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該名中國大陸人在沒有防範下跟店員兌換那11張1000元鈔票。 一千蚊紙 不過,那11張1000元鈔票只不過是由1000元面額的秘魯幣改裝而成,相等於港幣約$11(即1000元秘魯幣等於港幣1元)。 一千蚊紙2025 1000元紙幣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1860年代,當時東藩滙理銀行曾發行面值1000港元的樣票,不在市面流通。 實際上,對於當時月薪只有不到10元的民眾而言,1000元實在是天文數字。 慳度士丹中國日本滙理銀行也曾於19世紀發行1000元的樣票。 港元最初係同英鎊掛鈎,但係戰後英國嘅經濟實力減弱,有段時間更加係咁貶值,影響香港經濟。
鑑於早前發生的偽鈔事件,金管局將推出新系列鈔票,新設計加上防偽特徵,杜絕偽鈔集團的非法行為。 一千蚊紙 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指業界經常收到500及1000元,但就甚少收到假鈔。 他提到驗鈔時多靠手感,留意鈔票上的凹凸紋及以肉眼觀察鈔票的變色及金屬帶。
一千蚊紙: 偽鈔問題
所以民眾繳交港幣數千元現金(例如交學費)時,多數以500元紙幣繳付。 雖然1000元紙幣為香港的法定貨幣,但財政司則多次重申各商店可自行決定接受甚麼面額的紙幣,所以商店不接受1000元紙幣並不違法。 一千蚊紙2025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之前,市面流通銀仔(1毫、2毫、5毫、1圓、2圓、5圓)上鑄有伊利沙伯二世頭像,有一排成為咗收藏對象。 一千蚊紙 由1993年開始,政府逐漸收返舊硬幣,用背面鑄有香港市花洋紫荊嘅新硬幣嚟代替,又推出俗稱「金銀閏」嘅10蚊硬幣(只係喺1994年同1995年發行)。 一千蚊紙 但係伊利沙伯二世頭硬幣仍然係合法貨幣,同新硬幣同時流通。 1935年,因為美國等等嘅地方銀價上升,引起中國同香港嘅白銀外流。
有利銀行亦喺1948年加入發行500蚊紙,但只係出到1959年。 直到1962年,渣打銀行改咗500蚊紙設計,除咗大幅縮細之外,鈔票圖案設計改動唔大。 2018年7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及3間發鈔銀行宣佈發行新版鈔票,有新的防偽特徵,才能解決偽鈔問題。
一千蚊紙: 香港一千蚊紙
民國20年(1931年),香港發鈔額有成15,361萬,大概有7,169萬流曬入廣東,多過呢年在港流通額有2,048萬,係廣東頭號嘅通用銀紙。 呢一勻廣東入口貿易幾乎用曬咸龍來結算;出口貿易貨物就有7成係咸龍結算,英鎊同其他銀紙結算佔21.4%,粵幣得8.6%[4]。 出口貨物入邊得爆竹、木材、土紙同一部分紗綢、蔬菜係按咸龍價成毫洋。
- 而滙豐銀行亦曾經喺1979年改以淺紅色印刷100蚊紙,取代原有嘅深紅色。
- 1000蚊紙嘅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60年代,當時東藩匯理銀行曾經出過面值1000港元嘅樣票,冇喺市面流通。
- 1845年5月1號,港府輔政司卜魯斯發咗公示,宣佈各外國同大清嘅貨幣都係法定通用貨幣,仲規定埋啲唔同幣種間嘅比值[1]。
- 政府仍為香港印鈔的大股東,對該公司行使控制權,並由金管局總裁擔任公司主席。
2018年7月24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及3間發鈔銀行宣佈發行新版1000元鈔票,以香港金融中心為主題,並於同年12月12日推出。 1935年起,港府立法禁止外國貨幣喺香港流通,以上情況亦告一段落。 港府出嘅1蚊紙係紫啡色雙面印刷,正面印有當時在位嘅英王佐治五世個樣。
一千蚊紙: 渣打銀行
從她上傳到群組中的對話截圖可見,兩人周五晚尚互相問候,未見大媽有「走數」先兆,樓主亦表示「我也為能幫助你感到高興」。 她們本約好還錢時間,但大媽以各種因由改為周日見面還錢,可是最終卻「潛水」不再回覆,「佢星期六用其他藉口不斷延遲約見面還錢嘅時間,噚日星期日已經冇再覆過我」。 1845年5月1號,港府輔政司卜魯斯發咗公示,宣佈各外國同大清嘅貨幣都係法定通用貨幣,仲規定埋啲唔同幣種間嘅比值[1]。
- 港九藥房總商會副理事長張德榮指業界經常收到500及1000元,但就甚少收到假鈔。
- 雖然港元只係喺香港有法定地位,但係喺澳門同中國大陸好多地方都接受港元。
- 除廣州以外嘅廣東其他口岸,好似汕頭、三水等,多數按咸龍行情用國幣同毫券畀數[5]。
- 發鈔銀行發行的銀行紙幣都是由香港印鈔有限公司(香港印鈔)在香港印製。
- 他提到驗鈔時多靠手感,留意鈔票上的凹凸紋及以肉眼觀察鈔票的變色及金屬帶。
- 政府喺1995年之前曾經發行1仙嘅銀紙,係為咗方便找錢同埋用嚟交公共服務賬單嘅仙額。
- 實際上,對於當時月薪只有不到10元的民眾而言,1000元實在是天文數字。
膠銀紙任搣、任扯都唔會爛,可以放入洗衣機;印製嘅成本雖然高過紙幣四成,但係壽命就比紙幣長三倍,兼可以循環再造,唔使好似紙幣咁要送去堆填區。 膠銀紙更加耐用和乾淨;票面係光面嘅,塵、污垢等微粒都冇疔匿。 政府喺1995年之前曾經發行1仙嘅銀紙,係為咗方便找錢同埋用嚟交公共服務賬單嘅仙額。
一千蚊紙: 香港二百蚊紙
發鈔銀行發行的銀行紙幣都是由香港印鈔有限公司(香港印鈔)在香港印製。 目前流通的港元紙幣面額分為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 面額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的紙幣由三家發鈔銀行發行。
一千蚊紙: 港元
多年以嚟,喺香港有幾間機構因為未攞到銀紙版權持有銀行嘅批准,而喺廣告上面抄銀紙嘅式樣,結果被判要畀鉅額罰款。 1945年香港重光,1蚊紙由戰前嘅紫啡色改為淺藍色印刷,1949年再改為綠色。 1952年改印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個樣,直到1959年。 1960年起,港府再出返1蚊銀,唔再出1蚊紙,而1蚊紙亦喺1969年9月1號停用。 樓主驚覺「好大機會被人呃咗二千蚊」,於是發帖提醒網民,同時詢問報警捉人及追回款項成功機率。 一千蚊紙2025 一千蚊紙 她表示,兩人當晚其實商談了約1小時,其間樓主曾帶大媽到商場洗手間、到便利店買水給她、到港鐵粉嶺站自動櫃員機提款等,猜測「中間應該有無數個閉路電視影到佢個樣」。
一千蚊紙: 流通貨幣
呢啲銀紙喺1995年10月1號之後就唔再被接受做合法貨幣。 喺1973年,滙豐銀行大幅更改銀紙設計,尺寸大幅縮細。 渣打銀行亦喺1979年大幅更改銀紙設計,尺寸大幅縮細,以中國傳統瑞獸為題材,當中500蚊紙用咗「鳳凰」。
一千蚊紙: 香港一千元紙幣
喺1970年,渣打銀行大幅更改鈔票設計,終於改以紅色為主調。 滙豐銀行同埋有利銀行亦相繼喺1972年同埋1974年改鈔票設計。 不過,有利銀行嘅新鈔票只係喺1974年出過一次,之後就再冇出銀紙。 而渣打銀行喺1979年又再重新設計一系列鈔票,以中國傳統瑞獸為題材,當中100蚊紙用咗「麒麟」。 有商戶拒收1000元鈔票,金管局表示在一般商業交易中,雙方可同意接受或不接受以某種紙幣作為支付媒介。
一千蚊紙: 紙幣
除廣州以外嘅廣東其他口岸,好似汕頭、三水等,多數按咸龍行情用國幣同毫券畀數[5]。 金管局喺1996年4月代表政府從英國De La Rue集團購入位於大埔嘅印鈔廠,該廠隨即以「香港印鈔」呢個名經營業務。 截至2006年,香港流通紙幣有$10、$20、$50、$100、$500及$1000。 自1987年起,滙豐銀行重新設計500蚊紙,尺寸再次「縮水」,變成家下嘅大細。 1988年,渣打銀行亦重新設計500蚊紙,尺寸再次「縮水」,變成家下嘅大細。 喺2003年,3間發鈔銀行嘅1000蚊紙設計一齊改,加入相近嘅防偽特徵。
一千蚊紙: 香港五百蚊紙
在2015年1月8日,香港警方及銀行相繼發現了至少數張已流入市面的滙豐銀行的2003年版的1000元偽鈔,其仿真度比以往高(其仿真度達8成)。 一千蚊紙2025 一千蚊紙2025 香港各銀行收到有關消息後,旗下的存鈔機都開始拒絕接受民眾存入的2003年版的滙豐銀行1000元鈔票。 而滙豐銀行也開始增加印刷500元紙幣,用作取替被銀行回收的2003年版滙豐銀行一千元紙幣。
一千蚊紙: 渣打銀行發行
2010系列及其他舊版的鈔票繼續為法定貨幣,與2018系列同時在市面流通使用。 因應公眾需求,政府在2002年發行10元紙質鈔票,並於2007年發行10元塑質鈔票。 由兩家發鈔銀行於1990年代發行的10元紙幣,仍然是法定貨幣,但已停止印製。 一千蚊紙 五百蚊紙(500元紙幣)係一種香港流通貨幣,面值500港元,係目前面額第2大嘅香港銀紙,俗稱「大牛」(1909年出嘅匯豐銀行500蚊紙正面圖案有一隻牛)。 由於面額大,多年來1000元紙幣是不法份子的主要偽造對象,市民亦不願意收到1000元紙幣,免招重大損失。 一些規模較小的商店,也常以「千元鈔票恕不找續」的字眼來拒絕接受,也有商店直接表示不接受1000元紙幣。
500蚊紙早喺19世紀中已經由當時其中兩間發鈔銀行──香港上海匯理銀行(即後來嘅滙豐銀行)同埋印度新金山中國匯理銀行(即後來嘅渣打銀行)發行。 直到二次大戰之前,兩間發鈔銀行嘅500蚊紙設計分別出現咗幾次變化,尺寸、色水、風格一直都有唔同。 而中銀香港也开始增加印刷500元及1000元紙幣,用作取替被銀行回收的2003年版中銀香港一千元紙幣。 直到二次大戰以前,3間發鈔銀行嘅100蚊紙設計分別出現咗幾次變化,尺寸、顏色、風格一直都有唔同。 香港最初嘅銀紙係由1845年喺香港成立嘅東藩滙理銀行出。
一千蚊紙: 紙幣暱稱
該店員解釋因爲過往曾有偽鈔出現,自此該店便開始拒收1000元。 店員估計即使新鈔發行,拒收1000元的規定亦不會因而撤銷。 另一方面,滙豐銀行開始印多啲500蚊紙,取替俾銀行回收嘅2000年同埋2002年版滙豐銀行1000蚊紙。 由於面額大,1000蚊紙係不法份子嘅主要偽造對象,令到市民好驚收到1000蚊紙,免招重大損失,一啲規模較細嘅舖頭,亦成日以「千元鈔票恕不找續」嘅字眼拒收。 自1985年起,兩間發鈔銀行重新設計1000蚊紙,尺寸「縮水」,變成家下嘅大細。 喺1988年,滙豐銀行改以淺金色印刷1000蚊紙,原因可能係原有設計隻色太深,同樣現象亦出現喺20蚊同埋100蚊紙身上。
直到1977年,香港上海滙豐銀行至首次出1000蚊紙,渣打銀行其後亦喺1979年出1000蚊紙,兩間銀行嘅1000蚊紙尺寸同埋色水一樣。 1950年4月份,人民銀行廣東省分行成立咗金融管理科,負責督導全省金管工作,開始佈置喺全省清走咸龍同其他銀紙。 4月至5月,就有興梅區、粵中區、珠江區、西江區、潮汕區、南路區、東江區、北江區等幾十個市縣重申禁用港紙,同時大設收兌站。 據計成個1950年,粵境收兌嘅港紙同其他外紙計成美金有3034萬,到年尾,廣東嘅市場貿易流通基本畀人民幣控制曬[7]。 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初頭,廣東境內銀行嘅銀紙信用畀動盪嘅政局搞到好低,咸龍就仲係喺交易中流通,去到1920年代尾,港紙壟斷返廣東金融市場。
一千蚊紙: 香港一百蚊紙
發鈔行喺發行任何數量嘅港幣時,一定要照7.80港紙兌1美金嘅兌換匯率同香港金融管理局交出美金,記落香港外匯基金賬目,攞埋負債證明書之後先至可以印銀紙。 金管局在1996年4月代表政府從英國德拉魯集團購入位於香港大埔的印鈔廠,並改名為香港印鈔有限公司。 在收購後,政府便能透過金管局直接參與印製港元紙幣,符合《法定貨幣紙幣發行條例》及《基本法》賦予政府的責任。 1997年3月,政府將香港印鈔的15%股權售予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
加上,自從亞洲金融風暴爆發,香港經濟每況愈下,唔少市民要求政府出返10蚊紙。 另一方面,亦由於10蚊銀好易俾人偽造,喺推出後幾年間政府同埋銀行都收到唔少假銀仔,當中更不乏大量生產個案。 於是政府自2002年起,再次由香港金融管理局出10蚊紙,但另一方面,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同埋渣打銀行唔再出10蚊紙之後,開始大量發行20蚊紙。 現時以鈔票冧巴計,20蚊紙發行量最多,其次係100蚊紙。 香港最初嘅紙幣係由1845年喺香港成立嘅東藩匯理銀行發行。 喺1935年政府通過貨幣條例之前,好多銀行都有發行銀紙,但係呢啲銀紙主要用做商業上嘅交易。
一千蚊紙: 紙幣
1960年香港政府唔再出一蚊紙,另外由1959年開始,滙豐同埋渣打嘅鈔票面積縮細。 1974年有利銀行唔再出100蚊紙,至此香港發鈔銀行得番兩間。 而香港政府喺1976年出5蚊銀之後,兩間銀行唔再出5蚊紙。 1985年開始兩間銀行嘅鈔票面積再度縮細,「大棉胎」鈔票唔再存在。
一千蚊紙: 流通貨幣
喺1935年政府通過貨幣條例以前,好多銀行都有出銀紙,但呢啲銀紙主要作商業上嘅交易。 1935年以後,政府授權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利銀行(其後俾滙豐收購)同埋印度新金山中國渣打銀行(1956年改名香港渣打銀行)出5蚊以上嘅港紙。 一千蚊紙2025 而面值1蚊及以下嘅港紙就由香港政府出(政府曾短暫印製1仙、5仙同埋10仙(1毫),以補充市面銀仔唔夠)。
一千蚊紙: 香港一千元紙幣
在2013年年尾,香港警方及銀行相繼發現了至少68張已流入市面的中銀香港的2003年版的1000元偽鈔,其仿真度比以往高(其仿真度達8成)。 香港各銀行收到有關消息後,旗下的存鈔機都開始拒絕接受民眾存入的2003年版的中銀香港1000元鈔票。 一千蚊紙2025 而中銀香港也開始增加印刷500元及1000元紙幣,用作取替被銀行回收的2003年版中銀香港一千元紙幣。 喺1993年,兩間發鈔銀行因應香港主權移交臨近,改咗原本帶有英國色彩嘅銀紙設計。 一千蚊紙2025 不過,渣打銀行嘅銀紙變動唔大,沿用以往嘅「鳳凰」圖案。 到咗1994年,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即後來嘅中銀香港)亦加入發行500蚊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