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頭角冠山苑坐落馬頭角高山道60號,鄰近屯馬線土瓜灣港鐵站,對面馬路就是高山道公園、高山劇場,土瓜灣紅蘋果街市亦在附近,小學校網屬34號名校網,生活配套尚算齊備,只欠一個大型商場,居民逛街或許要乘屯馬線到黃埔或日後有更多配套設施的啟德。 公屋戶輪候多年,雖說有三次配屋機會,但每次配屋時間不定,而且不能確保下一次配屋的質素較好,鑑於資訊不對稱,並非所有輪候者也用盡三次配額,即限制了選擇。 露台雖不可打造固定式屋頂,但在戶外難免遇有日曬或雨淋,因此可以選擇設置可收納式的遮棚來因應,讓露台的使用上更不受天候影響。 平日收在一旁的軟遮棚,在聚會、烤肉時展開,即可讓露台的舒適度升級,跟活動式戶外家具一樣方便。
面向漆咸道北/東九龍走廊的單位,會設有露台,主要用途為減低噪音,是今期唯一設有露台的居屋屋苑,露台面積約33至41平方呎,是否實用見仁見智,但這類減音露台就會減低單位的採光度及空氣流通。 至於售價最低為149萬元的位於元朗唐人新村的朗天苑,三座分別有976伙、1,052伙及1,052伙,分別高47層及49層,其中B座及C座向山單位有機會看見山墳。 該項目售149萬元至318萬元,面積介乎280呎至454呎,其中只有A座16、17、18及21號單位設有減音露台,面積介乎30至32呎,按該項目平均呎價6,280元推算,價值為18.8萬元至20.1萬元。 至於屯門兆翠苑提供518伙,售價介乎179萬元至372萬元,單位面積為281呎至518呎。 新一期居屋以62折推售觀塘安楹苑、安樺苑、安麗苑、啟德啟悅苑、屯門兆翠苑及元朗朗天苑,共9,154個單位。 減音露台2025 其中售494萬元「樓王」所在的啟德啟悅苑,毗鄰港鐵宋皇臺站出口,但現時附近有包括啟德體育園的地盤正在施工。
減音露台: 減音露台
屋苑單位面積介乎約311至494呎,臨時參考售價介乎198.7萬元至406.4萬元,平均呎價為7,784元。 原理: 一般来说,减音露台的深度多於1米,并有约1.2米高的实心护墙,其天花则铺上吸音物料。 减音露台有助减低进入住宅单位的交通噪音,并减少交通噪音对单位内居民的影响。 根據 減音露台 2006 年的環境影響評估及房委會幾年前的宣傳文件,部門早知屋苑貼近太子道東,噪音水平高達 85 分貝,遠超政府規定的 70 分貝道路交通噪音標準。 長期處於 85 分貝的環境,等同身邊不斷有大貨車經過,兩人聽不到對方說話,即使是 70 分貝,也等同一般道路的聲浪,損害聽覺和精神健康。
- 新建住宅樓宇豎立於道路附近,因此沒有足夠的距離作噪音緩衝。
- 再者,在城市生活,單位住屋環境難言完美,即使沒有噪音問題,也有光污染、蚊蟲等問題。
- 至於新一代減音露台,馮宜萱坦言,因為在活化柴灣工廈作公屋時「焗住做」。
- 錦駿苑附近的生活配套設施不算多,暫時主要靠鄰近屋邨配套支援。
- 而更嚴峻的是,為配合經濟模式以及房屋土地需求,以往用來阻隔交通噪音的工業大廈須重新發展成住宅樓宇。
房署總建築師嚴汝洲和總木土工程師何顯亮稱,以往公屋地盤如果對着馬路,多採用單向式設計,即以廚廁面向馬路,避開把睡房和廳置向馬路。 減音露台2025 減音露台 ○八年設計的深水埗榮昌邨,與西九龍走廊天橋相距僅三十米,他們研發出第一代減音露台,外牆加設擋音板、露台鋪設隔音物料,成功減音六分貝,露台減音之餘亦可以晾衫,設計實用,深受居民歡迎。 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梁文廣表示,減音露台是房署為地盡其用,讓單位室內噪音量合符標準而增加的設施,但由於露台是業主可以使用的面積,亦計入實用面積內,故準買家應注意安麗苑和朗天苑有部分單位設有減音露台,選購時一併考慮該因素。 減音窗(擋音式)基本上由兩層窗戶組成,並以內層的趟窗對齊外層開啟的窗口,利用前者作擋板阻隔噪音傳入房間內。
減音露台: 玻璃屋串聯露台,自然採光超充沛
由於香港可發展房屋的土地非常有限,所以許多潛在的房屋用地無可避免地處於主要道路和/或鐵路附近。 可有效減少噪音進入住宅單位,而同時提供充足的自然通風的特殊樓宇設計,已在新開發的住宅發展項目中得以應用。 【記者甘銘添報道】隨着公營房屋選址愈來愈「豬頭骨」,往往面對嚴重的交通噪音問題,房屋署研究出減音窗和減音露台,利用五招如滑動屏板、吸音物料、斜向屏板等,可以減少室內承受噪音六至十二分貝,以符合規劃標準。 最新設計的減音露台會應用於二○二○年落成的柴灣永泰道公屋和馬鞍山恆健街居屋項目。
居屋2020內4個新居屋屋苑逾7,000伙單位於9月10日開始接受申請,當中馬鞍山錦駿苑是今期居屋中唯一設露台單位的屋苑。 減音露台2025 B座的座向優勢較大,不過望向山景的4至6號單位,底層設有「有蓋垃圾車專用車位」,或會傳出異味,低層住戶需要多加留意。 啟悅苑A座面向宋皇臺道的部分單位因鄰近屋苑地下停車場的出入口和車輛出入口,預料較受車輛噪音影響,其中6個單位裝有減音窗。
減音露台: 露台泳池加上無敵景觀,享受頂級住宿待遇
剛入伙的新蒲崗景泰苑,位於太子道東旁,噪音高達八十五分貝,用盡以往的招數,例如置後及坐向設計、建築鰭片、鋪設低噪音路面,亦只減了七分貝,需要多減八分貝,才符合七十分貝的規劃標準。 他們於是從窗入手——外窗向外推,內加趟窗,可以擋聲又透風,並計算出兩窗之間距離一百七十五毫米效果最好。 二○一二年,他們走出實驗室實地測試,在晚上七時交通繁忙時量度噪音,證實減音窗可以減音八分貝,於是應用在景泰苑。
- 房署總建築師嚴汝洲和總木土工程師何顯亮稱,以往公屋地盤如果對着馬路,多採用單向式設計,即以廚廁面向馬路,避開把睡房和廳置向馬路。
- 預料最搶手的啟德啟悅苑A及B座,分別每層有5伙及11伙可劃3房的大單位,但全部屬「開門見廁」則。
- 由於錦駿苑地勢較高,有向東、南有露台的高層單位視線有望穿過前排私樓享受到海景,眺望中文大學,不過低層單位貼近西沙路及馬鞍山路,噪音問題才導致需要設立減音露台。
- 她預告,採用新一代減音露台的項目陸續有來,包括馬鞍山恆健街居屋項目、柴灣永泰路公屋項目等,減音露台寬約0.75米,居民可用作晾曬衣服等,但強調單位不會因為有減音露台而減少起居室面積。
- 面向漆咸道北/東九龍走廊的單位,會設有露台,主要用途為減低噪音,是今期唯一設有露台的居屋屋苑,露台面積約33至41平方呎,是否實用見仁見智,但這類減音露台就會減低單位的採光度及空氣流通。
- 其次,晾曬衣物是不少本地家庭的煩惱,並非每家每戶也有乾衣機,晾衣架也放在不合適地方,這解釋了部分住戶拆窗曬衣,也反映了屋苑缺乏晾衣場所。
- ○八年設計的深水埗榮昌邨,與西九龍走廊天橋相距僅三十米,他們研發出第一代減音露台,外牆加設擋音板、露台鋪設隔音物料,成功減音六分貝,露台減音之餘亦可以晾衫,設計實用,深受居民歡迎。
- 於 2017 年入伙的景泰苑,由於位處交通繁忙的地段,就成為第一棟全面安裝這種窗的公營房屋。
減音窗以雙層設計,由傳統向側推開式外窗和一半大小的內趟窗組成。 只要擺放得宜,內外兩層減音窗能有效消減外來噪音,同時為單位保持空氣流通。 強效減音露台是一款經特別設計的露台,其設計結合了數項緩解措施以消減噪音。 它採納了更多的減噪措施,例如全高側牆、增加實心圍牆高度、加設置隔音屏以及在更多表面上加裝微穿孔吸聲板及/或額外的吸音物料。
減音露台: 香港的交通噪音
高宏苑背山面海,當中B座的地理位置較佳,高層近一半單位可享山景或海景,而A座則只可享樓景或內園景,不過魔鬼山有零散山墳,向山景的住戶或會望到墳頭。 另外,A座每層都有4個單位設減音露台,包括只有約223平方呎的細單位,露台已佔去一成空間,實際單位面積或與最細單位無異。 位於觀塘安達臣道半山的安楹苑、安樺苑、安麗苑合共提供3,510伙,介乎278至497平方呎。 冠山苑屬單幢物業,提供共495伙單位,面積由281至447平方呎,售價由188萬至364萬元。
減音露台: 馬鞍山錦駿苑半數備減音露台 最平售價$189萬
不過目前價錢為「臨時」,房委會將參照今年第二季非業主住戶月入中位數調整今期居屋折扣率和平均售價,市場目前預期經濟環境欠佳的情況下最終折扣率或低至57折。 一再重申,香港不是缺乏建屋土地,只是政府缺乏決心和魄力,好好規劃閒置土地,開拓真正適宜居住市鎮。 首先,房委會、房屋署必須回應減音窗「貨不對辦」,解答為何未能緩減噪音,負了居民期望,並須尋找其他減音辦法。 其次,晾曬衣物是不少本地家庭的煩惱,並非每家每戶也有乾衣機,晾衣架也放在不合適地方,這解釋了部分住戶拆窗曬衣,也反映了屋苑缺乏晾衣場所。 露台可以依著屋主的想像打造成各種型態,像是以下由馥閣設計團隊打造的案例,是利用建築特殊的天井與露台格局,加設攀爬網後,就能將頂樓規劃成家人的野餐區與孩子的體能訓練場,讓家不再只是休憩空間,機能相當豐富多元。
減音露台: 創新措施
一直以來,香港的樓宇設計往往受到交通噪音影響而作相應調整。 2009年,房屋署、環境保護署和屋宇署攜手研發各種減音的措施。 倪佩茵說:「我們期間要製作實地模型,就在新蒲崗做了一個與真實單位一比一的模型進行測試,以證實減音窗的設計真的可以減低交通噪音。同時,亦可以保持室內空間空氣流通、採光及其他我們考慮的因素。」經過跨部門團隊不斷的努力,減音窗終於面世。 於 2017 減音露台2025 年入伙的景泰苑,由於位處交通繁忙的地段,就成為第一棟全面安裝這種窗的公營房屋。 減音窗在2018 年正式引入在公營房屋的構件式單位設計之中。
減音露台: 噪音問題
屋苑內設有兩個兒童遊樂區和一個羽毛球場,並於鄰近啟德車站廣場一側設有一座零售大樓,而屋苑附有 一個地面停車場和一個地庫停車場,以及其他停車位。 而屋苑背靠啟德體育園,高層業主或可遠眺啟德郵輪碼頭海景。 錦駿苑單位數目最多的是一房單位,提供1,180伙實用由375呎至428呎的單位,全數屬「開門見廁」則型。 如果擔憂日後間房後單位光線不充足,揀樓時可以優先考慮C座6室、D座7室及E座7室,上述三個單位除了露台窗戶以外,客飯廳位置亦有一扇窗。
減音露台: 露台怎麼設計才實用?絕妙配置一次看
房署之後將減音露台和減音窗合二為一,原理是放大了的減音窗,變成第二代減音露台,利用五招如滑動屏板、吸音物料、斜向屏板等,並於柴灣漁灣邨一間空置學校做模擬實驗,證實可減少噪音十至十二分貝。 單位設計有依照景觀作出調整,規律大致根據向東及南望山景單位無露台,而向西及北、望吐露港的單位則設有露台。 屋苑有983伙單位設有30呎至41呎減音露台,佔項目單位數目超過47%,而減音露台面積會計入樓價,以項目平均呎價的7,784呎推算,露台價值23至32萬元。 房屋署官員在介紹新方法時,還稱新裝置可以增加單位供應,景泰苑有逾六成的噪音超標單位均可保留。 即是說,要不是減音裝置,中低層面向道路的單位根本不能興建,不能居住。
減音露台: 馬鞍山錦駿苑半數備減音露台 最平售價$189萬
減音窗及減音露台屬跳出固有思維框框的創新噪音緩解設計與措施,有效減低噪音同時允許自然通風。 相對於以緊閉的隔音窗及冷氣作減音用途的最後手段,這種創新設計所提供的窗戶開放式生活環境,是可持續生活的首選形式。 新建住宅樓宇豎立於道路附近,因此沒有足夠的距離作噪音緩衝。 減音露台 而更嚴峻的是,為配合經濟模式以及房屋土地需求,以往用來阻隔交通噪音的工業大廈須重新發展成住宅樓宇。
減音露台: 露台泳池加上無敵景觀,享受頂級住宿待遇
三個部門在減音窗和減音露台上的合作,是跨部門創意和協作的示範。 房屋署未來將繼續利用減音窗和減音露台設計,達至善用土地及增加可建單位數量。 土地供應短缺,房署近年「硬啃」多幅「岩巉」地皮,部分地盤範圍甚至因噪音超標而不適合建屋。 房屋署副署長馮宜萱稱,減音隔音一向是房署建屋的大課題,以往應對方法是採用單向設計,避免將單位建在近噪音源的位置,但單位數量無可避免會減少。 深水埗榮昌邨採用了第一代減音露台,有效減低二至六分貝噪音,令更多單位可望靚景之餘,免受噪音滋擾;「綠置居」項目景泰苑則是首個採用雙層玻璃「減音窗」的屋苑。
有人認為,居民既然選擇決定入住那些單位,就不應事後抱怨。 然而,居民不滿的是減音窗無效,房委會、環保署等部門需要回應。 減音露台 減音露台 再者,一般市民挑選單位,價錢、地點是最大考量,為了租金樓價便宜,犧牲了生活質素。 減音露台 再退後一步,政府和私人發展商手持大量土地,理應可以興建環境條件較好的樓宇。
在 2000 年受到過量的交通噪音滋擾的人口超過 110 萬。 儘管道路、車輛和總體人口不斷增加,上述受滋擾的人口在2015年卻下降至少於90萬人。 這有賴於環保署的噪音規劃工作,而更重要的是有你們的支持和努力,以實現我們的環境噪音策略。 【綠置居/高宏苑/清濤苑/錦柏苑】「綠置居2022」將於下周四(29日)起接受申請,樓書今日(22日)出爐,當中唯一市區盤的油塘高宏苑,將提供2,021伙,是三個屋苑中規模最大,但開放式細單位卻佔近六成。 屋苑最終單位售價介乎83.6萬至271萬元,亦即約4.1萬元便可「上車」,預料2025年1月起分階段落成。
公屋覓地困難,建屋地盤挑戰大,房屋署「見招拆招」,研發出新一代減音露台,有效減少10分貝噪音,務求令「三尖八角」的地盤亦能地盡其用,增加房屋供應。 再者,在城市生活,單位住屋環境難言完美,即使沒有噪音問題,也有光污染、蚊蟲等問題。 減音露台 不少私樓單位也面對噪音問題,環保署列出部分在吐露港公路旁邊的新樓單位,也配備隔音玻璃、減音窗、減音露台等阻隔車聲。 《香港 01》報道,環保署聯同屋宇署及理工大學,研發減音窗和減音露台,聲稱可減低戶外噪音達 12 分貝。 不過,有使用減音窗的房委會綠置居景泰苑住戶反映減音窗無效,又阻礙景曬衣物,即使違反房署規則也要拆窗通風。
減音露台: 減音露台
元朗朗天苑A座每層亦有4個單位設30至32呎減音露台,推算價值為18.8萬元至20.1萬元,該屋苑B及C座向山的單位有機會看見山墳。 項目雖然遠離馬鞍山市中心,但勝在近馬鐵線大水坑站,由大水坑站步行至屋苑,需時不足10分鐘,尚算方便。 日後會有天橋接駁至公共屋邨欣安邨,附近有小巴站或巴士站,可前往至馬鞍山廣場或大學站等。 2020是恢復發售居屋以來最多單位的一年,四個屋苑共火炭彩禾苑、粉嶺皇后山山麗苑、馬鞍山錦駿苑、鑽石山啟翔苑共涉約7,047伙。 今次為大家介紹的馬鞍山錦駿苑,屋苑鄰近馬鐵大水坑站,10分鐘內可步行到達,項目背靠馬鞍山郊野公園大片山巒,估計高層單位有機會望到馬料水方向景觀。 A座的21號屬於一房單位,惟間房後,客廳的窗將面向垃圾及物料回收室,低層或會飽受「垃圾味」攻擊,入住後或無法再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