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野猪时,要保持冷静,切勿主动走近、接触及干扰它们;如有需要,可躲藏在大树或巨石后等待野猪离开;不要抛掷物件或驱赶野猪,以免激怒它们。 4、香港蚊子较多,是传播登革热和脑炎的罪魁祸首,一定携带驱蚊液和止痒膏。 5、注意防晒,携带防晒霜、宽檐帽、太阳镜。 6、麦径最好的徒步季节是11月到次年4月,否则闷热潮湿,及时补水和盐分。 7、香港蛇比较多,切勿进入无路树丛,使用登山杖打草惊蛇,不幸被蛇咬后,切勿用水冲,及时把蛇的样子拍照,报警等待救援。 8、无痕山林,保护环境,将垃圾随身带走,不要随意丢弃。
- 但別要只看風景,而忽略了自己在山勢險要的懸崖中間。
- 能夠同時望到大埔、錦田及荃灣三個地方,似乎只有這裡。
- 難度:★★★☆☆ 距離:約9.5公里 時間:約3.5小時 難度方面,一開始鉛礦坳上四方山一段較為陡斜,走至四方山後山勢會較為平緩,但距離較長,需要一定體力應付。
- 而早陣子網友提起石梨貝水塘,正好到此一遊。
潤楠的果梗鮮紅,醬果紫黑,在這較單調的路段上甚是搶眼。 其後也多見白揪、山棯、地稔及毛稔等郊野常見植物。 行多一會,會見到荒廢戰壕,入戰壕一看,見到舒佛畢利巷的出口,還有麗晶街(Regent Street)的入口。 比起麥徑一段,麥理浩徑第二段雖然較為艱辛,但個賣點就係可以觀賞唔同海景! 由浪茄灣起至香港最優美嘅海灘大浪灣,係呢段路程中最為精華嘅迎海路段,實在唔可以錯過。
麥理浩徑第六段: 鳳凰徑第7段
鉛礦坳道分三途,分別可上登大帽山,下走大埔碗窰及左走通往城門道。 如果行山經驗豐富,又鍾意挑戰高難度嘅話,就要試下麥理浩徑當中最難行嘅第四段啦! 呢段跨過馬鞍山郊野公園,穿過黃竹洋村,唔單止可以睇到高山之美,仲可以感受到一片綠色嘅平原之浪漫。 而由於美景甚佳,當然要付出時間,完成整個路程大約需要5小時,行山前要預留充足時間。
難度:★★☆☆☆ 距離:約15公里 時間:約4小時 麥理浩徑第十段可說是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延長版,路徑以林務車路及引水道的水泥路為主,除了距離較長外,整體難度不高。 景色方面,麥理浩徑第十段會途經大棠楓香林、千島湖清景台等熱門郊遊熱點,而尾段屯門引水道都有開揚的屯門景色,風景不俗。 麥理浩徑三段,是麥徑中難度較高的一段,需要行走三上三落的山勢,屬中上難度。
麥理浩徑第六段: 難度:★★★★☆ 距離:約10公里 時間:約4小時
在城門道下車後,沿著車路往燒烤區的方向前進。 到了公廁後,沿麥理浩徑第六段的指示往山上走。 隨徑登山,及後下降接馬路後左轉,在分支取右路,續依麥理浩徑一直下走至接近九龍水塘處,便見右方石梨貝水塘緩跑徑的入口。
在每一段首尾都有合法营地和水源补充,设施相当齐全。 進入金山路,很快便到達九龍水塘的堤壩,可看到水塘波平如鏡,猴群對著遊人的背囊或膠袋虎視眈眈、想搶走食物來吃的樣子。 登臨雞公山,眼下是企嶺下海的泥灘海岸,不遠處聳立著馬鞍山。 麥理浩徑第六段 路線沿著山徑下降,後段轉入林蔭下的山徑,最後下走至水浪窩完成麥理浩徑第三段的行程。 石梨貝水塘位於金山郊野公園,在金山以南的叢林中。 19世紀初,水塘的原址曾有一條石犁背村,其位置與葵涌西的石犁村只是一山之隔,故名。
麥理浩徑第六段: 麥理浩徑第十段 (田夫仔 – 屯門何福堂) 遊記按此
能夠同時望到大埔、錦田及荃灣三個地方,似乎只有這裡。 第七段:城门——铅矿坳全程6.2公里,部分路段在针山的山脊上徒步,没有树荫遮蔽,容易晒伤,多携带饮水。 麥理浩徑第六段2025 沿金山道繼續前行,猴群越來越多,或坐著乘涼,或到處嬉戲,又或到處找食物,仿似人類社會縮影。 路途一轉,垃圾桶旁滿地垃圾,那些猴群仿似一個個壞孩子,在把那些凌亂不堪的廢物反轉再反轉,希望可以從中取得食物。 食物稀少,香港政府又不准我們餵飼牠們,那些飢餓的猴群,就連蕉皮、橙皮也不放過來吃。 麥理浩徑第六段 麥理浩徑第六段2025 看著那些本來是我們的先祖,這樣的沒人照顧,心裡可惜,食環署的同事可多得牠們不少,在辛勞地幫猴群「執手尾」。
由於地勢高,在春夏兩季,這裡都被雲霧濃罩,甚麼也看不見;在秋冬兩季,卻天朗氣清,可看到荃灣、河背水塘及錦田的景色。 沿荃錦坳出發,向西行走,步入林務車路。 行了不久,發覺沿路都是向上,心裡可能懷疑資料的準確性,其實麥理浩徑第九段的初段,是沿著山脊而行,上山下山在所難免。 3、乐基因1.5L的大杯子走三到四天,基本没什么胃口,拿这大杯子泡个茶,沿途喝提神醒脑还防中暑。 装备党们:因为四年中不上港百的签儿,4月上旬抽一个星期去走麦理浩径全程,顺便逛了逛香港的户外店。 本文整理下徒步麦理浩径的装备和线路规划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麥理浩徑第六段: 第一站:萬宜水庫東壩
麦理浩径是香港最长的远足径,全长100公里,共分10段。 麦理浩径共有200支标距柱,约每500米一支。 景色方面,城門水塘風景優美,而針山山頂景色開揚,風景不俗。 難度方面,開瑞水塘一段輕鬆而走,之後上針山較為陡峭,而且欠缺遮蔭,略需體力但一般人應可付應,到達針山山頂後再略略上坡到草山後便以下坡為主,整體難度中等。 難度方面,麥理浩徑第二段路程不短,當中上登西灣山難度會較高一段亦較為陡斜,整體屬中上難度。 麥理浩徑第六段是十段之中最易行走的一段,既可欣賞九龍水塘的景色,又可觀看眾多猴子聯群結隊的模樣,相信使用的人數是十段之中最多的。
麥理浩徑第六段: 麥理浩徑第六段
過了東邊主壩後,便得離開馬路,拾級而上,登上約533米高的針山,景觀漸變開揚,沙田及城門水塘漸可見到,然斜度頗大,走起來很是費力。 如天氣不太熱,自問體力經驗足夠的話,其實最好一次過走完麥徑第九、十段,為什麼呢? 原因是第九、十段的交匯點在田夫仔營地,既沒有交通工具,甚至要走出去也得大花時間。 兩段路加在一起,路途雖長達22公里,但大部份時間都是向下走或平走,無需消耗太多體力,甚至可以作緩步跑。 麥理浩徑第六段2025 麥理浩徑第六段2025 所以,如兩段一起走,由荃錦坳直到屯門,最為上算。 第五段:大老山——大埔公路此段全场10.6公里,没有合法营地,但中途沙田坳狮子亭有士多、洗手间、可以买食物和水。
麥理浩徑第六段: 必存 香港麦理浩径全程路书攻略和一些经验建议
第一段:北潭涌 —— 浪茄全程大部分公路,只有一小部分铺装山道,景色以绕万宜水库水库景色为主。 线 路 概 况线路全长约100km,累计爬升4400米左右,线路相当成熟,路径明显。 麦理浩径共分十段,长度由5至16公里不等,大部分约长10公里。 它从北潭涌开始,依山势而建,经过香港新界众多制高点,如针山、香港海拔最高点957米的大帽山,以屯门为终点。 除了部分的段落是水泥平路外,大部分的麦理浩径都是依山势而建,只有小部分费力难行,其余大多都是易行的。 麥理浩徑第六段 麦理浩径全程都安装了明确的指示路标,每500米设有一个标志柱,全程共200个标志柱。
麥理浩徑第六段: 九龍水塘主壩景色優美
為配合水塘的興建,村民便遷往顯田村[1]。 離開戰壕,回到主徑,很快便落到城門燒烤場,完成麥徑第6段。 麥理浩徑第六段2025 燒烤場有涼亭、公廁、汽水機及免費斟水機。 要搭車回市區的話,離開燒烤場轉左,沿城門道行至菠蘿壩,便有82號小巴往荃灣。 沿孖指徑的山腰走,這段山路的景觀愈行愈開揚,會望到葵涌安蔭、石蔭、石離一帶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