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瓜灣(英語:To Kwa 土瓜灣去觀塘 Wan),古稱土家灣[1],是位於香港九龍半島東南部的一個海灣。 土瓜灣行政上屬於九龍城區的五個分區之一(即紅磡、土瓜灣、九龍城及九龍塘、何文田和啟德)。 [2] 土瓜灣之大致位置為紅磡以北,何文田以東,九龍城以南,啟德以西。 2014年,九巴曾將直梯巴士行走,包括富豪B9TL(AVBE,已撤離)及Enviro500(ATE,已撤離),卻在2015年全線低地台化同時全面改派富豪超級奧林比安(3ASV)行走。 安泰(北)開經:安茵街、安秀道、寶琳路、秀茂坪道、曉光街、秀明道、秀茂坪道、協和街、觀塘道、天橋、啟福道、啟德隧道、新山道、土瓜灣道、馬頭圍道、大沽街、寶其利街(粤语:寶其利街)、機利士南路、暢運道及安運道。
商舖主要集中在土瓜灣道,工廠大廈和住宅式工場則於九龍城道與馬頭圍道,後因工業轉營,工廠慢慢搬遷,部份工廠大廈演變成現在內地旅行團購物的地方。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土瓜灣去觀塘2025 不過近年不停重建下,不少老街坊被迫搬走,老店亦難敵昂貴租而結業。
土瓜灣去觀塘: 九龍城觀音借庫地點
鄰近的馬頭角碼頭因為中九龍幹線工程而暫時拆卸,將來會在原址重建。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地鐵(現稱港鐵)觀塘線通車,並未影響本路線的客量,相反仍然不斷上升。 土瓜灣去觀塘2025 九巴和中巴為應付龐大需求,又引入巨型巴士行走,九巴採用丹尼士巨龍12米(3N)和利蘭奧林匹克12米(3BL)。 這些巴士載客量大,最高可達至170人,並且採用三門設計,包括一扇上車門和兩扇落車門,繁忙時間可以加快乘客上下車的速度。 而中巴則採用都城嘉慕12米(ML),雖然ML只是採用普通的雙門設計,但載客量最高可達至170人,足以應付繁忙時間的需求。
香港巴士大典現正進行實驗性測試,部分頁面顯示效果有所不同,敬請留意。 2016年6月,市建局宣布在土瓜灣推出3個以小區重建發展概念的項目,涉及鴻福街、銀漢街、啟明街及榮光街合共97個街號。 地盤總面積約8840平方米,樓齡逾50年,估計發展成本需100億港元。 預計2025/26年完成後,會提供1360個中小型單位,設12,200多平方米商業/零售樓面面積,市建局聲稱日後不會引入大型商場,將以小店為主,同時優化區內交通。 [34]當中最為街坊不捨的是有20年歷史被稱為「街坊食堂」 的潮汕美食[35]。 運輸署在2012年11月30日的觀塘區議會屬下交通及運輸委員會會議中提出開辦15X線[8],有觀塘區議員稱有關建議獲該會通過,本線擬於2013年1月14日起投入服務[9],結果到了一星期後,即2013年1月21日才正式投入服務[10]。
土瓜灣去觀塘: 巴士意外
由於取道連接九龍灣和土瓜灣的啟德隧道,跟一般巴士路線和鐵路比較下,行車里程大大縮短,時間上有一定競爭力,加上藍田滙景花園和德田邨的居民,以及藍田邨重建陸續完成,過往使用1A線、14線和第一代14X線的觀塘道沿線乘客轉投本線,開辦初期已常常座無虛席。 土瓜灣去觀塘2025 隨着西九龍、尖沙咀、九龍灣和觀塘持續有摩天商業大廈落成啟用,預計客量會進一步上升,達到飽和狀態,並有進一步上升趨勢,成為九巴線王之一。 土瓜灣去觀塘2025 土瓜灣去觀塘 現時較常出現客滿的時段包括星期一至六早上、午飯後、傍晚及假日上午至中午由藍田開出,以及每日下午至深夜由九龍站開出的班次,即使非繁忙時間亦經常出現頂閘現象。
紅色小巴灣仔至觀塘線,簡稱「灣官線」,由公共小型巴士總商會香港辦事處營辦,去程由灣仔(鵝頸橋)前往觀塘(宜安街),回程則由觀塘(牛頭角道)前往灣仔(告士打道),取道海底隧道、漆咸道北往返灣仔及紅磡、土瓜灣、馬頭圍、牛頭角、觀塘。 自從13X線於2007年2月9日起改為全空調服務後,此路線一度成為唯一一條仍有普通巴士行走的九龍市區特快路線,也是途經啟德隧道及觀塘繞道的巴士路線中,唯一一條仍提供普通巴士服務。 1873年,土瓜灣與紅磡、鶴園創立紅磡三約,在今日差舘里附近合資興建觀音廟,并於1902年成立「紅磡三約公所」。 [12] [13]
土瓜灣去觀塘: 港鐵路綫圖
此線往紅磡方向途經啟德隧道及土瓜灣道(土瓜灣「下路」),往安泰方向因土瓜灣沒有支路駛入啟德隧道,須行經馬頭圍道(土瓜灣「上路」)、馬頭涌道、太子道東及觀塘繞道。 土瓜灣去觀塘 15線提供來往觀塘及紅磡的流水服務,但與多條巴士及小巴路線重疊和收費又欠優勢,繁忙時間又有走線直接的九龍巴士15X線,分薄客源。 九龍巴士11B線是香港九龍市區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觀塘(翠屏道)及九龍城碼頭,提供翠屏邨、觀塘市中心、牛頭角來往新蒲崗、九龍城及土瓜灣的空調巴士服務。 自安達邨及安泰邨落成入伙,運輸署一直以「減輕觀塘市中心交通負荷」為由,無意開辦直達觀塘市中心的公共交通,居民只能利用行人天橋來往秀茂坪或四順「黐車坐」。
- 地盤總面積約8840平方米,樓齡逾50年,估計發展成本需100億港元。
- 因此,九巴及運輸署收到不少地區人士建議,在早晚繁忙時段取消停靠曲街巴士站,避免巴士須要從原有的靠右線跨過多條擠塞的行車線,才可以在最左線的巴士站停站,以減少班次失準。
- 自1998年啟德機場關閉後,有不少新私人屋苑在土瓜灣落成,也有不少工業租戶陸續遷往九龍東之新蒲崗、九龍灣、觀塘和油塘等。
- 十三街歷史悠久,這一帶的樓宇樓齡逾半世紀,龐大的唐樓群外表並不光鮮,但七彩顏色勝在夠特色。
-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恒地過去花上7年時間、斥逾41億元購入土瓜灣4個地盤一併發展重建,範圍包括土瓜灣道68A至76B號、落山道58至76號、下鄉道14至20號、麗華街1至7號,以及美華街1至9號及2至8號,總地盤面積約4.25萬平方呎,可建總樓面約38.2萬平方呎。 [38] 位於落山道72號之廣同安藥行,其後挂出橫額宣佈結束64年經營。 土瓜灣主要以住宅區及輕工業區為主,另外附近沿漆咸道北至馬頭圍道一帶亦聚集了不少傢具商舖和室內設計公司。
土瓜灣去觀塘: 公共設施
其時海邊居民都喜歡供奉「天后」,亦即「媽祖」,相傳她身懷異能,經常來往海上拯救遇險的人,為保祐海上安全,居民便建廟來紀念及供奉天后。 昔日建廟時鑄造的銅鐘仍在,而門額「天后古廟」四字也是由建廟一直保留至今。 土瓜灣去觀塘 經觀塘區議會、運輸署及九巴多方協調及實地試車後,將此路線安泰總站定於安茵街德泰樓對面的停車灣,並於2021年3月8日實施。
土瓜灣去觀塘: 公共交通
在繁忙時段內,會提供特別班次由藍田開往九龍站,中途不停紅磡曲街巴士站,縮短整體行車時間。 本線東行的行車時間大致穩定,但是西行的行車時間卻容易受到紅磡海底隧道以及加士居道的車龍影響,在繁忙時間,西行的行車時間會多15-20分鐘,直到東鐵綫過海延綫投入服務、西區海底隧道的專營權結束以及中九龍幹線啟用後,情況才有望改善。 1989年8月,東區海底隧道及地鐵東隧支線(現為港鐵將軍澳線一部份)通車,不少原本乘搭本路線往來觀塘至中環的乘客,便改乘鐵路及東隧巴士,令到不少觀塘區乘客流失,加上有更多東隧巴士線投入服務及紅色小巴競爭,乘客多不會坐足全程。 不過,由於本路線能直達港九的心臟地帶,加上班次頻密,四十多年來都是往來中西區、紅磡、土瓜灣及九龍東區的主要路線,由早到晚都客似雲來,平日繁忙時間班次更達2分鐘一班,曾一度是4條班次最頻密的過海隧道巴士線之一(另外三條為112、681及962P線)。 隨著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港鐵東鐵線(紅磡至金鐘段,又稱過海段)於2022年5月15日通車,本路線主要客源的土瓜灣、紅磡一帶,從此可以乘搭港鐵屯馬線於紅磡站轉乘東鐵線過海,本路線客量出現明顯流失,班次亦出現明顯削減。 因此,九巴及運輸署收到不少地區人士建議,在早晚繁忙時段取消停靠曲街巴士站,避免巴士須要從原有的靠右線跨過多條擠塞的行車線,才可以在最左線的巴士站停站,以減少班次失準。
土瓜灣去觀塘: 巴士轉乘優惠
樓上民居,樓下車房遍地,左右有茶記、小店,共冶一爐,湊成香港舊區獨有的味道。 2016年11月起,此路線再獲調入原為101線用車的Enviro500 MMC(ATENU)Facelift,直至2017年4月被富豪B9TL(AVBWU)取代為止。 同年8月,九巴更以披上「城市脈搏」塗裝的富豪B9TL「紅蛋」替代此路線多輛用車。 土瓜灣去觀塘 香港各區不少商場都是寵物友善,九龍狗商場有圓方、Mikiki,港島狗商場則有赤柱廣場,部分狗狗商場不但有寵物專用設施,更開設了狗可入餐廳。 賞櫻不一定要到日、韓,其實香港亦有不少賞櫻地點,無論在開揚的郊野,或交通便利的市區,都不難發現片片粉紅。 如有天櫻花正開,大家便要把握一瞬即逝的花期,感受初春花盛的氣息。
土瓜灣去觀塘: 九龍巴士15線
在到處都是車房的地方,看到這幅優雅的壁畫,反而有一種有趣的違和感,吸引影迷去朝聖。 專營巴士低排放區政策於2016年生效,215X線雖未有途經任何低排放區,其中兩條字軌卻因需要柯打駛經中環低排放區的601P線,而獲改派原屬107線的Enviro500 MMC(ATENU)。 盡管香港被稱為「石屎森林」,滿布各式商場和大廈,但內裡其實隱藏著不少匠心獨運的主題佈置和商場展覽,讓大家可跟愛侶或朋友一起打卡影相。 此路線共獲派14輛Enviro500 MMC 12米(ATENU)雙層巴士作掛牌車,並有來自1A及15線之柯打。
土瓜灣去觀塘: 行車路線
至1920年代,土瓜灣村落隨市區的擴展而消失,同一時期拆卸的還有附近九龍寨的馬頭圍、馬頭角和二王殿村等。 [14]其中香港元興電機織染廠就是其中一例,另外是製造燈塔牌手電筒的香港捷和製造廠(1947)有限公司、專業漂染各種布匹的禎昌染布廠、製造火水燈的立泰製造廠有限公司和製造機器的新聯機器廠等等。 對香港仔乘客而言,小巴定線遠較專營巴士迂迴,再者知名度不足,引致乘客量偏低。
土瓜灣去觀塘: 路線資訊
2011年1月21日,此路線改為全空調服務,僅餘的三輛非空調巴士(S3V10、S3V11、S3V21)被三輛富豪奧林比安12米雙層空調巴士(3AV52/GN3486、3AV113/GR614、3AV157/GY8940)取代。 2001年前,此路線(包括前身13K線)受安運道左轉暢運道往紅磡的彎位過窄影響,不能派出11米或以上的巴士行走,因此當時用車以利蘭奧林比安9.7米(BL)及丹尼士喝采(N)為主。 土瓜灣去觀塘 2001年更改走線後改派利蘭奧林比安11米(S3BL)三軸巴士及加入丹尼士巨龍11米(AD)空調巴士行走。 此特別優惠不適用於其他龍運巴士A線(包括A36、A37及A43線)。
土瓜灣去觀塘: 九龍城碼頭:來回北角航線
即使九巴在2019年3月25日開辦213B線來往觀塘,也只限早上繁忙時間服務。 隨著位於仁愛圍的裕民坊總站因觀塘市中心重建影響,於2014年11月30日起關閉,總站同日起遷往裕民坊與同仁街交界的臨時總站。 隨著觀塘市中心的第二、三發展區重建成「凱滙」,於2020年起逐步落成,基座設有兩層公共運輸交匯處,商場並命名為「裕民坊YM²」。
土瓜灣去觀塘: 途經
又例如,2006年市建局發言人表示,1998年宣布的25個重建項目並不包括土瓜灣北部馬頭角十三街。 [10] 而實際上十三街位處馬頭角,因土瓜灣/馬頭角本有新山作天然分界線,但後來新山被削平而變得不明顯,造成地名擴散/縮細的爭議,尤其以沙中綫宋皇臺站/土瓜灣站命名爭議最盛。 隨著土瓜灣的發展及港鐵土瓜灣站落成,土瓜灣之名氣蓋過周邊的少用地名,因此政府及媒體經常將附近之馬頭圍、馬頭涌、馬頭角、靠背壟甚至老龍坑歸入廣義之土瓜灣。 馬頭角十三街由13條街道組成,當中有11條全直街道,街名字首分別以11隻寓意吉祥的瑞獸,龍、鳳、鹿、麒麟等命名。 十三街歷史悠久,這一帶的樓宇樓齡逾半世紀,龐大的唐樓群外表並不光鮮,但七彩顏色勝在夠特色。
本路線開線時,來回程取道彩虹道,1973年增設觀塘(裕民坊)及彩虹往來中環的短途班次,直至1975年2月1日配合111線投入服務,本路線便不再經彩虹道,彩虹至中環的短途班次亦予以取消。 九龍巴士215X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日間巴士路線,來往藍田(廣田邨)及九龍站,途經觀塘、九龍灣、紅磡、尖沙咀東部及廣東道。 其早上繁忙時間特別班次九龍巴士215P線則由藍田(廣田邨)單向往九龍站。 九龍巴士15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藍田平田邨和紅磡(紅鸞道(粵語:紅鸞道)),途經藍田、觀塘、牛頭角、九龍灣、新蒲崗、九龍城、馬頭圍、土瓜灣及紅磡。 九龍巴士11X線是香港九龍的一條巴士路線,來往安泰(北)及紅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