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人死得十分轟烈,重如泰山,有人死得畏縮,輕若鴻毛,但同樣都要死去。 不過,個人認為對死的最好解釋是我們有沒有真真正正的活,死既是不可避免,我們就應真真正正地活,活得更好,活得更有意義。 熾根弟兄之妹妹兆玲,約在一九七八年,在當時一位教會非常資深牧師幫助下,「膽粗粗」地攜帶少許金錢(當時家中根本無多餘錢),直赴美國聖路易巿攻讀大學,終於八十年代中期完成社會工作學碩士學位。 安息禮拜生平 熾根弟兄一直非常支持妹妹完成學業,他數度在金錢上協助,然而,他寄上的「短柬」,卻非常字少,大有言簡意駭之妙。
熾根弟弟妹妹,即繆桂珍及繆兆玲,以及弟弟繆熾宏,一共五兄弟姊妹,童年生活非常艱苦,可謂足襟見肘,有著寸步難移之歎,但一家人可以一起生活,也可謂非常感恩。 繆熾根先生,生於一九四九年十月廿七日,於二○○八年十二月十六日,凌晨約一時二十分在沙田威爾斯醫院,在愛妻王婉怡女士,兒子灝忻及弟弟熾宏陪伴下,安息主懷,終年五十九歲。 熾根弟兄的一生,可以說是一個默默的守護者,他無論對家庭、父母、禮賢會香港堂眾弟兄姊妹,以及他自己的事業──電訊工程師的專業,他均是一個盡心盡力,默默地守護著的人。
安息禮拜生平: 服務套餐
現在你已經「任務完成,平安歸隊」,也成為一點星光,照亮在歸家路途上的客旅。 現實中,黑暗孤單死亡,可能是跟隨我們一輩子的,我們並沒有什麼光明得勝的見証可以分享。 即使有不同的人為自己打氣鼓勵幫助,但這條路,還是要自己走的。
盡情地訴說在主的面前…。
安息禮拜生平: 專題 : 安息禮拜的祝福
整體安息禮拜的氣息以至慰勉信息,宜透過上主的恩愛與威榮來思念逝者;又透過逝者的信仰人生來見證上主。 然而當遇上極端的痛苦、不公、孤單、黑暗、死亡、哀傷、難過等等「負面」的情況時,對於「神未曾應許」,我們還是很難接受,處之泰然。 求主安慰我們,特別安慰她的雙親,和與她共同相處共事多人的良朋知己。 李牧師指出講道的基本原則,乃主要傳講基督,以聖經為本,內容包括勉勵、傳講、教導、培育、造就、分享及見證等,傳揚福音,領人歸主,讓人感受到福音的重要,是生命之道,並與聖靈同工。 熾根弟兄之弟弟熾宏,在八十年代後期結婚,可惜,造物弄人,妻子在婚後一段時間患上重疾,後離世安息,熾根弟兄一直以非常穩重及寧靜語態安慰弟弟不要洩氣,希望永遠在人間。 安息禮拜生平 在九十年代初期,當熾宏再婚時,熾根弟兄再次送上無盡祝福。
- 智安比我們早行一步,已回到天家了,是天父為他預備的住處。
- 此外,不要太煽情,要控制氣氛,不要讓參與者過分哀慟。
- 亦不要過分歌功頌德,避免引起人的反感,要高舉主耶穌多過高舉人。
- 【無名的傳道者 奮勇】- 邊雲波
- 無論認識她的人或不認識她的人,都因她無私的愛和偉大的犧牲精神而深受感動,這足以證明人的生命不是以年齡來計算,人的生命不在乎多長而在乎多好,人的生命不在乎量,而在乎質。
- 但他仍好學不倦,博覽群書,用工餘時間自修,終於一九七八年考獲英國倫敦大學理學學士(海外)學位(External Student)。
- 李牧師分享,其每次預備講章前,都會想想與離世者的關係,離世者的生平如何幫助其他人。
李牧師有一篇「一個美好的再見」為題的喪禮講道示範,該講章是在吳思源先生幾年前母親的安息禮拜。 李牧師首先以「終身良母、一世賢妻」形容吳老太,並表示,吳老太很愛戴教會、教牧及信徒,常把「感謝上帝」、「謝謝你」掛在口邊。 李牧師在講道中,亦分享其與母親三次分離的經歷,並帶出死亡不是生命的終結,乃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鼓勵會眾學習離別的藝術。 安息禮拜,是基督教儀式喪禮,也是一種「禮拜」、「敬拜聚會」,可以在殯儀館、教堂、醫院或殮房舉行。 喪禮及追思會都是以死者為中心的,沒有宗教意味;安息禮拜屬於基督教的敬拜聚會,以神為中心,屬於宗教儀式。
安息禮拜生平: 我們仨
李牧師分享,其每次預備講章前,都會想想與離世者的關係,離世者的生平如何幫助其他人。 此外,李牧師亦分享了「自殺者」、年輕人、牧者等喪禮的講章預備。 安息禮拜生平 在一九六九年考進香港大學一關上,熾根弟兄歷盡數載艱辛,但始終因為際遇不佳,與港大未能接軌,內心有點兒感到挫敗及遺憾。
讓我們都和她一樣尋找這條道路,追求真理,進而獲得永恆而豐盛的生命。 今天早上我們在這裡參加謝婉雯醫生的送別儀式,我們的心情是沉重的。 為著一個抗炎勇士,一個捨己為人的年青人離世,我們深表哀傷。 對於謝醫生的生平和她犧牲捨己的精神,相信大家在報章和電郵上已經詳為知悉,毋需我在這裡重述。 但由於謝醫生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所以我們想藉著這機會,透過基督教的信仰,講一些彼此安慰和鼓勵的說話。 如家屬選擇於教堂或殯儀館進行儀式,主要有兩程的交通需要安排,分別是由喪禮地點至落葬地點一程,以及由落葬地點至回程地點。
安息禮拜生平: 出殯
教堂或殯儀館出殯的服務計劃中也包括了旅遊巴,家屬可再按自己的需要調整旅遊巴的大小。 今天我們只是送別一位將要遠行的親友,到達一處更優美,更安全的地方,正如聖經所應許的,一個更美的家鄉。 不錯,離情別緒,我們會依依不捨,但當我們知道她去的地方,是有人關懷和照顧,那麼,我們就不要為她掛心了。 基督教的殯葬儀式會由牧師引領靈柩到靈堂設安息禮拜,可在殯儀館或教堂進行,內容有宣召、唱詩、祈禱、讀經、獻詩 、追思先人生平、慰勉、致謝報告、祝福、瞻仰遺容。 熾根弟兄在聖保羅書院唸書期間,由於非常家貧,甚幸得到當時禮賢會香港堂羅家祥執事等,於每年九月開學期間,支助金錢購買書簿及其他事宜,才可以完成中學整整七年課程。
安息禮拜生平: 服務計劃及價錢
在一九六九年,熾根弟兄在聖保羅書院完成大學預科(修讀純理科)之課程。 熾根弟兄在聖保羅書院唸書期間,他同時在禮賢會香港堂參加聚會,後歸信基督,並於一九六五年受洗,從而開展了長達人生約半個世紀的信仰與靈命追求。 禮賢會不單是他的教會,也是他第二個家,在此,他認識一班非常真摯的朋友。 曾有一段時間,他常閱讀早年建道神學院師生所出版之《播種人》,究其原因,他其中一名摯友是建道神學院之學生,也是《播種人》之編委成員。
安息禮拜生平: 辦理死亡文件及火/土葬手續可放由恩福代辦相關死亡文件及火/土葬手續
家屬可從四方面決定選用那一款棺木,包括:外形、材質、顏色和裝飾,各具意義和特色。 如有特別的要求,我們亦會即場報價,家屬可按自己需要來選擇棺木。 安息禮拜生平2025 不同的場地也有不同的限制,例如可容納的花牌數量和某些固定的陳設。 安息禮拜生平2025 家人可向我們了解清楚我們所提供的佈置設計服務和可做到的效果,我們的設計團隊將盡力配合逝者的喜好和家屬的意願讓場地變得更温馨和舒適。 智安弟兄,認識您不算太久,但總是有一份很熟悉的感覺,可能是在同一大學前後腳同樣教過商科同學的原因。 這一年在您患病的日子,有機會明白您心內縱然失望但仍相信神的作為,從而表現出真誠的倚靠和堅毅,這種對神的「真知道」對我來説可真的是一種震撼。
安息禮拜生平: 香港 灣仔道125號 國泰88商場 3樓[email protected]
知道你的病情急轉直下之後,我想起你曾在團契(橄欖家)說過你很喜歡【你若不壓橄欖成渣】這首歌,當時你是我們的團長。 智安比我們早行一步,已回到天家了,是天父為他預備的住處。 我告訴自己,生命的真象,由哭泣到歡欣,是上主慈愛的應許,有了這份應許,遙望智安,我們也有同樣的把握:走過哭泣,奔向歡欣。 【無名的傳道者 奮勇】- 邊雲波 哪怕十字架的道路越走越難, 我們的心志卻是越難越堅!
安息禮拜生平: 基督教
同是逝者家屬與親友,於傳統的喪禮上,總叫人格外傷感,由於他們認為死亡是完結及永別,才顯得特別不安和恐懼。 相反在安息禮拜中,縱然也有不捨的情緒,只是氣氛較平靜,因為信徒明白到死亡是暫別,將來必定在天家裡重聚,故此不會過份哀傷。 安息禮拜使阿儀反思到人生的重點,是否投放在上帝那裡? 大會設立問答時間,有與會者問及,當離世者生前與家人、親友關係惡劣時,如何在講道中作出適當安排呢? 李牧師回應表示,可指出每個人對人、對事的態度都有不同,若去世者有得罪對方的話,就要學習饒恕,因為天父都饒恕了我們,我們也要學習饒恕。 又有參與者問及,若有信主的親友邀請牧者,為未信主的親人主持喪禮,應該怎辦?
安息禮拜生平: 生平述史
一個信仰基督多年的信徒,頭腦上都知道(或口中都能唱出)一個道理:神未曾應許,常晴無雨,常樂無痛苦,常安無虞。 由於本會並非是華人基督教聯會之會員堂,故此,必須事先取得聯會之安葬紙或借葬紙後,才可到基督教聯會安排時間,並前往薄扶林或樂富墳場揀位。 安息禮拜生平 熾根弟兄出生於一個頗為貧窮的家庭,父親繆漢生,是在西環梅芳街一帶,以至香港仔早期魚巿場,做經營、售賣及整理鹹魚的工作。 在三、四十年代之二次大戰期間,父親一人在港工作,母親則在內地避戰,等待父親於戰後接回香港居住。
安息禮拜生平: 舉行安息禮拜
印象中,他有用不完的精力和點子,這份能量,除了源於他對生命意義的期盼,更實在的,是源於百分百對Winnie 和飛飛的愛,想為她們的生活作最好的預備。 和智安共事,我感受到一份不知從何而來的安全感,他答應了的,一定不會「走數」,大概就是因為他的性子:作一個永遠有預備的人。 智安,能夠與你同行人生最後一段路是恩典、是福氣,多謝你的信任,與我分享你的心路歷程。 在患病當中,你勇敢面對,默然承受各種艱難、痛苦,卻沒有半句怨言。 安息禮拜生平2025 當醫生束手無策時,你沒有放棄生存的希望,與癌病爭戰到底,我為你生命的鬥志、無偽的信心,感到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