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既定的 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的機制, 政府會考慮下列因素:每年進行的薪酬趨勢調查得出的 薪酬趨勢淨指標、經濟狀況、生活費用的變動、政府的財政 狀況、職方的薪酬調整要求和公務員士氣,以決定該年度的薪酬調整幅度。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今早(6日)討論,今年公務員的加薪方案,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在會後見傳媒,交代政府向職方提出加薪方案,即中、低層公務員約加薪4.65%;高層則為2.87%,而安排生效日期會追溯到今年4月1日。 政府預期今年將有7,030名公務員退休,意味政府空缺將陸續有來。 當未來有更多政府職位空缺出現時,申請前宜先想清楚個人意願及人生規劃,以免浪費畢業後的黃金階段。 署任人員連續休假超過三個工作天,將會喪失整段休假期間 (包括休假日及當中的公眾假期和星期日)的署任津貼。 公務員acting放假 就有關「署任安排及署任津貼」事宜,警隊是依據公務員事務局條例第一六○至一七二條及總部通令二○○○年第一部第一四一號的指引而作出有關安排。
她亦表明不同意公務員加幅不能追通脹,過去5年整體而言都是「跑贏」通脹,亦強調公務員薪酬調整不是以追通脹為目標。 楊何蓓茵指,明日(7日)將與4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的職方會面,聽取他們對方案的回應,之後行政會議會作最終的薪酬幅度調整,當局會爭取在立法會休會前就有關方案,諮詢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後,提交予財委會審議。 第一類,部門內有空缺,經過部門的晉升委員會評審後,挑選委員會認為有能力擔任更高職位的公務員,作一段時間的署任安排,以觀察其表現及實質能力是否足以擔當更高職位。 若該公務員的署任考勤報告表現合乎要求,也合乎其他晉升的條件(例如晉升後仍然可以服務超過一年才到達退休年齡),晉升委員會可以將他晉升。 這類署任安排稱為「署理職位以待實任」,部門會向該署任人員發出正式通知,即是說,署任人員是知悉該次署任安排的目的。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back pay 20232025 公務員acting放假 要留意的是,第二類署任安排並沒有任何「將會升職」的含意,署任人員也不會收到第一類「署理職位以待實任」那種通知。
公務員back pay 2023: 申請方法及重要網站
因此,款項將會以固定比率攤分36個月,即以2022年6月30日為止的前36個月,這日子為L先生有權申索款項的日期。 StockViva秒投 作為香港一家初創金融科技公司,基於技術及數據驅動達致快速增長,在短時間內突破50 萬活躍用戶,吸引來自香港、內地、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用戶加入。 秒投StockViva 的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香港創業者基金、宏寰集團和新加坡郭鶴年家族的 K3 Ventures 投資,實力雄厚,目標打造成為亞洲領先的金融科技公司。 過去三年的疫情令港人的工作壓力大增,然而步入後疫情時代,港人的壓力仍未因「復常」而得到舒緩。
- 他又指,高級公務員與首長官員不一樣,若果市民認為公務員在抗疫工作須要加強,公務員團隊都會虛心接受批評,並繼續改善;但如果連結部分做得不好的地方,於是認為高級公務員加薪太多,是不合理的做法。
- 與此同時,疫情減退,高達83%受訪者對就業市場持中性至樂觀看法,較去年大增23個百分點。
-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 至於願意留在現時職位的2成打工仔則表示「滿意現時的工作量」(42%)、「有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38%)和「滿意薪酬/福利」(33%),一改過往數年打工仔因市場不明朗因素影響而不敢貿然轉工的局面。
- 局方表示,公務員薪酬調整除影響公務員,也影響非公務員合約僱員、政府資助機構收到的資助金撥款及其員工薪酬,而任何變動都會影響政府開支。
- 調查把文職職系入職職級的薪酬與私營機構僱員的入職薪酬作比較,結果將影響新入職人員,現職員工則「只加不減」。
- 政府提出2022至23年度公務員薪酬調整方案,將各級公務員薪酬劃一上調2.5%。
她認為公務員工作具使命感,「做得好本身就係應該嘅」,現時也有獎勵計劃嘉獎成績優秀的公務員。 行政會議最快明日(6日)審議今年公務員薪酬調整幅度,預料公務員事務局會把已經員方確認的薪酬趨勢調查結果,作為今年的調薪方案,並建議按慣例,把低層公務員的薪酬加幅上調至與中層公務員看齊,即中、低層皆加薪4.65%。 她表示,香港的經濟正在復甦,但在外圍環境不確定之下,仍然有挑戰。 政府在過去的2022至2023年度及今年財政年度有相當的財政赤字,財政儲備亦會進一步下降,三個薪金級別的薪酬趨勢淨指標都較過去一年的通脹幅度為高。 立法會財務委員會通過公務員劃一加薪2.5%,連帶調整撥款予資助學校等款項,預計每年政府開支增加68億元。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於會上重申,今年薪酬調整幅度沒有偏離機制中的六大因素,但今年情况較為特別,未來將汲取教訓,例如日後公布薪酬趨勢調查結果時,會按實際經濟情况再附以文字描述及數據支持。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acting放假: 公務員署任一定升職?
被問到加幅是否能吸引新人加入或留住現職公務員時,楊何蓓茵表示,公務員工作能否吸引到有志者,不單止依靠薪酬能否與競爭對手、私人市場可比,更多是滿足感、培訓工作,令公務員得到成長,當局亦會做好選拔工作,讓更多有能力之士可有晉升階梯。 楊何蓓茵表示,今日(6日)會與4個公務員評議會職方代表會面,聽取他們的回應,再尋求行會的最終決定,目標是在本立法會年度完結前諮詢立法會及提交財務委員會審議。 此外,政府設有兩項撫恤金計劃,分別為孤寡撫恤金計劃及尚存配偶及子女撫恤金計劃,在參加計劃的人員身故後,為其尚存配偶及/或子女提供撫恤金福利。
Acting Up (180天以內) 公務員acting放假 你的署任津貼將會是署任職級的最低薪酬與現職薪酬差額 的90%. 公務員back pay 2023 行政會議今日通過政府提出的調薪方案,高級公務員建議加薪2.87%,中、低層建議加4.65%,此舉是政府慣常做法,把低級公務員建議加幅上調至與中層公務看齊。 李說,雖然近年投考公務員人數減少,但有意加入政府的人仍然很多,今次新措施旨在「搶人才」,讓政府招聘時有更多人才選擇,並鼓勵容許大學生在較早階段決定加入政府,避免他在畢業年獲多項工作錄取時方考慮。 不過他指公務員加薪幅度有限,新制下福利減少,更影響畢業生加入政府的意欲。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acting放假: 公務員ACTING ALLOWANCE 如何能計入息及壓力測試?
公務員的ACTING ALLOWANCE,銀行未必肯計入息來進行壓力測試。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如需靠 acting 公務員back pay 2023 pay / allowance 才夠計的話,可以用以下方法。 關於「署任津貼」,人員必須署任超過三十個曆日,方可獲發署任津貼,但不得同時申領逾時工作津貼,反之亦然;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況下,警務處助理處長級人員可就非首長級職位親自批准更改有關規則。 新制公務員退休後只有一項名為「公積金」的款項,公積金和強積金一樣,包括僱員和僱主兩方面的供款,政府會按服務年期而增加供款比率。 楊何蓓茵昨日會見傳媒時表示,2021年香港經濟開始復甦,但今年第一季香港經濟在第五波疫情下嚴重受挫。
不過,她認為投考人數不會大幅上升,因部分學生早已計劃投身大企業,不會因為新安排而改變想法。 應徵學位或專業程度公務員職系的人士,一般需在綜合招聘考試的英文運用及中文運用兩張試卷取得二級或一級成績,或具備同等資格。 申請表格可於民政事務總署各區民政事務處民政諮詢中心、或勞工處就業科各就業中心索取。 公務員back pay 20232025 獲聘任非公務員職位的應徵者,則並非公務員,亦不會被調職、晉升或轉派任何公務員編制內的職位。 該局指,所有符合相關入職條件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均可投考,而現正修讀大學學士學位或同等學歷,並將在二○二四年或二○二五年畢業的學生也可提交申請。
公務員back pay 2023: 考試事項
應徵公務員及非公務員職位的人士,可能須參加筆試及/或其他考試,以便招聘職系/部門評核他們具備的技能和特質是否符合聘任的要求。 他表示,香港處於復常階段,相信未來兩年勞動市場波幅仍大,認為政府若要成功搶人才及留人才,可縮短及加快招聘程序,並應讓僱員更清晰其晉升階梯,同時透過一些家庭友善政策及活動增加員工歸屬感、提高團隊士氣。 公務員back pay 20232025 她認為,本地經濟和就業市場需時復元,外圍經濟狀況也不明朗,目前建議的加薪方案已取得較好平衡,相信公務員會理解和明白。 政務主任(俗稱AO)起薪每月57,395元,最高可達112,925元;. 補發薪金、約滿酬金、延付薪酬或補發欠薪,不論你於在職或離職時收到,均須課税。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AO、EO今起招聘 AO起薪5.7萬元 居港未滿7年都可投考
政府明日聽取職方意見後,會盡快尋求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決定最終調整幅度。 (b) 一九九七至九八財政年度內,政府共為各類署任安排,發放約六億九千萬的署任津貼。 這數額約佔同期公務員薪金開支的百分之一點三,並包括向所有部門、營運基金及其他資助機構內的公務員發放的署任津貼。 因行政方便而署理由於教師流失或實任教師短暫缺勤而懸空的職位的教師,其署任安排在於配合管理或運作的需要,則由二零零四年九月一日起,有關教師的署任津貼率為署任較高職位起薪與署任教師實任職位薪金的差額的90%。 如署任教師確須在學校假期期間執行署任職位的職務,並獲校方認可及予以記錄,則該段假期也可計算在合資格署任期內,而有關教師亦可獲發放署任津貼。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薪酬如何調整?
公務員事務局表示,個別薪級點亦會調整,總薪級表第34點為79,930元,總薪級表第35點為80,730元。 紀律人員(主任級)薪級表第20點和警務人員薪級表第36點為79,790元,紀律人員(主任級)薪級表第21點和警務人員薪級表第37點為80,590元,紀律人員(主任級)薪級表第22點和警務人員薪級表第38點為81,400元。 【明報專訊】公務員事務局昨(1日)宣布,大學本科生及研究生在畢業年的前一年,已可報考政務主任(AO)及行政主任(EO)等6個職系。 近年公務員離職潮持續,公務員事務局長楊何蓓茵表示,新措施協助政府盡早網羅人才,但強調不是為了即時填補公務員空缺。 有人力資源顧問認為,政府仿效大企業提早給予就業機會「搶人才」,憂慮中小企在人力市場的競爭力會進一步減弱。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加薪|公務員加薪5大影響因素
至於願意留在現時職位的2成打工仔則表示「滿意現時的工作量」(42%)、「有良好的職場人際關係」(38%)和「滿意薪酬/福利」(33%),一改過往數年打工仔因市場不明朗因素影響而不敢貿然轉工的局面。 香港公務員總工會主席馮傳宗昨日表示,政府提出全體公務員劃一加薪2.5%的方案「不能令人信服」,希望特區政府今日在會見公務員團體聽取意見後,可以再提出一個有較顯著升幅的方案。 合資格領取退休金的人員可選擇把一定比例的退休金折算為一筆過的退休酬金,餘額則按月發放給該人員,直至他/她逝世為止。 政府人員協會認為加薪建議可以接受,但為修復及提升公務員士氣,特別是高級公務員,希望政府把加薪幅度向上微調,達致全體公務員劃一加薪 5%。
公務員back pay 2023: 紀律人員(員佐級)薪級表 (General Disciplined Services (Rank and File) Pay Scale)
不可以,在舊退休金計劃和新退休金計劃下退休的人員,最多可以分別把退休金的25%(舊退休金計劃)和50%(新退休金計劃)折算為一筆過的退休酬金。 我是一名女警,在六月二十四日至八月五日署任警長一職四十三天,期間我被安排支取署任津貼,並逾時工作共九十一小時。 公務員back pay 20232025 公務員back pay 20232025 Double sideway,除自己職務外,要兼任另一位同級的職務,酬金是該職級的starting point嘅15%,少得可憐。 按CSR172,任何一類acting做滿30日qualifying period(包括跟acting首天與最後一天相連之星期六、日)才可獲署任津貼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back pay 2023 。 人力資源顧問周綺萍相信,新措施增加學生投考政府的吸引力和興趣,部分人獲得就業機會後將感到安心而專注學業。
公務員back pay 2023: 政府搶人才。大學生投考公務員|年底起大學3年級准考AO、EO等6職系 人力資源顧問憂削中小企人力市場競爭力
至於文職、專業及紀律部隊職系等其他部門或職系,楊何蓓茵稱可按人手需要、運作情况及工作性質考慮是否跟隨新措施,並稱已有其他部門有意擴闊招聘對象。 就所有由2022年7月1日起刊登的公務員職位招聘,在新推出的《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取得及格成績會成為所有公務員職位的入職條件。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會考核申請人的《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知識。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加薪幅度表
網上表格或郵遞方式提出申請﹐亦可由政府部門或其他非政府機構轉介。 另外,申請人可在本網頁下載「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表」,填妥後連同有關的證明文件副本寄回或親自交回社會保障辦事處(詳情請參閱「公共福利金計劃申請指引」)。 公共福利金計劃是為嚴重殘疾或年齡在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每月提供現金津貼﹐以應付因嚴重殘疾或年老而引致的特別需要。 現金津貼試行計劃(試行計劃)為期三年,旨在紓緩基層家庭因長時間輪候公共租住房屋(公屋)而面對的生活困難,並由房屋署負責推行。 此外,亦有中學及中學教師向本會查詢,表示校方安排文憑教師(CM)署任為助理教席(AM),並已獲發署任津貼,若干時間後,卻被教育局追討歸還有關署任津貼,他們希望知道是否必須歸還上述款項。 市民可瀏覽公務員事務局網頁,以及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一站通網頁了解招聘詳情,有關政務主任的招聘詳情亦可瀏覽專題網站。
在新退休金計劃下,任何紀律部隊人員在按照根據《退休金利益條例》(第99章)第10條作出的命令於年屆訂明的退休年齡,以工作需要為理由必須退休,其可供計算退休金的服務期須根據該條例列明的比率及條件增加。 紀律部隊職系首長級人員,其訂明退休年齡為55或57歲;而其他紀律部隊人員,其訂明退休年齡為55歲。 符合 資 格 的 公 務 員 可 申 領 本 地 教 育 津 貼 , 以 支 付 子 女 在 香 港 接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受 中 、 小 學 教 育 的 費 用。 但你或配偶如同時享用其他公共房屋福利,或配偶僱主所提供的房屋福利/津貼,便違反公務員事務規例第五章第809條防止享用雙重房屋福利的規定,公共房屋福利包括下列各項,但並不只限於所列各種福利。 公務員事務局表示高層薪金級別及首長級的公務員,加薪幅度為2.87%。 公務員事務局今日公布,特首會同行政會議決定在2022至23年度,劃一上調高層、中層及低層薪金級別和首長級公務員的薪酬2.5%,生效日期追溯至2022年4月1日。
如有關的服務時期超過3年,款項總額將會以固定比率攤分36個月,即以你有權申索該款項的日期或停止受僱的日期為止,兩者以較早的為準。 根據統計處資料,2021年香港的僱員工資中位數達到1.87萬元。 然而,公務員及紀律部隊職位的起薪點和頂薪卻展現出更高的薪酬水平。 華員會會長利葵燕則指,中低級公務員本身收入不高,加薪2.5%連通脹都追不上,在購買力削弱之下,某程度上更等同減薪,擔心會打擊公務員士氣,希望特區政府和行政會議認真及充分考慮職方意見。 假設有關人員經計算的最高經折算的退休酬金為$840,000,並假設該人員在退休時沒有選擇領取任何退休酬金,只領取每月退休金$20,000,該人員其後在退休兩年後逝世。
公務員考試組舉辦綜合招聘考試,《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學位/專業程度職系)及政府語文考試。 這些考試提供一種客觀的方法來評核考生在指定職位所要求的技能或特質方面的能力。 公務員back pay 20232025 楊何蓓茵形容,今年公布薪酬趨勢調查結果的時間較為特別,調查由去年4月起至今年3月底進行,首十個月經濟狀況仍向好,因受第五波疫情影響,使最後兩個月經濟「急轉直下」,強調並非每年都會遇到。 立法會議員陳紹雄則關注為何加薪幅度是2.5%,指「政治藝術背後都應該有啲依據」,如加薪是有否考慮追上通脹。 楊何蓓茵解釋,2.5%的加薪幅度為行會考慮六大因素後取得的平衡,難以量化有多少比重涉及生活指數變動。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的年度薪酬調整
《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的方式,會因應不同公務員職位的學歷要求而訂定。 公務員事務局將於上海增設試場,申請人可選擇於12月2日在7個香港以外城市(即北京、上海、倫敦、三藩市、紐約、多倫多、溫哥華及悉尼)的其中一個場地應考聯合招聘考試。 綜合招聘考試(CRE)及《基本法及香港國安法》測試亦暫定於12月2日在該八個城市舉行,需應考相關試卷的申請人可由9月23日起報名,報名期至10月6日下午五時(香港時間)截止。
公務員back pay 2023: 香港公務員歷年薪級表 (1981-
孤寡撫恤金計劃由《孤寡撫恤金條例》(第94章)規管,而尚存配偶及子女撫恤金計劃則由《尚存配偶及子女撫恤金條例》(第79章)所規管。 在孤寡撫恤金計劃及尚存配偶及子女撫恤金計劃下的撫恤金利益,將會在供款人或在計劃下擁有保留利益的前供款人身故後開始發放。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她指,過去公務員疫情期間凍薪與市民「共苦」,但現時經濟復甦卻未能與社會「同甘」。
選委界議員吳傑莊指,加薪幅度仍然追不上私人市場,同樣關注政府會否考慮進一步完善公務員薪酬調整機制,包括設立公開透明的評核指標,及將薪酬加幅與關鍵績效指標(KPI)掛勾,讓表現較好的公務員有更高的加薪幅度。 她強調,行會已充份考慮及平衡薪酬調整機制下的六大因素,包括香港經濟狀况、生活費用變動、政府財政狀況、公務員職方訴求、公務員士氣及薪酬趨勢調查淨指標後,同意今次政府提出的方案。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她續指,今次亦按慣例,將基層公務員加幅調高至與中層相同,首長級公務員則會跟隨高層公務員的安排。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上周決定2023至24年度公務員加薪幅度,首長級及高層公務員加2.87%,中低層加4.65%。 如獲得立法會財務委員會批准,薪酬調整生效日期會追溯至今年4月1日。 如果當事人認為部門的「停止署任」決定另有目的,沒有依例而行,違反他對「升職」或繼續「署任」的合理期望,應向公務員事務局申訴,甚至向法庭申請司法覆核,而非作出似是而非的控訴,打擊公務員體系。
公務員back pay 2023: 公務員加薪2022常見問題
調查結果中有68%的受訪者偏好混合或遙距工作,但僅有32%的企業有實施並維持這種工作模式,相較於2022年的69%顯著下降,可見部分企業開始從遙距辦公回復至「舊常態」,要求員工重返辦公室,與打工仔憧憬的工作模式有天壤之別。 值得留意,早前較受疫情影響的前線工種今年終於錄得正增長,其中「餐飲」、「零售」和「酒店及旅遊」的加薪幅度分別為0.6%、1.2%及3.2%。 每六年進行一次,以確定公務員薪酬是否與私營機構薪酬大致相若,可因結果而調整薪級表,對新入職及現職員工均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