整段九廣鐵路(廣深鐵路及東鐵綫)上以指定十輛韶山8型電力機車(廣鐵)或Lok 2000型電力機車(港鐵)牽引。
火車尾班車時間: 車站佈置
另一方面,鐵路貨運發展空間有限,為了善用資源,港鐵公司2010年6月16日起停辦貨運業務[16],約60名貨運員工獲安排內部調職,騰出的貨運列車行車時間,可靈活調動客運列車服務,令乘客受惠。 2018年1月11日上午9時25分,由於負責控制東鐵綫TBL 2信號系統的伺服器運作不暢順,轉換使用AWS後備系統,以及由工程人員改用人手操作重新啟動伺服器,但仍不成功。 為進行跟進修復,控制中心宣佈暫停東鐵綫全綫列車服務,包括城際直通車也停駛。 港鐵向運輸署通報事件及安排了接駁巴士疏導受影響乘客,惟指示不清析引起混亂。
火車尾班車時間: 使用情況
在2012年,東鐵綫每日平均乘客量為逾102.2萬人次,當中有約24萬人次往返羅湖站;另有約六萬人次往返落馬洲站,而繁忙時間平均載客率達71%。 乘客可以透過智能手機開啟應用程式「MTR 火車尾班車時間2025 火車尾班車時間 Mobile」或使用經「data.gov.hk」授權的應用程式查閱東鐵綫未來四班抵站列車的到達時間,亦可以在港鐵網站查閱詳細時間表。 火車尾班車時間 2022年5月6日,行駛於東鐵綫逾40年的港鐵中期翻新列車正式退役,由港鐵東鐵綫現代列車全面取代。 1956年9月24日,馬料水車站啟用,並於1967年1月1日起配合香港中文大學逐步落成而改名大學車站。 除大學車站外,1960年代亦有另外兩個車站曾經改名:大埔車站改名為大埔滘車站;而油蔴地車站則改名為旺角車站。 火車尾班車時間 而在翌年4月26日,一列軍用蒸氣火車在紅磡車廠爆炸,造成6人死亡,促進了九廣鐵路柴油化的進程[14],直至1962年9月2日所有蒸汽火車由柴油機車取代。
火車尾班車時間: 列車編組
由於原屬英段的列車及設備被日軍運到中國大陸應用,直到1945年8月香港重光時,英段只剩下2台機車及幾節車廂可以使用。 火車尾班車時間2025 全新電氣化火車於1981年至1982年間陸續運抵本港,每列通常以6卡車行駛,另外亦有9卡車及12卡車。 為配合新列車的車門高度,沿線各站月台需加高至1.2米,多個車站亦進行全面改建。 1981年4月26日,雙軌設計的新筆架山隧道正式啟用,九龍(現紅磡)至沙田之間的九廣鐵路(英段)亦於4月27日開始雙軌行車,舊筆架山隧道內的路軌則被拆除,改為供水隧道。 同年5月4日,九龍塘車站及重建後的電氣化規格旺角車站(現旺角東站)啟用。 東鐵綫部分車站月台設計非常狹窄,導致相關月台(往金鐘方向)經常成為的人流瓶頸位「重災區」[119][120]。
火車尾班車時間: 訊號系統
而上述安排于同年2月6日起取消,而同日罗湖站亦恢复过境服务[40]。 2022年5月14日,東鐵綫過海段通車儀式在會展站舉行,時任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港鐵主席歐陽伯權及行政總裁金澤培等皆有出席[35]。 乘客在電車前閘下車時,可使用電子支付方式、八達通或現金繳付車資。 火車尾班車時間 因此,除了要求台鐵改善班次延誤、無預警取消問題,增加區間快車及自強號列車停靠竹北站,林思銘也要求台鐵增加竹北站上下班、上下學尖峰時刻的停靠班次。 陳榮哲說,他機車老舊,跟商家建議,用機車讓他挑戰,如果夾下2900隻娃娃,就可以給他換山葉YAMAHA125cc全新機車,商家也從善如流。 目前他完成一半數量,再跟朋友商量讓渡,預計年底可以順利達標。
火車尾班車時間: 貨運服務
隨新列車陸續投入服務,12卡中期翻新列車最終行駛至2022年5月6日。 上水屠房1999年8月啟用後,牲畜列車不再沿東鐵前往何文田牲口站,取而代之是經羅湖站直去不遠的上水屠房,對沿線乘客與居民的滋擾從此消失。 火車尾班車時間 1956年9月24日,馬料水車站啟用,並於1966年12月11日改名為大學車站,以配合位於馬料水的香港中文大學成立。 因為新界東人口急速上升,九鐵於80年代初期電氣化,並逐漸發展為通勤鐵路。
火車尾班車時間: 列車服務時間
目前舊彎位(樟樹灘走線)是香港教育大學運動場及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研究生宿舍二及三座連未撥用土地。 然而由於東鐵綫本身歷史悠久,月台無法承受五百公斤閘門帶來的額外重量,故此需要加固月台,如以鋼製強化支架支撐[113]。 火車尾班車時間 在立法會鐵路事宜小組委員會上港鐵概括指出加裝月台閘門的困難包括月台結構的限制、現有信號系統和列車的限制以及月台空隙較闊帶來的安全風險,綜合各個因素後港鐵公司認為同步進行沙中綫計劃及在東鐵綫加裝自動月台閘門的工程是較理想的方案[114]。 2012年7月23日晚上11時,因颱風韋森特吹襲香港,因大埔墟站附近有大樹倒塌,導致電力故障,再加上其他路段亦出現跳電情況,引致東鐵綫全綫暫停服務,事故期間共有8列東鐵綫列車受影響[85]。
火車尾班車時間: 車站主題
1949年10月15日,和合石支線通車,每日由紅磡公眾殮房運送棺木前往和合石墳場;而和合石車站亦於1950年9月11日啟用。 隨着棺木的運送逐漸由靈車取代,九鐵於1968年末起停止運送棺木前往和合石墳場,結束靈柩運送服務。 而和合石支線改於每年清明節及重陽節提供客運服務,以方便接載掃墓人士。 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大型活動期間,如有需要,本公司將特別調派載客量較大的東涌綫列車行走機場快綫,並加密班次,以確保前往機場的乘客旅程不受影響。 吳俁之表示,柳營火車站前轉乘環境優化工程雖是小型工程,仍遴聘優秀的建築師協助規畫,著力很深,能入選Arch Daily網站獲得肯定,期許藉著此類小而精美的規畫,營造良好的公共運輸空間,也為地方家鄉小站型塑門戶意象和記憶。 火車尾班車時間 公共運輸處處長吳俁之指出,柳營火車站前轉乘環境優化工程由丁尺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除了基本交通功能,更採現代設計手法,不但視覺上富穿透的節奏感,動線上也營造出適合洄游其中的豐富行走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