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言之,工作首年是否收到稅單,要看開始工作日期、僱主提交資料日期,以及稅務局收到資料後,會否在該年度稅季發出報稅表。 稅務局強調,如巿民收到報稅表,就算入息低於可享有的報稅額,仍須於限期內報稅。 無稅單2025 如你收入水平須繳納薪俸稅,但沒有收到報稅表,就須在指定期間通知稅務局《稅務條例》規定,僱主及僱員均須各自向稅務局申報入息。 因此你不可以辯說僱主早已為你申報入息,而不依時提交報稅表,任何人士漏報收入,可招致重罰。
- 2021/22課稅年度的稅款寬減是100%,上限HK$1萬,包括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
- 在你個人的稅款到期前約2個星期,稅務局會向你發出贖回儲稅券的建議書,詳列擬作贖券的資料及你的應付稅款餘額。
- 在任何情況下,如你未能在指定期限或延期屆滿前提交報税表,税務局可向你發出估計評税,你可能會多繳税款。
- 假如你在該課稅年度的薪俸收入不超過基本免稅額(年薪 HK$132,000),便無須報稅或繳納薪俸稅。
記住未按時提交報稅表是違法的,可被罰1萬元及收取少徵收稅款的3倍。 要提交報稅表,可郵寄至香港郵政總局信箱132 號;亦可使用本局的回郵信封提交你的報稅表。 另外,郵寄報稅表時謹記要貼足郵票,報稅表若連超過3張A4紙的附件寄出,郵費應為HK$3,千萬不要只貼上HK$2郵票便寄出。 郵資不足的郵件稅局會彈回頭,郵件退回又重寄需時一至兩個星期,或會錯過交表期限。 只要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年滿55歲,及至少連續6個月與你同住而無須付出十足費用,無論是否在職或已退休,其子女都可獲供養父母免稅額。 留意,若果是本年度內全年連續與你同住而並無付出十足費用,可獲額外免稅額。
無稅單: 個別人士税單
不過,當你的收入重新去到需要課稅水平,你就要主動在課稅年度結束後 4 個月內(即 7 月底前),以書面通知稅局。 日前有網民於連登討論區上表示,自2016年12月開始工作至今,「一張稅單都無收過」,由於他居於公屋,急需提供稅單進行入息審查,現時十分心急。 根據《稅務條例》,如果納稅人遲交稅,即在評稅通知書上訂明的日期後仍未繳交第一期稅款,第二期稅款將被視為立即到期。 而評稅通知書內尚未繳付的應繳稅總額將全數被視為欠稅,稅務局可採取法定追稅行動,包括徵收5%附加費、如在期限後六個月仍未交稅,就需要繳交10%附加費。 收到報稅表後,你應該於發信日期起計一個月內交回報稅表。 不過,你亦可以在稅務局的網上平台「稅務易」開設個人帳戶,並會自動獲延期一個月。
- 不過,你亦可以在稅務局的網上平台「稅務易」開設個人帳戶,並會自動獲延期一個月。
- 銀行自動轉帳出糧要看3個月,但假設是轉新工,有些銀行可接受睇一個月,當然銀行會叫申請人申報對上份工的公司名。
- 若你的收入不超過你享有的免稅額,你無須繳納薪俸稅,亦無須報稅,所以稅局未必會寄報稅表給你。
- 稅務局又提醒市民,如果未能在繳稅期限前繳付稅款,會被徵收不多於5%的附加費,如果在繳稅限期日的6個月後仍然未有繳付稅款及5%的附加費,則會被加收不多於10%的附加費。
- 薪俸稅額是(1)按你的「應課稅入息實額」以「累進稅率」計算;或(2)以「總入息淨額」以「標準稅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徵收。
除了面對以上罰則之外,遲交報稅表亦可能會令你交多了「額外稅」。 因為稅局收不到你的「免稅額」及「扣除」項目申索,你只會享有「基本免稅額」,稅局會單方面發出估計評稅結果,變相「失去」了其他減稅(包括其他「免稅額」及「扣除」)機會。 此外,利用「稅務易」平台的報稅期限可以自動延長 1 個月,即是由報稅表發出日期起 2 個月內報稅就可以。 另一邊廂,僱主亦需要填寫 IR56F 表格(「由僱主填報有關其僱員行將停止受僱的通知書 )或 IR56G 表格(「由僱主填報有關其僱員行將離港的通知書」)。 一般來說,普通打工仔以累進稅率計算稅款較低,而標準稅率適用於高薪一族。 舉一例,陳先生單身而無其他免稅額的,他的年收入需要超過 HK$170 萬才要以標準稅率 計算稅款。
無稅單: 反對及上訴
至於個人入息課稅,未婚人士的寬減上限以每個個人計算。 已婚人士選擇與配偶分開以個人入息課稅方式評稅,寬減上限亦以每個個人計算;若納稅人與配偶共同選擇個人入息課稅,寬減上限是二人合共HK$1萬。 2019年4月起,「自願醫保扣稅計劃 」開始實施,納稅人可填寫課稅年度期間自己及指明親屬繳付的合資格保費,每名受保人的保費扣除額最高HK$8,000,受保人的人數不限。 基本上,在每個課稅年度,每人都可享有基本免稅額,亦毋須提出申索。 然而,假如你該年度已婚並已獲已婚人士免稅額,則不能享有基本免稅額。
此項免税額是在你就該傷殘人士可享有的已婚人士免税額、子女免税額、供養父母及供養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税額、長者住宿照顧開支扣除或供養兄弟姊妹免税額等之外,可另行享有的免税額。 如需要高成數按揭(借超過6成),無稅單,無糧單,或無MPF 貸款是非常困難,不是無可能,但成功機會很微。 你可從本文了解如何填寫及提交個別人士報税表、物業税報税表及利得税報税表,以及不依期提交報税表的後果。 無稅單 電子支票繳稅雖然較少人用,但其優點是可以「稅務易」帳戶查收電子收據。 登入你所屬銀行的ebanking系統▶選擇「繳付賬單」、「商戶類別」、「商戶名稱」、「帳單戶口號碼」▶再選擇支帳戶口、金額和繳費日期▶確認繳付。 輸入「帳單戶口號碼」時要注意,繳款單上有供電子付款專用的收款帳號,列於稅單左下角的11位數字正為收款帳號,但毋須輸入字母。
無稅單: 填寫及提交個別人士報税表(BIR
進入目錄頁面▶「繳費服務」▶繳交稅款」▶再輸入印在稅單左下角11位數字「收款賬號」▶輸入金額。 若金額超過提款卡或銀行戶口的每天繳款限額,可分開數天繳付款項,但全數須在限期前繳清。 一些常見的扣稅項目包括個人進修開支、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居所貸款利息、向認可退休計劃支付的強制性供款、認可資訊捐款。 薪俸稅額是(1)按你的「應課稅入息實額」以「累進稅率」計算;或(2)以「總入息淨額」以「標準稅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徵收。 若郵件上沒註明回郵地址,郵件更會按既定程序銷毀。
無稅單: 免税額
倘多於一名人士有資格就同一位受養人申索免税額,他們須議定由那一位提出申索。 評税主任附註列印於税款計算表的下方,方便你參閱。 本局更編寫了超過 200個簡潔易明的標準評税主任附註。 而你所選擇的「縮小以符合可列印的區域」或「縮小超過大小的頁面」選項,將一路維持直到下一次變更為止。 獲原訟法庭批予上訴許可的上訴人或税務局局長,在上訴法庭許可下,可就委員會的決定直接向上訴法庭提出上訴。
無稅單: 索取報税表複本
網民又曾提到自己於工作數年後才收到第一份報稅表,卻被稅務局要求一次過上報過去數年的收入。 稅務局就此回覆《香港01》指,如果納稅人因為財政困難而未能準時交稅,可以向稅務局申請分期繳稅。 無稅單2025 無稅單2025 稅務局又提醒市民,如果未能在繳稅期限前繳付稅款,會被徵收不多於5%的附加費,如果在繳稅限期日的6個月後仍然未有繳付稅款及5%的附加費,則會被加收不多於10%的附加費。 如果你知道自己須繳稅而又沒有收到報稅表,請即致電 查詢稅局是否已向你發出這年度的報稅表,或在辦公時間親身到香港灣仔告士打道5號稅務大樓1樓的中央詢問處索取報稅表複本。 為自己或指明親屬購買合資格自願醫保計劃下認可產品而繳付的保費可在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下獲得稅務扣除。
無稅單: 無稅單無入息證明 申請按揭有方法 |陳永鍵
你應該在該課稅年度完結後4個月內(即7月31日前)主動通知稅務局。 無稅單 法律列明每位香港人都有報稅的義務,若未有自行申報收入,有機會收到稅局的民事或刑事檢控。 除須如實填寫收入外,若納稅人想慳稅,便要留意今年報稅表上新增四大扣稅欄目,可助節省一筆稅款。 2021/22課稅年度的稅款寬減是100%,上限HK$1萬,包括利得稅、薪俸稅及個人入息課稅。 除了薪金,佣金、花紅及額外賞賜、僱主提供居所的「租值」及退休人士所收取的退休金等均須課稅。 不過,政府提供各種扣減額及免稅額,一般打工仔的收入扣除扣減及免稅額後的餘額才需要徵稅。
無稅單: 如果我想申請扣減「個人進修開支」等支出,是否須要提交文件供稅務局查核?
稅務局會先為首次繳稅的人士設立檔案,其後才寄出報稅表,所以沒有固定寄發稅單的日期,但一般會於收到相關文件後的5個月內發出報稅表。 無稅單 不過稅務局補充,如果文件未能在指定限期前提交到稅務局,便會影響稅務局向相關人士首次發出報稅表的時間。 申請扣除捐贈給認可慈善團體的款項,但並非所有款項都屬於可獲扣除的數額,可以參考:免稅慈善團體的名單。 但認可捐款的扣除,須要有獲豁免繳稅的慈善團體或政府發出的收據,你須保留有關收據和紀錄為期6年(由有關課稅年度完結起計),以便稅務局日後抽查時可呈交查驗。 若你使用實體報稅表,可因應漏填的免稅或稅項扣除項目,填寫及遞交不同表格,表格可於稅務局網站下載。
無稅單: 申請按揭一般需要提供哪些文件?
如你合資格申索住宅租金扣除,你可在報税表的第10A部提供就2022/23課税年度的申索扣除款額。 你可參考本局網頁以了解你是否合資格申索有關扣除,及如何根據有關法例計算可扣除款額。 無稅單2025 擁八年以上按揭及銀行業務經驗,從加拿大大學畢業後回港後,在外資及本地銀行相繼擔任個人信貸部及按揭部經理,熟悉各類型按揭、貸款財技及各銀行審批準則。 其後創立「壹家壹按掲轉介」,現為壹家壹按掲轉介首席按掲顧問。 如距離成交期非常近,而強積金公司仍未能寄出月結單,申請人可考慮找一些在審批條件上較寬鬆的銀行,並可加入本人無法提供強積金月結單的原因,再提交給審批部加以審批。
無稅單: 個人免稅額扣稅攻略
若你使用網上報稅,可到帳戶中的「補充資料」一欄填寫需補充的資料並遞交申索。 你和你配偶二人均有賺取應課薪俸税的入息,其中一人賺取較高入息。 你和你配偶二人均有賺取應課薪俸税的入息,其中一人按標準税率評税。 假如你與其他人士在同一課税年度有資格就同一子女申索子女免税額,你們必須互相議定由誰人提出申索或如何分攤該免税額。 無稅單2025 否則,税務局局長會根據你們對該名子女的供養及教育所作的貢獻來決定分攤這子女免税額的基準。 如你們沒有協議,又未能提供供養該名子女的資料,有關申索將不被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