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0分鐘的表演,樂曲將由無極樂團藝術總監羅永暉、作曲家黃旨穎及呂奡元創作。 最後一首樂曲名為《百轉千迴》,是羅永暉帶領眾樂手一起創作的作品,但他可能只用一些手勢,去表現自己的作曲意念,手勢包括雙手握成拳頭碰撞、張開手將手指交叉重疊等。 呂奡元 林灒桐笑說當樂手知道意念後就要即場作曲,非常困難,不停「挑戰大家的底線」,但她感悟到樂曲希望表達內心境界:花開花落,水蒸發又會變成雲和雨點落下,大自然的循環如同歷史的重複,由此順利切入創作。 呂奡元 「荃灣有爵樂」為2022至2026年度荃灣大會堂場地伙伴計劃之一,由爵士世界(香港)有限公司及起樂有限公司共同籌辦,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資助,旨在透過一系列爵士音樂表演及教育活動,讓更多人認識並喜愛爵士音樂。
樂隊於2012年夏季推出首張專輯《Composition & Improvisation》,同年於香港藝穗會、臺中爵士音樂節、香港藝穗民化節及香港青年爵士音樂節中演出。 他們翌年推出第二張唱片《Infinite 呂奡元 Lines》,並於台灣巡演及在香港自由野中演出。 此外,呂奡元亦與各地音樂人合作,包括於2006至2011年間與「無界樂人」樂團演出逾100場音樂會。 他曾於2009年絲綢之路藝術節為瘋祭舞台《大路西遊2之(阿)公審三藏》作現場伴奏, 2011年亦於現代舞劇《流。白》中作即興演奏。 2012年,他獲香港新視野藝術節委約,為舞台製作《大鬧天宮》作曲及演奏。
呂奡元: 音樂的心靈感悟
2016年有幸地在1563 at the East正式展開她唱歌的旅途。 現在專注於流行樂和爵士樂,於小型音樂廳、婚宴、商場和活動中進行演出,曾演出的地方包括香港國際機場、香港美酒佳餚巡迴 2017、大館等。 2019年,她更以合唱團成員的身分,參與了古巨基 《We Tour Part 2》及林海峰 《是但噏 Happy Monday 2019》的紅館演出。 而在今次表演還有兩個非常特別的樂手,他們分別是負責靈悟音樂的葉破和單簧管的馮逸山。
- 疫症之下的「新日常」帶給我們生活不可逆轉的改變,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透過普及的科技,推廣一種嶄新而且令人興奮的音樂表演新形式:全景音樂表演。
- 「大館音樂無疆界」的表演平台,位於大館內的洗衣廠石階。
- 她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中樂系,常以琵琶及阮琴演奏家身份與編舞家、劇場導演及不同藝術團體合作,擔任現場演奏及即興音樂創作。
- 無極樂團首次夥拍爵士樂隊Mo-Men-T,以嶄新的音樂語言,把生命過程中變幻無窮的景色化作音樂意象。
我們每月邀請不同界別的藝評人觀賞演出,輕鬆對談和點評戲劇、舞蹈、音樂等演藝節目,並以錄像方式在演出場地外作即時拍攝,片段亦會上載網站。 呂奡元2025 所以無極樂團為是次音樂會在正式綵排之餘更舉辦不少工作坊,以探索各種樂器的可能性。 現場就像武林高手在擂台上互相比試,但試的不是音樂之高低,而是思想的交碰。
呂奡元: 無極爵躍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最新爵士樂網上節目《爵樂習作》已經上線,全輯共八集由結他手、作曲家及製作人關家傑聯同四位本地爵士樂手呂奡元、呂善衡、朱殷政和羅尚正,分享原創音樂作品,介紹不同爵士樂風格及聽歌的審美角度。 位於中環荷李活道十號的大館,曾是香港警察總部及中區警署,經過香港歷史古蹟活化計劃,自五月底對公眾開放,成為活躍於本地的古蹟及藝術館,為香港帶來豐富的歷史文物及藝術體驗。 大館建築群內包括三項法定古蹟:前中區警署、中央裁判司署和域多利監獄。
- 今次演出是爵士樂與中樂的合作,前者是自由個性的典範,後者富有韻味。
- 樂器之間的往來流暢自然,急緩快慢,輕重有時,由呂奡元的《川》到黃旨穎的《砂海》再到羅永暉的《百轉千迴》將情緒推至高點,整場音樂會在至為熱烈歡暢的氛圍中作結,戛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
- 觀眾可透過手機或電腦打開地圖,隨心走進喜歡的角落,以不同音樂類型頃刻跨越虛擬和現實的界限。
- 余氏在12歲時開始接觸並自學電結他,由小開始已經接觸流行樂、搖滾樂,在大學時期受Guthrie Govan、Julian Lage等人影響後接觸並醉心於爵士樂。
- 投影裝置結合實驗爵士樂,利用影像、裝置、聲音、音樂及對話去模塑各人心中的「父子關係」,當中會有針峰相對、雙視而笑、比較得失到和解。
香港藝術發展局曾推出「藝文界支援計劃」,補助藝術機構及藝術工作者,業界也有不同自救方案,共渡難關。 最近,香港藝術發展局推出「Arts Go Digital 呂奡元 藝術D平台」,向六十八個藝團批出撥款,支援不同藝團在疫症限制下繼續創作,並結合數碼化方式,呈現作品。 中樂與爵士音樂,都有各自的逍遙精神,但當無極樂團以兩套美學為基礎,展開即興演奏的實驗製作。 班底追求的逍遙,似乎不只打破了音樂類型的隔閡,他們同時卸下了個人技藝和演奏者身分的包袱,純粹享受當下現場(at-the-moment)的合奏經驗。
呂奡元: 節目
疫症之下的「新日常」帶給我們生活不可逆轉的改變,是一個絕佳的機會,透過普及的科技,推廣一種嶄新而且令人興奮的音樂表演新形式:全景音樂表演。 Jabin Law是香港民謠唱作人,其歌曲承載現代城市的荒涼和壓抑。 Jabin Law受卜戴倫(Bob Dylan)音樂哲學和九十年代另類搖滾薰陶,自2012年開始已創作超過百首作品。 Jabin在製作過程保持自我,經常一手包辦專輯的作曲、作詞、編曲、監製和混音。 《我們的音樂劇》由本地著名作曲家高世章擔任音樂總監及策劃,網羅了香港從1970年代到2020年近五十年間的本地原創音樂劇。
呂奡元: 使用電子郵件訂閱THE CULTURIST
內容:本地爵士結他手朱殷政擅長玩多種音樂風格,包括搖滾樂、藍調和爵士樂,今集他會分享受不同音樂風格影響的創作路程 。 「樂聚」系列讓觀眾與音樂家近距離接觸,一系列節目包括結合不同音樂形式、在特別場地舉行的音樂會以及藝術家對談等。 Mike Orange & The Universe Travellers是本地樂隊觸執毛結他手及作曲人Mike Orange,於2016年由自由約創作團隊發起下誕生的個人企劃。 他們的首個試驗以現場器樂陣容,重新演繹電子音樂作品,探索在為電子音樂注入人情味的可能性。 吳漢紳被譽為香港其中一位最傑出及活躍的薩克斯風演奏家,於2019年起任教於香港演藝學院。
呂奡元: 第一百一十五擊:英國紙偶影畫《馬克白》
樂器之間的往來流暢自然,急緩快慢,輕重有時,由呂奡元的《川》到黃旨穎的《砂海》再到羅永暉的《百轉千迴》將情緒推至高點,整場音樂會在至為熱烈歡暢的氛圍中作結,戛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 呂奡元2025 呂奡元2025 《Don’t Mind》的意念來自一種煙霧瀰漫的氛圍:它可以關於香煙、城市的陰霾、甚至是樹林中的霧氣。 Narbi很榮幸在自由約創作團隊撮合下和Hahn Rowe及其他獨立音樂人合作,Hahn加入不過幾天就指出大方向該如何,其他人就自然跟上步伐了,最後成品的編曲和作曲更趨緊湊、豐富。
呂奡元: 第一百一十九擊:小息跨媒介創作室 我們的海 – 跨媒介聲音導覽旅程《現在篇》(油麻地2020新版)
除教育及演奏外,凌氏曾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邀請擔任澳門青年音樂比賽評判。 隨後演出的是美國青年小提琴家嚴天成(Patrick Yim)。 其中,陳啟揚作品靈感取自晚唐詩人李商隱具有感傷情調的七言絕句《嫦娥》。 葉浩堃作品受香港歷史博物館的絲綢之路展覽啟發,是為擴音小提琴及電子而寫。
呂奡元: 第一百一十一擊:成博民X呂奡元X林灒桐《致 最相似的人》
以林灒桐的理解,在爵士樂中,往往會以一個旋味(groove)演奏一首樂曲,先設定速度,再開始演奏;但中樂樂手們以彼此的氣息轉換,帶動樂曲的速度和強弱變化。 所以雙方合作時,打鼓的李駿銚就不能如以前演奏爵士樂般主導節奏,而是在聆聽音樂之餘亦要觀察中樂樂手的身體語言,才能彼此配合。 全長超過26分鐘,以小型爵士樂隊編制作框架,嘗試將琵琶的音色和可塑性融入爵士音樂中。 旋律和即興部分糅合東方美學和爵士樂自由即興元素,並以敍事方式讓音樂自然地展現。 音樂創作意念猶如一幅卷軸山水畫,伴隨著音樂律動徐徐展開,山川水岸逐一呈現,盡示眼前。 奇峰異嶺高低遠近交叠橫陳,看似出世獨佇卻又憑藉一水相連,與兩種音樂語言的碰撞、交接、融合,一脈相承。
呂奡元: 逍遙無譜作樂
如今,這些場地皆化身為表演、劇場、音樂、舞蹈及電影放映場地,以多元化的表演節目吸引不同觀眾。 無極樂團曾有多次跨界音樂表演,如女聲與單簧管曾在意境音樂劇場《人淡如菊》中合作。 (主辦單位提供)【明報專訊】逍遙自在,是中樂與爵士樂互相配合的境界。 呂奡元2025 中西樂器共同演奏爵士樂,已是新奇,樂團追求11個樂手的意境融為一體,演繹如卷軸長的山水畫。 上周五去西九文化區自由空間欣賞「賽馬會藝壇新勢力」新作《一任逍遙》。
呂奡元: 自由約專輯 Freespace Mixtape Vol.2
後來加入了蘇道哲和黃子瑜,成就了現在四人組合的ROOT。 詰問的是營營役役的生活,表面看似自由的我們,有多少命運已被從小被灌輸的思想枷鎖暗中決定了。 現在不時帶著結他在酒吧裡演唱,尋找會為他閉上眼、竪起耳的人。 本局會定期通過主動提名和登報公開徵聘各藝術界別內具專業知識的藝術工作者及人士擔任審批員,評審本局所收到的資助申請,及提出資助建議供本局考慮。 「爵士.樂」系列:「爵士經典──齊齊聽.齊齊Jam」示範講座第三輯將於七月舉行。
呂奡元: 第一百二十擊: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午睡》
李駿銚15歲開始學習音樂,以演奏流行曲為起點展開他的鼓手旅程。 其後在朋友帶他到人生的第一場樂隊表演之後,便發現除了流行曲外,遼闊的音樂世界中還有很多他未知的領域。 經過多年不同音樂風格的探索,他一直堅持將其演奏擴展到不同類型。
呂奡元: 參與藝術家
余氏在12歲時開始接觸並自學電結他,由小開始已經接觸流行樂、搖滾樂,在大學時期受Guthrie Govan、Julian Lage等人影響後接觸並醉心於爵士樂。 余氏為2015年Rockschool Grade 8 Electric Guitar的Highest Scorer,並於2015年Rockschool Graduation Ceremony作為guest performer。 擁有豐富演出經驗,曾為不同藝人如狄以達、關心研、陳慧敏等人合作伴奏,亦曾於香港電台第4台的90週年電視直播活動上表演。
呂奡元: 成博民 X 呂奡元 X 林灒桐《致 最相似的人》起樂有限公司
此劇是戲曲中心首部委約作品,曾於內地多個城市、台北及新加坡等演出,榮獲「北京2017年度最佳演藝評選最佳小劇場戲曲」及2018年第五屆、2019年第六屆「當代小劇場戲曲藝術節優秀劇目」獎項。 二人回望前年的《無極爵躍》,班底初次合作,團隊當時還在培養默契,不算玩得盡興狂放;但這兩年世界變了很多,眾人有所成長之際,如今真的想盡情投入,不帶顧慮,因此才敲響《一任逍遙》的命題,選擇懷着一往無前的心態,追求逍遙閑適的演出。 內容:呂善衡是爵士圈的女性,亦是香港少數的爵士小提琴手。 今集她帶來《Sakura And…》,走入異鄉的奇幻夢境,伴隨5/4拍子,介紹吉卜賽爵士樂的創作。 對古典音樂認識未深的觀眾,可能對踏入音樂廳感到猶豫。 「增值」音樂會透過生動的演繹方式以及雅俗共賞的節目,由淺入深,無論是0-3歲幼兒,或是對古典音樂好奇的您,也可領會到古典音樂的奇妙之處。
音樂會由三首作品構成,林灒桐表示:「三首作品並不視為完全獨立,而是一整體地編排。」由引子〈尋幽〉徐徐掀起序幕,在觀眾陸續進場,樂手則作一輪打坐,準備進入逍遙之境。 雖然兩種音樂特性相似,但也需要人的磨合和試煉,才能找到彼此的平衡點。 「人們慣性透過分辨事物來處理世事的確會提高效率,但一切的事物其實沒有對立之分。」羅教授強調在太陽底下無新事,所以創作也應抱著同樣觀念,保持眼界廣闊,甚麼元素都可以大膽嘗試,不需刻意分辨東、西、南、北。 音樂家在舞台上凝聚、默想,然後臨場發揮,借心性自然地表達音樂。 今次樂團希望將能量自由解放,做到隨意所至、一任逍遙。
呂奡元: 時間:2018-12-15 03:17:46來源:大公報
2020年9月於末薑唱片公司旗下發表她首張純音樂專輯《 Set Loose》,末薑音樂致力帶動本地演奏家走向世界舞台。 為避免利益衝突,本局只會邀請與被審議的申請,及與其他同期被審議的申請沒有利益衝突的審批員參與有關申請的審批工作。 同時,本局亦設立了不同的機制及程序,例如登記個人利益、以抽籤方式編配審批員等,以儘量減低利益衝突出現的情況。
但眼見有些新派的中樂沿用西樂的理論,將西洋音律強行加入中樂之中。 自1999年起,藝發局邀請具專業知識的藝術界別人士擔任審批員,協助評審本局接獲的資助申請。 呂奡元2025 這個制度的制定是為了加強同儕評核的基礎,並且把評審申請過程中可能涉及利益衝突的機會降至最低。
從張馳有道的音樂設計,到一絲不苟的舞台操作,團隊成功克服最大的困難,相信以上種種藝術細節便是使觀眾們在九十分鐘內集中於舞台的魔藥吧,十分期待下次無極樂團的出品。 整場音樂會的壓軸之作,則是羅永暉老師的〈百轉千迴〉。 在此部作品,羅老師徹底撇棄任何形式的記譜,僅以現場排練時的言說和手勢,向團員點出四部結構:「時間的延伸」、「空間的滲透」、「對立的關係」,以及「疊合的色彩」。 工作坊上,羅老師為團員給予即場指示,簡則僅供數音讓團員自由發揮,複則指示琵琶奏出〈陽春白雪〉和〈十面埋伏〉等古曲,繼而在當中抽取素材加以延伸,引導其他樂手介入、呼應甚至抗衡,使得每個樂器交替演繹沉靜、潛伏和盡致三個角色。 在簡約結構之上,作曲家卸除記譜的局限,任由樂手之間的即興演奏主導作品,是一場真正逍遙的放逐式探索。
李駿銚近年活躍於本地音樂圈🎶,曾與多位知名藝術家合作,包括羅尚正、雷柏熹、關家傑、張貝芝、李梓禾、呂奡元、伍卓賢等。 他亦於2021年與多個藝團合作演出,包括風車草劇團、香港話劇團及無極樂團。 遊走在爵士與古典之間的室樂組合《瞬.樂團》──於2017年由結他手和作曲家張駿豪(Teriver Cheung)成立。 其音樂實驗計劃《結構與即興》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的資助,籍著舉辦一連串課程、學校導賞,以及不同規模的演出,開拓古典與爵士樂手合作的無限可能性,同時培育下一代更全面的音樂人。 凌閣顯為當代活躍於香港的薩克管演奏家之一,他先與多位本地薩克管樂手創立了香港薩克管樂團,並經常出席及參與國際薩克管活動;及後更成立了假日薩克管樂團,為本地年青樂手及學員提供多個演出平臺。 凌氏亦經常與本地及海外作曲家合作,並將作品帶到海外各大小不同的薩克管國際活動中發表。
呂奡元: 爵士樂馬拉松 2023: Jacob Karlzon & Viktoria Tolstoy Duo /Jacob Karlzon Trio
四時正,烏克蘭手風琴演奏家Nazarii 呂奡元 Tabachyshyn及香港大提琴演奏家李幗珊首先奏起美妙音樂,盡展探戈風情。 今月,同樣是三組表演者,則更加集中於古典及現代音樂演繹。 至於爵士樂要配合中樂演奏,林灒桐說其中一個最難之處是節奏和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