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簽版本方面,張指同樣跟「大聖書」相差2倍價錢,不過仍要視乎紙幣質素。 這款香港紙幣背面會見到有數輛古董車,亦因而被稱為「老爺車」,右邊的4個圖案則分別代表英國、印度、澳洲及中國。 正面中間的人像名叫Britannia,擁有權力的象徵。 渣打銀行推出過多款不同鎖匙系列,而這張「大綠匙」為整個系列中面額最大的,張鎖昇指這紙幣較為特別,因為其他發鈔銀行當年仍推出面積較大的100元紙幣,但渣打則把面積縮細。 張頌昇同時提到於一個情況下,「中張」回收價格可升值百倍,不單是紙幣的狀態質素外,最重要是有特定年份。 這張香港紙幣是於1959年開始印刷,但並非1959年的10蚊紙最值錢,反而是下圖中的「1964年10月」,要注意一定是該年份和月份。
背面則看到以1919年中國銀行香港分號升格為分行的開業報章廣告剪影、1983年成立的中銀集團當中的12家成員行標識等。 北京2022年冬奧會紀念鈔票是中國銀行(香港)為紀念北京2022年冬奧會,面推出的20元紀念鈔票。 根據資料,紀念鈔以唐詩寫月名句「天涯共此時」為設計理念,寓意港人心連冬奧,情繫祖國。 該紀念鈔正面主景用上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發源地的遺址建築柱式圖案、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及香港中銀大廈圖案。 背面則是當年北京奧運會主場館 – 國家體育場(又稱「鳥巢」)。 此外,鈔票多處亦用上北京2008年奧運會形象圖案。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價值20蚊|3種紙幣放售方式
硬币曾一度停止發行14年,直到2012年才重新發行2元及5元硬幣[24]。 香港舊紙幣 (中國是在香港通過以港元為貨幣前的5天,即11月4日宣佈放棄銀本位,改發法幣。)1937年8月1日,終止了各種銀元的流通,正式以港元作為法定貨幣。 二次大戰日本佔領香港時,強行以日本軍用手票代替港元。 廣州光复后到被1949年10月中共占据前,國民中央政府發行的金元券等因金融崩潰,幾同廢紙,港幣維繫著粵境市場交易流通[5]。 同一時間,香港從印度鑄幣廠訂鑄香港銀幣,以取代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的1元紙幣。
- 張頌昇指出,雖然這款跟「黑柴」的發行年份並非相差太遠,但因為「橙柴」屬於比較近期年份的紙幣,價值上相對會較便宜。
- 這樣一來,外匯基金所持的美圓就为港元紙幣的穩定提供了支持。
- 十元紙幣,現時流通的香港紙幣之一,面額為10港元,現時是港幣裏最小面值額的紙幣。
- 渣打銀行方面,「長棍龜」於1985年面世,亦屬於較早期神獸系列但非首款。
這種種原因下,將會產生一、二角在民間積聚的問題[28]。 金管局2014年9月引入2輛流動硬幣收集車,巡迴全港18區,讓市民將積存硬幣兌換成紙幣或增值至八達通卡。 兩車截至2015年9月進行了12.3萬宗交易,收集了共1.07億枚硬幣,總面值1.12億元。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價值2022|7. 渣打銀行100元香港紙幣:「老爺車」
自1983年起,香港建立了港元發行與美元挂钩的聯繫匯率制度。 發钞行在發行任何數量的港幣時,必须在按7.80港元兑1美圓的匯率下向金管局交出美圓,登記或錄入外匯基金賬目,同時領取負債證明書後才可以開始印鈔。 這樣一來,外匯基金所持的美圓就为港元紙幣的穩定提供了支持。 香港已有多款鈔票停止發行,包括一仙、五仙、十仙、一元、二十五元、二百元、三百元,後三款面額,在歷屆不同拍賣會上都沒有出現過,若藏得二百、三百面額舊港幣,必在行家中引起哄動。 匯豐銀行於紀念鈔簡介中指出,鈔票上的圖像,捕捉了香港各朝氣蓬勃的工商發展階段,亦是反映匯豐跟香港的連繫。
第二張是較為人熟悉的匯豐「青蟹」10元,事實上於香港回歸之前,10蚊紙幣普遍以青綠色為主,所以不少人會稱其為「青蟹」。 不過舊鈔經歷時間洗禮後,舊鈔可能會出現發黃情況,而這亦會影響一張紙幣的價值。 張頌昇認為是跟10元的較為接近,但假若再仔細對比之下,他認為10元的會再低一點,因為10元若非「順號碼」的,價值不會太高。 價值方面,張頌昇指大聖書的「手簽」,即使一般質素每張均逾1,000元。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收藏|匯豐「青蟹」10元(圖)
第2款香港紙幣是較「黑柴」遲推出、同樣由匯豐銀行推出的「橙柴」、亦可叫「啡柴」,紙幣設計及圖案跟「黑柴」相似,最大分別是紙幣的主色由「黑柴」的深色主調,換上偏橙/啡色主調。 張頌昇提到雖然這款跟「黑柴」的發行年份非相差太遠,但因「橙柴」屬於較近期年份的紙幣,價值上相對會較便宜。 香港最初的紙幣是由1845年在香港成立的東藩滙理銀行發行。
其次是10元「青蟹」,由於當時香港回歸前數十年,銀行發行10蚊紙是青綠色,所以慣叫作「青蟹」。 張頌昇指「青蟹」於1985年開始印製,而當時的10蚊主要分為2大類,分別是由匯豐銀行發行的,以及渣打銀行發行的。 「印匯」後來改名「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特別發行印有「香港」字樣的鈔票,相比在其他地方的珍稀。 中國銀行(香港)百年華誕紀念鈔票是2017年為紀念中銀於香港服務100周年而推出的,根據資料所示,這款香港紙幣鈔票面值100港元,用上紅色作為主色調帶有吉祥、喜慶之意。 【香港紙幣價值|紀念鈔】香港的銀行於多項大型活動或銀行紀念日時,多會推出相關紀念紙幣鈔票。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價值|匯豐「青蟹」10元
而另一規模較小的香港中華滙理銀行曾在1890年代左右發行10元紙幣。 直到二次大戰以前,3間發鈔銀行的10元紙幣的設計分別出現了數次變化,尺寸、顏色、風格一直皆有不同。 2000年代初起,很多商戶包括傳統市場拒收「辰砂」,汽水機及港鐵售票機等亦不接受一、二毫硬幣,導致「辰砂」易收難用[27]。 根據香港《硬幣條例》,五角、兩角及一角面額的輔幣,每次只可使用兩元。 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商戶是否接受硬幣支付交易,是其商業決定,法例無賦予權力迫使商戶接受硬幣。 而銀行在兌換硬幣時所收取的費用亦是銀行的商業決定。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價值|5款你可能已收藏的20元舊鈔:黑柴、橙柴、長棍龜等!升價可達200倍
就上述5類紙幣來自3間發鈔行,張頌昇認為渣打銀行的20蚊舊鈔會有較好的收藏價值,因為其發行量較少,年份傾向較多,收藏的方式及類別比較多元化。 第4款香港紙幣同樣是渣打銀行,被稱為「短棍龜」的20元紙幣,正面圖案同樣印有神獸龍龜跟「長棍龜」,分別在於紙幣背面用上洋紫荊圖案。 至於首批香港紙幣則於1846年發行,而面額更是現時變成硬幣的5元。 相對而言,當年的5元均屬大面值,加上面積亦較大張關係,人們須摺數次才方便攜帶,故有「大棉胎」稱號。 不過,現時較多人會形容「大棉胎」為舊款500元紙幣。 於價值方面,張則利用匯豐銀行的100元「大聖書」作對比,「老爺車」價值比其略高,一般機簽的「老爺車」會比「大聖書」多2倍,例如同一質素的「大聖書」值3,000元,「老爺車」則值6,000元左右。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價值|5款紙幣紀念鈔 3. 北京2022年冬奧會紀念鈔票
滙豐、中銀和渣打所發行的紙幣分別佔61.17%、28.3%和10.6%的流通金額。 滙豐及渣打早在90年代停止發行10元紙幣,中銀則沒有發行過10元紙幣。 為迎接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自1993年1月1日起,「港圓」改為現行名稱「港元」,但部分新發行的港幣紙幣與所有硬幣仍舊保留「圓」的用法[註 2]。 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香港的自治權包括自行發行貨幣的權力。
香港舊紙幣: 流通紙幣
張頌昇指「青蟹」於1985年開始印製,而那時候10元主要分為2間發鈔行發行 – 匯豐銀行及渣打銀行。 10元方面,相信最為人熟悉的10蚊紙幣暱稱是「青蟹」,當中原因是香港回歸前數十年,銀行發行的10元紙幣都是青綠色,故被慣稱為「青蟹」。 這個版本的5元是由1959年開始發行,1975年的則屬於尾版。 香港舊紙幣2025 香港舊紙幣2025 亦因如此,張頌昇解釋當時有很多人會特意收藏1973年及1975年的「中張」,政府其後於1976年以硬幣代替5元紙幣。 第一款是一張被稱為「棉胎級」的5元紙幣,發行年份大約是1927年至1959年。 收藏專家「香港真藏(荃灣)」負責人張頌昇提到,1959年對香港紙幣而言是一個轉捩點,因當年是慢慢的由「棉胎級」5元紙幣變成面積較細的5元紙幣。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價值20蚊|渣打銀行「短棍龜」(圖)
在1935年政府通過貨幣條例以前,很多銀行都有發行紙幣,但這些紙幣主要作商業上的交易。 1935年以後,政府授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利銀行(其後被滙豐併購)及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1956年易名為香港渣打銀行)發行5元以上的港元紙幣。 而面額1元及以下的港元紙幣則由香港政府發行(政府曾經短暫印行1仙、5仙和10仙鈔票,以補充市面輔幣之不足)。 根据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的《2015年年报》,截至2015年底,所有流通銀行紙幣總值3,602億港元(包括150元紀念鈔票)。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價值|5款紙幣紀念鈔 4. 中國銀行(香港)百年華誕紀念鈔票
「機簽」的則須視乎該張紙幣擁有相當質素便有機會達數千元一張,例如上品至極美品狀態。 另一方面,張更提到如果是一張1927年全新的「飛輪」更有機會達到8萬元至10萬元,但是非常稀有,因達到完全無摺痕的是相當稀有。 那麼綠色十蚊紙價值中,過千蚊一張的「青蟹」又是否有可能? 當中「棉胎級」5元紙幣仍屬早期大張款式,面積大約是比一張一千元紙幣更大。 由於這張5元在當時屬較大面值,故張指該款擁有手簽款式。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價值|專家解構紀念鈔
綠色十蚊紙價值中,過千蚊一張的「青蟹」又是否有可能? 香港舊紙幣 金管局在1996年4月代表政府從英國德納羅公司購入位於大埔的印鈔廠,該廠隨即以「香港印鈔」的名稱經營業務。 香港舊紙幣2025 政府在1995年前曾經發行1仙紙幣,其目的為方便找續及用作繳付公共服務賬單的仙額,1仙紙幣於10月1日之後不再被接受為合法貨幣。 由於按月貨幣統計數字或會受到各種短期因素(例如季節性與公開招股相關資金需求,以及營商與投資相關活動)影響而出現波動,因此應小心詮釋統計數字。 在2005年9月起,全港所有銀行當收到市民存入之「青蟹」均會全數收回,不再讓其流出市面,然後交往發鈔銀行報銷。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收藏|年份&月份注意:1964年10(圖)
不過張指出,如果全新質素的「長棍龜」,加上靚號碼如:6條,是有達至4,000元的可能、即升值達200倍。 香港舊紙幣2025 20元紙幣則於1985年由渣打銀行發行,匯豐銀行則於1986年發行。 張頌昇提到,「大綠匙」一般質素於價值上可以達至1,000元左右,但如果要達到5,000至10,000元的話並非沒有可能,但一定要是全新質素、且未曾使用過的。 張頌昇曾經提到雖然一般香港紙幣的10蚊紙幣不會太貴,單張或散張更未必太有價值。 至於以香港紙幣匯豐的「青蟹」而言,一般需要100張連號碼才會收購,又指想搏下一升浪估計最快要5-10年。 「飛輪」的價錢大約介乎於數千元至10,000元/張、即可達到200倍升值。
由於港元存款上升而港元貸款下跌,港元貸存比率由5月底的89.1%,下跌至6月底的88.7%。 香港金融管理局今日(7月31日)發表的統計數字顯示,認可機構的存款總額在2023年6月份上升0.5%,其中港元存款及外幣存款分別上升0.2%及0.8%。 香港舊紙幣2025 2023年上半年,存款總額及港元存款分別上升0.2%及1.7%。 香港人民幣存款在6月份上升1.7%,於6月底為9,073億元人民幣。 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於6月份為10,892億元人民幣,而5月份為9,773億元人民幣。
翻查當年新聞片段,當中有100張屬於幸運號碼供市民競投。 這張這款香港紙幣的主色調跟現時的「20蚊紙」相似使用藍色,正面印有中銀大樓,背面則一幅斜向維港景色。 直至目前,流通的香港紙幣種類有6款,包括:$10、$20、$50、$100、$500及$1,000。 根據金管局2021年年報,流通銀行香港紙幣分布情況中按數量分析,20元達35.7%為一眾紙幣中最高。 「飛輪」並沒有分作機簽或手簽版本,張頌昇解釋因為50元以當年都屬於較大面額紙幣,所以全部只有手簽版本。 不過,如果全新質素的「機簽」是有過萬元的可能、即達百倍。
香港舊紙幣: 港元
2023年6月底的支持資產總額增加41億港元至20,498億港元,增幅為0.2%。 支持資產增加,主要是因為來自投資的利息,但有關增幅因投資按市價重估而被部分抵銷。 支持比率由2023 香港舊紙幣2025 年 5月底的109.57%,下降至2023年6月底的109.54%。 貨幣發行局帳目顯示,2023年6月底的貨幣基礎為18,713億港元,較2023年5月底增加43億港元,增幅為0.2%。 貨幣基礎增加,主要是由於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的折價攤銷。
香港舊紙幣: 香港十元紙幣
事實上,張頌昇提到一般香港紙幣的10蚊紙幣都不會太貴,至於單張或散張則不太有價值。 6月份新批出的按揭貸款額較5月份減少19.4%,至343億港元。 香港舊紙幣2025 當中,涉及一手市場交易所批出的貸款減少43.2%,至77億港元;涉及二手市場交易所批出的貸款減少21.6%,至176億港元。 至於涉及轉按交易所批出的貸款,則增加36.5%,至91億港元。
香港舊紙幣: 香港紙幣價值2022|5. 匯豐銀行「飛輪」
不過,張頌昇提到一個情況下,「中張」回收價格可升值百倍,不單是紙幣的狀態質素外,最重要是有特定年份。 這張香港紙幣是於1959年開始印刷,但並非1959年的10蚊紙最值錢,反而是圖中的「1964年10月」,要注意一定是該年份和月份。 第1款香港舊鈔是由匯豐銀行於1959年發行的香港紙幣10蚊、即稱之為「中張」。 這個香港紙幣款式發行至80年代中期,並有2個款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