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佳超級市場網上商店有售不同類型的貨品,例如食物、家居用品、個人護理用品、服飾、寵物食品等等。 貨品種類繁多,單次運費只需$30,對比其他網購平台算便宜。 網絡的普及帶給人們許多便利,網購已成為現代人上網的最主要目的之一,電商市場規模壯大更為多國帶來巨大商機。 網上購物,簡稱網購,是電子商務的形式之一,指的是消費者使用網頁瀏覽器在互聯網上直接從賣家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或服務。 相信大家對淘寶、HKTVmall、Zalora、ASOS等網購平台都不陌生。
最近一段時間,香港網購平台HKTV mall的營業額大增,1月平均每天訂單總商品交易額達1,090萬元,日均做2.24萬張訂單,按年大升49.3%。 2月份的數字又飛速提高,平均每天訂單總商品交易額1,660萬元,較1月份上升52.3%,按年則增加1.59倍,其中平均訂單值510元。 在疫情期間,居家生活用品在香港電商非常熱賣,特別是跟烹飪有關的小家電、日用品,如:氣炸鍋、小型焗爐、小型榨汁機、攪拌機在今年上半年都賣得非常好。 ZALORA亦指,臨近年尾假期較多,市民外出次數增多,整體12月的網購氣氛相對放緩,但個別商品種類如童裝,家品,鞋履,增幅仍然強勁,約60%至150%。 ZALORA並透露,在12.12購物節後,將繼續推出折扣優惠,以保持競爭優勢和顧客回購度。 全球民意調查統計數據門戶Statista早前表示,香港電子商務市場有望在2019年為香港經濟創造48億美元的收入。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2020 – 電器及電子產品
根據2017年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的數據,2016年香港只有23%人口有網購的習慣,遠低於同年歐美的77%及中國內地的67%。 到了2018年,這一數字有所增加,但也只有35.8%人曾網上購物。 根據消費者委員會的2017年的調查顯示,香港不參與網購的原因有三個,30%的人擔心擔心個人資料洩露,22%害怕購買的商品與描述不符22%,15%的人認為無需要網購。 然而,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下,突然變化的外部環境給了香港人三個網購的理由。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2025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惠康網店主要售賣食品及家居用品為主,購物滿$500可免運費。
讓客人覺得「好划算啊!」是關鍵,許多台灣品牌同時經營跨境電商官網,以及在香港電商平台上架,建議可以輪流辦折扣活動,例如在電商平台辦「單品折扣」,但在官網提供「商品組合優惠」或「免運」,在兩邊分頭賺曝光和訂單。 疫情爆發後踏入第二個聖誕節,市民已逐漸習慣於網上消費購物。 臨近佳節,加上消費券派發的刺激,分類買賣平台Carousell、網購買賣平台ZALORA,於今年12月均錄得增幅,分別為搜尋量增40%,以及估計銷量增10至12%。 Carousell回顧2021年透露,遊戲品牌Nintendo Switch的搜尋次數,於今年高居首位,但PS4則跌出5大最受歡迎搜尋關鍵字。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產品上架購物平台好處
當你產品有上架於這些平台,將可以獲得大量曝光機會,增加消費者接觸到你產品的機會。 卓悅除了有售多款美妝及護膚用品外,亦有售多款日常用品,例如洗髮露、染髮劑、驅蚊劑、藥類等等,購物滿$248更可免運費,網購部分產品仲可以免費獲得贈品添,按下圖睇贈品、付款方式、送貨詳情。 另外,和台灣類似的是,香港人也喜歡湊單揪團購,以獲得更多優惠,特別是生活用品、健康食品或零食。 因此,在官網或平台舉辦團購優惠,透過熟客、團購社群推廣,有機會炒熱買氣。 隨著一萬元電子消費券將分期發放,網購平台大戰勢一觸即發,到底HKTVMall消費券網購會跑出,還是友和、士多ztore等後來者,或者是惠康網上購物平台等超市「爆冷」? 無論如何,香港網購市場能夠百花齊放,最終受惠的會是普羅消費者。
- 在收到商品時,由於路途顛沛,商品可能會受到損壞,也會有發錯、發漏貨品等情況出現。
- 而一站式的什应都卖现在只有香港电视的 香港電視 hktvmall.com.
- 而12月截止聖誕節前,今年與去年受歡迎的類型大致相同,仍然以女士飾品/服飾、男士服飾、美容產品等的比重最高。
- 因為香港的店舖非常小,包裹沒辦法大量儲存在店裡面,所以超商取貨在香港目前還尚未普及。
- 香港的電子商務領域有巨大的潛能亟待發掘,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曾預計,香港地區2019年電商領域會產生價值48億美元的收入。
- 若要在香港推行超商取貨,必須有完善的規劃及系統支援,才能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
- 在發展電子商務上,儘管香港還有不足,但是潛力也十分巨大,除了本地市場尚有發揮的空間,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和區內物流樞紐,具備一定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除了搶購所必須的防疫物資,和內地一樣,疫情下,越來越多人出門的意慾減弱,香港“宅經濟”興起,例如,外賣平台foodpanda在香港的業務大增,農曆新年後瀏覽平台的人次按週增長50%,假期間的訂單有3倍增長。 Foodpanda在去年底還推出了自己網購平台,並且在農曆新年後,其方便麵及啤酒銷量增長了7倍。 有消息稱,疫情期間內地快遞行業派件量大增,堪比“雙十一”期間,在香港,雖然目前還沒有具體的數字,但已經顯露出很多跡象。 2月初,香港郵政宣稱,抵港的郵件量較平日突然急增七至八成,當中約七成為特快專遞郵件。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在街邊的快遞自取點,每逢下班時都能排起隊伍,網購已經走進香港人的生活中了。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網上超市推介1. 營火食品 Sparkler Food
但香港另一间証市公司电讯盈科也推出了一个移动网购平台叫 habbitzz.com。 还有一个背景还不清楚的 enabay.com 这网店是去年年底 (2018/12月) 开始运作。 看来随着香港市民开始接受网上购物, 也有更多商人对经营一站式网店有兴趣了。 收到顧客訂單後,會根據送貨地區盡快安排發貨,送貨時間一般都係下午三點至七點! 雖然街市和實體超市都能買到新鮮肉類,但近年發現不少新鮮豬、雞都有注射激素,而這些激素都對人體有害,所以無激素雞、豬等肉類漸漸興起。 這間本是IG小店的Buy Food HK,雖然入面所賣的產品市面都有,但裡面的無激素雞、豬、牛肉等的選擇都頗多,對於追求健康人士絕對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是超市类的话,有wellcome (惠康,牛奶公司的) 和 park’n shop (百佳,和黄的)。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以惠康为例,凡在购上系统购物满HK$500,才可获免费送货 (否則收取約$100的送貨費用),最快可于下单后不少于8小时安排收到货物 (视乎人手安排)。 第四波COVID-19來襲,雖然近日好像有回落趨勢,但為了安全起見,大家還是乖乖留在家用餐,或者準備飯盒帶回公司比較安全。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廣告查詢
以上是 91APP 香港團隊的在地趨勢分享,目前台灣已經有許多美妝、美食、服飾鞋包品牌,透過 91APP 跨境電商購物官網+APP 打進香港市場、持續成長。 香港消費者有找代購的習慣,尤其臉書 Facebook 社團代購的號召力非常強,品類包含快銷品 FMCG、日韓的美妝保養等等。 目前台灣已有許多品牌透過跨境電商,成功在香港開拓市場,例如快車肉乾、歐可茶葉、以及一些美妝服飾品牌。 何嘉儀觀察,香港的電商市場目前仍然是一片藍海,因為許多在地香港品牌對電商經營的 Know-how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還在摸索中,熟悉電商行銷的台灣品牌進入香港相當有優勢。 一直以來,大部分香港品牌倚賴實體店鋪銷售,許多品牌甚至沒有建立購物官網,但自 2020 年肺炎疫情後,電商的重要性大幅提升,許多品牌才開始趕緊數位轉型。 特別要注意的是,人們網購的頻密程度增加了,例如在美國,每周至少進行一次網上購物的人有30%,較前一年的19%大幅增加。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香港電商物流:以宅配為主,超商取貨不盛行
因为本地的人力成本十分高 (相对货物的利润),所以香港的快递行业只集中于商业客户。 Green Common 主打商品包括Beyond Meat 和 OmniPork 新豬肉。 Beyond Meat 無抗生素、無激素、無基因改造,100%植物製,有漢堡扒、牛肉碎和熱狗腸等多個選擇;OmniPork新豬肉在質感上媲美手打豬肉,幾可亂真,煎、炒、燉、炸一樣得。 好生活Good Life還引入多個香港小店及老字號,如九龍麵粉廠、永樂粉麵廠、香港原蜜等,值得大家支持。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KALCT 長傘 日本品牌🇯🇵 香港行貨🇭🇰
同時更創立「營火什貨」,聯乘本地優質食品品牌,為香港人帶來一條龍本地食品服務。 上述提到的都是2021年度香港及亞洲地區較多⼈推薦和主流的網店平台,⽽且各個⾃建購物網站平台的各有特⾊和強項,各位商家和創業⼈⼠需按個別公司規模、營銷⽅向和網店銷售渠道中找出最理想的網店系統。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若果在⾃⾏建立網店平台有興趣或想進⼀步了解,⼩編誠意推介可瀏覽這間網上營銷課程公司:點⽌學嘢,提供了⼀系列專業的網店製作課程,有助提升網店的潛⼒和競爭⼒。 即使是上班工作,香港民眾也大多響應“Work from home”,避免外出增加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TOP 1. 香港電視HKTVmall
回望今年,Carousell搜尋次數最多的3大產品類別是︰興趣及玩具、女裝、男裝,數據結果與去年相同,其搜尋量並於今年11月及12月保持平穩。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我們以 SSL(Secure Sockets Layer)的方式保障你在網際網路付款的資訊。 為了保持食材新鮮,有意網購的朋友需在2個工作天前下訂,由Sea Oyster 接單後會親自聯絡確認訂單,再進行入貨、送貨。 Oisix 還有煮食懶人包,如有足料番茄肉醬包、咖喱、即沖湯和吸物。 網站貼心提供食材詳情和簡易家常菜靈感,讓你在家中也能吃到日本地道料理。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網上超市推介5. Green Common
去年TVB電子商貿業務錄得超過七倍增長,收入由2900萬元升至2.38億元,TVB於業績中又披露,電子商貿業務於2022年表現理想,於2月的每月商品交易總值達到9400萬元(按已接受訂單計算),只及HKTVMall公布的2月GMV達4.56億元的兩成。 根據亞馬遜旗下Alexa Internet公布的數據,截至2021年4月,本地10大電商平台排名,香港科技探索旗下的HKTVmall居首位,第2及第3位分別是友和及豐澤,而百佳網購及士多ztore則分別排名第5及第8。 另外,健康食品、0卡路里代餐也相當熱銷,因為疫情下大家都不願到健身室運動。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購買滿$400即可享免運費
PayMe 是 HSBC 匯豐銀行開發的,使用方式和 Wechat Pay 相似的第三方支付系統,也是香港人網購新興的支付方式。 以香港人口 700 萬來算,目前有 300 萬人有 PayMe 帳戶。 但要是仍想知道香港的网上购物点的话,类似TB 和 TM 这类型的大型综合性网站,只有 hktvmall .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香港最受歡迎的網購電商平台
MyDress售賣優質的日韓台時裝、內衣、美妝及生活百貨。 滿$350可享免費速遞,更有14天退換保障,可以隨時隨地選購心儀的商品,享受最完美的一站式網購體驗。 另外,如果想要打造高級、質感、品牌感的話,可以在素材上加入英文文案。 但在投放臉書廣告的時候還是可以用繁體中文為主,點進去的著陸頁(Landing Page)繁體字、英文版可選擇。 ZALORA亦公布指,雖然聖誕節尚未完結,但與去年相比,預計增長10至12%。 當中服飾仍然佔總銷售額的60%,但化妝及護膚品的銷量,亦有較強勁的上升趨勢。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TOP 10. 香港屈臣氏電子商店
因為香港的店舖非常小,包裹沒辦法大量儲存在店裡面,所以超商取貨在香港目前還尚未普及。 若要在香港推行超商取貨,必須有完善的規劃及系統支援,才能提供更好的物流服務。 除了少數已經深植人心的領導品牌,對於其他網購商品,香港人的購物習慣還是以「價格」為首要考量,消費者會不厭其煩地比價、比價、再比價,最後直衝最便宜的通路下單,如香港電商平台 HKTVmall、BUYS.hk。 何嘉儀本身是在地香港人,她觀察香港人對於嚮往的品牌,例如精品、包包、3C 等領導品牌,願意大膽地原價購買,甚至不會計較運費,只要希望能「趕快買到」,因此品牌力、送貨速度相當重要。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許多台灣跨境品牌會用順豐速運,約 1-3 天可讓香港消費者收到貨。 2.Boutir掌舖Boutir掌舖都是⼀間香港本⼟網店品牌公司。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網上超市推介7. Sea Oyster
就像是人們常常放出来有的實物是商品的縮小版,或者完全圖物不符。 百佳超市網上商店售賣不同類型的貨品,例如食物、家居用品、個人護理用品、服飾、寵物食品等。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經成為了一個節點,不僅僅帶動了香港人網購的習慣,更能激發出香港發展電子商務的潛力,或許很快,香港也能出現自己的“雙十一”購物狂歡節。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2025 首先,香港接近內地貨源和消費者的優勢、對海外市場和產品的了解。
香港的消費模式、購買習慣跟台灣差不多:台灣的節慶有的,在香港也有。 所以雙十一、雙十二等大檔都可以把握,3C 產品因為開學季,在七、八月比較旺。 香港消費者信用卡支付相當普遍,也常用第三方支付 PayMe、ATM。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品牌電商市場藍海 成長潛力高!
友和正在尋求在香港上市,根據其去年12月底提交港交所的初步招股書,2020至2021財年的註冊會員數目達53.9萬人,2021至2022年度首4個月再增至61.4萬人,客單價由1463元增至1693元。 閱讀到這裡你一定會覺得線下開實體分店要投入大量投資,不是一般中小企或創業人士初初搞生意可以做到,但好消息是線上開分店卻是輕而易舉。 香港的本地购物网站多是香港大型实体店的网上店, 如大型超市如百佳, 维康的网店, 化妆品店如莎莎, 卓悦, 香港網購平台排名 电器如丰泽, 和百老汇等。 而一站式的什应都卖现在只有香港电视的 香港電視 hktvmall.com.
在手機市場,影音類、遊戲類APP近期使用量有顯著成長,讓娛樂產業成為疫情中的贏家。 網購自然一樣,在“宅經濟”的影響下,香港人減少出門購物,因此生活購物類APP的下載量開始大勢興起;另外,早前受到內地多個城市封城影響運輸,客觀上促使了香港人從淘寶轉向關注本地平台。 香港消費者在網購時選擇宅配取貨居多,而台灣最流行的超商取貨反而不盛行。
友和本財年首4個月收入2.12億元,其中8成為綫上零售,佔收入1.7億元,線下零售店銷售額為3481.6萬元,虧損為2087萬元,撇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平值變動,經調整純利380萬元,按年跌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