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綠在區區」回收,更可以登記「綠綠賞」智能積分卡或「綠綠賞」手機APP,一邊回收一邊儲積分換禮物,每件電器相等10分積分。 不犯法,你可以照舊掉到垃圾站或賣給「收賣佬」,但由於這是很不環保的動作,所以政府「不建議」巿民這樣做。 現時全港各區已設立超過120個回收流動點(每週定時定點運作的回收街站),回收流動點主要位處缺乏分類回收設施的單幢式及「三無」住宅樓宇附近。 送去回收廠作除毒、拆解及轉廢為材;部份合適電器可修復成「再生電器」以轉送基層市民重用,物盡其用。
- 現時已有9個回收站投入服務,按下以下項目的超連結,可以去到相關環保站的Facebook平台專頁,了解該站的開放時間及最新資訊。
- 除了支援社區回收,「綠在區區」亦會舉辦多種環保教育活動,從多角度把綠色生活文化注入社區。
- 派發二手物:
- 儘管把舊電器掉去垃圾站現時不屬違法,但做法並不恰當。
各「綠在區區」更有不同回收有賞計劃,可以儲印花換禮品,環保減廢又加分。 四電一腦回收站2025 電器總會用舊時,自從「四電一腦」回收計劃推出後,舊電器需要按照環保署規定的途徑進行回收,不能夠直接丟棄到垃圾桶或垃圾站,避免電子污染毒害環境。 不論是要斷捨離已壞電器、出了新iPhone 14要換新電話、水星逆行電子產品易故障要換新,都可以參考一下的4個免費的上門回收或自行回收方法及回收注意事項。 零售商在分發上述受制電器時,須提供相關循環再造標籤,亦要為消費者安排「一換一」除舊服務。 而消費者購買時應向零售商要求除舊服務,而這服務是免費的 四電一腦回收站2025 。
四電一腦回收站: 垃圾站清潔工呻:空殼電器亂棄 無法拒收
如要成為綠綠賞會員,只需下載綠綠賞手機應用程式,或於任何綠在區區的回收點提交2公斤的回收物領取一張綠綠賞積分卡。 環保處設立了不同的社區回收中心、回收流動點以及廢舊電器回收車,方便接收不同地區市民的廢棄家電。 到環保處回收網絡回收舊電器,更可參與「綠綠賞」計劃,儲分換領不同生活用品。 政府回收服務營辦商已作好全面準備,額外加強人手,以達致在收到銷售商要求三個工作天後就能上門收集舊電器的服務承諾。 循環再造徵費水平為:電腦、打印機、掃描器 每件15元;顯示器 每件45元;空調機、洗衣機 每件125元;雪櫃、電視機 四電一腦回收站 每件165元。 如果想回收電器,環境保護署提供了3個途徑——綠在區區回收站、廢舊電器回收車及上門回收營辦商,方便市民進行回收舊電器。
立即看看Cosmo整理的4個回收電器方法及3大回收注意事項吧。 四電一腦回收站2025 消費者如在外地購入並自用的受管制電器,則無須繳付循環再造徵費,但如再作為商業行為分發(即「平行進口」),便會視作為供應商及銷售商,需履行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下所規定的責任。 銷售商有法定責任為顧客聯絡其法定除舊服務方案內的指定收集者(包括政府營辦商)安排上門收集服務。 環保署在2005年1月推出家居廢物源頭分類計劃,目的是透過鼓勵及協助物業管理公司於屋苑/住宅大廈範圍內提供廢物分類回收設施,方便居民參與廢物源頭分類,以提高回收物料的收集數量和減少廢物的棄置量。
四電一腦回收站: 免費預約上門回收
送走舊電器前,應先作簡單清潔以保持衛生,方便要處理回收程序的前線工作人員。 如果要送走電腦,最好妥善將電子儀器格式化,保護個人資料安全及私隱。 自2018年起全面實施的「四電一腦」回收計劃,讓消費者在買新冷氣、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時,可輕鬆地處理好舊機。 消費者購買受管制電器後,應在收到新電器時或之前,從銷售商取得適當的循環再造標籤。 循環再造標籤旨在協助消費者識別在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下分發的受管制電器。 四電一腦回收站 小編特意詢問環保處及回收商「歐綠保」除舊服務時,環保署只稱「滿足在收到銷售商要求後最快第四個工作天上門收集的服務承諾」,而回收商「歐綠保」稱最快的上門回收舊機服務,已預約至兩個月後的 9 月 27 日。
(b) 舊件應保持整潔。 如有嚴重的衞生問題(例如:有餿汁殘渣、蟑螂、螞蟻),收集人員有權拒絕移走該舊件,而消費者或不能再要求另一次免費除舊服務。 循環再造徵費由「四電一腦」供應商直接向環境保護署支付。 不過,供應商可能會沿着供應鏈分擔有關支出,這是供應商和銷售商的商業決定。 各個參與的屋苑亦可定時舉辦大型的回收活動,來集中收集其他種類的可重用及可回收物料,例如舊衣服、舊電器和舊電腦等,然後再轉交回收商。
四電一腦回收站: 方法3:自攜到「綠在區區」 回收同時儲積分
但銷售商可能會提供其他收費服務,例如拆除冷氣機,在購物當日送貨及同時搬走舊電器,顧客可按自己需要選擇合適的服務安排。 儘管把舊電器掉去垃圾站現時不屬違法,但做法並不恰當。 香港的地理環境狹小,卻要應付大量廢物,我們實在有需要了解如何可以改善這個情況。
即是說消費者有很大機會購買新機到貨後,但舊機亦未有回收商上門回收,造成有兩部大型電器放在家中不便的景象出現。 四電一腦回收站2025 主要回收物類型: 紙包飲品盒、廢紙、廢膠、廢金屬、小型家電、四電一腦 (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玻璃容器、慳電膽/光管以及充電池。 社區環保站「綠在區區」及其流動街站,亦回收「四電一腦」和其他家電,提供另一方便市民大眾回收舊電器的地區途徑。
四電一腦回收站: 3 回收流動點
派發二手物: 收集的二手物會於社區免費派發,派發途徑包括透過「綠在屯門」、回收流動點及嘉年華中的「拾下拾下」二手店,讓市民自由領取;亦會透過屋苑、學校、機構等轉贈予有需要市民,讓有用的資源得以在社區流轉。 其實自從政府推出四電一腦回收計劃後,換新家電已經變得相對方便。 但有時想處於舊電器,不一定同時買新的,那這些舊電腦、家電就可以透過捐贈、二手電器回收及社區回收中心等途徑處理。
四電一腦回收站: 回收四電一腦注意事項
坊間有不少非牟利機構如明愛、香港青年協會、保良局、救世軍及國際十字路會等。 以後大家買新的「四電一腦」時,銷售商要為顧客安排免費上門移走屬相同類別的舊電器。 四電一腦回收站2025 四電一腦回收站2025 同時要在收據上載明循環再造徵費的字句,和提供循環再造標籤。
四電一腦回收站: 回收環保站
根據環保署回覆「循環再造徵費只適用於完整的電腦產品,徵費水平為每部15元。 」但如何去定義完整電腦呢? 四電一腦回收站 今日開始推行的「四電一腦」其實很多香港人都聽過,坊間很多傳聞,例如以前不能亂掉電腦或電器會犯法,叫「無牌」「收買佬」回收又犯法等等。 記者日前到西貢區視察,發現不少廢電器被堆放在垃圾站外,或散落在民居附近在垃圾堆中,被建築廢料、家居垃圾掩蓋,發出陣陣異味,在戶外也遭日曬雨淋,雨水積存在空隙中。 它們大部分被拆除摩打,部分冷氣機散件被亂棄,疑是拆解後的殘骸。 另外,在田寮村對出的馬路旁,有數部雪櫃、洗衣機日曬雨淋至少半個月,也沒有食環署人員清走。
四電一腦回收站: 回收途徑一:「綠在區區」回收計劃
雖然政府在廢物減量的工作上擔當了主導的角色,但社會大眾的參與同樣重要。 於2021年2月公布的《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35》,以「全民減廢‧資源循環‧零廢堆填」為願景,提出應對至2035年廢物管理挑戰的策略、目標和措施。 現時已有9個回收站投入服務,按下以下項目的超連結,可以去到相關環保站的Facebook平台專頁,了解該站的開放時間及最新資訊。 綠綠賞儲積分可以換領不同的日用品,包括砂糖、油鹽、即食麵、香米、廁紙、廚房抹紙等,甚至有大嘥鬼拼圖、毛巾等。 「日常獎賞」及「精品獎賞」不定期更新,詳情可參閱「獎賞兌換表」。 綠在區區接受電器,除了「四電一腦」電器,其他小型電器,如電飯煲、焗爐、多士爐、風扇、抽濕機、吸塵機、風筒、手機、相機等,全部都可以回收。
四電一腦回收站: 回收電器方法3. 上門二手電器收購
就算並非要買新「四電一腦」,也可以使用這個回收服務,經收集的舊電器將送交下游的循環再造商跟進處理。 涵蓋「四電一腦」,即空調機、雪櫃、洗衣機、電視機、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及顯示器,的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經已全面實施。 計劃提供方便的回收渠道之餘,亦促進廢棄「四電一腦」的妥善處理,轉廢為材。 家中如要丟棄舊電器「四電一腦」(即洗衣機、雪櫃、電視機和冷氣機,以及電腦、打印機、掃描器和顯示器),記得要依照環境保護署(環保署)規定回收途徑,切勿胡亂棄置。 由即日起至2月11日,在環保署「綠在區區」及「回收流動點」提交8種指定回收物(包括四電一腦),更可享「綠綠賞」雙倍積分,可兌換麵食、日用品等禮品。 「四電一腦」計劃提供方便的回收渠道,妥善收集要棄置的舊電器。
四電一腦回收站: 環保署設四電一腦免費回收熱線
近年,政府為加強應對電器電子廢物,制訂《廢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計劃》法規,去年8月1日落實以來,明顯改善過往新界棕地電子垃圾場的污染問題;去年12月31日起,並配以「四電一腦」電器廢物處置牌照和進出口管制。 環境保護署於2015年起,在全港18區推動「綠在區區」計劃,我們可以將舊電腦電器送往「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轉廢為材。 四電一腦回收站 環保署不但可以回收電腦電器產品,例如「四點一腦」和小型電器,更接受廢紙、金屬、塑膠、玻璃樽、慳電膽、光管、充電池等。 受管制電器的銷售商須備有經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批註的除舊服務方案,並按方案為消費者就其棄置的舊電器安排免費除舊服務。 四電一腦實施後,消費者購買新機時,顧客便能夠直接要求零售商,安排免費的上門除舊服務,唯獨是暫時上門回收時間非常耐,只要消費者有足夠空間,放置舊電器,便可以待回收商直接上門回收。
四電一腦回收站: 社區回收
在垃圾站對面行人路,有外判清潔工默默拆解在街上拾獲的「戰利品」,挑出其摩打、銅線、散熱網、滾輪等,雙手被染黑,辛苦一個上午換來一車銅鐵,估計可換來二、三十元收入。 他透露,「摩打一元一斤,每個摩打至少有數斤,較紙皮值錢」,較粗身的銅線達40元一斤,價錢更可觀。 他說,電器若有摩打,堆填區不會接收,倒不如拆掉;若垃圾站只有一、兩部電器,回收商也不願派車回收,十分麻煩。 綠綠賞會員亦可於各「綠在區區」,包括「回收環保站」、「回收便利點」及「回收流動點」向職員查閱綠綠賞積分。 現時全港共有33個回收便利點(前稱「社區回收中心」)。 全新形象的回收便利點大多鄰近缺乏分類回收設施的舊區。
四電一腦回收站: 回收商
有垃圾站管工嘆指,「要一車滿才有人來收,約30部(電器),年底或過年特別多,新舊機都有」,又呻言「居民到處丟,也難捉人」,希望政府重罰。 西貢區議員李家良認為,環保署除了加強巡查及檢控,也可以獎勵形式鼓勵市民把完整電器交給合法回收商。 他擔心若四電一腦也未能妥善處理,日後垃圾收費執法更難,建議環保署設立新電器登記制度,市民購買電器時需登記,日後可按照被胡亂棄置電器上的序號,追蹤誰是垃圾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