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香煙類別,每1,000支需繳稅$1,906;其他製成煙草類別,每公斤需繳稅$2,309。 [18] 不過,海關的煙草繳稅指引,一直未有清楚釐定加熱煙草產品,應根據普通香煙或其他製成煙草類別繳稅。 在香港含有尼古丁的電子煙(不包括煙草產品),一般被歸類為《藥劑業及毒藥條例》(第138章)(「《條例》」)內的「藥劑製品」。 加熱煙2025 根據《條例》,符合「藥劑製品」定義的產品,必須在《條例》的要求下符合安全、素質和效能方面的規定,並獲香港藥劑業及毒藥管理局的註冊才可在本地銷售或分銷。
- 對於有人指吸食電子煙可有助戒除傳統煙,管封螢強調電子煙有助戒煙的證據並不太確定,而沒有吸電子煙的人士,其戒煙成功率較吸電子煙者為高。
- 由於沒有燃燒煙草,加熱菸煙草能釋放含尼古丁和其他化學物質,但使用加熱煙時產生的氣霧比傳統香煙燃燒後產生的煙霧少了90-95%有害物質(但仍有部分有害物質濃度更高),同時又不產生煙霧或煙灰。
- 既然加熱煙是由煙草商帶動,並直言加熱煙煙彈是把煙草經過特別加工而製成,希望藉此能直接當香煙銷售,或以「減害煙草」類別銷售,從而可獲減少征稅。
- 在香港,若正式報關從海外訂購加熱煙煙彈,加上運費,隨時要 80 多港元。
- 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競辦總幹事潘孟安日前被爆在餐廳門口吸食加熱菸,被國民黨立委王鴻薇檢舉。
- 煙草被碳火加熱後散發煙霧,吸煙者通過⽔管的軟管吸入穿過⽔盆的煙霧。
- 燃點傳統香煙,會產生濃裂的氣味,即使在空曠的地方,也會受煙味影響。
- 加熱式菸品屬新興菸草產品,尚須釐清產品屬性、定位及管理方式,該產品於菸害防制法修正通過前,亦屬未開放之進口物品(此為原本的《菸害防制法》規定)。
由2022年4月30日起,任何人不得進口、推廣、製造、售賣或為商業目的而管有另類吸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加熱煙產品及草本煙。 與VAPE有著完全不同的使用原理,IQOS透過發熱片把俗稱煙彈的加熱煙加熱產生煙霧,而VAPE則是透加加熱煙油產生煙霧。 IQOS與VAPE有著完全不同的口感,從模擬吸煙的口感上對比,有著比VAPE更相似的模擬吸煙口感,煙霧量也與吸煙相似,而VAPE的口感更像水煙,也有著更多的煙霧產生,2者有著很大的分別。 我們門市提供各類加熱煙機給客人試用及購買,師傅及客服提供技術支援。
加熱煙: 加熱菸輸入合法嗎?
風險聲明︰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並不構成及不應被視為對任何人作出出售的要約。 加熱煙2025 加熱煙 吸煙者應根據本身健康狀況及承擔健康風險程度等因素去衡量是否適合抽電子煙或加熱煙。 加熱煙 當然,推動加熱煙或電子煙,其最主要目的在於減害,希望能相比抽傳統燃燒式香煙已知的危害中,將傷害盡量減少。
- 據了解,政府一直企硬拒絕放寬加熱煙和電子煙,原因是一旦容許以較低煙稅(加熱煙)或准許以非管制藥物(電子煙)銷售,會令更多人吸食,最終他們為滿足煙癮或習以為常,轉為吸傳統捲煙煙支,令煙民反回升,白費多年推廣禁煙工作。
- 通過⽔盆的煙霧依然含有⼤量有毒物質,包括:焦油、⼀氧化碳、重⾦屬和致癌物質。
- 由2022年4月30日起,任何人不得進口、推廣、製造、售賣或為商業目的而管有另類吸煙產品,包括電子煙、加熱煙產品及草本煙。
- 衛生局已發文給潘孟安,但潘並未回覆說明,已完成行政調查程序,將開立2000元裁處書。
- 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衞生)阮慧賢、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主管封螢醫生、香港海關助理關長(情報及調查)黎流栢今天中午交代有關修例建議。
正因很多國家對於含煙草成分的產品都要征稅,和有嚴格的進出口管制,「加熱煙」通常會被列為煙草產品。 加熱煙2025 相比於煙油式的電子煙,其中一個比較敏感的成分,就只是尼古丁,而不同國家看待尼古丁成分的條文可以差異很大。 加熱煙 有些國家會把尼古丁列為受管制藥物,甚至是毒品,有些國家則持開放態度,容許含尼古丁成分的電子煙銷售。
加熱煙: 加熱煙的設計
此外,在《條例》下,尼古丁(煙草除外)亦被列為第1部毒藥,非法管有或銷售第1部毒藥或未經註冊藥劑製品,均屬違法,一經定罪,每項罪行最高可被判罰款10萬元及監禁兩年。 電⼦煙是由電池供電的電⼦裝置,將溶液(稱為“電⼦煙油”)加熱以產生氣霧,使⽤者可通過煙嘴吸入氣霧。 加熱煙 電⼦煙油一般含有尼古丁、溶劑(例如丙烯、丙⼆醇、⽢油)、添味劑和其他添加劑。 使⽤者從電⼦裝置吸入並呼出的氣霧通常含有害物質,包括致癌化學物質(例如甲醛)和呼吸道刺激物(丙烯醛)。
截至11月31日,北市衛生局已針對違法加熱菸等類菸品開罰22件、累積罰鍰4萬元;並針對販售、輸入新興菸品開罰14件、共115萬元罰鍰。 加熱煙2025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則發表網誌表示,預期今日出爐的條例草案會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討論,一些煙草商、販商和吸食另類吸煙產品的市民亦可能會有不同意見。 對於只是禁止售賣,卻未有禁止煙民吸食另類煙草產品,阮慧賢表示不希望把吸食另類煙草產品的煙民變為罪犯,政府會協助所有煙民戒煙。 她又強調禁止另類煙草產品在本港出售及入口旨在避免產品在本港大行其道,相信措施已經有效解決問題。 該會指出,大部分國家將加熱煙納入現行控煙法例,當作一般煙草產品規管,新加坡及澳門更加禁止加熱煙;世界衞生組織強調所有煙草使用都是有害的,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加熱煙比傳統捲煙的危害小,因此建議各國套用現有控煙政策管制及措施,以管制加熱煙。
加熱煙: 健康雲
由2022年4月30日起,任何人不得進口、推廣、製造、為商業目的而管有或售賣另類吸煙產品,包括加熱煙產品;任何人不得在法定禁煙區使用另類吸煙產品。 加熱煙2025 但事實上大部分使用者並沒有徹底轉用加熱煙,而是同時使用傳統捲煙和加熱煙。 結果這些「雙重用家」同時被受兩類煙草產品及其相關風險所危害。 加熱煙與傳統煙同樣含有尼古丁,但研究發現有跡象顯示加熱煙比傳統煙草產品能更有效輸送尼古丁,因此令人關注加熱煙更容易令人上癮的可能性。
這就是電子煙現時的死結,不含尼古丁,就完全沒有抽煙或「頂煙癮」的效果。 若含尼古丁,申請手續的繁鎖令國際一線的電子煙品牌都不一定可以成功登陸,小市民若想正式報關從海外購入自用,幾乎是沒有可能。 既然加熱煙是由煙草商帶動,並直言加熱煙煙彈是把煙草經過特別加工而製成,希望藉此能直接當香煙銷售,或以「減害煙草」類別銷售,從而可獲減少征稅。 電子煙從量產至今,已十年光景有多,毋忘減少抽煙的初心和目的。 若從基本理念來說,但凡用電子方法產生煙霧,用作替煙代煙減煙戒煙的,都可稱作為「電子煙」。
加熱煙: 加熱煙電子煙法律上的問題
Hello 醫師期待成為您最值得信任的專業醫療訊息平台,我們提供您完整豐富且正確之醫療新訊,協助您時刻在健康保健的道路做出最佳決定,擁有富足美好的健康人生。 原因很簡單,煙草的生產和銷售在世界多國都有非常嚴格的管控,不是個人或小公司可輕易涉足的生意。 詳細法例條文請參閱《2021年吸煙 (公眾衞生)(修訂)條例》,及《2023年進出口(修訂)條例》 。 最早推出加熱煙的,分別是菲莫國際的 IQOS 和英美煙草的 GLO,後來還有韓國 KT&G 的 FIIT 和國煙的數個品牌加入戰團。 自從 加熱煙 2017 年 IQOS 悄悄地在大中華流行起來,都已兩個年頭了,但是很多人還是分不清什麼是加熱煙什麼是電子煙,就連官媒半官媒也曾含糊其詞,引用一些讓人一頭霧水的的化學名稱,越描越混亂。
加熱煙: 煙民的一席話
香港中藥業協會亦表示,是次立法禁止新型吸煙產品進入香港,標誌着香港控煙工作的重要里程碑,阻止了將煙草和尼古丁禍害影響青少年和廣大市民。 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主管封螢醫生表示,電子煙及加熱煙等含有有害物質,如電子煙含甲醛,可以致癌,尼古丁的成分就會令血管收窄,增加患心血管疾病機會。 而加熱煙在加熱後,有害物質與傳統香煙含量相若,包括尼古丁及焦油,啟動加熱煙時亦會釋放出二手煙,對周邊人士造成影響。 電子煙液體中含尼古丁,尼古丁受《藥物及毒藥條例》監管,因此無法以普通產品出售,需要註冊為受管制藥物。 加熱煙2025 衞生署控煙辦公室主管李培文過去曾表示,未有科學證明顯示電子煙較健康。 此外,根據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網站顯示,外國有研究指使用電子煙作戒煙產品,有造成雙重使用尼古丁的情況。
加熱煙: 另類吸煙產品的禁令
「另類吸煙產品」 的定義可參閱《2021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附表 7 第 2 部,或參考此小冊子。 台北市衛生局在收到檢舉後,也發文給潘孟安要求7天內回覆說明,原訂12/1前必須提出回覆。 衛生局今表示,潘孟安之後並未回覆說明,因此已依照檢舉人提供的資訊進行判斷,將依《菸害防制法》開罰2000元,今日發出裁處書。 衛生局提醒,《菸害防制法》新制雖規定加熱煙可經健康風險評估審查,但目前所有加熱煙都還在評估中,因此加熱煙都不合法。
加熱煙: 旅客入境:不合法
加熱煙產品產生的氣霧含有約80種化學物屬該產品特有,或比傳統捲煙釋出的濃度更高。 這些物質部分含有高毒性,例如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1,2-二羰基化合物、呋喃和環氧化物。 加熱煙2025 加熱煙 現有數據顯示加熱煙釋出數百種同樣存於傳統捲煙中的物質,當中包括致癌物。
加熱煙: 吸煙禍害
由於大腦要到 25 歲才完全發育,尼古丁對兒童及青少年的腦部尤具破壞力。 不過美國醫學會內科醫學期刊去年刊登瑞士伯爾尼大學初級衛生保健研究院的一項研究,指出加熱煙含有與傳統捲煙煙霧類似含量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和尼古丁,並且釋放出更多的多環芳香烴(簡稱PAH或PAHs),屬於已知或潛在的致癌物質。 ⽔煙⽃,⼜稱“⽔煙”,是⼀種吸煙裝置,它利⽤⽊炭或其他助燃物來加熱和吸食煙草(添加香味或無加香味)。 煙草被碳火加熱後散發煙霧,吸煙者通過⽔管的軟管吸入穿過⽔盆的煙霧。
加熱煙: 加熱煙並不能幫助戒煙
她又曾指政府正研究禁煙法例是否覆蓋加熱煙和電子煙等產品,強調所有煙草產品都有害,吸入含有尼古丁的加熱煙等產品仍會導致上癮。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立法會昨日通過《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劃一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電子煙及加熱煙等另類吸煙產品,法例將於刊憲後6個月生效,違者最高可被判罰款5萬元及監禁6個月。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衞生署與海關會全力準備相關執法工作。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期望,新法例可以杜絕煙草以另類煙形式於香港流行蔓延。 政府去年宣布將全面禁止電子煙,並計劃在本立法年度提出法例修訂建議。 加熱煙 加熱煙 食物及衞生局及衞生署今天(13日)提交《2019 年吸煙(公眾衞生) (修訂)條例草案》文件至立法會,內容包括建議禁止將另類吸煙產品,即電子煙、加熱煙進口香港。
加熱煙: 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反駁危害較小論:宣傳技倆
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衞生)阮慧賢坦言,法例實施後首3個月,執法會較寬鬆,入境旅客如被搜獲電子煙,又或合作交出「不掙扎」,當局「不會特別追究」。 除傳統支裝捲煙外,近年不少煙民轉吸加熱煙及電子煙,甚至混淆兩者。 外國有不少研究指加熱煙以電子儀器加熱煙草,毋須點燃,煙民所攝入的有害物質,比傳統煙支可大減九成,究竟是真是假? 本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反駁指,這只是煙商的宣傳技倆,而目前有關加熱煙的研究不多,任何煙草產品對身體健康的長期影響不容忽視。 據了解,政府當局認為,長期推動減少吸煙,若放寬新煙草產品的限制或降低煙稅,恐會吸引更多人成為煙民;即使真的較不「邪惡」,由於煙草產品最核心是可令人上癮的尼古丁,當局擔心吸加熱煙及電子煙的煙民,最終為滿足煙癮,走到傳統煙支市場。 本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在其網頁指出,加熱煙亦屬煙草產品之一,含有尼古丁,可引致上癮,所以不應提供予未成年人士。
加熱煙: 加熱煙機
另外,草案建議禁止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另類吸煙產品,以及禁止為製造、售賣或上述分發的目的而管有另類吸煙產品。 根據吸煙與健康委員會站顯示,香港每日吸煙人口每年持續下降,顯示香港吸煙禍害宣傳成效有所上升。 網站亦顯示主要因吸煙患病並死亡的人數,2012年有近4.3萬人因而死亡。 該會曾於去年提出增加一倍煙稅,及建議政府把煙草銷售最低年齡提升至21歲,加強控煙工作。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過往表示,政府認為有必要多管齊下規管電子煙,研究顯示電子煙內物質有害,甚至致癌。
現時想戒煙的吸煙者應採用各類如尼古丁替補療法、瓦倫尼克林(varenicline)和戒煙輔導等戒煙輔助工具,皆因其安全、品質及成效都已經過嚴謹測試。 普羅大眾的煙民,都不是醫學化學專家,對於什麼「醚」、「醛」、「烴」等等化學名稱認知有限。 政府的反宣傳內容的所謂測試報告欠卻透明度,實測產品品牌資料和貨源都含糊其詞。 而電子煙的煙油,只是抽取了其中一個主要的成癮元素尼古丁添加進去,口感上跟傳統香煙有點差別。 抽過 IQOS 或 GLO 的人,大部分都會認同加熱煙的口感最接近傳統香煙,「頂煙癮」的效果最好。 所以網絡上有些宣傳,說電子煙是合法,加熱煙是非法,實況是剛好相反,只是一些商店用來推廣沒用的純香精沒有尼古丁的煙油的手法。
加熱煙: 香港文匯網
加熱煙透過電池驅動的加熱系統加熱煙草產生氣霧,繼而讓使用者將氣霧吸入肺部。 有別於通過加熱化學溶液產生氣霧的電子煙,加熱煙的煙支含有真煙草。 據了解,政府一直企硬拒絕放寬加熱煙和電子煙,原因是一旦容許以較低煙稅(加熱煙)或准許以非管制藥物(電子煙)銷售,會令更多人吸食,最終他們為滿足煙癮或習以為常,轉為吸傳統捲煙煙支,令煙民反回升,白費多年推廣禁煙工作。 有關法案昨日在立法會在32票支持、3票反對及2票棄權下獲通過,大多數議員都認同要禁止另類煙,以免港人尤其是年輕人因追潮流而吸煙,影響健康。 這類產品不只危害使用者的健康,也令旁人吸入支流煙和二手煙(1,2),而世界衞生組織(“世衞”)已表示,接觸二手煙霧並沒有安全的水平(3)。 美國疾病與預防管制中心(CDC)也呼籲,仍需有更多短期與長期的研究,才能了解加熱菸對於健康的影響程度;任何菸品包括加熱菸,都對健康有害,特別是青少年及孕婦;同時,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加熱菸有助戒菸;若還未接觸菸品,包括加熱菸,都不應嘗試。
菲利普莫里斯亞洲於5月曾向立法會提交文件,引述四個資料,力證加熱煙與電子煙較諸傳統煙支較少有害物質。 現有數據主要來自煙草業的研究,但這些研究已經顯示加熱煙釋出最少數百種同樣存在於傳統捲煙中的有毒物質,當中包括致癌物。 很多有毒物質的接觸劑量與其健康風險的關係是非線性,因此儘管部分有毒物質的含量比捲煙煙霧低,亦不表示健康風險會相應下降。 加熱煙產品種類繁多,大部分產品的煙霧成分和毒性缺乏數據,而其中一款加熱煙被披露的數據顯示其煙霧含 80 種屬該加熱煙獨有或比傳統煙濃度更高的化學物質,包括4種致癌物及10多種潛在遺傳毒性和/或致癌風險的化學物質。 特區政府刊憲將於4月30日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電子煙及加熱煙等另類吸煙產品。 衞生署今日(28日)提醒市民、入境旅客及業界,因應《2021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條例》)本周六(30日)生效,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將開始執行新法例,違例者最高可被罰款50,000元和監禁6個月。
加熱煙: 健康 熱門新聞
她又指出,這些另類吸煙產品可註冊作藥劑產品出售,並補充稱本港以往已禁止無煙煙草產品,即已有全面禁止煙草產品的先例。 香港進口貨物中,煙草是其中一類須繳付關稅的貨物,須根據《應課稅品條例》(香港法例第109章)之附表所訂明之稅率繳付稅項。 所有年滿十八歲香港市民及入境旅客,可攜帶19枝免稅普通香煙或25克免稅其他製成煙草進入香港作個人自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