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稱,香港現時每5個人就有1個長者,現時社區有241間長者地區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會員已經有27萬人,隨着人口增長會配置相對數量的中心,亦會設立長者學院,讓長者都可以修讀課程。 應對老齡方面,他指未來提供更多院舍,屋邨將有5%總面積用作社福用途。 房委會5月的會議上,亦一致通過收緊公屋富戶及加戶政策,10月已經生效。 所有公屋住戶入住後須每兩年申報物業狀況;若查出屬富戶,暫准居住期限從一年縮減至4個月,以增加在暫准居住期間轉移資產的難度。 另外,當局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衞生,與嚴重違反租約的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
要注意的是,獲計劃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入住該單位3年內不可調遷,期間亦沒有綠表資格,若申請居屋僅能以白表申請,亦須交還公屋單位。 房委會於2018年共推出1,300個單位,收到超過58,300宗申請,超額申請逾43倍。 就以2021年特快公屋為例,一共錄得6.08萬宗申請,競爭1410個不受歡迎單位。 其中8個單位涉及凶殺案,當中沙角邨綠營樓單位曾於2002年及2008年發生凶殺案,多次納入特快公屋名單仍無法出租。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優先配屋計劃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在有效期內,被扣的分數不會因租戶轉換戶主或刪減家庭成員戶籍而提早撤銷。 若租戶在分數有效期內因重建等情況調遷單位,被扣的分數會轉移到新居單位的戶籍上。 「公屋综合轮候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大致相同。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2025 我们会统计过去12个月内获配入住传统公屋或「简约公屋」的公屋一般申请者(即家庭申请者和长者一人申请者),并计算他们由公屋申请登记日期开始,直到首次获编配传统公屋或「简约公屋」所需的时间的平均数。
除此之外,所有已簽署附有「富戶政策」條款租約的租戶,每兩年申報戶主及所有家庭成員是否擁有香港住宅物業。 若期間租戶家庭狀況有變,不論其居住年期,須每兩年申報住宅物業、資產及入息,擁有香港住宅物業的租戶必須遷出其單位。 此外,因未符合「轉換戶主政策」或「富戶政策」下而遷出單位的租戶,若有暫時住屋需要,可申請「定期暫准居住證」,暫居期上限由現時12個月縮短至4個月,期間房協不會為租戶重新評估資格。 再加上,房屋署於今年10月起收緊公屋富戶政策,回收公屋成效顯著。 截至今年11月,署方已收回近2,000個單位,情況包括濫用公屋而違反租約(例如丟空單位)、欠租違反租約條款或因富戶政策而不符合入住資源的,短短1個月收回單位的數字貼近上年度全年2,200個單位的水平。 每季度的平均輪候時間的長短,取決於多項因素,包括可供編配的公屋單位數目、公屋申請者數目及申請者所選地區等。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扣分對違例者所屬住戶的影響
事實上,對公屋有需求的人士極其多,社協較早前一項調查顯示,近9成現正或曾獨居在不適切居所的人士因住屋開支而感到普通或極度困擾。 此外,有近7成半受訪者已經或正在申請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為4.6年,最長輪候時間為18年。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在2022年12月底,約有133,7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6,2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 房委會亦會以分數列出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編配進度,你也可參考一下審查完成至獲配房之間的分數相差多少,大約計出相隔需時多長會獲得編配單位。
- 合資格的申請人共有三個(每次一個)配屋建議,未具「可被接納」理由而拒絕所有三個配屋建議將引致有關申請被取消,申請人可於取消申請通知信發出日期起計15天內提出書面上訴。
- 房屋署早前公布公屋最新輪候時間,截至今年9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較上一季上升0.3年,主要原因是過去數季的新公屋單位供應減少。
- 截至6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
- 公屋申請的可選區域分為4區,包括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及離島(不包括東涌)。
- 相比起私人物業,公屋住戶無需繳交管理費,倘若需維修亦可以尋找房署免費協助,可謂「蔗渣價錢,燒鵝質素」。
基於上述原因,房屋署恕难预测各申请者须等候多久才可获配公屋单位。 近日有網民在Facebook群組「香港公營房屋討論區(FB版)」發文,指自己一家三口已經公屋輪候6年,最後一派被分配到長康邨康順樓,大呻單位面積「細到爆」,令她十分失望。 讀者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要自行判斷及審慎處理,更要自行掌握市場最新變化。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2025 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網頁及相關作者與受訪者無關,本網頁概不負責 。 但要考慮的是,自己是否有心想跟長者同住,因照顧長者生活習慣不易,即使貪快可以提早上樓,惟之後數十年跟自己未必想同住的長者居住,對雙方未必好,可能彼此有衝突。 有意申請公屋的人士,可先利用此驗算工具,回答一些基本問題, 以了解自己是否符合資格。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職員年終晚會中12萬大獎 公司藉故解僱拒找全數 法庭判決出爐
截至2022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0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 「公屋綜合輪候時間」的計算方法和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大致相同。 我們會統計過去12個月內獲配入住傳統公屋或「簡約公屋」的公屋一般申請者(即家庭申請者和長者一人申請者),並計算他們由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直到首次獲編配傳統公屋或「簡約公屋」所需的時間的平均數。
- 留意政府會否推出「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但編配的單位是先前不太受歡迎,比方綠置居貨尾單位、甚至凶宅都有,如果不介意這些單位,可以申請。
- 申請人緊記留意審查前半年,每月入息及總資產限額有沒有超標即可。
- 繼房屋署收緊公屋富戶政策,要求公屋租戶每隔兩年申報資產及居住狀況後,房協亦宣布於今年12月1日起,採取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措施,並於明年4月收緊富戶政策。
- 按現行公屋編配政策,合資格的公屋申請人共有三次(每次一個)編配公屋機會。
- 這項計劃特點,在於計劃中可供揀選的單位⼤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
房委會承諾公屋「三年上樓」,遺憾的是今天變成了「六年上樓」,較預期的承諾足足多出一倍。 筆者認為,按現時公屋的供應量預測,供求關係仍然處於緊張的狀況,實難以消化現時近25萬宗的申請人龍,更還有持續上升的機會。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2025 對於公屋平均輪候時間重回6年,筆者認為屬預期之內,原因在於市民對於公屋的需求與實際供應存在較大的落差。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面對天價物業,不少人都希望在住屋方面得到政府幫助,近年很多年輕人剛成年即申請公屋。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今次MoneyHero就為大家綜合了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上樓輪候時間、編配進度等,供有意申請的朋友作為參考。 根據房委會的配額及計分制度,18歲時底分為0分,每輪候1個月可獲1分,滿45歲可獲一次性加60分。 按照現行進度,申請人須等候約30年,達到48歲方可進入詳細資格審查,同時輪候期間收入不可超過指定上限(現時為HK$11,540)。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2025 非長者一人申請者到達60歲時,其申請會自動轉為「高齡單身人士」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安達臣道首個組裝合成「即到即裝」居屋項目 料明年落成 提供420個單位
首先談談公屋的申請資格,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將公屋申請界定為4大類別,包括一般家庭申請、長者申請、非長者1人申請及「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申請。 在房委會的政策下,若申請家庭的成員中有長者,則可在輪候及配屋方面均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房屋署早前公布公屋最新輪候時間,截至今年9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6年,較上一季上升0.3年,主要原因是過去數季的新公屋單位供應減少。 截至本年3月底,本港合共累積逾15.3萬宗一般公屋申請,另有10萬多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前者雖然較去年12月的統計少600宗,惟後者卻增加了100宗。 在輪候時間方面,一般申請者的最新平均輪候時間為5.8年,長者一人申請者則為3.6年,兩者分別較上季分別上升了0.1年和0.2年。 房委會的辯稱,輪候時間增長部分是由於駿洋邨及暉明邨早前被用作檢疫用途,但兩邨的受影響租戶僅有約4700多戶,相信沒有此事輪候時間亦不會顯著縮短。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分析结果只用作一般参考用途,不应视为反映整体申请者轮候时间或个别申请者用以估算其轮候时间的依据。 若公屋申請人有特別的編配要求(例如希望入住其選擇地區內某指定區域或某類別的公屋單位),須經審核具備家庭及/或健康理由,並獲得有關政府部門或機構(如社會福利署或醫院管理局)就該等要求作出的推薦。 不少人對公屋申請、公屋輪候至派樓的程度有疑惑,以下將逐點講解整個公屋制度。 首先一般申請者的平均公屋輪候的時間較上一季(即2022年3月底)微跌0.1年。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扣分制的違例事項
基於以上規限,年輕人要成功申請公屋並不容易,但並非沒有方法增加成功申請機會。 按現行公屋編配政策,合資格的公屋申請人共有三次(每次一個)編配公屋機會。 房屋署會就申請者的優先次序、家庭人數及公屋選區,配合輪候到達編配階段時的公屋資源,以電腦隨機方式依次序辦理公屋編配,申請者一般不可要求指定入住地區、樓齡、面積、層數或單位類別等。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因應公眾對一般公屋申請者輪候時間的關注,房屋署每年會對一般公屋申請者的安置情況進行特別分析。 請按以下連結瀏覽最近一次的分析:截至2022年6月底一般公屋申請者安置情況的特別分析以上特別分析中所述的申請者輪候時間僅顯示某個時間的特定情況,過往的趨勢並不代表將來的情況。 分析結果只用作一般參考用途,不應視為反映整體申請者輪候時間或個別申請者用以估算其輪候時間的依據。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扣分制涵蓋了28項不當行為,根據違例事項的嚴重性,分為A、B、C和D類,分別扣除3、5、7和15分。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最新公屋輪候時間多久?
其他不受歡迎單位可能是有長者在屋內自然死亡、前租客欠債、單位鄰近垃圾房等。 選擇特快公屋的最大優勢,是租金會比同面積單位便宜,房署更會推出特殊優惠。 雖然租金便宜,但租約生效日起計三年內,租戶不得要求調遷亦不可購買申請購買「綠置居」。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如果有意申請公屋,首先要留意每月入息限額,對於沒有65歲以上長者的家庭,一人每月入息上限為1.29萬元,二人家庭為1.95萬元。 舉例來說,假設四人家庭包括父母及兩名未滿18歲兒童,每月入息不能超過30,950元,即父母雙方每月收入不得超過15,475元。 根據房委會2020年最佳租金水平可見,位於市區每平方呎租為8.7元,以500方呎單位計算,即每月租金為4358元;沙田、荃灣、青衣及葵涌呎租為8.4元;上水粉嶺呎租為6.2元。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分數愈高愈快上樓
周姓負責人形容這是不成文規定,所有中獎者年前發2萬元,年後要上到12月31日以後才能獲得餘下獎金,換言之李女要工作滿一年才能獲得全部獎金,李女認為公司有意走數,所以才將她解僱,所以循法律途徑解決。 他又稱,社會似乎忽略長幼共融,應促進年輕人與父母就近居住。 房委會與港台製作八集紀錄片《安居》,結集不同人物訪問,包括推動和見證香港公營房屋發展的重要人物、過往和現任的房委會委員、房屋署職員等,一同回顧過往的里程碑,更展望房委會繼續致力讓市民安居樂業,改善他們的生活水平。 同時會擴大兩項有關環境衛生,以及嚴重違反租約不當行為的適用範圍。
有關措施將會分短、中、長期三個階段實施,4項短期措施已於12月1日起生效,主要是針對濫用公屋,包括若租戶丟空或非經常持續居住於單位,會被視為濫用公屋,並且將非經常持續居住的定義收緊至3個月。 繼房屋署收緊公屋富戶政策,要求公屋租戶每隔兩年申報資產及居住狀況後,房協亦宣布於今年12月1日起,採取加強打擊濫用公屋措施,並於明年4月收緊富戶政策。 他又指,來年度可供編配的新落成公屋單位數量與去年度相若,公屋供求關係仍然相當緊張,坦言公屋平均輪候時間未見樂觀,更擔心會繼續攀升。 對於持有有效公屋申請編號的申請者,「更新快」電子服務提供了迅速更新資料的便利。 已登記「智方便+」的用戶更可透過數碼簽署方式進行公屋申請資料的更改。
倘若有非親屬關係的長者住戶,入息及資產限額會更高,二人家庭每月入息限額為2.34萬元,三人為2.92萬元,另要計算家庭總資產,詳見房署網頁。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值得留意的是強積金及公積金計劃下的法定供款,可在申報時獲得扣除,即以扣除5%強積金供款後的收入,來計算入息限額。 截至6月底,公屋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6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 房委會指,現時約有144,200宗一般公屋申請,以及約98,400宗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即共有242,600宗申請。 因应公众对一般公屋申请者轮候时间的关注,房屋署每年会对一般公屋申请者的安置情况进行特别分析。 请按以下连结浏览最近一次的分析:截至2022年6月底一般公屋申请者安置情况的特别分析以上特别分析中所述的申请者轮候时间仅显示某个时间的特定情况,过往的趋势并不代表将来的情况。
本文將帶您透過簡易的教學,了解如何使用「公屋進度電子查詢」功能。 申請表到達調查階段時,房屋署會按申請的次序約見申請者,進行配屋資格審查。 申請者出席面晤時,必須齊備夾附於約見信中所列的文件及需注意的重要事項,以便房屋署進行審查及核實。 房屋署會於集齊文件後約兩個月內通知申請者是否符合編配資格,申請的合格或取消日期以房屋署完成審核當日為準。
有關申請會即時被納入非長者一人申請的配額及計分制,按遞交原來申請時的年齡計分,而所累積的輪候時間亦會全數計入新申請類別中。 不過房委會一般每年都會以書面邀請正在輪候的申請者參與計劃。 房屋委員會亦會以分數列出非長者一人申請的編配進度,申請者可參考審查完成至獲配房之間的分數差異,大約計算出相隔所需時間。 根據扣分制,被扣的分數自觸犯不當行為的當日起計算有效期為兩年。
由於輪候各申請地區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數目有異,區內公屋供應量也各有不同,故各區已接受配房的最低分數也會有所差異。 申請者可按其喜好及入住公屋的迫切性,重新考慮其公屋申請地區;惟選擇輪候市區(包括香港島及九龍)公屋單位會受以下注意事項第3點所述的限制。 根據《長策》報告,未來公營房屋供應已是第二年達標,亦預計未來合共可供應達33萬間公營房屋單位,高於《長策》目標的31萬間,關鍵在於單位在何時才能落成應市。 而《長策》提及在後五年期間,即2027/28至2031/32年,會有三分之二的公營房屋單位落成,大約達22萬多間,平均每年高達4.4萬間,若項目能如期落成,筆者有信心政府能夠大幅紓減公屋輪候時間。 再者,若能把後五年的單位進一步壓縮發展時間,提早幾年編配予基層市民入住,相信平均輪候時間應不需待至2027/28年才出現轉機。 在去年公佈的《施政報告》中,政府亦提出了不少精簡發展及建屋流程的建議,期望在今年內能夠有所進寸,加快建屋步伐。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房屋委員會公屋申請電子服務
【新!】2019年2月,房委會建議上調2019/20年度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4.2%及3.1%,2019年4月1日起生效。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2025 入息限額中,2人家庭增幅最大,增加6.2%至HK$18,690。 房委會估計,按調整後的限額計算,約16萬個私樓非業主戶符合公屋申請入息,料公屋申請將因而增加5,800戶。
房委會亦特別提到及,為何會在12月底的第四季度中,公屋輪候時間會有明顯的上升,在於季度內有多個大型公屋項目落成,如粉嶺皇后山邨、鑽石山啟鑽苑、深水埗白田邨以及大埔富蝶邨一期等。 那麼為何多新建單位的供應,不但沒有令輪候情況改善,反而更會令輪候時間進一步上升? 主要是相當一部分已輪候多時的公屋申請者,在同一時段內獲派屋上樓,故便計算其已輪候的時間,所以輪候時間會有所飊升,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升幅較高。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優先配屋計劃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公屋租戶和中轉房屋暫准租用證持有人應保持出租樓宇和屋邨環境清潔衞生。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為了改善公屋的環境衞生和管理,房委會於2003年8月1日實施了加強執行租約行動,推出與衞生有關的不當行為扣分制度。 李女詢問公司何時歸還餘下獎金,但公司表示已經將她解僱,所以不會發還獎金。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公屋輪候時間創22年新高 香港人一瓦難求
亦即是說正常只有公屋申請人只有「3派」,3次機會都不適合的話,只能等一年後再重新申請。 【公屋輪候】不時會有網民呻分配到的公屋太細,到底公屋派樓有甚麼準則?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申請者在揀選單位時,並沒有地區限制,惟須依據其公屋申請的認可家庭人數,並按個別單位的編配標準,在可供揀選單位名單中,⾃⾏揀選單位。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同時,申請者人受自選單位的編配,在租約生效日期起計三年內,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不可以要求調遷。 申請者若對其公屋申請被取消資格有任何異議,須於房屋署發出通知信日期起計兩個月內提出上訴,否則房屋署將不會考慮其上訴。
申請人緊記留意審查前半年,每月入息及總資產限額有沒有超標即可。 要留意的是,核實資格時簽署同意書,聲明較年輕一方會照顧年老親屬及一同居住。 其他快速上樓方法包括有「高齡單身人士」及「共享頣年」優先配屋計劃,適用於配屋時年滿60歲以上人士。 若家中無合資格親屬可參與申請,或一般家庭欲提升公屋輪候速度,值得關注「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截至2023年6月底,過去12個月內成功獲安排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為3.9年。
在2022年第二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5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 3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730宗。 留意政府會否推出「特快公屋編配計劃」,但編配的單位是先前不太受歡迎,比方綠置居貨尾單位、甚至凶宅都有,如果不介意這些單位,可以申請。 這項計劃特點,在於計劃中可供揀選的單位⼤部分是受歡迎程度較低的公屋單位。 申請人須填妥公屋申請表(HD300C),連同所有有關的證明文件和聲明書一併寄回房屋署或遞交至房屋署申請分組,以供初步審核登記資格。
最簡單方法當然是加入已成年的家庭成員,例如成家立室,夫婦二人一同申請,或與兄弟姐妹一同申請。 公屋申請的可選區域分為4區,包括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及離島(不包括東涌)。 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而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則不受限制。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2025 公屋輪候分數查詢2025 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選擇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