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住院時間相較一般開刀為短,但是很多患者對於長達5、6小時在鼠蹊部加壓止血,苦不堪言。 經橈動脈治療的傷口小、出血少、復原快,病人不需長時間臥床止血,可自行下床走動、如廁等,維持病人自尊、降低照護者的負擔,狀況佳的病人更可於次日出院。 劉泳恆表示,「雖然Y90是很高輻射劑量的療程,但傷害肝臟或其周邊器官的風險相對較低,比較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療程後一周左右出現食慾不振、腹痛及疲倦等,情況普遍會於一個月內回復正常。」此外,Y90亦可視為輔助治療。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會因應身體治療部位而有所不同,有關情況我們的醫護團隊不單會在治療前及治療期間為您細心講解,並因應您的狀況作出妥善的護理以減低不適。 釔90體內放射治療2025 縱使您是首次蒞臨我們的治療中心,也不會感到孤單,因為我們已經為您預備特定的聯絡主任作為您的治療伙伴,為您及家人在整個治療中提供個人化的照顧及支援。
其應用範圍如腫瘤栓塞術、動靜脈血管異常栓塞術、車禍外傷出血的血管栓塞術、消化道出血或咳血的血管栓塞術、產後出血栓塞術等等。 釔90體內放射治療2025 另外,對於下肢靜脈血栓的病患,我們會在下腔靜脈放置下腔靜脈過濾器(IVC filter),來預防血栓跑到肺動脈造成肺栓塞。 有些民眾在結構上肝肺血管有許多交通枝,注入肝內的藥劑可能經由流入肺臟,如果這個肝肺分流率太高,SIRT的效果會不好,且放射線物質流入肺臟會造成放射性肺炎,此類民眾便不適合使用SIRT,懷孕婦女也不適合使用。 SIRT限制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肝癌|Y90體內放射治療 助滅肝癌
醫師先將微導管從病人的鼠蹊部到股動脈,或是由手腕的橈動脈進入做血管攝影,進入腹主動脈,導引到供給肝腫瘤養分的肝動脈分支,針對肝腫瘤使用近距離、高輻射劑量的放射性照射。 微波消融跟無線射頻電燒比起來,由於頻率更高、能量更高,所以消融時間更短、消融範圍更大、消融溫度更高。 尤其對於鄰近大血管的腫瘤,無線射頻電燒可能因為散熱作用(heat sink effect),使得靠近血管側的腫瘤因為能量被血流帶走,所以達不到足以殺死腫瘤的溫度(攝氏55~60度),而微波消融因為能量高、溫度高,所以比較不受散熱作用影響治療效果。 治療肝癌,歐美地區微波消融已逐漸取代無線射頻電燒成為主流;臺灣目前的主流雖然仍是無線射頻電燒,但是未來如果微波消融能夠納入健保,相信它將會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肝癌的血管性治療包括傳統栓塞術、載藥微球栓塞術、釔90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肝動脈灌注化學治療等。 肝癌的非血管性治療包括酒精注射、無線射頻電燒、微波消融、冷凍治療、奈米刀等。
- 釔90治療團隊放射線部醫師柳建安表示,經由手部動脈進行手術因癒合快,在治療肝臟腫瘤時特別適合搭配低副作用的介入性栓塞治療,如變型性載藥微球,或是釔90體內放射性療法。
- 同時,肝癌是本港致命癌症的第三位,在2020年導致1 530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10.3%。
- 何善衡慈善基金會亦特別設立何善衡核磁影像導向放射治療中心病人支援基金,透過基金投資回報,讓合資格的香港居民受惠於這項先進及優質的放射治療。
- 但如屬繼發性肝癌,因沒有特定血管,且不排除有其他擴散可能,故或會採用全肝注射以消滅癌細胞,並需要有其他跟進治療。
- 放射治療的副作用會因應身體治療部位而有所不同,有關情況我們的醫護團隊不單會在治療前及治療期間為您細心講解,並因應您的狀況作出妥善的護理以減低不適。
- 外部束放射治療是通過來自體外的設備輻射出高能光束射線,精準攝入患者身體腫瘤位置。
- 為能有效控制和治療肝癌,近年引入了釔-90微粒選擇性內放射治療(SIRT-Y90),以精準的Y90輻射直接在血管中導入腫瘤中,以發揮對抗癌細胞的作用。
港醫匯專科醫生表示,1名56歲B肝帶原男子,右肝有顆3.5公分腫瘤且緊貼肝靜脈,他不願意手術,希望一次就能徹底解決肝癌,因此選擇釔90體內放射治療,直接給予高劑量放射線照射,果然一舉殲滅癌細胞。 肝癌是香港第三號癌症殺手,一年新症達一千八百宗,逾一千五百人死亡。 對於不能接受切除手術的後期肝癌病人,又稱放射性栓塞的「釔90微粒體內放射治療」是其中一個治療方法。 不過,以往的治療當決定注入劑量時,大多未有考慮病人腫瘤體積及惡性程度,有機會導致劑量過多出現不必要副作用。 台北榮民總醫院腹部影像醫學科主任李潤川說明,微球體帶著釔90放射線物質,球到哪裡,放射線就到哪裡。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我們的技術
放射治療的原理是通過破壞控制細胞生長和分裂的遺傳物質來破壞細胞。 儘管治療過程中健康細胞和癌細胞均會受到放射療法的破壞,但放射治療的發展方向是盡量減少對於正常細胞的損害,減少副作用。 第一階段評估後1-2周將執行第二階段治療,由放射線科醫師經由導管注入釔90微球體,通常在治療隔天就可出院。
- 鍶-90的暴露可藉由生物檢定法測得,通常是以尿液分析測定[9]。
- 注入釔90微球體需要良好的血管攝影技巧、術前評估和縝密的治療計劃,才能保護治療團隊和病人的安全。
- 肝癌已知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硬化、飲酒,以及進食受黃麴毒素污染的食物(如發霉的花生和穀物)。
- 不僅肝腫瘤太大、數量太多,或浸潤型侵犯到血管的肝癌,就連早期肝癌或手術切除,或射頻燒灼不順,且傳統栓塞治療後復發、標靶藥物失敗,甚至想提升免疫功能而接受免疫治療等患者,都能使用釔90體內放射治療。
-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可以電郵或短訊通知本人。
- 另外,對於下肢靜脈血栓的病患,我們會在下腔靜脈放置下腔靜脈過濾器(IVC filter),來預防血栓跑到肺動脈造成肺栓塞。
栓塞完病人多會疼痛、發燒,而且腫瘤長到血管裡的病人,栓塞的效果不顯著。 做完釔90微球體治療的病人則沒什麼感覺,通常到了第 5 天才開始覺得疲倦,時間為 1 週 ~ 1 個月不等,體力原本就很好的人則沒太大影響,有些病人可能會出現短暫的腹脹、噁心等副作用。 假如經濟許可,原發性肝癌或轉移性肝癌的病人,採用「選擇性體內放射療法(SIRT)」釔90微球體,也不失為一個好選項。 釔90 放療可將肝腫瘤縮小、壞死,增加手術切除腫瘤的機會和延長存活期,大幅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質。 血管堵塞就是用海綿明膠、微球體、金屬線圈、血管塞(vascular plug)、純酒精、組織膠(tissue glue)等,將血管塞住。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肝癌有甚麼徵狀?
臨床腫瘤科專科張寬耀醫生指出,肝癌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由於肝臟是人體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器官之一,負起為身體排毒的作用。 「由於肝是很多器官血液總滙,如腹部、下肢,甚至消化系統的血液,都會先經肝臟才會流向其他器官,故很多癌症都可轉移往肝臟。」張醫生指當中以腸癌轉移最為普遍,由於腸道吸收營養後,第一站會先經肝臟過濾所有有害物質,故容易引致繼發性肝癌。 但釔90體內放射治療可一次給予高劑量的放射線照射,對於不適合開刀的肝癌案例,如肝腫瘤數量多或太大無法切除、浸潤型肝癌、傳統治療失敗的患者,是一項抗癌的利器。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文獻顯示,釔90放射線療法,可以提升腫瘤反應率達44%,相較於栓塞治療的疼痛副作用,釔90的治療過程全程無痛,也特別適合較難承受疼痛的高齡患者。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癌症微創介入治療中心
雖然釔90微球體治療優點多,但是因為肝癌可選擇或替代的治療方式多元,健保不給付,需自費,1 次療程約 70 萬元,少數病人需要做 2 次。 釔90體內放射治療2025 可先用釔90微球體縮小腫瘤,然後再用其他治療,如手術、肝臟移植或標靶藥物等,提高療效。 本人同意所提交之個人資料會交予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作聯絡及跟進用途。 如日後有合適或同類產品/服務、活動或由醫護人員提供的最新專業健康及癌症資訊,本人同意香港港安醫院腫瘤中心可以電郵或短訊通知本人。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體內放射治療
肝癌的治療相對困難,主要因為當病人發現患上此病時已屆癌症的中晚期,影響治癒率。 因此,預防勝於治療,市民應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注射,而乙型肝炎帶病毒者更應定期跟進,及早察覺是否患上肝臟腫瘤。 在北榮接受釔90微球體治療的病人,60 % 釔90體內放射治療2025 釔90體內放射治療2025 以上是原發性肝癌,其他則是別種癌症轉移到肝臟的病人,以大腸直腸癌和神經內分泌瘤發生肝轉移最多。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癌症預防
一般而言,在模擬手術後7至14天便可以進行正式的Y90療程。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劉泳恆補充,現可經手腕動脈放置導管進行Y90手術,相比傳統股動脈介入的好處是傷口較小、復原更快、術後出血的風險亦較小。 雖然患者接受Y90手術後會較快康復,但始終這屬於高輻射療程,建議出院一星期內避免到人多擠迫的地方,即不適宜在人與人之間距少於一米的地方逗留太久,亦建議在療程後兩星期內避免與小孩或孕婦接觸。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放射性核素治療
台北榮總釔90治療團隊放射線部腹部影像醫學科主任李潤川指出,該院自民國97年開始發展釔90體內放射性療法至今已12年,過去治療時都是經由病人鼠蹊部股動脈進入施行治療。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中大醫院)承蒙何善衡慈善基金會的慷慨支持,於本院放射治療中心引入先進的核磁影像導向放射治療系統 (Unity MR-Linac) 。 該設備揉合核磁共振成像 (MRI)及放射治療的精粹,透過高解像度的磁力共振掃描,於每次治療前追蹤腫瘤位置和形態變化,即時調整電療方案,令電療靶區更準確,減少對腫瘤附近正常組織和重要器官的影響。 釔90治療過程類似栓塞,但並不是靠載藥微球栓塞腫瘤,而是將微球體放在腫瘤的門口,逐漸釋放釔90的輻射線,由內而外殺死腫瘤。 注入釔90微球體需要良好的血管攝影技巧、術前評估和縝密的治療計劃,才能保護治療團隊和病人的安全。 風險及併發症
釔90體內放射治療: 傳統電療在治療過程中可能副作用 :
當然,如果肝癌沒有合併門靜脈栓塞,但是腫瘤比較大或比較多,傳統栓塞術效果不佳,這時也可以考慮釔90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 原理 釔90體內放射治療2025 SIRT 也是一種動脈灌流治療,不過,所灌入的東西是會放出放射性的同位素物質,以治療肝癌為例,介入放射科醫生通過病人股動脈切口直接插入導管進行治療,將數以百萬計的放射性微球體經肝動脈分支直接灌流入腫瘤。 這種微球體通過動脈的血液流通進入供應肝臟腫瘤的小血管,由於其大小限制最終會卡在腫瘤內,並向腫瘤直接釋放高劑量放射能如β-射線。 由於從體內輻射直接作用於腫瘤,病人接受的輻射劑量可能較體外射線治療高出許多倍,且較不會影響周圍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