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物業的質素和屋內狀況難以預料,部分較高質的銀主盤外觀如同一般單位,也有些銀主盤滿佈垃圾,殘破不堪。 單位狀況會影響售價,保養差的銀主盤,自自然然要割價才能吸引買家。 有部分人將銀主盤理解為無契樓、釘契樓等另類樓盤,基於原業主的種種問題,導致買家要承受額外的風險,故此業主會減價,以低過市價的價錢放售。 買方應細閱文件內的所有條款,確定自己清楚明白合約內容才好簽署,如有不明白最好向律師查詢,或是選擇其他物業。 銀主盤拍賣會經由獨立的拍賣行或會計師行進行,因此買家留意報章或網上廣告,街上亦會貼上銀主盤拍賣廣告。 免責聲明:本網頁刊載的所有投資技巧及分析,僅供參考用途。
而拍賣會以「明標」形式進行,並以價高者得形式出售。 進行拍賣時,拍賣行會為銀主盤開價,而每次舉手則為增加金額。 而成功投得銀主盤嘅買家須即時簽訂必買必賣合約並繳付大訂。 銀主盤有可能比市價便宜5-10%,但「便宜」並非必然。
點買銀主盤: 樓市資訊 美聯物業
銀主盤的意思是當某一物業的業主無法償還銀行按揭貸款,遭到銀行向法庭申請收回該項物業,再於物業市場上出售,以尋找新供款人及收回資金的樓盤。 銀主盤較常出現「半契樓」,而半契樓嘅賣方一般無法提供樓契,由於沒有完整樓契作抵押,因此銀行亦不會批出按揭。 因此買入「半契樓」要有不能從銀行取得按揭貸款的心理準備。 有興趣嘅買家可以聯絡拍賣行查詢有關銀主盤資料,亦可於拍賣前預約睇樓。
- 一般人買樓都會向銀行或財務公司借按揭,而如果業主無法還款,要由銀主去收樓,這種樓盤就會變成銀主盤。
- 數字不及當年般多,原因之一,跟政府奉行在家工作,影響法庭審理案件。
- 另外,如果業主按揭太多而無法償還,又或者本身有大量外債等等,甚至是要申請破產等,都會衍生出被銀行收樓借條路。
- 雖然銀主盤開價較市價低,但亦考驗買家對契約的了解。
- 「半契樓」即是物業業權屬於分權共有(Tenancy in Common),分權共有即是每名業權持有人各自擁有物業一部分的權益,並與他人擁有的權益分開。
- 亦有因為樓價出現下行趨勢,物業成為負資產,而業主認為樓價仍會繼續下跌,覺得繼續供樓並不划算而主動放棄供樓,物業亦因而淪為「銀主盤」。
- 造成銀主盤的原因說到底是斷供,當社會上的業主供款能力普遍下降,就會有較多銀主盤,甚至是半新樓銀主盤出現。
有時候,銀主盤的背景可能會比較複雜,不做足功課的話可能買完「中伏」那刻才知道。 如果物業條件欠佳,多輪招標均無人問津,銀行或委託拍賣行拍賣物業。 拍賣行會於拍賣當日委託幾間測量師行進行物業估價,再以估值中位數作為當日拍賣的底價。 業主如未能按時償還按揭貸款,放貸人或會發出 Call Loan 點買銀主盤2025 要求,意即銀行決定收回貸款,不再為借款人放貸,業主須於指定期限內清退尾數。
點買銀主盤: 按揭專區
不少銀主盤可能丟空多時,並非交吉放售,即原業主遷出前沒還原單位,銀主亦不會代為清空單位,因此要有心理準備入面會茸茸爛爛,買家要預留一筆錢作裝修用途。 去年下半年受到中美貿易戰、加息影響,香港樓市開始出現下調。 根據金管局公佈的最新資料,2018年第四季錄得262宗新增的負資產個案,涉及金額11.89億港幣,是七個季度以來首次「零的突破」,市場因而始現「銀主盤」。 買賣銀主盤,成交期及付款方法多由銀主決定,買家沒有話事權。 成交期一般45天,臨時定金為樓價5%,簽正式買賣合約時再加定金5%,餘款成交日前付清,與買賣二手樓無異。 申請按揭避免借盡:現時申請按揭時,銀行會為借款人進行壓力測試,以確保在加息期下借款人也有能力還款,但除此以外,借款人自己應盡量避免借盡,最好預備充裕的首期,日後還款自然更加輕鬆。
不過,在一般規定之下,銀行是不能夠故意賤賣樓盤填數。 例如,本身物業的市場價格是700萬,業主欠下銀行300萬,銀行是不能夠以300萬賣樓純粹為了填數,令明明可以賣得更高價的物業賤賣令業主蝕大錢。 點買銀主盤 此外,不少銀主盤在拍賣前已空置一段長時間,單位較殘舊。 同時,部份銀主盤可開放睇樓,買家應親身到物業視聽,並找銀行估價,計及額外開支後定出心目中最高價,使買入價合理。
點買銀主盤: 購買銀主盤注意事項
不少銀主盤成交價都與市價接近,而且很多時相近的售價在二手市場有不少其他選擇,所以要考慮清楚銀主盤是否最佳選擇。 不少人認為銀主盤售價必然會較市價低,是低價入市/上車的選擇,但就忽略了購買銀主盤有機會面對的問題。 這次由中原訓練學院院長郭昶為大家剖析購買銀主盤的注意事項,助大家入市前審慎了解潛在風險。 銀主盤有時或連租約出售,買家買入後會被視為非自用住宅物業申請按揭,沒有按揭負擔的申請人,按揭成數只有五成。 買銀主盤不同買二手樓,在成交期上是由承按的銀行決定,一般成交期為45天。
點買銀主盤: 第四:新業主需繳丟空期間管理費 注意大廈維修費
若該銀主盤於拍賣當人有興趣買家眾多,最後投得物業嘅價格有機會高於市價,所以並不存在銀主盤必然大平賣的結論。 當業主斷供按揭2至3期後,銀行或財務公司會向法庭申請收回物業,然後將物業於市場上出售。 而出售方法有兩種,分別為「公開出售」及「拍賣」。
點買銀主盤: 注意銀主盤買入風險 做好查冊
部份人因為經濟環境轉變,自身出現財政問題,無能力償還按揭貸款。 部份則因借用了高成數按揭,由低息轉高息卻又未能轉按,導致供款壓力大增而放棄供樓;也有一些業主因物業「資不抵債」、但樓價又沒有止跌跡象,覺得繼續供樓不划算,而決定放棄供樓。 點買銀主盤2025 點買銀主盤2025 銀行會向法院申請收樓,並把物業委託拍賣行或代理招標、拍賣或沽售。 買樓後,業主需要定期向銀行還款,一般都是每月一次。
點買銀主盤: 公開拍賣
另一情況,若最高入標價$550萬並非銀行接受範圍,銀行便不會出售物業,所以有人以為「銀主盤」一定會低於市價出售實屬一場誤會。 造成業主「供唔起樓」的原因包括因為經濟轉差所造成失業或減薪,又或者業主早年借發展商二按以高成數按揭買入物業惟未能轉按至銀行,以及業主自身出現財政問而斷供等等。 這種「暗標」出售的方式一般設招標期,銀行會在截標後售予出價最高的買家。 如所有標書的出價均低過銀行底價,銀行可重新招標,因此並非一定能價高者得。 入標時代理一般會要求買家同時付約出價的3%-5%為臨訂,以防買家中標後反悔,若未能投得物業,買家可獲退回臨訂。 雖然不時會聽到有人以低市價10%至20%買得銀主盤,但或因物業內裝修、坐向、觀景、樓層等細節,影響其價值,令估價偏低。
點買銀主盤: 銀主盤 購買注意4點 減低風險免中伏
事實上,二手市場亦常有低市價成交個案,關鍵在於做多些資料搜集,即上千居搜尋各區筍盤。 但如果銀主盤同時存在僭建、遺失樓契、業權不清等問題,對承造按揭就有影響。 簽過臨時買賣合約,等同買家已接受物業的所有現況,簽約後即使發現業權問題,買家亦不能向銀行提出爭議。 銀行會委託地產代理放售物業,開價一般參考市價。
點買銀主盤: 公開市場業主叫價過高
銀主盤是絕對可以做按揭的,甚至是高成數按揭都沒問題。 不過,需要留意的是該物業本身是否有違法改建的問題,因為銀行對於有違例建築的物業可以拒批按揭,而這種情況跟是否銀主盤無關,即使是普通二手樓買賣時,買家都要留意。 拍賣行通常會與買家即時簽署正式的必買必賣合約及繳交大訂。 而即使競投失敗後,也有可能因自己是出價最高的買家(之前出價最高者其實是「媒人」),而拍賣行亦會找買家成交。 亦有第三個情況是,出價最高但價格不獲銀主接受時,銀主就會收回單位待下次再拍賣。 與「公開出售」一樣,假如買家最高出價仍低於銀行設下的底價,銀行便不會出售物業,留待下次重新拍賣。
點買銀主盤: 買入銀主盤流程
MoneySmart即為大家解析箇中原因,教大家免中伏。 買家應留意合約上的條款,例如銀主不會負擔物業的負債,如管理費欠款、利息及法律費用等,也不負責還原單位內的非法改建等等。 例如一個單位的銀行開價是 500 萬, 最高的拍賣或標書金額為 400 萬時, 銀行有可能不會接受, 但如果是 450 萬的話, 銀行有可能都可以接受的。
點買銀主盤: 物業有否改裝或僭建等違法問題
如果單位並非有特殊狀況,例如遺失樓契、僭建等等,並不會較一般二手物業難承造按揭。 點買銀主盤 銀行或財務公司定期會將部份銀主盤交予拍賣行,作公開拍賣,由參與拍賣會的公眾自行出價競投。 要注意,經拍賣行購入銀主盤,同樣要繳付拍賣代理費及佣金。
而成為銀主盤的單位, 只要內裡沒有大問題, 通常在申請按揭上, 也沒有太大問題, 因為理論上來說, 新業主只是購入了一個普通單位, 點買銀主盤 並不像兇宅般難以申請按揭。 在拍賣場上,很多時會遇到不同類型的物業,其中一類常見的就是「半契樓」。 所謂「半契樓」,是指一些原本屬分權共享 (TENANT IN COMMON) 的物業,但因其中一方把自己的份數賣走,而出現「半契樓」的情況。 部份原因是另一半業主失去聯絡、因其中一方業權破產被銀行收回業權,而另一方業權人拒絕搬走,亦拒絕接收業權;又或者離婚而不想面對另一半等。 如果你心水想找銀主盤入手,不妨留意一下地產舖或拍賣行,間中都會有銀主盤的推出。 點買銀主盤 點買銀主盤 如果是經地產代理賣的話,銀主盤通常都會在該物業地區的地產舖「上架」,例如銀主盤位處荃灣,你就可以去荃灣地產舖留意一下。
拍賣時,拍賣行會開出低價,及說明每次舉手等於多加金額,有心買家建議先查看市價及定下自己可接受的最高金額。 定下最高可接受的金額可避免買貴貨,因為有時拍賣行會有「媒人」出價,所以去競投銀主盤之前一定要足功課,不要受競投氣氛影響而盲目追價。 目前各大代理行與銀行均有合作關係,銀行會將最新銀主盤資料提供予代理行,代理行再去聯絡潛在買家。
點買銀主盤: 最新ICBC工商銀行按揭利率 一文睇清P按+H按
郭院長建議參與拍賣的準買家要持冷靜態度,事前定立目標價格,防止超出預算。 當市場有大量銀主盤湧現,是市場經濟環境轉差的一個指標,表示樓價過高、業主無力供款等。 點買銀主盤 很多業主都要透過按揭經銀行借款買樓,但萬一有業主出現財政困難,例如經濟轉差導致失業或減薪,無法繼續還款而斷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