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mpaka國際學校分為小學部及中學部,採用的都是英國國家課程學制。 在中學階段,學生與第1至第3年,將跟從英國國家課程綱要的科目上課;到了第4至第5年,則轉換為由英國牛津大學編寫的國際中學教育普通文憑課程,以考取具有100年歷史的權威性IGCSE文憑。 每個家長,總想替子女找間「好」學校,但「好」的定義,每人不同,在詹漢銘眼中,能夠讓學生喜歡上學、享受學習、保持童真心境的,就是好學校。 潮商走funny school路線,全年4測2考(一年級1考),一、二年級其中一次測驗更採用攤位遊戲形式,學校又設2星期「term 平民國際學校 break」(期中休假),把學生帶出課室,透過專題研習,汲取更多課外知識。 但不催谷不代表學生成績不行,近年該校都穩定地有升中的學生被派往英皇書院、聖若瑟書院、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英華女學校等傳統名校。 滬江維多利亞學校是一間一條龍雙語IB學校,有別於其他國際學校,以雙語教學及傳承中國文化為學校的教學重點。
每年的升小遊戲,總有「孟母三遷」的故事,家長為幫子女鋪路入名校,可以搏到盡。 條條大道通羅馬,把目光放遠一點,退一步利用網內競爭較小的二線學校作「跳板」,相信會較易取得「靚」網入場券。 其實只要孩子肯用功,校內成績夠「標青」,最終一樣可挾着band 1生身分在名校網內升讀心儀中學,踏上青雲路。 Year 平民國際學校 1-2學生會進行課堂評核,在教職員的監督和指導下分別進行約45分鐘的學習活動。
平民國際學校: 【星二代小學】陳敏之仔仔入讀平民國際學校開學日感不捨 曹敏莉3子女皆讀貴族學校 每年學費24萬起跳
他們的教師都是擁有英國教學資格證或是國際認證的水平,都是富有豐富經驗的。 大部分的教師是來自英國,一樣也有來自澳洲、紐西蘭、歐洲和專業語言教師等等。 吉隆坡國際學校提供美國學制的課程,從3歲起的學前教育,至高中文憑。 高中畢業後,學生可以報考國際文憑(IB),或美國制的進階先修班(Advanced Placement)課程,兩者都有助將來晉身各國名牌大學深造。 或許有些朋友會嫌村校設施不足、學生競爭力稍遜,但其實,近年不少村校都辦得愈來愈好,更成功找到自己的定位。
- 他們採用最先進的教學和設施,讓學生們可以培養學習的精神和身心的健康。
- 香港耀中國際學校在九龍塘的黃金地段設立8所校舍,為所有6個月到18歲的本地和外籍人士子女提供一條龍幼兒教育、小學及中學教育。
- 低年級會有兩名老師同時授課,老師的母語分別為普通話及英語,所有課題都會用雙語授課。
- 該校每級每部只設兩班,採用小班教學,每班有22至24位學生,因此學位競爭激烈。
近日兒子迎來小一新生入學的大日子,進入宣道國際學校小學部就讀,陳敏之當然親自送兒子上學,看見兒子上學look卻深有感觸,「媽媽看到你從手抱的BB,到現在獨立的你,真的很感動和感觸」,更稱讚兒子「好乖,好生性」。 平民國際學校 香港島包括︰白普理小學、己連拿小學、堅尼地小學、山頂小學、鰂魚涌小學、港島中學、南島中學和西島中學。 九龍及新界包括︰畢架山小學、清水灣小學、九龍小學、沙田小學、英皇佐治五世學校(中學)和沙田學院 (中學),2021/22學年Year 1至Year 13學費由$115,800至$133,800不等。 近年來,國際化教育越來越受到家長們的認可和接受,因此每年國內一、二線城市都會不斷湧現新的國際學校,以滿足家長和孩子們日益旺盛的留學需求。 南方日報訊(記者/蘇妮)20日,深圳觀瀾湖國際學校(mhis)與英國柏朗思學校(bromsgroveschool)正式宣布締結合作關係,觀瀾湖國際學校變更為柏朗思觀瀾湖學校。 雙方將展開全方位合作,涵蓋學校管理、教師選聘、專業發展、課程設計、師生交換項目、運動競技和大學申請等方面。
平民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港島區
想入讀耀中國際學校,校方要求家長在報讀時必須先出值課程簡介會,先行了解學校的教育理念,才可進入面試環節。 因耀中國際學校的課程較為特別,如果家長本身無法認同學校的教學方式,學生將會更難以適應。 入讀哈羅的學生非富則貴,皆因學費高昂,每年學費由$149,924至$203,868萬元,全年住宿費$111,459萬元。
- 德語國際部 (GIS) 提供德國政府認證的德國中學國際考試文憑 (DIA),相比其他學術資格更能突顯獨特的優勢。
- 所以很多父母都會選擇寧願或多一些錢把自己的孩子們送到國際學校,以有更保證的將來。
- 全校採用加拿大「亞伯達(Alberta)課程」進行教學,也同時為高中生提供IBDP及大學先修班課程。
- 該校只開設IB課程,IB為兩年制,故學校內只有兩級學生,年齡介乎十六至十八歲。
- 創校近150年的英國墨爾文學院(Malvern College)於2018年來港開辦小學, 爭取大埔白石角地皮建校。
- 從3歲至18歲的小學、中學和先修課程都是高素質的教育,確保學生將來都可以晉升到名牌大學。
他大力提倡家校合作和學生投入社區參與,並認為這是年輕人成長、持續學業的關鍵。 他表示學校針對每個孩子的潛能提供的個性化學習方法,把潛能好好發揮。 學校亦提倡老師不用遵循單一課程表的限制,可以設計並加入出各種教學方式於課程內,以擴展學生的探索能力。 弘立書院在2003年創立,為全港最貴的國際學校之一,學費高達25萬元,弘立書院由高錕創立,李澤楷和甘比的子女都是就讀弘立。 弘立書院採用以探索為本的IB課程,近年來誕生了不少優秀的IB狀元。 學校着重中英雙語的培育,學校以「八德一智」為核心價值,在學校外語的同時希望學生了解中華傳統文化。
平民國際學校: 小學部預計明年秋季開學
一般學生都會從小學預備班開始就讀,接著一條龍式完成中小學教育。 學校的多元文化學習環境,對於讓學生「走向世界」,成為「世界公民」看來是很有幫助的,加上第三語言納入常規課程,這也是吸引不少學生家長以該校作為升中目標的一大原因。 另一方面,學校的學費也相對其他直資學校便宜,故有「平民國際學校」之稱。 Sayfol國際學校成立於1985年除了在吉隆坡之外,在沙巴也設立有分校。 學校致力於為來自五大洲的學生提供一個積極且充滿關愛環境的課堂,鼓勵每個學生發揮出他們的潛能,包括智力,情感,創造性,道德與身體五個方面。
作為一所擁有不到400名學生的全日制學校,聖安德魯斯國際學校Sukhumvit107巷絕對比泰國大多數學校要小。 2021至22年度全年學費,由學前班$157,300至十二班(Grade 12)$205,400不等,另學生每年需繳付資本建設費(Capital Levy)。 實際上,近年來,子女留學已經成為海外置業不容忽視的一大原因。 【明報專訊】最近因為工作關係,走訪了兩間村校,湊巧兩間也在元朗,一間是今期封面故事主角、位於八鄉錦上路的八鄉中心小學,另一間則是在錦田城門新村的通德學校。
平民國際學校: 秀茂坪天主教小學 與時並進 培養學生成為未來領袖
兩者均為學生創造無盡的機會,當中包括於世界各地的頂尖大學升學,如美國、加拿大、英國和歐洲。 位於荔枝角的宣道國際學校(CAIS)設有1至12年級,小學部分為預備班、初小及高小三部分,中學採用加拿大亞伯達課程(Alberta Curriculum)。 該校有「平民國際學校」之稱,學費較其他星級國際學校實惠,亦有不少星二代就讀,如陳慧琳(Kelly)的兩名兒子、郭晉安與歐倩怡的一對子女等。
平民國際學校: 大學五件事 綜合格式
成立於1962年的French國際學校,提供法國的教育系統,教師也是通過法國國家教育系統認證。 LFKL課程涵蓋從小學(學前至5年級)和中學(6年級至12年級)。 UCSI國際學校的使命是為6歲至17歲的學生提供挑戰性的國際中、小學及大專教育,培養學生成為知識淵博及富有愛心的世界公民,即透過全面性的國際課程UIS把其學生曝露在全球化的人、事、知識、價值觀及技巧學習方式。 向來是「廿四孝老竇」的陳豪,十分着重三名子女的教育,因為大仔Aiden下年便要升讀小學;之後為方便弟妹跟隨,所以幫Aiden揀選一間合適的小學,是重中之重。
平民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14. 香港墨爾文國際學校
Garden國際學校早在馬來西亞獨立以前已成立,總部位於吉隆坡Bukit Kiara。 Garden國際學校提供學前、小學及中學課程,小學課程採用國際通用的IPC學制;中學課程則以英國模式為準,在調整迎合國際化需求,指導學生考取IGCSE、AS及A水平等國際承認的文憑,將來在世界各地無往不利。 Jessica一家住西營盤,但當年長子卻跨區派到16網(東區)的小學,她便帶兒子來潮商叩門,而幼女雖獲私校取錄,惟最終也隨哥哥在潮商讀書。 Jessica形容,兒子4年來,都享受着「國際學校」的語境培育,孩子說得一口流利英語,「他初小時,跟我們去台灣旅行,最深刻是他在巴士上,全程跟外籍人士用英語交談,非常有自信」。 她補充,不少人對非華語生有誤解,但其實他們十分單純和主動,一對子女的校園生活很愉快。
平民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11.啟歷學校:本地薑開分校
宣道會劉平齋紀念國際學校為香港九龍塘基督教中華宣道會在1992年創辦的首間國際學校,該校以加拿大阿伯達中英雙語授課,英文佔教學語言比例為65%,中文以普通話配合繁體字教學。 學校在去年8月重開校舍後取消中學部,改以幼兒及小學教育為重心,首學年先開辦5歲預備班至3年級(Grade 3),其後逐年開辦高1年級。 根據教育局資料,香港現時大概有50所國際學校,開辦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德國等地的課程。 近年不少本地家長都心儀國際學校,原因離不開減輕子女的學習壓力,培育其國際視野,以及更有效銜接海外課程。 據記者搜查,一般國際學校小學課程的學費入門由最低每年$5,800至最貴每年接近$200,000不等,平均約為每年$120,000。 Australian國際學校是全馬第一個也是唯一一所提供澳大利亞學制的課程,由澳大利亞的教師教學,完全參照澳大利亞的學年。
平民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3.加拿大國際學校:推動本地文化
香港耀中國際學校在九龍塘的黃金地段設立8所校舍,為所有6個月到18歲的本地和外籍人士子女提供一條龍幼兒教育、小學及中學教育。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已從美國引入以遊戲為本的教育模式,啟發幼童通過遊戲探索、學習和成長,學生可修讀A-Level及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IGCSE)。 中國國際教育網訊:新加坡作為一個教育強國,擁有相當多的優秀院校,其中國際學校的教學質量也相當高,入讀國際學校的學生通常是外交使節的孩子或跨國公司駐新加坡代表的子女,教學環境良好。 平民國際學校 新加坡有很多國際學校可供選擇,在國際學校取得一席之地並不難,因為大多數新加坡人在小學階段會去本地學校。 Tanarata國際學校在多元化的環境下提供英國教育課程,他們是一個獨立、自由宗教信仰的學校。
平民國際學校: 香港加拿大國際學校
NAE 學生在國際普通中學教育文憑(IGCSE)及國際預科文憑(IB)成績優異,畢業生不乏被頂尖學府取錄,如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等。 絕對乾貨 | 英國中小學教育學制全解析英國中小學每一學年分為三個學期,分別在九月、一月及四月份開始入學。 每學期之間都有一個大的假期,每學期當中,又有一周到兩周的期中假期(Half-term 平民國際學校 Holiday)。 自從柴靜錄製的《穹頂之下》播出後,中國的環境問題就一直鞭策著中國的父母:除了高質量的教育,我們的孩子需要的戶外運動和陽光,需要的藍天和白雲,需要的清新空氣在哪裡? 其實這樣的一個地方並不遠,就在距離中國大陸只有4個小時飛機的馬來西亞吉隆坡。 一開始家長們還只傾向讓孩子們大學時期出國鍍一層金,逐漸調低到高中出國、初中出國。
平民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1.香港國際學校:學費最貴
學校還為16歲學生提供IB文憑課程,通過論文、理論展述及CAS計劃(即針對創造力、活動、服務)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興趣。 NAIS實施糼兒20人及中小學24人的小班教學,更能照顧每位學生的需要。 為了令更多學生有機會入讀,學校在2013年推出學費資助計劃,招收14歲或以上的外校優秀學生,入讀Year 10(相當於中四)或以上年級。 合資格的優異生最多可獲全額資助4年學費,即約77萬元,由Year 10讀至Year 13畢業,同時獲資助參與學校活動,如遊學團。 校方會以申請家庭的收入及資產、子女數目、子女興趣班支出等作考慮因素,但不設入息限額,每年資助3至5人。 想成功獲學費資助,申請人要過幾關,包括接受中、英、數學科的筆試和面試,另寫一封自薦信,其學業成績、體藝表現、領導才能及參與社會服務等均是考慮因素。
平民國際學校: 學費
活動於西貢白臘自然教育園進行,內容豐富,包括認識魚類標本、夜間生態考察、觀星、海邊生物探索、海灘清潔、營火晚會等。 平民國際學校2025 學生能離開市區,走進大自然,學會運用科技及科學原理,學習平時在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再活用所學,自行解決日常生活問題,訓練獨立能力,確實是個不可多得的體驗。 秀天重視每個學生,期望學生認識自己,培養正向價值觀及良好品格,以及透過生態學習及STEAM教育,好好裝備自己,並學會主動探索問題及努力解決問題,成為關心世界的未來領袖及社會棟樑。
平民國際學校: 國際學校不一定好,合適自己最重要
這是一所全球性的印度國際學校,是獲獎無數,在7個國家擁有20間校園。 他們以技能和教學方式聞名,提供完整的學習和啟發個人的機會給學生。 GIIS國際學校榮獲了31個國際獎項,在5段內就在教育界有卓越的表現。 Alice Smith國際學校是最古老的英國學校,但是卻有著先進開放的思想教學。 Alice Smith國際學校投資了一流的設施和教學資源,以創造一個正面、積極和豐富的學習環境給教師和學生。
現時香港國際學校在淺水灣及大潭設有2間校舍,分別提供幼稚園及中小學部使用。 校方亦十分重視體藝發展,設有多個運動項目包括足球、網球、攀石、欖球、高爾夫球及中國功夫等。 平民國際學校2025 學校過去吸引了不少星爸媽安排子女入讀,包括上山詩鈉女兒Hilary、葛民輝的兒子及名導演王家衛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