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著名廟宇文武廟的所在地–荷李活道,香港有三條古董街,其中最著名的荷李活道,曾被外國… 在皇后大道西與荷李活道之間,被樂古道分為摩羅上街(Upper Lascar Row)和摩羅下街(Lower Lascar Row),摩羅上街的東面連線樓梯街。 摩羅街(Lascar Row,又寫做嚤囉街,或叫貓街)係一條響香港上環嘅街,係香港一個賣古董嘅集中地。 叫佢做貓街,係因為啲地攤有時會賣埋啲來歷不明嘅「老鼠貨」,咁去買呢啲貨嘅人就係「貓」。 何伯在這裏打鐵打了將近50年,全香港像他這樣的銅鐵舖不超過10間,因此,何伯久不久便被當作「古董」訪問。 嚤囉街流傳很多傳奇故事,傳說有人在這裏以很便宜的價格撿到「國寶級」的古董,一夜致富;亦有文物專家在嚤囉街,搶救了一批文物送回內地。
「嚤囉」(Mouro)是昔日葡萄牙人對穆斯林的稱呼,由澳門傳入香港,其實並無貶意。 一位曾擔任碼頭苦力的人,將會在片段中分享其工作上的辛酸,見證今昔的變遷,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的故事。 中環半山,沿自動扶手電梯而上,穿過蘇豪區,在嚤囉廟街和些利街之間,除了有學校和豪宅之外,還有一座人稱嚤囉廟的回教清真寺。
嚤囉街: 《嚤囉街高談闊論 (復刻版) – 大家點睇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你會畀幾多分?「高才通」計劃,是否有太多漏洞?》 (受網絡系統影響,頭15分鐘有少許雜聲,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主持:林旭華、潘啟廸、香睿剛
大笪地是現代的夜市,當中有跳蚤市場、大牌檔、還有不少表演節目,是當時香港貧苦大眾的娛樂場地。 上環大笪地的起源,可由1840年香港開埠說起。 1841年,英軍在上環水坑口街一帶建立了一個軍營。 當軍營遷往上環尾至西環頭時,留下了一塊曠地,附近居民在此歇息,慢慢形成了一個夜市。 到了70年代,當時市政局為了發展荷李活道公園,整個上環大笪地被遷往港澳碼頭一帶。 1992年,隨著中區填海計劃,該地發展成中環(港澳碼頭)巴士總站。
- 包括古董電器、舊玩具、舊明信片與海報等等,是喜愛懷舊物品人士尋寶的好地方。
- 面對壓逼,癌石是要用核子彈和對方同歸於盡,而且還要用酷刑向對方加倍報復。
- 「他們為我們設計的未來」其中一項,就是永遠改變香港社會的「自由行」。
- 由於嚤囉街的歷史特色,在旅遊刊物都有介紹,國際著名,所以吸不少中外遊客來參觀、購物及拍攝,也吸引古不少古董藝術店在此,及鄰近荷李活道開店,成行成市。
- 等而下之,則淪為創作公式,漫遊香港地方街景,約略配合歷史溯源,然後抒發當下的個人困頓,總能穩穩當當,寫出一首看似規規矩矩的香港詩。
- 你亦可見當年的路牌上印有海拔的資料,以顯示離海的資訊,從而得知昔日的船務的重要性。
- 他不單寫別人的絕望,更透過別人的絕望反映折射出自己的絕望。
“Lascar”源指軍隊,其後成為在英國殖民地駐守的印度士兵的統稱。 曾任職新聞工作,同時喜好闖蕩旅遊,足跡遍及世界約百個國家。 近20年回歸本土,探索歷史、建築、宗教和風俗。
嚤囉街: 《嚤囉街:香港足球》 主持:潘啟迪、林旭華、沈西城 日期:2015-11-13
香港大學成立於1911年,是香港最早建立的高等教育機構,也是英國在東亞地區成立的唯一一間大學。 嚤囉街2025 圖為1912年落成的香港大學本部大樓,是校園內最古老的建築物,頂部置有遮打爵士於1930年所捐贈的鐘樓,自1985年起成為香港法定古蹟。 位於石塘咀德輔道西的太平戲院建於1890年前,是香港最早的戲院。 戲院可容納約1000位觀眾,設有不同座位等級:前、中、後座,兩層超等及包廂。
- 1851年12月28日,上環發生大火,火勢一發不可收拾。
- 它是昔日的一個軍營,而當時軍營內的美利樓是軍官宿舍。
- 位於「嚤囉廟街」及些利街交界正是全港最古舊伊斯蘭禮拜堂Jamia Mosque(中譯:回教清真禮拜總堂)。
- 相片中的碼頭是第二代的卜公碼頭,建於1965年,位置大約在怡和大廈附近。
- 嚤囉街流傳很多傳奇故事,傳說有人在這裏以很便宜的價格撿到「國寶級」的古董,一夜致富;亦有文物專家在嚤囉街,搶救了一批文物送回內地。
看著中西區的變化,我們彷彿重新閱讀了一次香港從小漁村蛻變成國際都會的故事。 嚤囉街2025 這是一個需要從香港詩歌史看待的問題,需要從香港詩歌的發展脈絡去思考。 嚤囉街2025 也斯從70年代開始,有不少地誌文學的嘗試,並且標舉「生活化」為本土詩歌的特色。 〈中午在鰂魚〉、〈北角汽車渡海碼頭〉、〈折建中的嚤囉街〉、〈新蒲崗的雨天〉被譽為經典。 等而下之,則淪為創作公式,漫遊香港地方街景,約略配合歷史溯源,然後抒發當下的個人困頓,總能穩穩當當,寫出一首看似規規矩矩的香港詩。
嚤囉街: 《嚤囉街:亞視結業,電影文化》 主持:潘啟迪、沈西城 日期:2016-03-04
到了20世紀初,香港人口增加,穆斯林亦有不少,些利街的清真寺顯得空間不足。 Essack Elias資助重建,可容納300多人。 建築平面呈長方形,門口之上有一座宣禮塔,塔頂有新月和星星標誌。
嚤囉街: 香港流行曲中的台灣,形塑出香港人之間的連結:潘源良 X 梁栢堅對談紀錄
淮遠退出比賽,看似是沒有體育精神,實則卻是對自我的救贖。 面對現代經濟的壓迫,淮遠不止提問,更是毫不猶豫地抽身,斷不同流合污。 嚤囉街 至於在〈賽馬日〉裡,淮遠則被安排駕著「五彩卡車」去撞死賽跑的人。 然而當他看見參賽者竟然有小孩,他終於醒悟過來,猛地將卡車右轉,避開小孩,撞向這個殺人經濟體系之下的幫兇和觀眾:「在下了注和沒有下注的觀眾的驚呼中/向人行道/直衝而去」。 香港開埠之初有印度籍穆斯林船員停留,當時還沒有清真寺,每到禮拜時間,他們便在中環的Lower Lascar Row(後來名為嚤囉下街)禮拜。 幾年後,有穆斯林向港府申請興建清真寺,1849年在些利街動工,翌年有四位穆斯林成立信託人組織(後來成為香港回教信託基金總會),作為管理清真寺的機構。
嚤囉街: 香港清真寺的源起
西營盤的梅芳街曾經佈滿售賣鹹魚的店舖,又稱大欄,但現今已經有很多間被拆卸了。 梁伯在梅芳街售賣鹹魚幾十年,他將帶我們參觀專賣咸魚的老字號,讓我們一起去逛逛街,聽聽他們的故事。 嚤囉街 嚤囉街 雖然街名已由波些臣街改為水坑口街,但英文名仍使用Possession Street,有佔領的意思。 嚤囉街所售賣的古董,除了昂貴的藝術品外,也有其他雜貨,包括古董電器、舊玩具、舊明信片與海報等,是喜愛懷舊物品人士尋寶的好地方。 嚤囉樓居民大部分以農業為生,也有小部分飼養家禽的。
嚤囉街: 《嚤囉街:回應聽眾問題》 主持:潘啟迪、沈西城 日期:2016-03-11
摩羅街自1920至30年代起,便已經是一個舊貨買賣市場。 嚤囉街2025 其所售賣的古董,除了昂貴的藝術品外,也有其他雜項貨品。 包括古董電器、舊玩具、舊明信片與海報等等,是喜愛懷舊物品人士尋寶的好地方。 由於摩羅街的歷史特色,香港旅遊發展局向海外遊客推介,指摩羅上街為售賣絲織品、刺繡、玉石及木製品的好地方。 此外,摩羅街在旅遊刊物中亦有被介紹,國際著名。 因此,吸引不少中外遊客來參觀、購物及拍攝,也吸引古不少古董藝術店在此,及鄰近荷李活道開店,成行成市。
嚤囉街: 《嚤囉街:懷舊菜式》 主持:林旭華、潘啟迪、梁家權 日期:2015-11-27
Lascar 源出阿拉伯語及波斯語Lashkar,原指虔誠軍、士兵、護衛,其後已被引申為亞洲各地,尤其是印度海員的統稱。 一說是由Musselmen簡化成Morra而被稱為「嚤囉」。 屯門舊墟在屯門新市鎮發展時納入屯門工業區中,故舊墟村要搬至現時位置,但現時該處依然有一定數量村民居住。 屯門舊墟附近亦有不少著名的工廠,如位於吉田大廈的YKK、香港人為創辦人之一的已消失電腦品牌虹志電腦(AST)等;而位於該處的后角天后廟最為人熟識。 自九廣西鐵屯門站動工後,位於河傍街的足球場不能繼續成為屯門年宵市場場地,所以近年年銷市場以后角天后廟前的廣場作年宵市場。 士兵的家眷及政府向譚追究,譚認罪賠償,並在原來的摩羅街以南興建「摩羅上街」以作安置,自此才有上下之分。
嚤囉街: 【上環摩羅街】外國人尋寶勝地,古董之外的驚喜
大會堂曾舉行多次港督就職典禮與訪港英國皇室成員的歡迎活動,現時法律年度的開幕典禮也選址於此。 大會堂的落成標誌著香港走進文化城市之路,亦是很多官方儀式和慶典舉行的主要場地,自1962年正式使用。 嚤囉街 時至今日,大會堂仍然有著重要的歷史價值,讓我們一起來認識它的故事。 位於上環的海味街,指皇后街與正街之間的德輔道西,以及整條永樂街,是海味店的集中地。 19世紀初,上環發展成重要的華人商業區,海味街一帶慢慢開設了很多海味店。 除了售賣鮑參翅肚外,還有一些售賣鹹魚、麻包袋及蘆葦桿的加工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