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幾,葉劉淑儀在1983年出任首席助理保安司,主理有關英國國籍法和居留權等等的事務[21]。 後來在1986年至1987年,葉劉淑儀獲港府舉薦到美國史丹福大學進修,攻讀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期間更獲丈夫陪讀支持[12]。 曾任中學英文科副科主任,帶領科組在課程、教學及評估作出改革,並於教材設計及跨學科英語課程設計等有豐富經驗。
- 自1991年起,於香港各大學兼任講師,主講教師、中層領導、校長及校董培訓課程。
- 她自小在新界北區成長,曾經就讀軍地公立學校(1989年第21屆小六)[註 1]。
- 葉劉淑儀成功取得建制派支持,當中包括民建聯,自由黨,前布政司鐘逸傑爵士、前香港立法局議員杜葉錫恩、前工商局局長周德熙、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和范鴻齡、藝人許冠文、李克勤和李司棋、和史泰祖醫生等等。
- 在QSIP工作期間,曾深度支援數十所學校,內容涵蓋學校發展計劃、中層領導培育、教學及評估策略等不同範疇;並發表大量專業文章,主題包括學校改進、照顧學習多樣性、自主學習、評估素養、全方位學習等。
- 曾協助中文、英文、常識、德育等科目改善學與教,至今超過二十年經驗,服務學校逾百。
- 自1998年至今,參與香港中文大學支援學校改進工作,優化學校發展規劃,服務超過三百所學校。
有關言論立即引起社會嘩然,而不少國際傳媒及學者更紛紛提出強烈質疑,指她的說法錯誤[38][41]。 未幾,葉劉淑儀在同年11月出席香港中文大學的論壇時又向在場學生表示他們「在未來入社會工作,看看留下來的法例,便會相信葉局長無呃(騙)你……放長雙眼睇(看)啦,各位!」[36]結果再次引起台下起哄。 袁淑賢2025 由於基乎每次的研討會都演變成罵戰及非理性討論,葉劉淑儀後來以公務繁忙為理由,取消了餘下同類的專上院校研討會。 一方面,她繼續努力推銷特區護照,使特區護照免簽證國家數量不斷上升;另外又解決困繞香港多年的越南船民問題,成功在2000年6月關閉香港最後一個船民營;至於中、港兩地有關被扣押香港人之通報機制和《公安條例》,也是在她任內制定的[19]。 在居港權議題上,儘管受到部份法律學者與爭取居港權人士的聲討,但葉劉淑儀尋求全國人大常委會解釋《香港基本法》條文,最終成功限制一部份內地人士擁有居港權,平息紛爭[19]。
袁淑賢: 支持香港警方發射催淚彈
現為天水圍循道衛理小學校長,並擔任津貼小學議會副主席、香港教育大學亞太領導與變革研究中心教育領導學人、學校IT創新實驗室計劃諮詢委員會成員、「i-Journey」在職教師帶薪境外進修計劃評審委員。 袁淑賢2025 多年來曾擔任教育局及多所本地大學的擬任校長課程兼任講員、新任校長課程及學校中層人員培訓課程導師,亦為擬任校長專業發展資料冊評審員,推動教師及校長專業發展。 亦曾任津貼小學議會顧問及主席、教育統籌委員會委員、教育局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成員,致力推動教育發展及教師專業水平。 前QSIP學校發展主任,在校本專業培訓的足跡遍及全港及澳門學校,在業界甚具影響力。
現為景嶺書院副校長;資深資訊及通訊科技科教師、歷任科技教育學習領域統籌及多個行政組別主任,也是十多套中學教科書及參考書作者(數學及電腦)、教育局學與教資源作者、教育雜誌顧問、香港資優教育學院講師、電腦/教育雜誌專欄作者。 早前創立了一個以流行音樂推廣中國文學的教育/文化平台,弘揚中華文化。 袁淑賢2025 亦善於糅合學與教及學生支援的跨範疇學習,包括服務學習、跨學科專題研習等校本課程設計。 近十多年已支援逾二百所學校,主力學校改進、教師專業發展、中國語文及中華文化課程研發與實施等,協助不同背景的學校在學校發展管理及教學評估等各方面持續優化,並貫串中小幼各級,支援深度與廣度兼備。
袁淑賢: 言論及爭議事件
陳方安生和泛民主派無法以「民主對非民主」作為競選口號[49],改為「真民主對假民主」。 葉劉淑儀成功取得建制派支持,當中包括民建聯,自由黨,前布政司鐘逸傑爵士、前香港立法局議員杜葉錫恩、前工商局局長周德熙、行政會議成員陳智思和范鴻齡、藝人許冠文、李克勤和李司棋、和史泰祖醫生等等。 陳方安生的一些朋友如盛智文、王䓪鳴和李麗娟都支持她[50][51][52][53][54][55][56][57][58][59]。 其後她在支持者協助下,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造勢晚會,令她和陳方安生的支持率差距一度收窄至少於九個百分點,導致坊間曾揣測她會在立法會港島區補選中爆冷勝出[60][61][62][63][64][65]。
葉劉淑儀在2006年畢業,其論文摘要於7月3日刊登於香港各主要報章。 在文中,她對香港2012年普選行政長官及立法會持審慎樂觀態度,並支持政黨發展。 但她指同時指出,目前行政、立法機構割裂,不僅削弱特區政府的能力,更令政府無法處理結構性的經濟和社會問題,希望中央及特區政府實事求是,考慮修改《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重建兩者的連繫,讓香港可以實行議會制[46]。 此外,她建議立法會可由60席增加至80席,但反對前布政司鍾逸傑爵士和立法會前議員陸恭蕙先後提出的兩院制,認為這修訂很明顯的違反《基本法》規定。 可是在另一方面,葉劉淑儀亦推行不少極具爭議性的政策,引起社會的很大反響,當中包括了反對修訂《公安條例》,以及有關於居港權的爭議等等。
袁淑賢: 認為古墓證明香港自古屬於中國 與網民辯論
至於華彩鳳則長居香港,後於1990年元旦在香港因腸癌病逝[18]。 1980年於中山科學研究院圖書館擔任資訊服務組館員,1984起先後擔任臺北市立圖書館館員、主任等職。 1987年11月轉任國民大會祕書資料組科長,1996年調升為國民大會資料處理組編纂(簡任十職等)。
袁淑賢: 反對以特權法調查鉛水事件
在任期間,她成功解決入境處人手不足的問題、另外又推廣特區護照,向各國爭取免簽證、以及處理無證兒童問題,作風硬朗果斷。 1998年7月,她接替提早退休的黎慶寧為保安局局長,成為香港首位出任此職位的女性,她所統領的八大紀律部隊,人數合共約63,000人,佔全香港整體公務員隊伍的三分之一[21]。 葉劉淑儀,大紫荊勳賢,GBS,JP(英語:Regina Ip Lau Suk-yee,1950年8月24日—),香港政治人物,現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島西)、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黨及匯賢智庫主席,曾任香港政府保安局局長。 袁淑賢2025 在主權移交前於英屬香港政府出任人民入境事務處處長,是香港歷史上首位出掌紀律部門的女性及香港回歸以來首位出任行政會議召集人的女性。 曾任中學課程發展主任、人文學科科組主任、經濟科科主任、課程發展議會公民教育科委員及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委員。 由于2020年英国宣布对英国国民(海外)护照持有人放寬在英国的居留条件,引发部分人士不满,因此在2021年1月10日,葉劉淑儀在報章撰文,指中央政府正考慮採取反制措施。
袁淑賢: 香港特區政府
2011年8月,葉劉淑儀稱會「犧牲」自己參選第四屆行政長官[6]。 2012年2月20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行政長官選舉,她認為另外兩位候選人唐英年及梁振英均出現嚴重誠信問題,希望參選能給選委和市民多一個選擇[7]。 不過她於提名截止前未能獲得所需之150個選舉委員會提名票而放棄參選。 辭職後,葉劉淑儀在2003年赴美國留學,2006年回港,並以政治人物身份加入政壇,成立匯賢智庫,自任主席,就社會事務發表意見。 至2007年9月27日,她向外界公佈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獲建制派支持爭奪馬力逝世後出缺的議席,不過最後被獲泛民主派支持的陳方安生擊敗。
袁淑賢: 專業資格
根據新修訂的《公安條例》,只要遊行超過30人或集會超過50人,主辦者就要在七日之前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否則即屬違法[31]。 自特區成立的首三年間,香港共有8,000多宗遊行示威,其中有300多宗未有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或沒有獲警方批准遊行。 1975年9月,葉劉淑儀獲香港政府招聘為政務主任,成為香港公務員。 起先被派到輔政司署(後改稱布政司署)銓敘科工作,1977年任民政署社區關係主任。 到1978年改任旺角民政主任;1980年復轉任助理新界政務司[21],當時的上司為鍾逸傑。 在1982年,她改任政務總署首席助理政務司,任內她曾負責推行第一屆區議會選舉[21]。
袁淑賢: 袁淑賢醫生
另外,公眾對有關立法將可能引進內地法例中「國家安全」的概念,感到非常不安。 因為通過這個概念,政府可以隨時以危害國家安全的名義而取締任何民間組織[38]。 同年10月,大批聲稱擁有居港權的內地人在甘浩望神父支持下衝擊中區政府合署,公然挑戰香港政府,期間警方首次使用胡椒噴霧驅散他們。 雖然泛民主派批評警方濫用暴力,但葉劉淑儀一再強調使用胡椒噴霧是最人道的方法。 後來,他們在甘浩望神父的支持下繼續挑戰香港政府,並在離前立法會大樓不遠的遮打花園靜坐抗議達三年之久,他們更在遮打花園煮飯、露宿,被反對他們的人視為破壞中環的市容。
袁淑賢: 學校發展主任 (2022/
曾任常識科科主任、STE(A)M及正向教育科統籌,帶領科組在課程、教學及評估作改革,並於教材設計及推動正向教育融入學科學習具豐富實踐經驗。 對全方位學習、專題式學習及跨範疇學習的課程規劃與實施有大量具體經驗。 2014年10月12日,葉劉淑儀在商業電台節目中為在雨傘革命中,警方向冲击警戒线的示威者放催淚彈護航,批評香港人不應雙重標準,「對越南船民放又得,(對)韓農放又得,對我哋(佔領者)唔放得」,形容警察在事件上成為磨心「好慘」。
袁淑賢: 成為美國候補制裁人選
You are interviewing me, let me finish! 隨後的回應中,葉劉亦刻意多次與美國比較,例如拿出「世界正義工程」數據,表示香港排名更高於美國,暗示美國沒有資格「評論」香港事務,但對於中國排名只是第88位,遠比港美落後的事實就隻字不提。 袁淑賢2025 之後,當葉劉被問到國安法將如何具體實施,她又馬上辯稱未有細節,卻保證「祖國(motherland)對香港只有善意」。
袁淑賢: 專業資格
葉劉淑儀在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中再次在港島區參選,最終成功當選。 曾任小學視覺藝術科統籌、香港藝術節教育及外展部藝術教育統籌、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 擅長為不同背景的中、小學設計並施行戲劇/戲劇融入學科課程、藝術導賞活動及全方位學習課程,並致力推動藝術與學科學習的結合。 2007年8月,原港島區立法會議員馬力病逝,令該議席出缺,需要舉行補選。 在2007年9月27日,葉劉淑儀宣佈參加立法會港島區補選,競選對手包括前政務司司長陳方安生等。 在參選記者會上,她承認當年推銷《23條》的手法(而非其本質)不恰當,正式向市民道歉[48]。
袁淑賢: 成為美國候補制裁人選
葉文浩任職工程師,在家中排行第三,有兩名姐姐,另外妹妹葉文慶曾任立法局委任議員[78]。 葉劉淑儀婚後與丈夫曾居於飛鵝山,並育有一女,名葉榮欣(1989年-)[79][80]。 1989年,葉正平逝世,由於所遺下的3,000多萬家產只分予其三名女兒,葉文浩於是入稟興訟,引發爭產風波[81][82]。 在訴訟期間,葉劉淑儀一直全力支持丈夫,惟葉文浩卻在1996年8月診斷患上肝癌併發症,最後在1997年11月底病逝,葉劉淑儀自此獨力支撐家庭[81]。 2012年10月17日,葉劉淑儀與林健鋒作為第二批獲委任加入梁振英政府行政會議的立法會議員,成為16位非官守議員之一,被指代表著新民黨在立法會的位置,象徵著建制派中的中產聲音[71]。
黎淑賢(英語:Bonnie Lai Suk-Yin,1977年7月11日—),香港女藝人,祖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 當選亞洲小姐後在電視清談節目中透露的)1995年在香港亚洲电视台主办的亚洲小姐中获得亞军。 她自小在新界北區成長,曾經就讀軍地公立學校(1989年第21屆小六)[註 1]。
袁淑賢: 袁淑賢醫生
早前批評學生不是省油燈的葉劉淑儀,昨日在一個電台節目談及警方處理示威已經是「好忍讓」。 袁淑賢 對於佔領運動,她更指由純情的年輕人打頭陣屬厲害的手段,相信有龐大力量在背後支持,指政府應與學界及佔中對話解決事件。 [76]她在佔領行動時的言論,被認為是爭取中央支持參選2017年行政長官,同時爭取鞏固警隊及公務員對她的支持,擴大新民黨的基礎。 歷經50萬名市民在2003年7月1日上街遊行後,葉劉淑儀備受辭職壓力。 根據香港大學在七一遊行後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她的支持度急跌至34.6分,為各主要官員中最低分者。 [27]未幾,自由黨主席兼行政會議成員田北俊突然辭去行政會議成員一職,並表示反對政府倉促立法。
袁淑賢: 反對以特權法調查鉛水事件
葉劉淑儀近年活躍於社交平台,不時於其個人Instagram上載照片。 當中部分相片中的葉劉淑儀在衣著和動作等方面相當誘人,加上葉劉淑儀過往部分言論疑似含有性暗示,因而引起網民討論,並開始在討論區(主要是連登討論區)以「港大美女」(因葉劉淑儀曾就讀香港大學)為題出帖(實際上多為葉劉淑儀的圖片)。 此現象已成為一網絡文化,亦令「港大美女」成為葉劉淑儀的別稱之一。 除此以外,俞懷松再指出何君堯亦是一個將會被制裁的人選[163]。
而葉劉淑儀能夠在2007年港島區補選獲超過13萬張選票和超過40%的得票率,成功一洗23條的負面形象[67],為她的政治生涯打下更穩健的基礎。 2016年12月15日,葉劉淑儀宣佈參選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2017年3月1日,葉劉淑儀宣布因不夠提名票,宣布退選[77]。 2016年12月14日,新民黨會員大會通過黨主席葉劉淑儀參選行政長官[8],所以葉劉淑儀在12月15日向行政長官梁振英辭去行政會議職務,並獲得梁振英批准[9][10]。 12月15日下午,葉劉淑儀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宣布參選201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
曾協助中文、英文、常識、德育等科目改善學與教,至今超過二十年經驗,服務學校逾百。 在推動學習動機方面亦獲業界一致推崇,曾獲超過五十所中、小學邀請分享「提升學習動機」的教師培訓。 近年致力於跨範疇學習、主題周、探究式學習及STEM、課堂提問及提升學習動機等方面的支援。
袁淑賢: 學校發展主任 (2022/
葉劉淑儀自1954年起入讀位於般咸道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在那裡接受幼稚園、小學和中學教育,八歲時曾獲得校際戲劇比賽最佳「童角獎」,後來在1969年中七預科畢業[12]。 預科畢業後,葉劉淑儀獲香港大學文學院取錄,主修英國文學,1972年以一級榮譽資格畢業,當時她曾有意當作家[12]。 資深中學中文科科主任,曾任教不同背景中學,了解不同類別學生的學習狀況,並發展相應的學與教策略。 中學中文科課本作者、文言練習編審及作者、語文專書顧問、報章語文學習專欄作者。 2013年初,葉劉淑儀提出以限制奶粉出入口的方式,打擊當時橫行無忌的中港走私水貨客,建議獲得政府高度重視,促成政府在2013年1月尾宣佈以《出入口條例》,限制幼兒配方奶粉出口。
此外,葉劉淑儀任保安局局長時的「女殺手」造型與及其獨特髮型,更被大眾冠以「孽瘤」和「掃把頭」一類的惡名。 在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葉劉淑儀以新民黨名義角逐連任港島區直選,並帶領黃楚峰及謝子祺組成三人團隊,最終以30,289票(9.16%),取得港島區七席中的第六席位置。 2013年1月,梁振英發表他任內首份施政報告,終於宣佈永久撤銷僱員再培訓徵款(外傭稅),兌現了她爭取5年的競選承諾。 袁淑賢2025 1997年香港主權移交前夕,葉劉淑儀曾兼任中英聯合聯絡小組英方組長,任內曾經負責安排過渡事宜,其中包括國籍及旅遊證件、終審法院及居留權等問題[22]。 另外,她也是首位為過渡特區政府而公開放棄英國護照的首長級官員[21]。
袁淑賢: 香港特區政府
而當主持追問她如何看待中國政府在新疆設再教育營對付維吾爾族人時,她隨即變得更加激動,顯得怒火中燒,以手指連續篤向檯面,繼而再以手指指「訓斥」Tim Sebastian,身體語言像極是上司教訓下屬。 有趣的是,Tim在葉劉淑儀比較香港、美國兩地警察執法時打斷她,希望她不要扯到美國。 有部分評論認為,其總體表現亦令人汗顏,令人感到她這種曾受高等教育的執政集團擁護者,其言論水準卻沒有對應出應有的水平,甚至是令香港蒙羞於國際[167]。 葉劉淑儀表示,對談中,主持多次胡亂批評「香港有警暴」,態度也充滿敵意及偏見,完全缺乏專業時事節目主持應有的水平。 「面對這位毫不尊重被訪者的主持,我選擇據理力爭,在訪問中多次堅持談論訪問的主旨,最後他也無奈回到主題。我與他辯論一番後,最後差不多以對罵結束這次訪談。」[168]。
袁淑賢: 言論及爭議事件
被點名的前五人已在2020年8月被列入《特別指定國民和被封鎖人員》制裁[164][165],僅剩餘葉劉淑儀一人。 2014年下半年,香港爆發雨傘运动,數以十萬計市民者持續佔據多處道路反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就政改設限。 當中,「掃把頭」一詞最早由曾健成在2001年所採用,隨即在社會廣泛流傳[21]。 2001年7月香港書展期間,更有諷刺性書籍《掃把頭》推出市場,並在短短數日內售出13,000本,遠高於另一同類著作《老懵董》在2000年書展售出4,000本的紀錄[89]。 繼《掃把頭》出版以後,其他如《鬼笑話》和《我愛掃把頭》的諷刺性書籍相繼出版,繼續對特區政府與葉劉淑儀加以嘲諷。 葉劉淑儀的強悍和硬朗的作風與正直和不服輸的個性,為她贏得建制派、紀律部隊、部份前高官和很多不同界別人士和部分市民的認同[50][55][57][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