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律師會鄭重提醒讀者,本文所載之內容是參照文章刊登日適用法律而提出看法,並不構成任何法律意見。 在醫務衞生局局長宣布過渡期結束後,則只有註冊中醫才可合法行醫,而表列中醫不能再合法行醫。 醫生紙,證明書一種,紙一張,醫生開畀病人,寫因乜傷乜病,以致唔啱做嘢幾多日咁,用以憑證病况。 Dennis呢張醫生紙就係由「表列」中醫發出,我唔知大家睇到呢度會覺得上司麻Q煩定係覺得Dennis有心玩嘢,只能夠講揸正嚟做的話,嗰張中醫嘅醫生紙的確係冇得拗,Dennis如果正正經經睇西醫或者註冊中醫就冇咁多手尾跟。
- 其他在供應或裝配支持身體結構或功能的器具,或法例下各委員會成員等方面,註冊中醫可如註冊醫生或註冊牙醫有相同的職能。
- 醫生紙,證明書一種,紙一張,醫生開畀病人,寫因乜傷乜病,以致唔啱做嘢幾多日咁,用以憑證病况。
- 但他承認搜證有難度,難以入罪,又指若求診者堅稱患病,中醫難以不開出病假紙,卻有機會因此被控合謀詐騙。
- 註1:按 連續性合約 受僱的僱員,在受僱的首 12 個月內,每服務滿 1 個月便可累積 2 天有薪病假;在受僱滿 12 個月後,僱員每服務滿 1 個月,便可累積 4 天有薪病假;僱員最多可累積 120 日有薪病假。
- 當記者要求補發前一天的「病假紙」,他即以記者是「生客」為由拒絕,解釋因電腦可追查儲存病人紀錄的日期,若被發現造假,隨時會被吊銷牌照。
- 較早前法案委員會擬提出修正案,授權讓表列中醫亦可簽發醫生紙,但被立法會主席拒予接納,因為修正案超出草案的審議範圍。
- 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發言人指過去三年,共接獲四十四宗有關中醫師涉濫發病假證明書的投訴。 管委會制訂《註冊中醫簽發病假證明書參考指引》供註冊中醫作參考,訂明病假證明必須符合專業標準,不得濫發病假紙,及應根據個人專業判斷,並因應病人個別情況,簽發合適病假證明。 表列中醫醫生紙 如接獲投訴,會按紀律程序跟進處理,如有關行為未符合中醫同業認為合理的標準,或會構成專業失當,可作紀律處分,包括警告、譴責及除名。
表列中醫醫生紙: 健康網》優格整腸助眠又帶來好心情! 營養師教食用3原則
該條例第33條規定,根據連續性合約受僱者如能出示註冊中醫簽發的醫生證明書,並連續放病假4天或以上,而其病假日總數不超過其累積的有薪病假日數,便可享有疾病津貼。 而第35條則說明,在一般情況下,每日疾病津貼額須相等於僱員在病假日假若工作本應賺取的工資的五分之四。 有關僱員在最初受僱的12個月内,每受僱滿1個月即可享有有薪病假日2天,有薪病假日最多可累積至120天。 何先生稍安毋躁,其實由2006年12月1日起,根據《僱傭條例》(香港法例第57章),如能出示註冊中醫所簽發的醫生證明書,便可享有他們應得的權利,包括疾病津貼(sickness allowance)、生育保障等法定權益。 勞工處重申,由12月1日起,僱員憑註冊中醫簽發的醫生證明書,在符合《僱傭條例》其他規定的情況下,享有疾病津貼、生育保障及長期服務金等法定權益。
- 他建議政府與本港大學的中醫學院合作,為表列中醫開班,讓他們真正能過渡成為註冊中醫。
- 香港中醫師權益總工會首席理事長顏景雲指,現時的考核機制對傳統中醫師不公平,通過執業試與否,不能準確反映醫師的醫術與能力。
- 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在最初受僱的12個月內每服務滿1個月,便可累積2天有薪病假;之後每服務滿1個月可累積4天。
- 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
《2006年為僱員權益作核證(中醫藥)(雜項修訂)條例》(下稱《修訂條例》)有關《僱員補償條例》(第282章)的部分已於2008年9月1日生效。 是次修訂適用於生效當日或之後因工受傷或患上《僱員補償條例》所指定的職業病的僱員。 於二零零零年一月三日正在香港作中醫執業的中醫,可成為表列中醫。 中醫組會評審他們的中醫學歷和資歷,並安排以三種不同方式申請成為註冊中醫。 香港前線中醫聯盟秘書長陳文瀚則指,表列中醫的數目將隨時間逐漸減少,當局應以提升及確保服務質素為前提,不應為了讓他們更容易註冊而貿然降低執業試的難度,甚至一刀切取締表列中醫。
表列中醫醫生紙: 注册中医与表列中医
他提醒業界不要因一時貪念而冒險,應遵照廉署發出的《中醫師與中醫診所防貪指引》。 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在最初受僱的12個月內每服務滿1個月,便可累積2天有薪病假;之後每服務滿1個月可累積4天。 有薪病假可在整個受僱期間持續累積,但在任何時間不得超過120天。 同时,为了肯定以往香港执业中医作出的贡献,《条例》亦为这些中医提供过渡安排。 立法會昨日辯論及通過修訂《為僱員權益作核證條例草案》,但表列中醫的修訂就不被討論。 較早前法案委員會擬提出修正案,授權讓表列中醫亦可簽發醫生紙,但被立法會主席拒予接納,因為修正案超出草案的審議範圍。
有中醫師公會代表指,未經診症簽發病假紙,違反專業守則,惟因搜證困難,難以入罪,籲業界自律。 表列中醫醫生紙 重要聲明:本討論區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香港討論區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 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表列中醫醫生紙: 註冊中醫與表列中醫
他剛剛來信說,他日前感到身體不適,所以到了一間藥材店光顧駐診中醫,其後立刻致電回公司請五天病假。 當他呈上中醫病假紙作證明時,卻遭公司以只接受註冊西醫的醫生證明書為理由拒絕。 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秘書處回覆指,中醫組不時檢討中醫執業資格試的模式及內容,以完善考試制度及繼續提升試題質素;總括而言,現時適用於所有考生的考試模式及內容均是恰當的。 而為確保註冊中醫的專業水準及保障市民健康,委員會暫時並無計劃改變現行的中醫註冊制度。 市民混淆,全因本港現時的中醫師,有「註冊」及「表列」之分,兩者在法例上的認受性略有不同。
從此階段開始,痛風便要積極治療,早期痛風石還處於「可溶解」的情況,若長期保持尿酸值正常,便有機會消彌痛風石。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痛風一旦發作,關節炎痛不欲生,有什麼方法可提前預防? 對此,中醫師李俊儀李俊儀在「不老中醫 李胖醫師 李俊儀」發文分享,痛風有4個階段的發展史,包含高尿酸血症時期、痛風急性期、痛風間歇期、痛風侵蝕期,預防要趁早,並好好利用痛風的「間歇期」,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降低痛風傷害。 表列中醫醫生紙2025 隨着是次在《僱員補償條例》下的修訂的實施,在《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第360章)下的類似修訂亦已在2008年9月1日實施。 有關受惠人士可尋求註冊中醫的診治並獲得發還與醫治其肺塵埃沉着病及/或間皮瘤有關連的醫療費用。 將來,成為註冊中醫的條件是,申請人須獲得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中醫組認可的中醫本科學位或同等學歷,並要通過中醫組舉辦的執業資格試。
表列中醫醫生紙: 健康網》莧菜根不要丟 農糧署教花盆種菜:留「這長度」3週就能採
翻查資料,當局早年為了配合中醫註冊制度的推出,當時正執業的中醫師在成功註冊之前,可用表列中醫的身份繼續行醫。 這個安排最初是用作過渡,當局一旦宣布過渡期結束,表列中醫將不再可以合法行醫。 惟轉眼間,已「過渡」了十七年,而今年七月底,全港仍有二千六百三十六名表列中醫,每年的執業試合格人數,則持續偏低。
表列中醫醫生紙: 健康網》中藥「路路通」能利水除濕 中醫:2族群不宜食用
有關修訂的主要目的,是就僱員在《僱員補償條例》下有權享有的權益,承認註冊中醫所進行的醫治、身體檢查和所發出的核證。 註冊中醫是指列於中醫註冊名冊內且已根據《中醫藥條例》(第549章)註冊的人士。 條例草案通過後,現時全港5千多名註冊中醫簽發的病假紙將會獲得承認。 多名議員憂慮法例並不承認表列中醫簽發的病假紙,會影響近3千名表列中醫的生計。
表列中醫醫生紙: 註冊中醫可發病假紙
●調節血脂肪:豆漿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好脂肪,幫助代謝膽固醇、吸附飲食中的油脂,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會。 〔健康頻道/綜合報導〕豆漿是許多民眾早餐必搭飲品之一,營養師林俐岑表示,豆漿對身體有許多好處,除能調節血脂肪、助體態管理及增肌減脂,又具飽足感,是飢餓時的好夥伴。 許多人喝牛奶會拉肚子,改喝豆漿想要補鈣,但豆漿鈣含量低,是牛奶的1/10,可在豆漿內加入黑芝麻粉,提高鈣含量。
表列中醫醫生紙: 健康網》葡萄正當季! 農委會教保存、清洗3步驟
大批表列中醫雖然資深,但在現行制度下卻慘成「政策孤兒」,彷彿等待自生自滅,令人心灰意冷。 疾病津貼的每日款額相等於僱員在病假當天或病假首天(如病假日數連續多於一天)前12個月內所賺取的每日平均工資的五分之四。 除上述的主要修訂外,其他實施的修訂包括在2008年9月1日或之後因工受傷的僱員,僱主如需要安排該受傷僱員接受身體檢查,便須安排與其所接受治療的同一類別的醫療人員進行有關檢查。 其他在供應或裝配支持身體結構或功能的器具,或法例下各委員會成員等方面,註冊中醫可如註冊醫生或註冊牙醫有相同的職能。 上述修訂條例的實施部分,只適用於有關條文的生效日期,即12月1日起,由註冊中醫根據《僱傭條例》所簽發的證明書。 讀者何先生在公司每星期工作44小時,工作1年來從未申請任何病假。
表列中醫醫生紙: 健康網》年紀輕輕健檢就有「脂肪肝」 醫揭主要5原因
【大紀元6月29日訊】大紀元綜合報導/立法會昨日三讀通過條例草案,承認註冊中醫簽發的病假紙,但不包括未經考試的表列中醫。 而中醫師權益總工會認為,表列中醫在本港合法行醫,當局亦應容許他們簽發病假紙。 因爲何先生是連續性僱員,並有足夠的有薪病假日數,只要他的醫生證明是由註冊中醫簽發,他的公司必須承認該醫生證明書及發放疾病津貼,讓何先生享有作為僱員應有的權益。 經濟發展及勞工局局長葉澍堃表示,表列中醫的法定地位和專業資格均與註冊中醫有分別,政府有需要維持中醫註冊制度的完整性,亦不會違反勞工法例的原則,加上表列中醫制度只是過渡性安排,若承認他們簽發的病假紙並不適當。 他同意條例通過後,向表列中醫的求診人數或會減少,但認為盡快協助表列中醫,成為註冊中醫,才是有效的解決方法。
表列中醫醫生紙: 相關內容
●助體態管理:豆漿低卡且富含纖維,是減醣飲食的良好飲品,不僅穩定血糖,還具有飽足感,餐前喝一杯,能夠減少當餐的食量,可避免減肥時肌肉流失,做好體重管理。 最後,吳易儒提醒,除飲食外,仍要搭配防曬、適當的保養品,才能快速恢復白皙。 尤其是出去玩時,在有流汗的情況下,3小時左右就要補一次防曬,若覺得麻煩就直接穿薄外套,是有效的防曬方法之一。 佢哋兩個嘅恩恩怨怨一匹布咁長,多次喺office嘈交,其實兩邊都有問題,上司講嘢有時係幾刻薄,但我以一個轉過幾次工嘅人去睇,呢位上司雖然稱唔上係好,不過亦未致於太衰,正常發揮啦,出面有更多老闆同上司更加賤。
表列中醫醫生紙: 健康網》夏日消暑好夥伴!農糧署授4種檸檬小料理
有議員表示,不少表列中醫因年紀老邁,或核證學歷有困難,難以成功註冊,而日後病人為取得醫生紙,或只會光顧註冊中醫,修例等同將表列中醫「陰乾」和邊緣化。 僱員向其僱主提交有關的指定證明書後,可終止其僱傭合約,並在符合《僱傭條例》其他規定的情況下,享有長期服務金。 至於領取長期服務金的規定,註冊中醫可如註冊醫生一樣發出《僱傭條例》下的指定證明書,證明僱員永久不適合擔任現時的工作。 另外,何先生須注意一點,法律認可的註冊中醫是指(1)根據《中醫藥條例》第69條註冊的註冊中醫;或(2)根據第85條註冊的有限制註冊中醫;這些註冊中醫都是經過中醫組的審批的。 而註冊中醫並不包括「表列中醫」,即姓名已記入香港中醫藥管理委員會(管委會)的中醫組根據該條例第90條有關過渡性安排的備存的名單內的人士。
但她提醒,防曬一樣很重要,在有流汗的情況下,3小時左右就要補一次。 病人憑紙交畀公司或者老闆,以便請病假,咁就唔算曠工,故此又叫假紙、病假紙。 在医务卫生局局长宣布过渡期结束后,则只有注册中医才可合法行医,而表列中医不能再合法行医。 表列中醫醫生紙 表列中醫醫生紙 将来,成为注册中医的条件是,申请人须获得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中医组认可的中医本科学位或同等学历,并要通过中医组举办的执业资格试。
有關的修訂部分,是就僱員在《僱傭條例》下有權享有的權益承認註冊中醫。 「虛假證明可大可小!」香港中醫師公會會長關之義指,中醫未經診斷發出病假紙,違反註冊中醫專業守則。 表列中醫醫生紙 但他承認搜證有難度,難以入罪,又指若求診者堅稱患病,中醫難以不開出病假紙,卻有機會因此被控合謀詐騙。
註1:按 連續性合約 受僱的僱員,在受僱的首 12 個月內,每服務滿 1 個月便可累積 2 天有薪病假;在受僱滿 12 個月後,僱員每服務滿 1 個月,便可累積 4 天有薪病假;僱員最多可累積 120 日有薪病假。 如僱員符合上述條件,僱主必須讓僱員放有薪病假,並將領取 疾病津貼日數,從僱員所累積的有薪病假總日數中扣除。 僱主不支付 疾病津貼給僱員,可被檢控,最高可被罰款 5 萬元。 于二零零零年一月三日正在香港作中医执业的中医,可成为表列中医。 中医组会评审他们的中医学历和资历,并安排以三种不同方式申请成为注册中医。
表列中醫醫生紙: 健康網》痛風不控制 小心腎衰竭
同時,為了肯定以往香港執業中醫作出的貢獻,《條例》亦為這些中醫提供過渡安排。 本報記者發現,早年推出中醫註冊制度時,執業中醫在成功註冊前,可申請「表列」,繼續行醫。 本來這個安排只屬過渡性質,惟轉眼十七年,本港仍有二千六百多名表列中醫未註冊。 多名資深中醫師直言執業試內容偏向「學院派」,部分問題與他們醫術無關,例如「十八個月嘅BB有幾多隻牙」,根本難以回答。 又有行醫三十多年,專攻骨傷科的中醫師面試四次均失敗,原來因為過程中需回答其他科目的問題。
表列中醫醫生紙: 中醫藥
他續指,當局可考慮提供更多協助,讓表列中醫適應執業試,亦可設立制度,讓表列中醫的寶貴經驗得以流傳。 表列中醫醫生紙2025 香港中醫師權益總工會首席理事長顏景雲指,現時的考核機制對傳統中醫師不公平,通過執業試與否,不能準確反映醫師的醫術與能力。 他建議政府與本港大學的中醫學院合作,為表列中醫開班,讓他們真正能過渡成為註冊中醫。 位於九龍城的另一註冊中醫,亦向佯裝求診的記者稱「你嚟睇病,只要你話要假紙,我就會開畀你。」自立法會通過法例後,註冊中醫獲授權向病人發病假紙,惟中醫濫發病假紙早有前科。 早年本報踢爆有中醫向大專學生出售「病假紙」,更可隨意選擇「病假」日期及日數。 表列中醫醫生紙2025 大圍有註冊中醫疑專門向公務員濫發「病假紙」,本報記者日前佯裝求診,該中醫自爆不少公務員前來「求診」,並在未有望聞問切下,即寫下感冒、發燒等病症,教導如何「作古仔」自圓其說。