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良局陸慶濤小學由1988 年由保良局創立,到1933年先後開辦香港培正中學、小學和幼稚園。 元朗直資小學2025 學校小一共開設4班,提供多達240個小一學額。 一條龍學校的小六學生,可以選擇直接升讀結龍中學;在統一派位階段,在扣除自行分配學位及重讀生學位後,直屬中學可為其直屬小學保留最多餘額 85% 的學位;聯繫中學可為其多間聯繫官立小學保留不多於餘下學位的 25% 。 NoteSity 小編為各位家長綜合了全港所有資助、直資、官立及私立小學,為大家搜羅 2022 香港小學排名,包括 2022 年全港 Top 100 小學排名及每區 Top 10 小學(按校網排名),務求讓家長和子女作出一個最適合的決定。 除此,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及能夠靈活運動知識的學生,也有優勢。 政府後來提出的「一條龍」辦學模式,規定「結龍」的中小學必須使用相同資助模式,亦令部份學校轉為直資,例如深水埗區的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
- 有 25% 的小學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 官立學校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 學校秉承天主教教區教育目標推行全人教育,每級約有 4 班。
- 透過十二年一貫的中小學教育,學生期望下一代能具備良好品格、正確的價值觀及態度和兩文三語的良好基礎。
- 位於中西區的嘉諾撒聖心學校私立部創校超過160年,以中文教學,學生升中派位成績優異。
- 現時香港約有506間中學,當中約8成為資助,而直資則的只佔約1成。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是直資小學,結龍中學為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中學部),1965 年由聖瑪加利教育機構(非牟利慈善團體)創立。 九龍禮賢學校小學部是一間基督教的男女校,創校於 1959年,校訓是「敬畏耶和華是 知識的開端」, 現在的辦學團體是中華基督教禮賢會九龍堂。 九龍真光中學(小學部)1872 年創立,由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創辦,每級約有 2 班,聯繫中學為九龍真光中學。 其中 元朗直資小學2025 46 元朗直資小學 所是官立/資助小學(官津小學),6 所是直資/私立小學。 官津小學分佈於校網 72, 73, 74 內,請點擊以下連結查看校網涵蓋地區及學校名冊。
元朗直資小學: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Lutheran Academy
小一最近放榜,許多家長得知派位結果後,心急如焚叩門希望入讀心儀學校,位於元朗的一條龍直資中小學、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更成為家長爭相叩門的學校,有家長甚至專程於門外等候校長的車輛出入時遞交申請書,希望增加入學機會。 宏信書院總校長封華冑博士接受本報訪問時,坦言有不少學生叩門,該校亦將因應區內需要,將於今年九月於小四、小五年級各多收一班。 學校雖然位於元朗區,但收生不受地區或校網限制,全港收生。 學校不在教育局之「中央派位」或「自行分配學位」之列以內。 香港政府通過公營學校提供免費小學及中學教育。 本港的學校體系以公營學校為主,包括由政府直接營辦的官立學校、以及由政府全額資助但由所屬法團校董會或校董會管理的資助學校。
Sundaykiss已整合不少名校校網,如:34校網、41校網等學額及涵蓋屋苑。 另外,亦整合了不同地區國際學校學費比較,讓家長們為孩子升學做足準備。 不少家長對「一條龍」辦學模式是因「誤解而愛」:以為「一條龍」是由「幼稚園直升小學」,但教育局的「一條龍」是由小學直升中學,所以家長問我哪些幼稚園是「龍校」,我便知道他們誤解了! 今次即為大家介紹全港30間一條龍學校,當中包括官津、直資、私立學校。 官立學校直接由教育局管理,資助學校的經費絕大部分來自政府,但其管理則由學校的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負責。 直資學校由法團校董會/校董會自行管理,可收取學費,並享有一筆按學校合資格學生人數計算的政府津貼。
元朗直資小學: 元朗區小學排名一覽
香港有 21 間直資小學,佔整體約 4%;香港有 496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94%;香港有 181 間基督教小學,佔整體約 34%。 元朗直資小學 有關學費詳情,請參看教育局提供的 收費證明書。 本地老牌學校培正由1889年於廣州創校,到1933年先後開辦香港培正中學、小學和幼稚園。
而該校最獨特之處,為他們既是一所實行雙軌制的直資中學,同時提供本地及國際課程,學生至十年級時(即相等於中四)可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選擇修讀本地的DSE課程或IB國際文憑課程。 「學習是無界限的,學生可以因應自己的學習方式及興趣,選擇自己合適的路向。」封校長說,同時該校師生均頗為國際化,非本地老師達三、四成,學生則有一成為非本地生,也是吸引家長爭相為子女叩門入讀的原因之一。 第三,直資中學享有一筆按學校合資格學生人數計算的政府津貼,但仍可收取學費。 相較官立中學和資助中學,直資中學有相對高的自主權,可自訂課程和入學要求。 大部分直資中學會自行決定中一收生辦法,但有部分仍會參加政府安排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 香港有 21 所直資小學,佔整體約百分之四。
元朗直資小學: - 九龍塘宣道小學
教育局基於「不放棄任何一個學生」的原則下,規定「一條龍」中學的中一學位,必須收取全數小學部的學生,以避免不必要篩選。 因此17所官津學校的小六畢業生,全部可以升上其中學,但直資、私立學校,卻必須達到中學所訂出的基本要求,才能確保直升「一條龍」中學,這一點家長要留意。 元朗直資小學2025 元朗官立小學(英語:Yuen Long Government Primary School),位於香港元朗凹頭。 此校始創於1904年[1],至今已有119年歷史,學校於1966年分拆為上午校及下午校。 2008年,學校轉為全日制,經抽籤後,上午校遷到欖口村路新千禧校舍,更名為南元朗官立小學,下午校將維持於原址辦學。
私立學校則由辦學團體自資經營,由校董會自行管理。 全港有大約 545 間小學,我們根據他們的 元朗直資小學 資助種類、所屬宗教、小學校網、學生性別、升中備註,整理了以下目錄,方便你查閱和多方面了解小學的分佈。 請使用提供的篩選名單功能,點擊個別連結,會加載學校的詳細資訊網頁。
元朗直資小學: -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而位於兩者間之新翼校舍於2000年代初落成。 學校的新舊校舍共有標準課室30多個、禮堂1個和操場2個。 另外,電腦室、學生輔導室、圖書館、語言學習室、學生活動室、美勞室、音樂室等亦一應俱全。
元朗直資小學: 全港直資小學小一入學24/25報名申請+簡介會/學費詳情|持續更新
學校名冊。 校網 73 的 涵蓋地區,教育局提供的 學校名冊。
元朗直資小學: 元朗區私立直資小學
學校小一共開設8班,提供多達240個小一學額。 過往培正幼稚園的學生可一條龍直升培正小學。 香港有 21 間直資小學,佔整體約 4%;香港有 元朗直資小學2025 496 間男女小學,佔整體約 元朗直資小學2025 94%;了解更多:小學分佈圖表。
元朗直資小學: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宏信書院
校網 74 的 涵蓋地區,教育局提供的 學校名冊。 我們搜邏一些有提及到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的影片,希望帶來多方面的資訊去認識這學校。 注意:以下顯示的收生組別,是估計中學大概會收到什麼組別的小六學生。 組別分類只作參考,而且資訊來自多個不同途徑,人云亦云,請用戶小心求證,不要盡信。 中學收生情況年年不同,網站對於錯誤的組別估計,不會承擔任何責任。
元朗直資小學: 香港區
有 25% 的小學會使用普通話教學,他們當中大部分同時是中英並重。 聖方濟各英文小學於 1955 年創立,曾經與 1962 年創立的聖方濟愛德小學共用校舍,直至 1999 年為止。 學校秉承天主教教區教育目標推行全人教育,每級約有 4 班。 基督教團體有 181 間,天主教團體有 109 間,佛教團體有 16 間,道教團體有 8 間,嗇色園辦有 4 間,回教團體有 2 間小學。 關於這頁:這裡是由「升學天地」網站製作,匯集及陳述關於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的資訊。
元朗直資小學: 元朗區中學
學生以自身的學業成績和特長吸引學校收生,而學校則以師資,設施,教學素質等吸引學生,才能產生良性的競爭,提升香港教育水平。 至於私立學校方面,大部分私立小學都是「直屬」或「聯繫」模式的,只有以下 5 所小學是以一條龍模式辦學的。 官立和資助小學不收學費,直資和私立小學會收學費。 全港有大約 545 元朗直資小學 間小學,當中只有 9%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65% 的小學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其餘 26% 中英並重,雙語教學。
元朗直資小學: 元朗區小學
這裡並不是該校的官方網站,如發現這網頁有任何不準確的地方或有改善之處,請讓我們知道。 學校報導及相關影片,部分由搜索器自動提供,因此內容可能跟學校不太相關。 如果想移除某些連結,請把詳情電郵到: 或使用這表格:回報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