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創作工作者工時不定,捱夜剪片執相的多不勝數,太常在 studio 過夜,亦會招惹租來住的嫌疑。 經過活化重建的新型工廈,外觀似足商廈,有接待大堂、智能拍卡系統、穿梭巴士等酒店式管理。 想租工廈作零售、賣小手作、開繪畫班等用途的話,單位大廈新淨企理,能吸引客戶前來光顧。 一些精甩尾的代理為求促成交易,只會將問題輕描淡寫,甚至封嘴不提。 租戶為自保,最好自行查冊,了解單位是否被「釘契」,有地政總署或屋宇署發出的清拆令,意味單位有僭建或非法改建的問題。
如果要成功過關,每層花費需要幾百萬元,業主不一定願意作出這個投資。 包括所有私人住宅單位、房間(板間房/梗房)、分間樓宇單位(劏房)、床位/閣仔、別墅/平房/新型村屋、簡單磚石蓋搭建築物/傳統村屋、員工宿舍、已補價的的資助出售單位(包括居者有其屋計劃及租者置其屋計劃單位)、暫租住屋「未補價資助出售房屋─出租計劃」單位,以及大坑西邨。. 以葵涌青山公路 號為例,金朝陽(0878)將其重建成「iPlace」,於2015年時拆售樓花,該工廈樓高23層,提供322伙單位,面積由342至646平方呎,屬於「大劏」。 工廈市場持續火熱,利嘉閣(工商舖)最新資料顯示,今年6月份共錄得575宗工廈物業買賣登記,連續5個月企於500宗之上,期內登記金額總值則微升2%至31.71億元。 其中,「5球」以下的細價工廈持續受到熱捧,成交量佔6月整體工廈買賣宗數74%,細價及拆售項目成為工廈交投支柱。
租工廈住: 工商
法例沒有硬性規管免租期,一般而言,住宅免租期為7至14日,讓租客可於免租期間遷入,但業主也有權不給予任何免租期。 睇樓最重要是感覺舒適,除了盡量不要選擇破舊單位外,如果物業環境、座向,以至鄰居組合均不合心意,則不要貪平承租,因為一般租約都起碼鎖死一年,所以最終只會自己受苦。 會德豐地產發展的藍田KOKO ROSSO今加推68伙單位應市,均集中於第6座,當中首推向西南或南及望維港海景單位。
- (6)當年林鄭做緊發展局局長及政務司司長之時,曾稱活化工廈作住宅不可行,點解現在又可以呢?
- 我們為客戶制定最合適的需要, 以最豐富的經驗去服務各發展商,投資者…
- 想租工廈作零售、賣小手作、開繪畫班等用途的話,單位大廈新淨企理,能吸引客戶前來光顧。
- 聰明的發展商,早已經表明這些單位是工業用途,你用來居住是你的問題,將來如果要負上刑責,絕對唔關佢事。
- 豫晉物業有限公司 a land property ltd 是地產行業的先驅。
截至2022年3月,屋宇署已巡查 租工廈住 218 幢目標工業大廈,至同年8月已發現有77幢工業大廈曾作非法住用用途。 可是面對工廈劏房問題,政府卻未去主動統計工廈住宅人口及其社經背景,選擇忽略了解背後原因,未有訂下完善的安置計劃,反而只於工廈住戶入住後才去巡查檢控,而且巡查時亦未有評估居住風險訂定取締優次,反而一律要求業主清拆,導致業主惡鬥租客,最終受害的亦是基層。 租賃市場失衡多年,小型單位租呎比美豪宅,基層承擔力不足,令工廈劏房繼續有市有價,即使屋宇署已持續檢控,本會亦發現部份經巡查後的工廈已死灰復燃。
租工廈住: 九龍城
而租戶需要在遷出前通知屋宇署職員上門確認,若在匆忙後搬離不能補申請。 由於投資氣氛受農曆新年長假期因素影響而偏向淡靜,上月工廈大手成交市場並不活躍,沒有錄得逾億元成交。 工廈售價亦因而下降,反映指標工廈售價走勢的美聯工商物業售價指數1月報369.0,按月下跌1.1%,其中,只有黃竹坑/香港仔/鴨脷洲區及紅磡/土瓜灣區的平均呎價錄得按月上升,最新分別報6,406元及5,021元,但升幅只達0.3%。
中國光大控股(0165)發盈警,預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錄得淨虧損約75億元至79億元,而2021年同期則錄得7.7億元盈利。 匯豐環球研究發表研究報告,大幅上調順豐同城目標價5成,由9.9元調高至14.9元,維持「買入」評級。 匯豐稱,順豐同城初步預計去年淨虧損按年減少50%以上,符合該行此前預測。
租工廈住: 最新租盤介紹
政府有關部門會定期視察工業大廈,一被發現違契,地政總署會向單位發出函,要求於28 天內把單位用途還原,重置作地契限制下的指定用途。 18%受訪租戶稱曾被屋宇署發現「屈蛇」,勒令搬遷;有40.6%人因為當局「打蛇」而擔心無家可歸,更有21.9%人要與業主或包租合作規避執法,甚至有1.6%人不敢在單位內擺放生活用品。 土瓜灣有工廈劏房業主貼通告,稱收到消息當局會到場巡查,要求租戶關好門,走廊勿放雜物,勿開門給陌生人等。 本港貧富懸殊嚴重,夏天富人躺在大宅歎冷氣,但逾萬戶貧民被迫在環境惡劣兼不可住宿的工廈劏房中「屈蛇」度日。 調查發現,工廈劏房戶月入中位數比私樓劏房戶少32%,無錢租住私樓劏房,而且近半工廈劏房戶是單身的中老年人,最長在工廈住了11年。 由於不同政府部門時有掃蕩,但凡發現必被清走家當,有工廈劏房戶形容出入工廈好似做賊,「唔知由邊個出口行出去先抬得起頭」,沉重的心理壓力令他們惶恐終日,不敢求助,淪為孤島隱形人。
租工廈住: 計劃參與者
不過,如果以呎租計,這類工廈劏房租金其實一點都不便宜,就以一個位於觀塘工廠區的工廈劏房為例,現時月租叫5500左右,不過,面積就只有約280呎。 你可能話,280呎都不是太細,至少都大過依家賣緊400幾萬嘅蚊型樓啦,但大家要記得,工商物業所講的面積,一般都是以建築面積為計算,加上劏細物業實用率一般較低,七除八扣後,估計這個單位實用面積只有約140呎左邊,即是話,呎租要成40蚊。 租工廈住 因屋宇署執法行動而需遷出工廈非法住所的住戶,可申請現時關愛基金所設的搬遷津貼援助,自2011年12月起獲撥款443萬推行。 但截至今年3月底只有194戶完成申請,撥出71萬予受影響人士,只佔整個計劃撥款的16%。 社協相信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門檻太高,以1及2人家庭為例,計劃限制申請者每月收入不超過10,000及15,975元,比公屋申請入息資格更低。
租工廈住: 租戶
美聯工商董事陳偉志表示,隨著中港恢復全面通關,兩地經貿活動持續復常,工廈市場的交投開始漸漸回復穩定,預期成交會保持穩步向上。 國企內房華潤置地宣佈與政府就長沙灣潤發倉庫達成換地協議,補地價金額達137.3億元。 租工廈住 同時市場早前傳出,有2家財團申請改劃長沙灣及觀塘多個工廈項目的用途,擬加入商業元素,城規會亦不反對有關方案,相信不少財團將銳意以類似方式來進行發展,工廈物業能夠繼續保持吸引力。
租工廈住: Juicy叮|租客擅黏牆紙單位3年變又殘又霉 業主欲扣按金惹爭議
千居為你整理工業大廈租務 10 大重點,讓你更安心創業,免墮常見陷阱。 美國加息憂慮再度升溫,美股三大指數上周五個別發展,而港股上周五則低開低收,大市成交額跌至897億元,恒指連跌三周,累挫1969點。 有分析指出,美股表現較弱,並參考黑期表現,估計港股今日會低開,2020… 在土瓜灣上鄉道跟落山道之間的一段長寧街,兩旁都是維修車房和汽車美容店舖。 住在附近的阿添稱,馬路兩旁設錶位,但長期被人霸佔方便工作,街坊沒機會使用,「就算沒有車,有人會用膠櫈或唧車霸住錶位。他們多數不入…
租工廈住: 觀塘
受訪住戶多為51至60歲組別的中老年獨居人士,佔53.3%,而且男性偏多,37%為單身人士,大部份租戶(95.2%)都反映因為住宅租金太貴,未有足夠存款遷離工廈,接近六成(58.3%)未有申請公屋,主因是不知道申請手續(77.1%)。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協)估算,現時有逾22萬人居住在籠屋、板房、劏房等,但還未涵蓋工廠大廈等原先非作住宅用的地方,現時全港或有12,000戶租住工廈不適切居所租戶。 租工廈住2025 本地工廈市場在近月稍見回穩,美聯工商舖資料研究部綜合土地註冊處資料顯示,1月工廈註冊量錄得127宗,按月升10.4%,註冊金額則錄9.62億元,按月跌45.4%。 租賃市場亦保持平穩,工廈租務成交量回升,1月錄得近430宗成交。
租工廈住: 香港工業大廈搜尋
如租住私樓、工廈或商廈,租住的居所不可屬於申請人及/或其住戶成員的父、母、子、女9、夫或妻的物業。 想當初,劏廈入場門檻低,租金回報約莫3厘,成為不少投資者心頭好,但一心以為「坐定笠六」等物業升值,卻可能事與願違。 要慳盡租金,有租戶會選擇和其他人夾租 租工廈住2025 studio,一個用朝早,一個用夜晚,或者劃分單位範圍。 分租戶之間的問題多屬租務糾紛,報警亦難以處理,studiomate 要慎選,最好大家坐低訂立雙方都同意的 house rules,更易保持良好關係。 舊式工廈多工廠,不論是食物製作,抑或是建材生產,機器運轉、開料時一定會嘈。
租工廈住: 租 studio 不定時工作 要有 24 小時出入
如業主放盤時已寫明單位可作非工業用途,租戶就應該問對方出示有效證明。 另外亦有部分新型工廈,發展商或已向地政總署入紙申請「特別豁免書個案」,准許土地作商店及服務業等非工業用途,葵涌 iPLACE 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不少小本經營或初次創業的年輕人,因為資金或生意種類而物色工廠大廈的出租單位,租作工作室。 租工廈住2025 然而,工廠大廈的原有用途受地契規限,只可作工序場所等用工業用途。 立法會前日三讀通過劏房租務管制,外界料條例明年一月生效前,劏房業主將瘋狂加租,租客聞風先遁,掀起遷往工廈熱潮。 其實近年不少打工仔有感劏房呎租貴過豪宅,住客品流複雜,位處鬧市環境惡劣,因此明知違法,也搬入工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