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有見遠足活動成為潮流,當中有相當多為新手,讀者在參閱本網誌後不宜完全跟隨內容所述的時間及步速,始終實力有一定差距,應盡早起步為佳,在選擇路線時亦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及事前搜集好資料,避免迷途或受傷繼而要求救援服務。 上水古洞村2025 與冒卓祺會面,最常到訪的就是位於青山公路古洞段、古洞村公所旁的錦益茶樓,古樸的裝潢彷彿讓人回到了八十年代,點心、碟頭飯、小菜應有盡有。 用餐期間,時不時都有食客、店員走來與冒卓祺打招呼,閒話家常,讓人感受到濃濃的人情味。
- 提到自己後來從事紮作行業,也與古洞、元朗社區豐富的節慶活動息息相關。
- 位於古洞以北、蠔殼圍以南的馬草壟曾經是香港與深圳之間的邊境禁區,直至2013年才開始解禁,沿途依然留有不少「禁止內入」的告示牌。
- 古洞村開始發展興盛,逐漸發展成15個區,還要從六十年代說起。
- 隨著九號幹線和行人天橋的建成,過去的舊市鎮格局被打破,在八十年代末於古洞南田心區附近建成兩層高的古洞街市購物中心,形成了「新街市」。
- 古洞70年前已有能力籌得資金舉辦大型大戲表演,代表古洞70年前已有很多村民聚居。
- 而這條隱逸、自給自足的村落裡,也有不少被人遺忘的歷史建築,見證著古洞過往的歷史。
上水與粉嶺、打鼓嶺和沙頭角同屬於1979年成立的北區行政區。 上水發展主要是在港鐵上水站一帶的市中心,由附近屋邨前往鐵路車站一般都在15分鐘步行時間內。 雖然現在上水已經發展成為新市鎮,但由於石湖墟鄰近鐵路車站及巴士總站,所以並沒有因為發展而衰落,人流反而更多。 尤其自由行政策後,經常有自由行旅客和水貨客往來上水及深圳購買日用品和走運水貨。
上水古洞村: 文化
為方便比較,以下列表主要以掃管埔路、馬適路以北至雙魚河及梧桐河以南的地區為範圍。 經公廁再向前走大概2分鐘,就是到達分叉路,右邊是走上配水庫,左邊是直達古洞水塘。 很多網站都會介紹大家先走右邊經配水庫上山,圍繞麒麟山落山,結束3小時的行山路線,但今日愛玩小生介紹的是輕鬆的1小時行山打卡路線,所以會先走左邊到水塘。
古洞水塘位於上水古洞村以南,倚靠麒麟山,屬灌溉用水塘,但現今已變成供救火用的水塘。 上水古洞麒麟村 上水古洞麒麟村 上水古洞村2025 古洞水塘因為曾發生過不少遇溺意外而經常被傳出靈異的事件。 上水古洞村2025 本公司擬使用閣下的個人姓名、電話號碼、傳真、地址或電郵地址處理閣下的申請、回覆閣下查詢並作地產代理服務的促銷及向閣下提供中原集團其他公司的資訊。 上水古洞村 本公司在未得閣下的同意之前,不能如此使用閣下的個人資料並向閣下作直接促銷。
上水古洞村: 上水郊遊好去處
訂閱電子通訊 您只須填妥姓名及電郵,便可取得香港地方志中心有限公司(「香港地方志中心」)舉辦或安排的活動的新聞及/或宣傳推廣通訊資料或促銷資訊。 上水,香港最北的新市鎮,與深圳、落馬洲僅一河之隔,曾淪為水貨雜散地,隨着藥房、金舖於疫情期間倒閉,上水石湖墟美食、隱世低調的文青小店、人氣的上水打卡點,以至上水單車徑等上水郊遊路線等社區面貌都重見天日。 我們的上水好去處推介,透過上水一日遊,讓大家細味水洩不通的大街背後,上水原有的真實面貌。 香港不少地方都把「祭白虎」和「打小人」混為一談,認為驚蟄日「打小人」前必須「祭白虎」,完成「打小人」儀式後,亦會由紙製「白虎」把「小人」咬着,一同燒掉。 究其原因,可能是出自對「白虎」的誤解,部分拜神婆認為只要在驚蟄日以肥豬肉祭祀白虎,牠就會替事主咬碎身邊小人、四方小人等。
逗留十五分鐘後就開始下山,朝南往麒麟山坳,靠近山坳時密林較多。 麒麟山坳為新田南部及坑頭村之間的山坳,海拔約五十米,在山坳不作停留,南上「牛潭峒」。 或許「牛潭峒」較少人的關係,初段叢林明顯較麒麟山為茂密,部分位置亦頗為陡斜,約四十五分鐘後到達山頂。 古洞(Kwu Tung)喺香港新界北面,響麒麟山北,河上鄉西南,雙魚河一帶。 原本只係一條細村來,喺青山公路南、麒麟山北同雙魚河西之間,家下歐意花園嘅地方,而家下主要講係雙魚河以西(近青山公路一小段河東),河上鄉以西南,馬草壟以南,西到白石凹嘅平地,同埋麒麟山北同東北一帶。 由於香港政府將青山公路,古洞可愛忠實之家到粉錦公路尾,上水彩園邨對角一段,叫做古洞段,搞到連帶雙魚河東到上水都畀人誤以為係古洞,所以有時金錢、燕崗、松柏塱、丙崗都當埋入古洞。
上水古洞村: 香港仔
還有更「離譜」近乎輕蔑的叫法,根據香港大學羅香林教授的研究,古時直至近代,「山居者謂之猺人,舟居謂之蜑人,島上謂之黎人」。 上水古洞村2025 「秦漢稱蠻,曰越,字或作粵,又作繇」,「越東多猺,猺名輋客,古八蠻之種」之表述,充斥各類史書及地方誌。 上水古洞村 上水古洞麒麟村 筆者日前獲邀出席「古洞煙寮土地廟安神進火慶典」。 但見鑼鼓喧天,一眾鄉紳、名流、學者、明星到賀,可謂「大陣仗」。
如今古洞村公所旁保留的「古洞蔬菜合作社」(古洞菜站),仍在每日清晨四時半開始運作,由古洞蔬菜產銷貸款有限責任合作社管理。 宋明稱,這是過去新界最大的菜站之一,附近一帶的農夫每日清晨都會運送本地產的新鮮蔬菜到此中轉,再集中送出市區,直到現在都仍在營運。 提到自己後來從事紮作行業,也與古洞、元朗社區豐富的節慶活動息息相關。 回憶起外公鄒錦輝曾任古洞村長,為村務、節慶活動付出不少,他看在眼裏,記在心上。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已拉開序幕,歷經多個發展階段的古洞村,如今有一部份土地亦在最新規劃中,幾年後會變成新的模樣。
上水古洞村: 上水皇府山低層2房 以12200元獲年輕人承租
原來這是新界傳統習俗,旨在尊天地、敬鬼神,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上水古洞村 後來1980年代,政府興建粉嶺公路(舊稱新界環迴公路),從古洞中穿過,將古洞分為南北兩部分,古洞北主要發展工業,古洞南則主要發展農業,但當時古洞一大部分範圍被清拆、清空發展,市集也不復再,商業自此走向衰落,繁華不再。 有關驚蟄時節「祭白虎」的習俗,民間流傳的說法指白虎為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會在驚蟄日出來覓食,更會開口傷人。 上水古洞村煙寮區在今年驚蟄日復辦「祭白虎」儀式,恭請道教正一派火居道士王聰師傅主持。 就當日考察所見,整個「祭白虎」儀式在煙寮橋底下的石敢當前進行,共可分為六個部分。 (一) 敬神
上水古洞村: 麒麟山.古洞水塘
除了任劍輝、白雪仙外,香港比較有名的粵劇老倌如李香琴、關海山、梁醒波、麥炳榮、鳳凰女、林錦棠等全部都曾到過古洞表演。 大龍鳳劇團的表演期是5日4夜,之後便輪到潮州大戲,表演期約3日2夜左右。 今次選擇走輕鬆路線,愛玩小生就沒有登上麒麟山,走回頭路,到達剛才公廁後的分叉路口,走上古洞配水庫,尋找第二個「心形」打卡位。 跟流水響水塘不一樣,可影相的空曠位置不多,如果只為打卡影相的朋友,可以 Skip 上水古洞村 上水古洞村 上水古洞村 上水古洞村 這段路段,而行山的朋友則可以走到盡頭,沿小路穿草叢走上麒麟山,路線尚算清晰,但上山路段沒有樹蔭啊。 家下分為兩村,一北一南,分界響河上鄉路同青山公路洲頭段。 今日古洞有三山環抱,南有麒麟山,東北有鳳崗山,西北有白石凹到馬草壟之間唔知叫乜山。
上水古洞村: 上水
傳至對風水有認識的七世祖廖南沙,倡言必須聚族而居,後代子孫方可昌盛。 乃根據風水學說追尋「龍脈」,選定龍口地形像鳳之處,合力鑿池(即護城河)築城,建成「圍內村」(今上水鄉老圍);號召廖氏三房子孫盡徙圍內居住。 由於圍內村立於梧桐河之上,廖氏族人便稱其為「上水鄉」,漸漸「上水」便成了附近一帶地方的名稱。
上水古洞村: 香港文匯報
這是一種把白虎視為「白虎星君」的信仰,有別於傳統所講的口舌、是非之神。 「相思灣村的麒麟很特別,跟一般客家人的不同」,它主要特色在三處:會晃動的眼簾、較平坦的後腦和帶刺的雙腮。 因為這與眾不同的三處,冒師傅多花了好一倍心思,「光是了解麒麟的結構就要一兩天時間」。 上水古洞村2025 上水古洞村 冒師傅沒有因此而不滿,相反,他對能「高度仿製」感到十分自豪。 1960年代開始,有不少工業於村內發展,工廠林立,包括有醬油廠、鎅木廠、磗廠、化工廠、釀酒廠等等,村內一片繁盛的景象。
上水古洞村: 香港志
行山打卡是常識吧,由玉桂山的連島沙洲和海景、到西高山的無敵日落、太墩的西貢千島湖,以下十條行山路線必定滿足到一心打卡的你。 在獅尾山坡回望,左邊的山谷是獅尾坑所在,右邊的山谷是東坑瀝。 日戰後,中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生意來往開始頻密,因此煙草生意發展更加興盛,聚集人口增多。 藥房水貨店退場之際,石湖墟內新開了一間叫上水貨鋪的獨立小店,以「水.貨」食字戲謔,英文名則叫 BeWater 上水古洞麒麟村 Mart。 店內全是真香港製造的「港貨」,有50年代創立的老字號醬油、新創的本地天然護膚品品牌、塱原生態米、新界魚菜共生新鮮蔬菜。
上水古洞村: 上水 @中原樓市片區
及到下午的舞獅、祥麟採青表演,以及一眾主禮嘉賓為金龍、醒獅點睛等,場面都十分鼎沸。 楊潤雄續表示,古洞村也通過觀音誕的慶祝活動,為村民提供聚首一堂的機會,聯繫古洞村村民的情誼,得到社區團體的認同,發揮了團結及凝聚社區的作用。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立法會議員劉國勳、中聯辦新界工作部副處長周文靈等嘉賓出席昨日舉行慶祝古洞村觀音寶誕酬神演戲委員會成立70周年慶典儀式。
上水古洞村: 香港文匯網
於古洞街市下車後出發,沿古洞南路步行約10分鐘至行到古洞配水庫,在分叉路轉左行大約5分鐘,便來到古洞水塘。 今日古洞村,經已唔係原居民村[2],面積都幾大,村屋都幾散下,佢北便同馬草壟交接,東北便接河上鄉,東便接燕崗,東南便接金錢。 原本古洞係一條細村,雙魚河西便,同麒麟山東北角交界之處。 冒卓祺分享,古洞村保留了很多民俗活動,每年黃曆二月初二慶祝土地誕,二月十九日為觀音誕,七月廿二日舉行古洞村街坊中元節普渡法會。
上水古洞村: 新市鎮發展
古洞村開始發展興盛,逐漸發展成15個區,還要從六十年代說起。 政府計劃將古洞北村一帶發展為古洞北新市鎮,佔地498公頃,設計容量為10萬人,最快於2017年初開始發展。 新市鎮南部有港鐵東鐵綫落馬洲支線穿過,並且在新市鎮中心預留古洞站。 麒麟山內有座名為古洞水塘的小型農業用水庫,約有三個北區公園一期人工湖的面積,曾經發生溺斃或投塘自盡事件,可由古洞街市十字路口(九龍巴士76K線巴士站)進入古洞南路前往。 隨着人口增多,經濟活動增加,煙寮區商鋪林立,發展成為古洞地區的市集。 八十年代,政府因興建環迴公路,收回市集所在的土地,居民搬遷,煙寮區人口開始減少。
上水古洞村: 新界東 2116 屋苑
屹立上水超過70年的成發餅家,與石湖墟只是一條馬路之隔,每次行過都會聞到陣陣包餅烤焗的香甜味,下午蛋撻新鮮出爐,總是吸引不少人排隊半打半打的買。 老字號餅店又何只月餅受歡迎,傳統餅食如嫁女餅、皮蛋酥、忌廉奶油筒都在此找到,還有可能只有圍村老一輩才認識的「大肚餅」白餅。 平民價的唐餅材料簡單,例如白餅只用麵粉、水、糖、鹼水及酒餅,但從發酵到搓成麵餅,就要兩日時間,每一件都是大師傳經驗心機和手藝之作,絕對是上水一日遊不能錯過的當區名物。 上水古洞村 古宅建於1921年,最初是怡和洋行的海外僱員俱樂部,及後賣給著名商人張公勇,並以妻子之名把大宅改名為「Lena Lodge」。 這座近百年歷史的大宅曾經顯赫一時,連粵劇名伶梁醒波亦在此拍過電影。 直至最後,古宅售給基督教機構得基輔康會並取名為恩慈之家,於1991年正式營運。
新田古洞麒麟村玉麟路一個車房今日(15日)下午發生火警,12輛古董車遭焚毀。 警方在下午2時半左右接報,指古洞路附近一個車房外有一輛車起火,並波及附近車輛,消防接報現場處理,至下午4時許將火救熄,初步相信火警源於舊車電池短路,無人受傷。 車房負責人稱焚毀的古董車總值逾百萬元,有附近的街坊則稱車房是已故的「李導演」用作收藏舊車用,又曾借出車輛供無線藝員等拍戲。 上水古洞村 味峰侯公祠這個兩進式設計的祠堂,建於清朝乾隆53年間,數數手指已有超過200歷史。
於圍欄外看過昔日邊境哨站馬草壟麥景陶碉堡後,你可以沿着碉堡走到馬草壟的山頭,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魚塘及深圳市區相映成趣的上水打卡秘景。 黃昏時分,陽光揮灑於魚塘上,令本地農村與對岸城市的張力更顯深刻。 上水古洞村 由於鄰近上水的鄉村部分地點被發展商收購後,興建成不同的私人屋苑,日漸城市化、融入上水新市鎮。 上水古洞村2025 這類屋苑往往被劃入上水的選區範圍內,故現時以上水所包括的區議會議席亦包括部分原屬周邊鄉村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