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的目標是在征服蘇聯之後實施東方總計劃,但在入侵失敗之後,希特勒被迫考慮其他選擇[275][280]。 選擇之一是將猶太人大批遣送往波蘭、巴勒斯坦或馬達加斯加[271]。 1941年2月德國向利比亞派出非洲軍團,以援助在北非戰場的義大利軍隊,同時試圖遏制駐紮在埃及的大英國協軍隊[87]。 1940年11月,斯洛伐克共和國、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加入《三國同盟條約》,成為德國盟友、軸心國的一員,為德國提供石油供給[88][89],1941年3月1日保加利亞王國加入。 徵兵制度引入了德意志國防軍這個名字,所以不僅1935年3月16日可以被視為它的建立之日,整個德意志國防軍的組織與權力機關都可以被視作納粹的創造,而與它的統帥部的政治立場無關(然而他們全部向希特拉進行了同樣的效忠宣誓)。 二戰德國軍階2025 國防軍的標誌是鐵十字,其在一戰後期,即從1918年3月及4月開始,就被用作空軍與坦克標誌的簡化版本(被稱為「Balkenkreuz」或「橫樑十字」)。
- 美軍的准尉(Warrant Officer)介於軍官和士官之間,是一個獨立的軍階體系,並沒有相對應的北約代號。
- 由監獄釋放的政治犯時常立刻被蓋世太保重新逮捕並投入集中營[187]。
- 到11月煤炭燃料已經無法運抵其目的地,新的軍備已無法繼續生產[248]。
- 德國海軍原本僅保有3艘自一戰遺留的舊式戰列艦(德國級戰列艦的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號,西里西亞號和漢諾威號),但多作為輔助艦和訓練艦。
這導致了管理和責任的相互重疊交錯,亦是典型的納粹政權行政方式[164]。 二戰德國軍階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經濟嚴重受挫,並遭受著前所未有的負擔。 新建立的威瑪共和政府難以承受1919年《凡爾賽條約》約定的巨額戰爭賠款,由此不得不大量印刷鈔票以償還賠款和戰爭債務,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國內物價飛漲、經濟混亂,為爭奪糧食而引發的暴動層出不窮[7]。 1923年1月,德國政府未能完成全部償還款項,法國為此出兵占領魯爾河沿岸的工業區,造成德國的經濟進一步惡化,內亂也因此而持續擴大[8]。
二戰德國軍階: 士兵军衔
納粹政權於1935年通過自然保護法,保護自然環境不受過度經濟發展的破壞。 這一法案使將私人土地收歸國有並將之建立為自然保護區成為可能,並對遠景規劃有一定幫助[375],成為戰後德國的環境保護法的一部分。 同時缺點是對於控制空氣污染的舉措較為馬虎,而在戰爭開始之後,這些法令基本無法得到執行[376]。 在1945年6月5日的《柏林宣言(英語:Berlin Declaration (1945))》和此後盟國管制理事會建立之後,4個同盟國暫時擔當起對德國進行管理的責任[147]。 1945年8月的波茲坦會議上同盟國做出對德國進行軍事占領和去納粹化的安排。 德國被分為4個區域,每個區域由一個盟國占領,各自從其區域獲取賠償。
1933年通過的一項法案將大學入學女性數量限制為男性的百分之十,由此入學女性數量大減[359]。 二戰德國軍階2025 女性參與中等教育的數量由1926年的437,000人下降至1937年的205,000人,而參與中等後教育的則由1933年的128,000人下降至1938年的51,000人。 然而,由於男性被要求在戰時加入軍隊,至1944年,女性在中等後教育中的入學人數占到了一半[360]。 聯盟出版《國社婦女觀點(英語:NS-Frauen-Warte)》(NS-Frauen-Warte),這是納粹德國唯一得到納粹黨批准的女性雜誌[351]。
二戰德國軍階: 海軍戰略與建軍路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布萊切利莊園是英國密碼破譯敵軍密碼的中心,其運作一直對外保密,即使在戰爭結束後多年也是如此。 而盟軍的最後障礙萊茵河,由於德軍的錯誤,令盟軍可在1945年4月渡過萊茵河,而通向德國的大門就此打開。 1944年12月16日,德軍在阿登發動最後一次大規模反攻,史稱突出部戰役。 雖然德軍成功包圍了一些盟軍部隊,但後來盟軍將領巴頓將軍成功解救並擊退德軍。 1944年的冬天以及盟軍所遇到的困境令西線戰局處於僵局,美軍在赫爾根森林戰役中試圖消耗敵人的實力,因為只要德國人還守著這片森林,盟軍就無法快速推進。 戰敗令墨索里尼喪失了黨內同仁的支持,1943年7月25日一向是墨索里尼的橡皮圖章的法西斯黨最高委員會通過決議要求恢復君主立憲制,並把軍隊的指揮權交給國王。
這一法院在1945年解散之前總共進行了超過5,000次死刑判決[183]。 二戰德國軍階 對於身為共產黨人、印發煽動性傳單,甚至開希特勒或其他高層黨員的玩笑,均可判處死刑[184]。 由監獄釋放的政治犯時常立刻被蓋世太保重新逮捕並投入集中營[187]。
二戰德國軍階: 納粹德國軍階列表
少女聯盟的活動主要為體育鍛鍊,包括跑步、跳遠、空翻、鋼絲、儀仗和游泳[364]。 教宗庇護十一世將《極度關切》(Mit brennender Sorge)通諭偷運入德國,以為1937年耶穌受難日所用,在每個講壇上宣讀之。 教會學校入學人數大幅下降,而到了1939年,所有此類學校不是被關閉便是被改造為公共設施[332]。 此後的天主教抗議活動包括1942年3月22日德國主教的書信《對基督教和教會的鬥爭》[333]。
- 多數時候,女性擔當家僕、紡織工職務,或在飲食行業工作更得心應手,而男性則對這些職業缺乏意向[354]。
- 1936年10月18日希特勒任命戈林為「4年計劃」總負責人,負責加快重整軍備的腳步[233]。
- 在占領波蘭之後,所有總督府治下的猶太人被集中至猶太人居住區(英語:Ghettos in Nazi-occupied Europe)內,而身材強健者則被要求進行強迫勞動[271]。
- 納粹政權通過暴力和經濟壓力試圖迫使猶太人主動離開德國[263]。
- 德國國民(雖然日後有諸多否定)對於這一狀況有所了解;從占領區回來的士兵會報告他們的所見所為[286]。
- 諾曼第登陸成功後,盟軍再於1944年8月15日發動龍騎兵行動,從法國普羅旺斯登陸。
- 其中也包括了215,000名在德佔期間被德軍徵召的蘇聯平民[1]。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向蘇聯宣戰,550萬軸心國軍隊向蘇軍發起大規模攻勢,代號為巴巴羅薩。 此次行動的目的除了爭取希特勒宣傳的「生存空間」以外,更主要的是要摧毀蘇聯、獲取其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對抗西方盟國[90]。 二戰德國軍階2025 在國內德國民眾對此多持驚訝惶恐的態度,因為他們並不確定這場戰爭會不會變成持久戰、德國是否能夠應付雙線作戰[91]。 自戰爭一開始,英國便對德國實施海上封鎖(英語:Blockade of Germany (1939–45)),這對於煤炭、石油和糧食等資源依賴進口的德國來說是不小的打擊[76]。 為了保衛德國與瑞典之間的鐵礦海運路線,1940年初,希特勒下令入侵挪威和丹麥,4月9日,德國正式入侵兩個國家,當天上午4時20分,德國要求丹麥接受德國的保護,丹麥政府於上午8時34分宣布接受,次日,丹麥淪陷。
二戰德國軍階: 陸軍
被判處3項或多於3項罪名的人(即使是輕罪)可被認為是慣犯並被無限期監禁[180]。 在波蘭中部,未被完全併入德國的部分,於1939年10月26日成為波蘭總督轄區,轄區[145],被德國視為大德意志的自治區。 低地三國盧森堡、荷蘭和比利時先後於5月11日,5月27日,6月1日被德軍征服。 根據英國政府通訊總部(GCHQ)所公開的另一份所截獲的德軍密電中,一名當時駐守在丹麥海岸的德軍士兵發電報詢問戰友誰還有多餘的香煙。 孔克少尉在電報中報告了英軍在5月6日下午2點進入庫克斯港市。 孔克最後向所有可能收到電文的德軍官兵告別,告訴他們這個無線電台將「永遠停止使用,再見,祝一切順利」。
二戰德國軍階: 盟軍反攻
至1939年1月失業人數已下降到301,800人,而到9月則僅為77,500人[236]。 赤字財政為許多公共工程提供了資金,例如高速公路網絡的建立,並為先前政府的住房和農業計劃提供了支持[223]。 二戰德國軍階2025 為刺激建築業,私人企業能夠獲得貸款,購買和修繕住房亦可獲得補貼[224]。 在妻子將會離開勞動力的條件之下,希望成婚的雅利安裔男女將能夠獲得最高1,000國家馬克的貸款,每個孩子的出生將使貸款償還額下降25%[225]。 1937年由於熟練勞動力短缺,女性應當離開勞動力的要求被取消[226]。 一套複雜的官僚體系建立起來,以管理德國的原材料和成品進口,同時在德國市場中消滅外國競爭,並改善國際收支。
二戰德國軍階: 德意志國防軍
德國國防軍的傷亡人數從1943年1月第6軍團在史達林格勒戰敗後便急遽上升,大約有18萬名士兵在1個月的時間內陣亡。 德國國防軍在二戰裏共530萬的傷亡數字中,有超過80%的傷亡數字是發生於戰爭的最後兩年中。 這些損失中大約有75%是在德蘇戰爭(270萬人)以及在1945年1月至2月的戰爭最後階段中(120萬人)造成的[2]。
二戰德國軍階: 二戰後秩序終結之後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子
在此後數月內,對猶太人的制裁進一步升級,他們被禁止從商或在零售店工作,禁止駕駛車輛、觀看電影、造訪圖書館或擁有武器、猶太裔學生被從學校中驅逐,猶太社群被罰款10億馬克以補償在水晶之夜中造成的破壞,並且一切通過保險獲得的補償將會被沒收[268]。 至1939年全德國437,000名猶太人已有近250,000人移民至美國、阿根廷、英國、巴勒斯坦及其他國家[269][270],許多猶太人選擇留在歐洲大陸。 移民至巴勒斯坦的猶太人在《哈瓦拉協議(英語:Haavara Agreement)》的約定之下得以將其財產一併轉移,但移民至其他國家的猶太人則只得將其財產置之身後,為政府所沒收[270]。 納粹集中營的獻牲者除了猶太人和羅姆人,還包括數百萬名蘇聯戰俘。 在1941年6月至1942年1月間,納粹屠殺了約280萬蘇聯戰俘[255],許多人在奧斯維辛和其他地方的露天囚營中死於飢餓[256]。
二戰德國軍階: 納粹德國
1936年10月18日希特勒任命戈林為「4年計劃」總負責人,負責加快重整軍備的腳步[233]。 二戰德國軍階2025 在呼籲加快建造鋼鐵廠、合成橡膠廠和其他工廠之外,戈林還實施了薪水和價格管制,並限制股息派發[218]。 1935年義務兵役制度被引入,國家防衛軍原先規模在《凡爾賽條約》約束下不得高於100,000人,但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現役人數已達750,000人,預備役人數則達100萬人[235]。
二戰德國軍階: 戰爭後期
但是在20世紀90年代,這個說法被一些學者推翻,他們認為死者只有50萬至60萬人[133][134][135],而在2006年德國政府重申200萬至250萬人死亡的立場[e]。 1929年10月24日,美國股市崩盤,德國經濟遭受毀滅性的打擊,數百萬人失去工作,多家大銀行倒閉。 希特勒及納粹黨抓住這一時機,進行大規模宣傳,承諾重振經濟及降低失業率[13]。 許多選民認為納粹黨能夠幫助恢復國家的秩序、平息社會的混亂,能夠提升德國的國際地位。 在1932年7月德國國會選舉後,納粹黨取得230個席次,獲得37.4%的選票,崛起成為國會第一大黨[14]。
二戰德國軍階: 指揮結構與人員編制
除了地中海外,戰爭海軍還派遣潛艦和偽裝巡洋艦前往太平洋、西非海域和印度洋擊沉盟軍商船,德國潛艦在此區常停駐於日本軍港,少數之後成為了日本潛艦。 二戰指揮官們大多都是職業軍官,不過也有一些國家元首或政府首腦同時擔任軍隊指揮官,如戈林(納粹德國國會議長)、東條英機(日本內閣總理大臣)、蔣中正(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等[1]。 二戰中,德軍共有超過600萬名士兵受傷、1,100萬人成為戰俘。 其中以德軍身份作戰的德國人和其他國籍人士就有大約553.3萬人陣亡、因傷去世、受俘期間就去世或失蹤。 其中也包括了215,000名在德佔期間被德軍征召的蘇聯平民[1]。
自1975年有女性進入西德聯邦國防軍服役起,都是分配在軍醫部隊進行後勤工作,這些女性為此進行上訴。 2000年,歐洲法院決定放寬女性選擇服務崗位的權利,2001年起,女性可以到前線服務,不僅是負責後勤工作,更可參與軍隊的任務。 至今約13,000名女性正在服役,當中為數不少的人曾經參加過維持和平任務及其他行動。 在過去,德國兵役法規定男子需在軍中服役最少9個月,或在外從事社會服務12個月。
一年後他向管理軍事的部下透露:向東擴張的戰爭計劃,擬於1942年執行[42]。 1933年德國退出國際聯盟,理由是德國人認為國聯僅針對德國的解除武裝條約是不公平的[43]。 1935年1月原屬德意志帝國的國聯託管地薩爾(自一戰結束起至結束託管止,國聯已管制薩爾共15年)舉行全民公決後宣布回歸德國[44]。 1935年,希特勒宣布威瑪防衛軍的人數將擴大至55萬人,並建立空軍[45]。
二戰德國軍階: 入侵波蘭
1940年到1941年,於大西洋、印度洋、澳洲南部海域和南太平洋攻擊商船[89][90]。 從1940年3月開始至戰爭結束,這些船艦共擊沉了近150艘各式船隻(商船、漁船、油輪和少量帆船)。 德國海軍在國家海軍時期第一艘新建造中型軍艦就是輕巡洋艦恩登號,其他還有2種級別—柯尼斯堡級(又稱K級)和萊比錫級。
二戰德國軍階: 海軍戰略轉移
这主要是因為德国直到1942到1943年才开始运行战时经济。 在东线,只有40%到60%的军队是机械化,而且由于苏联糟糕的天气与交通状况,辎重列车经常依赖马拉拖车,由于同样的原因许多士兵靠步行或骑自行车行军(即所谓的自行车步兵(英语:bicycle infantry))。 負責攻佔黃金海灘的是英國第30軍第50師,由於登陸時間較晚,英軍的火力準備非常充足,德軍的幾個主要火力點在登陸前就被艦炮摧毀。 英軍的水陸坦克被登陸艦直接送上海灘,避免了有如美軍在奧馬哈的損失。 在艦炮和坦克的掩護下,步兵推進非常順利,在火力支援下攻佔了貝辛港,盟軍在黃金海灘損失了約1,500名士兵,但依然成功占領。 義大利於6月10日對英法宣戰,並入侵崩潰中的法國和轟炸英國在地中海及中東的殖民地,同時開啟了地中海戰場、北非及東非戰場。
德國在整場戰爭中投入了1162艘各種類型的潛艦、以各種形式沉沒者共有785艘,還有156艘向盟軍投降[94]。 水面艦艇共擊沉246艘潛艦、岸基飛機擊沉245艘、艦載機擊沉43艘[94]、飛機和船艦合作擊沉50艘、盟軍潛艦也擊沉了21艘[94]。 德國在戰爭期間還有開發出數種袖珍潛艦,其中有像黑人型袖珍潛艦(德語:Neger (Torpedo))者,製造了200多艘於戰爭中使用。 戰爭裡德國潛艦除了執行攻擊商船的任務外,也會擔任運輸和與日本交換物資的船隻工作。 另外還有曾研究能夠發射V-2火箭的火箭潛艦(英語:Rocket U-boat)計畫,但沒有完成。
二戰德國軍階: 希特勒政權
德軍的主要戰術是各兵種聯合作戰,非常重視步兵、工程部隊、炮兵和空軍的地面轟炸的協調,為了對抗這種戰術,蘇軍指揮官採取了貼身緊逼的策略,盡量將己方的前線與德軍貼近。 希特勒於不列顛空戰一役受挫後,1941年5月希特勒核准了巴巴羅薩作戰。 二戰德國軍階 6月22日德國突襲蘇聯,約有320萬的德軍地面部隊投入了北起北極南至黑海的東線攻勢,德軍兵分三路,伴隨的還有數10萬的義大利、羅馬尼亞、匈牙利、斯洛伐克部隊,芬蘭(並非軸心國,但因蘇芬戰爭而與蘇聯對立)則從北邊發動攻勢。
德国陆军加入战争时仅有小部分完成了机械化改造:整场战争中步兵维持着90%的徒步率,而炮兵基本是用马匹運送。 机械化部队在战争开端收到了世界新闻界的大量关注,被认为是入侵波兰(1939年9月)、挪威与丹麦(1940年4月)、比利时、法国与低地国家(1940年5月)、南斯拉夫与希腊(1941年4月)和德蘇戰爭初期(1941 年6月)胜利的原因。 這是英國布萊切利莊園(Bletchley Park,英國二戰期間專門破解敵方密碼的情報部門)截獲的最後一份敵方電報。 德國北部庫克斯港市(Cuxhaven )的一個軍方無線電網絡在二戰結束前的最後一天(1945年5月7日),首先報告了英軍的抵達, 二戰德國軍階2025 並說該無線電台將「永久關閉,祝好運,再見」。
儘管在德軍戰俘營中的西方戰俘,受到滿足一般國際法規定的人道需求的待遇;但來自波蘭和蘇聯的戰俘卻往往在更惡劣的條件下關押。 二戰德國軍階2025 在1941年巴巴羅薩行動開始的春天和夏天之間,320萬名蘇聯戰俘中的280萬人死於德國戰俘營。 電影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德國廣受歡迎,在1942年、1943年和1944年觀眾都超過了十億人次[401][402]。 至1934年,德國對於貨幣外流的限制使美國電影人無法將利潤帶回美國,由此大電影公司關閉了其在德國的分部。 德國電影的反猶太主義內容使其無法在其他國家放映,由此出口量大跌。 兩家最大的電影企業烏髮電影公司和托比斯電影公司(英語:Sascha-Film)都為宣傳部所收購,而到了1938年,大部分德國電影都為宣傳部所製作出品。
雖然它具有一定政治宣傳性,但本質上仍然是一本普通的女性雜誌[352]。 在消滅猶太人之外,納粹同時還計劃實施飢餓計畫,通過製造饑荒使占領地區的人口減少3,000萬。 城市將被夷為平地以使其回歸森林或為德國殖民者重新定居[289]。
二戰德國軍階: 德國陸軍歷史相關聯結
德軍的攻勢也引燃了許多蘇聯佔領國的獨立運動,6月22日立陶宛發生了反蘇聯的暴動,並在隔天發布了獨立的宣言。 大約有30,000名立陶宛人加入叛變行列,隨著德國北方集團軍向北方的攻勢進展,叛變也蔓延至愛沙尼亞了。 二戰德國軍階 1939年11月30日,蘇聯進攻芬蘭,爆發了蘇芬戰爭之冬季戰爭後於1940年3月13日雙方簽訂《莫斯科和平協定》為結束。
二戰德國軍階: 德國國防軍
希特勒在得知墨索里尼垮臺後,立即命令德軍執行軸心行動,出兵義大利並在北部地區建立了強有力的防線並由德國特種部隊救出了墨索里尼,即橡樹行動。 並安排他為義大利社會共和國的領袖,義大利社會共和國是一個位於北義大利納粹佔領區的政權。 二戰德國軍階 希特勒在上台之後就因擴軍備戰計劃受到限制,於1933年10月21日退出國際聯盟。 納粹黨政府的經濟政策令社會底層的勞動階級也享有過去所沒有的福利,因而德國人對希特勒的支持率大幅提升,在1934年長刀之夜清算SA後,當時德國內部的政局已穩定,但德國軍方仍效忠年邁的一戰名將兼總統興登堡。 二戰德國軍階2025 1934年8月2日,握有實際軍權的興登堡逝世,希特勒在當日正式成為了「帝國元首兼總理」,終於獲得了德國的軍政實權。
二戰德國軍階: 經濟
美軍在猶他海灘僅陣亡197人,還不到預計的10%,是所有5個海灘中損失最小的。 但蘇軍在同時對抗這些敵軍的同時也持續進行大規模的增援,東線的蘇軍部隊在6月22日時約有260萬人,儘管半年的戰事造成450萬人死傷的驚人數字,至年底時已經躍升為超過400萬人了。 但實際上,凡爾賽條約所要求的賠款,威瑪共和國並沒有賠償多少[13],賠款問題只不過是被納粹黨誇大宣傳。 於1945年5月8日國防軍無條件投降後,部分國防軍部隊仍或獨立地,或在盟軍司令部指揮下,作為警察部隊保持活躍[4],1945年8月末這些部隊都被解散了。
二戰德國軍階: 士兵
在2月最後10天擊沉了28艘船(183,650噸)、3月的前10天共擊沉41艘船(229,949噸)、後10天又擊沉了44艘船(282,009噸)[56]。 鄧尼茲認為此舉使得大西洋海戰原本就已顯不夠的潛艦兵力更加不足[50][註 11],但仍派遣了20艘潛艦。 1942年駐防挪威的德國海軍艦隊有5艘主力艦和10艘潛艦,其中對盟軍戰略部署最大的就是鐵必制號戰鬥艦。 雷德爾是反對魏格納理論的保守軍官之一,在擔任海軍總司令期間亦曾查禁其思想,然而在他所提出的Z計畫就有其交通戰的想法,同時也結合以優勢兵力進行巡洋艦決戰的鐵必制主張。
二戰德國軍階: 政府
法德混成旅裝備有成建制的合成火炮系統的指揮控制設備,監視、目標獲取和偵察設備以及武器平臺。 法德混成旅中50%是法國人,50%是德國人,旅長由兩國輪流擔任。 二戰德國軍階2025 德國陸軍2004年7月5日頒布了《德國陸軍進一步發展規劃》以及2006年出臺的“新陸軍”裁軍計劃,從而確立德國新型陸軍人數和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