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有capital gain 或income 的話,當然在退休準備上面,除了強積金或者自願性強積金、長糧之外,亦都有年金、扣稅年金等。 這些林林總總都是退休儲蓄的安排,但因為跟你的僱傭合約無關,所以運用這些工具都需要繳交稅款。 但不過可以留意一下,因為扣稅年金如果是一些保險結構包圍的話,會有些不同的稅務優惠。 遲些在短片上面會講解不同類型的保險產品,有什麼稅務優勢或者有什麼稅務責任,應該要怎樣區分,那些需要繳交那些是不需要。
僱員可以把在過往的強積金轉移至新公司的強積金帳戶,亦可以自行選擇其他強積金計劃,轉移至個人帳戶,把強積金合併,集中管理。 雖然「僱員自選安排」讓僱員有更大選擇權挑選強積金受託人及計劃,但僱員並非一定要行使轉移權。 此外,自僱人士一向可自由參加任何一個強積金受託人和計劃,並不會因「僱員自選安排」而改變。 金融工具(尤其是股票及股份)之價值及任何來自此類金融工具之收入均可跌可升。 有關詳情,包括產品特點及所涉及的風險,請參閱強積金計劃說明書。
強積金公務員: 香港其他行業公積金
自千禧年MPF推出以來,過往冠亞季軍一直是滙豐、宏利及友邦,排行榜鮮有大變,但近期已默默起革命驟變。 不過,另有業界採用不同的計算,把滙豐及恒生(00011)合計,兩者的市佔率分別為19.4%及6.3%,市場份額合共為25.7%,而續問鼎「一哥」。 而積金局主席黃友嘉今天(6月7日)於網誌指,MPF總資產值曾於今年3月底受市場波動影響而有所下跌,但到4月底已回升至9,187億元。 另外,政府委任蔡加讚、彭一庭、王磊博士和黃麗君為積金局非執行董事,亦再度委任立法會議員林振昇及鄧家彪,以及兩名官員為非執行董事,許正宇表示,有信心積金局將受惠於他們多元的專業知識,以及廣泛的成員組合。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在公布有關任命時表示,劉麥嘉軒女士自2017年3月起出任積金局非執行董事,並於2021年3月起擔任主席,當局深信她能繼續有效領導積金局推展各項重大的改革措施,以優化強積金制度。 重要 – 如你對強積金計劃說明書所載內容的含意或所引致的影響有任何疑問,請徵詢獨立專業人士的意見。
- 答 12.《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強積金條例》)規定的強制性供款或《強積金條例》認可的職業退休計劃供款可從個人收入扣減。
- 與此同時,自僱人士的每月及每年有關入息供款上限將分別提升至港幣HK$25,000及HK$300,000。
- 然而,受到2020年COVID-19疫情打擊,強積金計劃的淨資產值截至2020年3月底減少至8680億港元。
- 近日,工聯會促港府做良心僱主,帶頭廢除「強積金對沖機制」。
- 積金局完成有關僱主拖欠供款及附加費的個案調查後,可就證據充足的個案向僱主進行民事申索。
- 《管理費1.91% 足蠶食1/3退休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浪網,2010年9月7日。
- 有人不相信,害怕它蝕本,年紀輕輕已把供款放在低風險,結果可能連通脹率也及不上。
不過,假如做高成數按揭,不少按揭證券公司都要求申請人提交糧單證明,不會計署理津貼為入息的一部分。 對比之下,如果改用銀行同業拆息按揭即H按,政府就會以拆息H等於零的基礎,計算每月供款,又會以此為津貼的上限,換言之,由此可獲得津貼較少。 此外,當打工仔年屆65歲後,打工仔及僱主不用作強制性的強積金供款,若有意繼續以強積金為退休準備,則要自行作自願性強積金供款,或向僱主查詢有關安排。 羅致光表示,現時在市面上難以找到近5%確定回報的產品,因此認為公共年金計劃是一個好的投資工具。 現時年金產品難以與通漲掛鈎,因為會增加其風險,及減低其吸引力。 至於10大服務提供者中,另一逆市躍升是永明金融,從去年底的9%,上揚0.2個百分點,至9.2%。
強積金公務員: 公務員署任職位分3種:
申請若獲得批准,他們便無須遷出公屋,但仍須依原來的申報周期,申報家庭入息及/或資產淨值。 (iv)由二○○一年七月起,積金局每季度會向受託人收集以強積金累算權益抵銷遣散費及長期服務金的申索款額的數據。 強積金公務員 截至二○二○年六月,抵銷遣散費/長期服務金的申索總額約為490億元。
截至2017年12月底,強積金資産淨值總計達8435億港元,扣除收費和開支後的投資回報為2674億港元、佔總資產近三分一。 截至2016年12月底,共有920萬個強積金戶口,每名強積金計劃的成員平均持有15.4萬港元;當中約3萬個戶口有累積超過100萬港元強積金,約14萬個戶口累積超過50萬港元,有87萬個戶口累積超過20萬港元。 其後,政府於1987年引入新長俸制,所有在當年7月起受聘的公務員,其退休年齡為60歲,紀律部隊人員則為55歲或57歲(首長級人員)。除特別情況外,政府一般不會考慮繼續聘用已超過退休年齡的員工。 股神「巴菲特」的金句:「別人恐懼我貪婪。」說的是趁低位時買入。 早前討論區討論公務員公積金時,有網友表示,由於股市回落,怕蝕本,便將供款轉到保守基金,這正正是反其道而行,低位時不買入,到股市回升時才加入? 雖然股神也說過:「別人貪婪我恐懼。」但其實MPF不同股市,轉組合也需要一段時間,高位一向難估,要在高位轉到保守基金更是難上加難,所以平均成本法其實也有其道理。
強積金公務員: 盈透證券 基金交易服務
最近聽到很多朋友說是可以的,只要做一些步驟便可,但我在此建議大家不要以身試法,已經很清楚是不可行不會被承認的。 一般而言,上述安排同時適用於職業退休保障計劃下收取的一筆過退休金。 強積金公務員2025 若僱員於計劃下有額外供款(即在僱主及僱員協議供款以外,僱員自行額外供款),該供款部份的累計權益不可於計算家庭總資產淨值時獲得扣除。 若未屆退休年齡的家庭成員提早離職,並在職業退休保障計劃下收取一筆過退休金,上述安排同樣適用。 問 強積金公務員2025 10.在申報物業或土地的收入時,住戶是要申報在何時的收入?
強積金公務員: 是否就此對強積金絕望?
有部分長者提取強積金後,該筆資金不足以應付退休所需,並令其資產超出領取長生津的上限,其中一個方法是將部分資金放在公共年金,每月領取一定金額的年金加長生津,以提高生活質素。 強積金公務員 若以 年度公屋入息限額為基礎計算,參考政府統計處於2016年第四季進行的「綜合住戶統計調查」結果,家庭入息達至公屋入息限額五倍水平的公屋住戶屬全港住戶中入息最高百分之五以內。 輪候時間是以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間的任何凍結時段(例如申請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者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者在獄中服刑等)。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是指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平均數。 均可提交證明文件,向所屬屋邨辦事處申請交回合適水平的租金。
強積金公務員: 公務員按揭和壓力測試計法
住戶亦需同時申報其家庭入息及資產淨值水平,以評估是否符合相關水平。 強積金公務員 問 22.住戶如只擁有住宅物業的部分業權,或其擁有的住宅物業面積可能較其現居公屋單位還要小,可否獲豁免於「無擁有住宅物業」的規定? 答 22.有關「住宅物業」的定義沿用公屋申請者及以白表資格購買居屋單位的相關定義,單位是否全權擁有和單位面積大小並非考慮因素。
強積金公務員: 相關內容
本港亦曾考慮參考其他國家的退休計劃,如積金局曾研究容許打工仔用強積金「上車」,惟政府當時表明違背逆周期措施的建議都不支持,而積金局最終亦以防止對樓市火上加油而擱置有關研究。 不過,凡是投資都有風險,如何運用血汗錢是打工仔的權利,「磚頭」更讓人安身立命,如今樓市氣氛已降溫,相信是時候再作討論。 倘若不改革目前強積金制度,遣散分錢或會更實際,亦還僱主運用資金的權利,減輕僱主的負擔,也有機會惠及打工仔。 (一)現有退休保障制度有四根支柱,其中一根就是強制性公積金(強積金)。
強積金公務員: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個人賬戶是成員在終止受僱或自僱後為保留以往受僱或自僱時的累積權益而開立的獨立賬戶;或在僱員自選安排下,成員將現職供款賬戶內由僱員強制性供款所產生的累算權益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的獨立賬戶。 他指其中一個方向是鼓勵市民由強積金轉做年金,一個可能的設計是參考公務員退休金制度,指公務員最多可取得兩成五或五成的退休金,形容強制要求把強積金轉成年金的說法只是錯覺,強調市民一定會有選擇。 假設沒有供款上限,65歲開始退休的人士使用在職時10%的強制性供款,在3.6%的年均回報下,只能用到72歲或7年(見上圖)。 一些十分保守的人士,如果在職時只選擇投資於保守基金或保證基金,年均回報大約是2%以下,強制性供款在5年內或70歲前便用完。
強積金公務員: 花旗銀行 Citi Plus 基金交易服務
然而,若住戶以白表資格購買資助出售單位或購買私人住宅物業,則不論有關物業是否已落成,房屋署均會向有關住戶發出《遷出通知書》,要求交還其公屋單位。 問 14.房屋署會如何評估個別資產項目(如土地/非住宅物業)的淨值? 答 14.個別資產項目其淨值的計算方法與過去的「富戶政策」一致。 住戶在申報時須以申報表所述的方式如實計算有關資產的價值,並應保存各項相關證明文件正本,以便房屋署職員在有需要時查閱及作進一步審查。 答 15.住戶如在香港以外擁有土地/物業等資產,須在每兩年的申報中計入從該土地/物業所獲取的收入及其淨值,以便評估有關家庭的入息及資產淨值水平有否超逾相關限額。
強積金公務員: 【公務員按揭】按揭優惠有多少? 津貼如何影響按揭壓力測試?
在轉移過程完成之前,原受託人及新受託人會先核對轉移選擇表格的資料無誤,新受託人才收到僱員的供款,然後進行投資。 強積金公務員2025 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持有人可隨時把帳戶內的強積金,轉移至任何有提供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的強積金計劃內。 即俗稱「強積金半自由行」,讓僱員可每年1一次,選擇將供款帳戶內的僱員強制性供款所累積的強積金,轉移至自選的強積金計劃。 請參閱強積金計劃說明書的第3.4.3部分「保證特點」中關於保證特點(包括在分期支付累算權益的情況下)及「保證條件」的內容。 中国大陆的住房公积金:通常政府机构、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社会团体的职工都必须强制储存住房公积金,基本储蓄比率为雇主和员工各5%,资金由各地方的公积金中心管理。
強積金公務員: 【強積金】MPF面世廿年 受託人三甲排名大執位
注意:投資附帶風險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參本閱計劃之強積金計劃說明書以便獲取進一步資料。 注意:投資附帶風險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請參閱本計劃之強積金計劃說明書以便獲取進一步資料。 新制公務員退休後只有一項名為「公積金」的款項,公積金和強積金一樣,包括僱員和僱主兩方面的供款,政府會按服務年期而增加供款比率。 假設同學有興趣畢業後加入政府,就要打足35年政府工,政府才會提高比率至最高的25%。 港府公布,行政長官根據《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賦予的權力,再度委任劉麥嘉軒為強制性公積金計劃管理局(積金局)主席和非執行董事,任期兩年,由2023年3月17日起至2025年3月16日止。
強積金公務員: 新聞專題
港英政府更分別於1987年5月13日、1991年7月10日、1993年12月15日舉行的立法局會議上討論公積金的可行性,但意見存在分歧。 港英期間政府進行過公眾諮詢,仍不獲社會普遍支持,主要因為受制於巨額款項,害怕令政府財政出現不穩定。 1995年1月,港英政府宣布,由於人口老化等原因使公眾對老年退休金計劃的意見過於分歧,當局放棄推行老年退休金計劃。 1995年3月8日港英政府在立法局提出私營公積金計劃,1995年7月27日立法局順利通過《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2000年12月1日強制性公積金(簡稱「強積金」)制度實施。 強積金制度是一個與就業有關、強制執行和屬私營性質的公積金制度,年齡介乎18至65歲的僱員和自僱人士均須參加強積金計劃。 雖然自由工作者 及兼職人士 收入未必比全職穩定,他們仍須申請強積金供款計劃,但前者由於只屬於自僱人士為公司服務,因此不會受到《僱傭條例》保障,以及僱主不需要強制為自由工作者供款強積金。
強積金公務員: 相關文章
政府的僱員,除獲得豁免外,均受《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下稱《強積金條例》)的規管,必須參加一個註冊的強制性公積金(下稱「強積金」)計劃。 政府作為僱主,已安排這些僱員加入一個已註冊的強積金計劃,並將僱主及僱員的強制性供款存入其在計劃下的帳戶內。 另一個讓計劃成員自行決定強積金計劃的途徑是可扣稅自願性供款。 截至今年1月,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有6萬5000個,由2019年4月起累計總供款金額約有77億元。 劉麥嘉軒提醒打工仔,在2022至23課稅年度結束前,把握機會盡快開設可扣稅自願性供款帳戶及供款,既可增加自己退休儲備,亦可以節省稅款及靈活選擇強積金計劃。 她表示,打工仔亦可隨時選擇整合個人帳戶的強積金至心儀的強積金計劃。
強積金公務員: 強制性公積金安排
大學生爭崩頭想入政府工已是不爭的事實,但除了薪高、糧準外,不少同學對公務員現今可享什麼福利皆一頭霧水,甚至有「美麗誤會」,以為退休公務員會有醫療保障。 公務員體制及福利經過多次改革,到底現時加入政府還有什麼「着數」? 如僱員的每月最低入息低於$7,100,僱主需供有關入息的5%,而僱員則無須供款;僱員的入息達$7,100至$30,000,雙方均須供5%;僱員入息高於$30,000,雙方各須供$1,500。 自僱人士的合約須由僱主和僱員雙方協定,而且須視乎雙方的合作形式,是否存在僱傭關係,如果雙方實質關係無任何大改變,僱主仍需為該僱員供強積金。 即使僱員選擇離職,僱主亦須完成最後一期的供款,以及須透過該月的付款結算書,在下一個月的供款日或之前,通知受託人有關僱員的離職日期。 如僱主未有為僱員供所有強積金或通知受託人,可被罰款或被列作拖久供款。
由於本討論區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 香港討論區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強積金公務員: 公司
強積金整合通常都不收取手續費,但在選擇新強積金計劃的時候,需要參考基金種類、過往回報表現和收費水平,以及日後更改投資選項時是否方便等等,多作比較,才選擇最適合自己日後投資需要和管理的計劃。 至於自僱人士,例如透過生產或買賣貨品,或是透過提供服務或從事提供服務的營業以賺取收入,而不是以僱員身分受僱的人士,均須供強積金。 問 24.如住戶有家庭成員符合申領傷殘津貼的資格,但並沒有領取有關津貼,有關住戶仍否可以享有於經修訂的「富戶政策」下對有家庭成員正在領取傷殘津貼的住戶的較寬鬆安排/豁免? 強積金公務員 在暫准居住證有效期內,如住戶不再於香港擁有住宅物業,他們可向所屬屋邨辦事處提交證明文件申請批出租約,繼續居於現居公屋單位。
而在強積金之外,現時有部分獲得豁免的公司亦有提供公積金計劃,讓僱員選擇參加強積金或公積金。 強積金公務員2025 兩者雖同是為僱員設立的職業退休保障計劃,但內容各有不同。 如果入職的公司同時提供強積金及公積金,僱員可以參閱以下各點,從而在兩者中作出適合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