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湯圓是華人元宵節的代表食品,其雛形為唐代的面繭和焦譔。 中元節2025 面繭是一種外形似繭的一種麵食,而焦譔則是烤餅的一種,吃時會和糖一起放在湯裡吃。 這些食品都呈圓形,是代表月亮,有著祭月、賞月的含義[5]。 元宵走橋的習俗見於各地,又稱踩橋、踏橋、過吉祥橋、走百病、消百病、散百病、消散百病、遣百病、走不病等,祈求健康。
中元節為亞洲地區的傳統節日,日期為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節2025 中元節所在的孟秋月是天子以新收成的五穀,進獻於宗廟的時節。 後來道教視中元節為地官赦罪日而成為道教節日,又稱地官誕,是指三官大帝的地官大帝(全名: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洞靈清虛大帝青靈帝君)誕辰。 「百中日」也被稱為「中元」是從道教思想里來的。
中元節: 為何「中元節」要普度孤魂野鬼?
這節是在三個月結夏安居的最後一天(農曆七月十五)供養這些參與的修行人,以其修行成就的大功大德迴向,能解救過往的祖先、累世的父母親屬亡靈超脫苦痛。 在古摩揭陀國佛世時及現今的南傳佛教並沒有此節。 而普渡有「超度孤魂野鬼」之意,其實整個農曆7月都可以祭祀,不一定要在中元節當日。 人們會準備花果酒肉擺桌祭拜祖先,感謝祖先恩德並祈求家族平安,同時也一同祭拜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
若是去了主人家,主人要用豐盛的酒席款待,大家高高興興地玩上一天。 而民間相信搶得順風旗的人,可以獲得神鬼的庇護。 在日本山梨縣地區,1月11日清晨,農民們會起床後帶著鏡餅[註 1]和鎬到田間,進行象徵性耕作,供上乾淨的大米,並將之前供在神棚里的松枝插到地里,祭祀田神。 [24]山梨縣甲府市自江戶時代起則有甲府道祖神祭禮,祭祀道祖神。 中元節2025 中元節 上海人元宵節吃的湯糰,以黑洋沙為主,寧波赫洋沙湯糰更是上海人過元宵節首選。 城隍廟的的豫園燈會,也是上海人元宵節常去的地方。
中元節: 中國大陸2024年年曆
再來記得向地官大帝請求赦罪,否則有罪之人是不能祈求財富的,財庫補得再多也沒有用,但地官大帝只赦「無心之過」,非本意傷害人、生命的過錯,若是蓄意、故意犯下的錯誤不可赦免。 可優先購買環保紙錢,減少燃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及化學物質;並選擇面額較大的紙錢,減少用量。 中元節2025 中元普渡拜拜結束後,不在自家燒紙錢,而將紙錢交付「紙錢集中收運」服務,最後由各縣市環保局以紙錢專用金爐或焚化爐集中燃燒,降低排碳量。 網路搜尋「2023線上普渡」、「2023普渡代拜」等關鍵字,尋找自己信任的宗教團體、公益團體或各縣市政府推出的代拜服務,報名參加後,不需親自到場就能完成中元普渡拜拜。 位於台灣最南端的車城福安宮,不只是全台,而是全東南亞最大的一個土地公廟,有超過300年的歷史,因為靈驗所以有不少人都會前來參拜,連總統都常常蒞臨。 車城福安宮最特別的是它的金爐,八角形四層樓的建築,有吸金的功能,只要把金紙放在爐口,就像神明的點鈔機一樣,自動把金紙一張張吸進去。
- 以上就是祭拜祖先的方式,祭祖不僅僅是一種信仰儀式,更是可以讓我們這些子孫後輩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的美德。
- 現場擺放著各式各樣不同牌子的泡麵,而且是可以免費吃的,拜拜完還能享用一碗熱騰騰的泡麵。
- 每到農曆七月,商家和道教、佛教就會開始宣傳中元節、中元普渡活動,邀請民眾參與。
- 中元節的習俗是道教、佛教和民間信仰的習合[21],有農民祭祀農神、慶祝豐收的活動,也有祭祀先人的儀式。
如果是一般家庭太忙碌也可以不用普渡,不普渡其實也不會怎麼樣;但是有在開公司做生意或大樓,就務必要普渡才會有拜有保佑,且要全體公司同仁或大樓住戶都出席參加普渡,並以恭敬心拜拜,才能尊重好兄弟。 當拜完普渡公後,才能普渡好兄弟,在供品旁擺上給好兄弟用的金紙,和用小椅子擺上一個裝水的乾淨臉盆,和一條乾淨毛巾,方便好兄弟盥洗,用意是能夠讓好兄弟能夠放假輕鬆一下。 中元節 普渡舉辦時,供桌上也會豎立彩色三角形紙旗,也稱「普渡旗」,該旗以毛筆寫上「慶讚中元、廣施盂蘭、敬奉陰光、冥輝普照」等中元敬語」,同時也能寫上信士姓名。
中元節: 中國大陸
例如已成為古蹟的新屋范姜祖堂旁附有祖塔,而新屋區的葉五美公祖塔更是齊聚數千名子孫祭祖[8]。 每年 8 月 15 日舉行的長崎精靈流祭典,和其他的燈籠流最不一樣的是除了流放燈籠外,各個自治區會製作具有特色、並充滿許多裝飾的迎接祖先船型山車,又稱「精靈船」。 京都除了大文字火的送火儀式外,另外一個知名的盂蘭盆節活動就是嵐山燈籠流儀式了。 舉辦時間和京都五山送火幾乎同時的關係,可以同時看到在嵐山附近的曼荼羅山上的鳥居型送火和燈籠流儀式。 可不要搞混了,在北台灣燒給祖先的主要是銀紙,又分成大銀及小銀,意思就是千元大鈔與銅板零錢的意思,除了銀紙之外,在上述的大節日時亦可燒少量的刈金讓祖先使用。
中國最早的春祭在寒食節,後來改為在清明節,現在北方部分地區仍然在寒食節祭祖,部份地區亦有在春節、元宵、春分、上巳(小清明)、秋分、重陽和冬至掃墓者。 中元節2025 鍾馗在台灣習俗中是治鬼之神,一般「跳鍾馗」會在中元普渡之後,鬼門準備關閉之際,希望能夠達到鎮煞效果,告訴好兄弟趕緊返回陰間,不過要注意! 中元節 但因為跳鍾馗有許多禁忌,現今也有跳八家將取代跳鍾馗儀式。
中元節: 中元普渡禁忌習俗有哪些?
時至今日,大部份市民已不視盂蘭節為宗教活動,而把它作為中國的一項傳統習俗。 中元節2025 華人地區的習俗主要是祭祖以及祭祀孤魂野鬼(又稱「好兄弟」),廣東、港澳稱為「燒街衣」。 面燃大士或面然大士(然是燃的古字),又稱焦面大士、焰口鬼王,原為佛教護法,後成為道教的著名神祇,俗謂「大士爺」、「大士王」、「普渡公」或「普渡爺」。
中元節: 佛教典故
本質旅行相信過去的旅行是加法,只想把行程塞滿所有的熱門景點與購物行程,本質的旅行則是減法儀式,不追求物質、而是學會讓心更廣、讓視野更廣闊,深度體驗不同文化。 一、祭拜祖先的時辰通常在中午吃飯之前(若是除夕則改至吃團圓飯之前),等祖先吃完了才能輪到後代子孫享用。 最後向水官大帝祈佑能消除未來的災害和禍難,像是生病、車禍等勞神傷財之事,祭拜水官大帝消災解厄,如此才能真的將錢財留住。 中元節 所以,到廟裡求財庫之前,記得先祭拜三官大帝請求賜福、赦罪和解厄。
中元節: 台灣節日中英文對照表
家樂福公開銷售業績數字,其中第一名單月竟然賣出1000萬,相當驚人。 「百中日」也叫做「亡魂日」的由來是,為了告慰父母在天之靈,祭拜的時需擺上酒、食物以及新鮮的水果,因為那天是舉行「薦新儀式[10]」的日子。 相傳七月俗稱鬼月,只要是在七月一日鬼門開後,地府內無人祭拜的孤魂野鬼(好兄弟)都會回到陽間探望親人或受人祭拜,直到如今才轉變成「中元普渡」,直到七月最後一天鬼門關,才會結束農曆七月。 在馬來西亞,當地華裔族群也有賞花燈、猜燈謎的風俗。 未婚男女在元宵節聚集到河邊拋柑,並在柑上面寫下姓名和聯絡方式,希望就此結識可以攜手共行的伴侶。
中元節: 財神廟推薦|新北 南山福德宮
祭拜祖先的供品在不同的節日也會有所異同,例如在元宵節要拜元宵、端午節要拜粽子、中秋節要拜月餅、冬至要拜湯圓。 大節日時(除夕、清明、端午、中元、重陽)通常會準備六盤至十二盤的家常菜,一鍋白飯、酒水、飲料、水果及紙錢;而平日只要早晚上一炷香向祖先請安,最後初一、十五準備簡單的水果餅乾、紙錢即可。 盂蘭勝會中的「盂蘭」由梵文「Ullambana」譯來的,意為「救倒懸」,即救度亡魂倒懸之苦,是來自民間《目蓮救母》的故事;「勝會」是指一大群人舉行活動的意思,在香港亦稱為盂蘭節、中元節或鬼節。
中元節: 中元普渡流程 4.祭拜好兄弟
在家裏依舊有機會發生衝突,你可能希望用此方式來釋放自己的怒氣,但要想清楚是否恰當。 中元節2025 是時候要清理你的潛意識裏面,負面情緒對你所造成的影響。 你可以嘗試多在戀愛關係中,向你信任的伴侶,把心底話講出來,大家一起想想如何解決問題。
中元節: 中元普渡
遊行活動中分為高蹺、旱船、舞龍、舞獅、秧歌、抬閣等傳統藝術表演。 自初八開始點燈,謂之「上節日」,初八夜謂之「上節暝」,宣告燈節的開始,直到正月十七的夜裏才落燈,整整十天,以顯示歌舞昇平,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燈節[3]。 清朝則只有三天,但是燈火璀璨,燈也更加精緻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明代宮廷也會張燈結綵,並模仿民間習俗,在宮內設置市集,有雜技、百戲等遊藝表演,宮中各人放煙花,燃爆竹,小孩提花燈。 中元節2025 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小正月、新十五、元夕、小年或燈節,又稱為元宵、元宵節、上元、正月半,中國傳統節日,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為農曆新年的第一個月圓,象徵著春天的到來。 華人傳統會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以示祝賀。
中元節: 112 恆春搶孤 中元節 農曆7月 豎孤棚 晚會直播 踩街 中元法會 恆春東門
為了避免供品分不清,通常會做記號或是寫姓,但注意不要寫全名,拜拜的時候也不用報自己的名子,只要以誠敬的心情祭拜及可,女性生理期可以雙手合掌拜,不可拿香。 中元普渡忌在中午,因陽氣太盛,好兄弟也很難接收你的好意,因此普渡祭拜好兄弟,大多會從下午2點過後直到黃昏,祭拜時間最好以1小時內最佳。 通常普渡拜拜會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參加廟裡的「廟普」,另一種是和社區鄰居合拜。 拜拜要在戶外進行,不可在室內,以免將好兄弟引進門,陽台也是算室內,一定要在樓下門外拜。 中元節祭拜時,會在各水域先放流燈火,迎接到來的亡魂,幫亡魂照路,邀來同享香火,號稱「水燈」。
中元節: 台灣2024年年曆
雖然現在許多人已經不遵循傳統習俗,也有民眾在網路上發文大嘆今年沒有什麼鬼月氣氛,但了解節日和儀式背後的意義,會發現民間信仰背後蘊含的是祈求人們平安順利的美意。 放水燈是為了要告知溺斃水底的亡魂要上前享用祭品,據說水燈漂流越遠越快,施放的主人越能得到幸運與庇護。 在普渡結束時,也會有法師或道士跳鍾馗,希望藉由鍾馗的法力驅趕孤魂野鬼,這時民眾要趕緊回避,以免沖到煞氣,惹禍上身,跳鍾馗結束後,代表中元祭拜告一段落。 中元節 今天農曆10月15日,是水官大帝生日,也是很少人知道,相當神秘的「下元節」。 相傳這天水官大帝會下凡解厄,所以下元節又稱「消災日」或「謝平安日」。 這天除了也要祭拜祖先,北方人會吃豆沙包、南方人則吃糍粑等食品。
坪洲中元建醮於每年農曆七月十二至十五日舉行,一連四日,最熱鬧的一天為七月十五日,當日的儀式包括走午朝、走龍船、放水陸燈、擺天席、爭奪祭品及化大士王。 相傳七月地獄大門開放一個月,所有的無主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陽間接受人民的供養,因此各地方都紛紛在這一個月舉行「普度」佈施的祭祀儀式。 中元節2025 據《玄都大獻經》,在七月十五日修齋建講(齋戒、講經、轉經),供養十方大聖及道士,就能拔度先亡、釋放一切餓鬼罪魂[13]。
中元節: 中元節習俗多! 普渡、搶孤、放水燈、跳鍾馗
祭拜時,家裏的當家人要先將祖先遺像供奉在祠堂,然後焚香、點燭、燒紙。 這個時候全家人全部都要來到祠堂,依輩分和年齡的順序進行祭祖禮儀。 這個節日的產生,最早是上古祖先們的“農作豐收秋嘗祭祖”的活動,是古人對於農事的豐收,寄託於神靈的庇佑的美好期許,以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所以,“中元節”的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按照中華傳統文化的精神,一般不會將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鬼節”。 不只中元節的習俗活動有眉角要注意,就連準備普渡供品都暗藏學問,包含牲品必須完整一隻,頭尾要保留,像是整隻雞、整隻魚,而素食者可用素雞、素肉祭拜,因為如果自行處理食材,去頭去尾,可能會因此截掉好兄弟喜歡吃的部分。
因為人們相信,在這天誦經、禮佛,並且布施食物給孤魂野鬼,慈悲的佛菩薩,也會幫助救度他們在地獄裡的親人,或者是遊蕩在無明世界中的有緣眾生,讓他們都能一起獲得解脫。 因此,中元節後來更發展到亞洲各國,如韓國、日本、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等地。 越南盂蘭盆節除了祭祖、普渡之外,還有感謝母親、對母親表達孝心的意義,這是人們仿效目連救母故事中目犍連對母親盡孝的精神,因此這天也是越南傳統的母親節。 中元節2025 日間一起拜祭祖先、迎接祖先亡魂回家團聚,體現越南傳統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精神。 這天人們會茹素,各佛寺也會舉行普渡儀式祭祀孤魂野鬼,佛教徒會到寺院聽僧人講法,父母健在者會在胸前別上紅花,父母已去世者則別上白花[30][31][32][33]。
中元節祭亡魂前,一般都先拜大士爺,有些慎重的信徒會以紙紮出大士爺塑像,也有些用牌位、畫像、木石雕像祭祀,並將大士爺神位或神像放置供桌之前,以求祭祀順利。 待到七月一過,一般會火化大士爺像,送其登天。 傳說,在七月半這天地獄之門會打開,陰間所有的鬼魂都被放出來了。 有子孫、後人祭祀的鬼魂,可以回去接受香火供養;無主孤魂就會到處遊蕩、徘徊。 所以人們紛紛在七月,舉行誦經祈福、普度、施食等活動。
本月仍然要非常注意和另一半的關係,尤其是二人很可能會因共同財產或投資等問題再度有爭執。 表明立場不是一件壞事,但需要注意你的口氣和另一半的感受。 你需要想一想自己所堅持的流程或理念是否正確,如果發現錯誤的地方,請放下面子,向對方道歉並切實改善。 本月工作上仍然讓你非常煩心,你的理想和願望或許會受到批評,可能會被同儕指是不切實際。 但是,你可能真的應該花一點時間,去思考計劃的實用性,多和你的上司和合作夥伴商討,或許這其實是一個良機,讓你的計劃更盡善盡美。 你可能會感覺不論在家庭、伴侶和合作關係中都無法表達自己,讓你感覺到沮喪。
中元節: 財神爺的種類
道教出現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這天在道教又是中元地官寶誕,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除原有的祭祖習俗外加入祈求地官大帝赦免祖先亡魂之罪,並由個人的祖先擴大至一切亡魂。 道教為祖先及亡魂祈求赦罪與佛教作功德令累世父母祖先解脫的儀式目的相似,且同樣符合東亞傳統的孝道,於是佛、道的習俗結合起來[5]。 中元節2025 中元節是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當天家家戶戶都會準備豐盛的供品舉辦中元普渡,要是用來祭祀孤魂野鬼日子。 中元節2025 古時候會選在這天以剛收成的新殼祭拜祖先,連同地府的中元地官也是在這天生日,道教就稱之為「中元節」。
在魏晉之後,佛教信仰引進中國,其盂蘭盆節普度眾僧的習俗,結合道教中元節普度餓鬼的祭典,形成集佛、道思想於一體的中元法會。 南北朝時,佛教盛行,佛教徒依照《盂蘭盆經》以及結夏安居的傳統,在七月十五日供養眾僧,以功德迴向父母,稱為盂蘭盆法會,後來這天就有了盂蘭盆節的名稱。 道教出現後,加入了道教相關內容,依《玄都大獻經》說七月十五這一天,中元地官赦罪清虛大帝會持人鬼錄簿,檢閱善惡,是地官大帝赦罪的日子。
中元節: 節日由來
山西長子縣的牧羊人家於中元節屠羊賽神,他們相信此俗可增加生產羊隻,陽城縣農家以麥屑作成貓、虎及五穀之形祭田神,稱為「行田」。 陝西城固縣中元節是農家會飲的日子,稱為「掛鋤」。 延緩鎮農民會選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掛上五色紙旗作為祭田的田旛[24]。 道教的中元節是糅合佛、道二教因素而創造的宗教節日,受佛教「盂蘭盆會」和天師道「三會日」、古靈寶經《三元品戒經》的影響而創立[11][14]。 道教全年的盛會分三次(合稱為「三元」),認為「三元」就是天官大帝、地官大帝及水官大帝「三官大帝」的別稱,正月十五、七月十五以及十月十五為三官大帝的誕辰。
中元節: 拜拜請問我 如何拜家中的祖先? 祭拜方式大解析
全國各地祭祀著被尊為產業之神稻荷神的稲荷神社,舉行熱鬧非凡的賽會活動,有的地方在這一天還有撒年糕的習俗。 現時在香港島、九龍、新界各區幾乎都有舉辦,團體至少有60多個,最多在觀塘、九龍城、深水埗等舊區,上環的摩羅街、大坑摩頓台公園、西區公園海旁球場、水街、石塘咀山道、堅尼地城西寧街足球場等也有。 香港各區的盂蘭勝會一般是由二戰後開始,最先在咕喱聚集的地區開始,創始者是銅鑼灣的「公和堂」,後來香港各區都效法舉行。 咕喱主要是潮籍人士,在碼頭和貨倉為泊岸貨船上落貨物,他們之間是親屬或同鄉關係,由「咕喱頭」帶領和組織,成為了潮州移民勞工的社區。 中元節2025 而同期移居香港的海陸豐人則以抬轎、拉人力車維生,其後則轉往建築地盤工作,亦因為鄉里族群的凝聚,便逐漸形成海陸豐移民勞工社區。 因此,「中元節」是融合儒、釋、道三教合流,各家文化傳統所構成的漢文化系列祭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